第10章 京口之会(1 / 1)

加入書籤

浩荡长江,奔流东去。

孙桓与周循的船队,在顺流疾驰数日后,也终于顺利抵达了京口。

京口城矗立于长江南岸,扼守着大江与江南运河的交汇咽喉。

江面在此处收束,对岸便是广陵郡治所,直线距离不过十里之遥,正是渡江北伐最便捷的跳板。

放眼望去,江面上樯橹如林,码头繁忙,大小战船与运输船井然有序地停泊或穿梭,空气中弥漫着水汽、桐油和铁锈混合的气息。

这里是江东北部防线的核心,更是日后江东北伐中原的重要基地,每一块砖石似乎都浸透着兵戈之气。

船队刚靠近京口水域,立刻便被数艘巡弋的广陵军快船拦住。

船上士卒盔甲鲜明,刀枪在手,警惕地注视着这支规模不小的“商船”队。

“来者何人?报上名号!”

广陵军校尉高声喝问。

孙桓立于船头,朗声回应:

“我乃武卫都尉孙桓!携周府公子周循,特来拜会承烈校尉孙韶将军!速去通报!”

“孙都尉?周公子?”

校尉闻言,脸上警惕稍减,多了几分恭敬。

孙桓的宗室身份和孙韶的关系在军中并非秘密,而周家公子更是名声在外。

“请稍候,容卑职通禀!”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

很快,一艘更大的引航船驶来,引领着孙桓和周循的船队在京口码头一处较为僻静的泊位靠岸。

岸上已有广陵军士卒列队等候。

“都尉,周公子。”

一名军官上前行礼。

“孙将军有令,请二位将军入城相见。随行部曲与船只,暂留码头听候安排。”

孙桓与周循对视一眼,知道这是规矩。

二人只带了数名贴身亲卫,在广陵军引导下,离开喧嚣的码头,穿过京口坚固的城门,直奔城中的将军府邸。

将军府门前,一名三旬左右的将领早已等候。

他身材魁梧挺拔,面容刚毅,双目炯炯有神,身着精良的校尉甲胄,腰间佩刀,自有一股剽悍之气。

此人正是广陵守将、承烈校尉——孙韶,孙公礼!

孙韶的目光首先落在周循身上,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大步上前抱拳:

“道遵贤弟!久违了!今日何风把你吹来我这京口营寨了?”

他的声音洪亮,透着军人的豪迈。

周循含笑回礼:

“公礼兄风采依旧!循此番是陪我家兄长前来拜会。”

“你家兄长?”

孙韶目光微转,这才真正落在周循身旁的孙桓身上。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变得更加热切,甚至带上了几分亲昵。

只见孙韶大步上前,伸出有力的双臂,在孙桓反应过来之前,便给了他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

“叔武!哈哈,好小子!几年不见,长得越发英武了!”

孙韶用力拍打着孙桓的后背,那力道让孙桓都感觉有些气闷,却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位堂兄毫不作伪的热情。

堂兄……孙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虽然他与这位镇守北疆的堂兄接触不多,但血脉相连的亲情和孙韶毫不掩饰的亲近与关注,让他瞬间放松了不少。

孙桓用力回抱了一下孙韶:

“公礼堂兄!桓……甚是想念!”

寒暄过后,孙韶一手拉着孙桓,一手虚引周循:

“走!进去说话!外面风大!”

说着,他豪爽地将二人引入将军府。

府内陈设简单粗犷,带着浓厚的军旅气息。

三人穿过庭院,径直来到议事厅。

厅内墙上挂着江北地图,案几上堆着些军报文书。

孙韶屏退左右,只留心腹亲兵守在厅外。

落座后,侍从奉上热茶。

孙韶端起茶碗,目光炯炯地看向孙桓,开门见山:

“叔武,道遵贤弟说你如今是他义兄了?好!都是自家人!说吧,不在武昌待着,也不跟着吕都督去‘办大事’,怎么突然跑到我这江北前线来了?还带了这么多人船?”

他语气随意,但眼神却带着审视和关切。

孙桓深吸一口气。

面对这位豪爽又精明的堂兄,他决定不再拐弯抹角。

孙桓将茶碗放下,坐直身体,目光坦然地迎向孙韶:

“堂兄,实不相瞒。桓此行,本是奉至尊之命,率本部五百部曲,随吕蒙都督西进,参与那……‘白衣渡江’,奇袭荆州。”

他清晰地看到孙韶端着茶碗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孙桓继续道:

“然桓以为,此计大谬!袭取荆州,看似得利,实则是背刺盟友,自毁长城!必将引来刘备倾国之怒,而令曹贼坐收渔翁之利!此乃饮鸩止渴,遗祸江东!”

他语速加快,将自己如何试图劝谏吕蒙,如何被斥为动摇军心,以及最终如何决意脱离船队,不愿参与此不义之举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最后,孙桓目光灼灼地看着孙韶:

“桓不愿与江东同陷不义,更不愿坐视联盟破裂、元气大伤!然我手下仅五百部曲,势单力薄,难有作为。故桓思及堂兄坐镇广陵,手握重兵,扼守江北要冲!”

“值此关羽牵制魏军主力,淮南空虚之际,正是我江东儿郎挥师北上,堂堂正正伐魏建功、开疆拓土的天赐良机!”

孙桓一口气说完,心中竟有些忐忑。

他紧盯着孙韶的表情,脑中飞快地思索着各种可能的反应和后续说服的措辞,只等着看这位手握实权的堂兄如何决断。

厅内一时陷入短暂的寂静。

周循也放下茶碗,静静地看着孙韶。

出乎孙桓意料的是,孙韶脸上并未出现惊讶、犹豫或者为难的神色。

他听完孙桓慷慨激昂的陈述,反而咧开嘴,露出了一个极其爽朗、甚至带着几分赞赏和……了然的笑容。

“哈哈哈!”

孙韶放下茶碗,发出一阵洪亮的笑声,震得房梁似乎都嗡嗡作响。

他站起身,走到孙桓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好!叔武!有志气!不愧是我孙家男儿!你做的对!那偷袭盟友的勾当,算不得真本事!要打,就打曹贼!”

孙桓被孙韶这突如其来的表态和巨大的力量拍得一愣,准备好的诸多理由卡在喉咙里,一时竟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旁边的周循,周循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淡淡的笑意。

孙桓有些难以置信地看向孙韶:

“堂兄,你此言当真?你……愿意助我?”

“可我此行乃是抗命前来,并无至尊军令,甚至可能已被视为擅离职守……堂兄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