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历史
  3. 三国之楚鼎
  4. 第三百四十六章 赤壁之战(十七)
设置

第三百四十六章 赤壁之战(十七)(1 / 2)


合肥,这是军事堡垒一般的城市,由于这两年水灾频繁,上级官府决定拨款修建新城。旧城不包括在新城里面,是两个独立的区域,新城建好之后,旧城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葺,依旧住人且驻军,但会蜕变为新城的“卫星城市”。

这个计划停留在纸面上,第一笔拨款还在路上就被截下了,之后晋王发下命令:随时准备和吴国进行城池的交割工作。

扬州刺史吕范和扬州都督牵招级别不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大好江山白白送人。吴国想要?可以,只要能打下来,别说合肥,就是邺城也是吴国的!

但王命不可违,林宁亲自签发的命令语气严厉,不容置疑,两人都知道违背命令的后果是什么。国际形势总是一波三折的,命令下达没多久,吴国北境占据徐州的广陵,其设立的徐州刺史诸葛瑾集结部队,巢湖附近吴国水师也大量游弋。

战争一触即发。

两人高兴了,也把军队召集起来,给后方去信要求增兵。结果没等几天,形势再度变化,吴国主动削减了北境的军队,剑拔弩张的气氛趋于缓和。又过两天,晋国使者从荆州来,宣读晋王旨意:晋吴两国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吴王决定不给反贼刘备一针一线的帮助,为了感谢吴王的深明大义,晋王决定把巢湖以北原本夺自吴国的土地,包括合肥,一起还给吴王。

牵招拔剑斫石,气愤道:“大王身边有小人,有小人啊!”

“这是枢臣戏公的建议。”使者说。

牵招张口结舌半天,也不敢把矛头对准一位军机大臣。吕范沉稳一些,询问接下来怎么做,使者道:“原本晋王想把合肥还给吴国,借此使吴国中立,但吴王麾下文武对于是战是和争辩激烈,尤以中护军吴郡太守周瑜最是主战,吴王为其动摇。戏公便建议先割让合肥,并承诺剿灭刘备之后,将江夏和竟陵以南一并割让。吴国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数百里沃土,吴王这才坚定了信心,不再参与江南的战事。”

“大王还要割让江夏?打都没打,就割让那么大的一个郡?”牵招吃惊地说。

吕范沉声道:“大王所谓的承诺,是真的,还是敷衍吴国的?”

使者微微笑着说:“这个嘛,就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了,使君可以自己去问大王。”

林宁向来重信守诺,当然,国与国之间尔虞我诈,林宁耍无赖也不会有人说他什么。很多不知情的人都在猜测,认为晋王把合肥实质性割出去了,江夏则是空头支票,等灭了刘备,马上就对付东吴。割江夏?估计晋王的想法是把建业都占了。

只有少数人知情,林宁真的打算把江夏割给东吴,绝对不打折扣。

这时

候已经是九月中旬了。

秋雨时节,天气转凉,林宁巡视长江,亲自到了江陵。他得到的消息是江南有大举动静,刘备有意在汉水一带用兵,因为关羽被困在江北一个多月了,再不救援,就是能找到关云长,估计也成饿死鬼了。

南郡太守丁启、镇国将军孙立、折冲将军廖化、奉义将军黄祖四人以及从属迎接晋王入城,介绍时林宁格外注意暂时作为孙立参军的邓芝。邓芝年轻啊,见到声名在外的晋王手心冒汗,林宁笑着对他说:“伯苗年少有为,有没有想过到陛下身边做事?”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人才难得,如今孤要对付刘备,凯旋之后当在陛下面前举荐伯苗。现在,孤封伯苗为郎中,令随左右,可否?”

林宁最后既是问邓芝,也是问孙立,因为邓芝名义上是孙立的下属,问一句是有必要的。孙立当然不会忤逆晋王的意思,邓芝满心欢喜地接受了这一任命。郎中原是尚书的属官,这个尚书指的是尚书台官员,林宁改革官制之后,尚书台被废,化为六部,郎中演变成了和议郎、侍中一样的顾问职务。所谓顾问,官职不高,也没什么权势,顾问顾问,光顾着问了,做决定的是君王,顾问本身只能施加影响。但林宁一上来就给邓芝郎中职务,又说回去之后举荐,明摆着顾问是临时的,邓芝以后前途无量。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