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英雄们做事向来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刘邦逃命被逼急了把孩子老婆推下车,人家想爬上来这狗东西还拿脚踹、拿剑砍,而被评价有“高祖之风”的刘邦三孙子刘备也继承了优良传统,逃跑技能满级,而且跑起来是绝对不会顾及老婆孩子的。被评价为“乱世之奸雄”的曹老板虽然没记载,但被逼到那个份儿上,未必就不会这么干,反正这次大逃亡,曹操很明白把长子留在许昌的后果是什么,但他还是这么做了。
自愿留下镇守的,还有陈留太守张邈、侍中张超、振威中郎将李通、骑都尉吕虔、豫州刺史满宠等人。其他人还好说,张邈是曹操的老朋友了,曹操想让他一起走,张邈断然拒绝,两人只有洒泪而别。
许昌有守军五千,加招募的壮丁,达到两万,城中粮食足可支应一年。因为皇帝在许昌居住,曹操除了把许昌改名许都外,还大力扩建城防,旧城作为内城,向外圈地营建新城,严抓质量,这回终于派上用场了。
林宁亲自带领五万大军兵临城下,望见许昌城的高大轮廓,仔细观察一番,心中感叹:如此坚城,如果不能从内部攻破,强攻有的苦战了。
河北军四面围城,即日将营盘扎定。林宁带上周仓和数十内卫骑士进入一箭之地,邀请曹昂出城一叙。
曹昂对张邈点点头道:“麻烦叔父代侄儿安排城防,侄儿下去听听他要说什么。”
张邈道:“公子不可被林宁言语蛊惑,丞相还没有走远,一旦许都失守,那就完了。”
曹昂道:“侄儿心中有数。”
数十骑飞驰出城,曹昂打头,不愧是曹操的儿子,有胆识。林宁一边赞许,一边挥手,两人溜着马儿靠近,渐渐看清了对方的面容。两人这是第一次见面,林宁垂垂老矣,曹昂却是风华正茂,对比鲜明。
今天的风格外猛烈,周仓举着的大旗被劲风撕扯,呼呼作响。
林宁道:“我与孟德有同门之谊,又是知己,论理,我该叫你一声贤侄。”
曹昂道:“叔父说的哪里话?战场归战场,伦理辈分乱不得。”
林宁仔细打量对方:五官依稀可以看出曹操的影子,眉宽眼阔,刚毅沉烈,算不上奶油小生,是大开大阖类型的雄健男儿。
两人聊了一会儿家常,林宁话锋一转道:“孟德败局已定,贤侄何不早降?”
“家父命我守卫许都,父命不可违,有我在,你们进不了许都。”
林宁指着身后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五万大军,笑呵呵道:“我河北军马如此雄壮,贤侄挡得住几时?”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子承父命,是必为也。虽千万人吾往矣,昂读圣贤书
,每有此例,未尝不击节赞叹、慨然流涕也,今日之事,正当其时。”
林宁摇摇头,这个曹子修确实恭顺仁孝,但把长者的话当成圣旨,可能是读书读傻了。他记得正常轨迹的宛城之战,曹昂为了让老爹逃命,把自己的马给曹操骑,自己步行,结果被追兵干掉。从这个片段看,小曹确实是孝子,按理这么孝顺可以为父亲献出生命的人不会太坏——事实上曹昂不坏,就是迂,大道理都懂,却没有反抗父辈权威的勇气。
话不投机半句多,林宁琢磨着怎么打下许昌,司马懿建议留一部分兵马围城,追击曹操要紧。徐庶则认为这样太过冒险,现在河北军兵力分散,林宁手上虽然有五万大军,再分一部分在深入敌境的情况下还是捉襟见肘。两个意见不同,司马懿也不顾忌资历深浅,和徐庶当场争论起来,林宁犹豫不能决。
就在犹豫中,曹操已经快马加鞭跑到了荆州边界,刘表害怕曹军狗急跳墙,让刘备带领赵云、霍峻在南阳设防,不让曹军过境。曹操被逼得没法,展现了过人胆色,亲自动身到襄阳面见刘表,晓以利害,还送了一批大礼。刘表深知林宁马上席卷北方,他和曹操起冲突只会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时犹豫不定,受了曹操好处的蔡瑁、张允、蒯越劝他和曹操结盟,就算不让曹军逗留荆州,借道一下还是可以的。刘表知道他们手不干净,肯定没少拿,这种事对世家来说不叫事,他又是靠世家才稳住了荆州,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曹操下去休息后,刘表进入后堂,留下一群人面面相觑。主簿蒯良本来闭目养神,忽然哼了一声,在兄弟蒯越身上狠狠剜了一眼,跟着进了后堂,卫兵没有拦他,蒯越过去就被恭恭敬敬但态度强硬地拦住,可见是刘表吩咐过的。
刘表换过衣服,在榻上端坐,蒯良进来后他一指准备好的胡凳:“子柔,坐。”
单骑入荆州对刘表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从此坐稳了一方诸侯的位子,其中蒯良出力甚多,给他指明了大方向,好比张良之于刘邦,诸葛亮之于刘备。所以两人关系不似君臣,更像朋友,没有无聊的客套,那都不需要。
“子柔向来高屋建瓴,依你之见,寡人是否容纳曹操?”
蒯良抚着胡须,问:“敢问大王,诸方面比曹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