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三里村要变三里镇(1 / 1)
两月后,初夏的蝉刚在枝头鸣唱,一道青光便落在灵田旁。
彰泰负手而立,月白长衫在烈日下泛着微光,目光扫过茂盛的灵草药,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他指尖轻弹,腰间青铜钟飞出半尺,钟口朝下,一股吸力卷起半数灵药,根茎带着湿润的泥土,瞬间消失在钟内。
“比我预想的长势好。”
陈河垂手侍立,额上渗着细汗,目光始终落在脚边的泥土上:“全靠长老指点。”
彰泰抛出一本蓝皮册子:“这是撞钟门的灵药繁衍之法,你照着管理。”
“我之行事,总给你药苗不现实,明年此时,我要见你自己培育的二品灵药。”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诱惑,“若成了,到时候我便送你三品药苗的种子。”
陈河连忙接住册子,指尖触到封面的冰凉,躬身道:“谢长老恩典!”
“你家几个孩子,我记得上次见着两个。”彰泰忽然转头,目光瞟向陈府的方向,“都这般大了,没想着送进撞钟门修行?”
陈河心头一紧,脸上堆起憨厚的笑:“孩子们顽劣,不是修行的料,就想守着家里的田和海,平平安安过日子。”
彰泰挑了挑眉,没再追问,足尖一点便升空。
青光消失在云层里时,陈河才直起身,手心已被冷汗浸湿。
这人不似前面的那两个撞钟门弟子,语气平和,却有莫名威压,相处起来总是心头危机不消。
他捏着那本册子,快步往祠堂走。
这册子,可得让仙树好好瞧瞧。
祠堂内,齐尘的叶片拂过蓝皮册子,石头上浮现字迹:“撞钟门的培育术,确有独到之处,可借鉴。”
“仙树,彰泰刚才问起孩子们修行的事……”
“他在试探。”齐尘的笔锋冷了几分,“撞钟门大战过后,肯定缺人,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没错。”
齐尘毕竟清楚。
长盛大陆四大宗门也不过是书院宗门的支系,这下面的竞争肯定激烈。
陈河松了口气,又问:“那接下来……”
“时机到了。”石头上的字迹陡然开阔,“三里村要往外走。”
“挑十个机伶的,随管事去镇上开铺子,卖咱们的农作物、海鱼、蓝布,把名声打出去。”
“邻村的地,让王老五去谈,用粮食和金银换田产,如果愿意迁来三里村的,分田、教手艺。”
“还有嫁娶,让三叔公牵头,鼓励村里人与邻村通婚,彩礼不要吝啬,嫁妆要绝对大气,让别人来上门。”
“人丁兴旺,才是根基。”
最后一笔落下,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一年内,我要见三里村将周围三个村落人丁和产业全部吃下。”
陈河躬身领命,转身时脚步轻快。
这些日子接济流民攒下的善名,总算能派上用场了。
三日后,镇上最热闹的街口,大联排的五简铺子都被三里村买下。
“三里村商铺”的木牌挂了起来。
与此同时。
王老五揣着新碾的饱满稻米,在西坡村头铺开麻袋。
“老哥,这亩洼地换十石粮,不亏。”
他拍着粮袋,看着对面老农直咽口水,又补了句,“如果想迁去三里村,管吃管住,还能学织布、打渔,娃子机灵的,说不定能跟着学门手艺。”
“若是不愿意,将你们手中的田产交给三里村,你们的日子也能红火!”
西坡村早听说三里村日子殷实,集市更是红火。
另一边,又有管事带着彩礼队往南河村去。
红绸裹的木箱里,是二十匹新织的蓝布、三坛米酒,最底下压着两袋小米。
这是给李木匠家的聘礼,要娶他家闺女做陈家长房的媳妇。
“彩礼咱不少给,嫁妆也别寒碜。”
陈石按着三叔公的话,拍着李木匠的肩,“闺女嫁过来,保准饿不着,将来娃子还能进作坊学手艺。”
三村的人丁、田产像滚雪球似的往三里村聚,连最远的北洼村,都有十几户扛着锄头来投奔。
陈河每日在祠堂核账,看着名册上的名字从三百多涨到五百出头,嘴角的笑就没停过。
变故出在一月后的清晨。
侄子陈旺跌跌撞撞冲进祠堂,半边脸肿得老高,胳膊上缠着渗血的破布,一进门就瘫在地上:“大……大伯,西坡村……被镇上的人打了!”
陈河手里的算盘“啪”地掉在地上:“咋回事?”
“镇上的赵都头带着兵丁,在西坡村抓壮丁!”
陈旺咳着血沫,声音发颤,“说宏阳郡要跟云泽郡抢铁矿,让各村出男丁参军,一户一个,不去就拿粮食抵!”
“咱不是跟西坡村说好,三日后签订田产契约,有愿意的也来三里村?”陈河眉头拧成疙瘩。
“我……我上去拦了,说那些人是三里村要接的。”
陈旺抹了把脸上的血,“赵都头骂咱多管闲事,说撞钟门只认郡守的账,哪轮得到咱插嘴?”
“他手下的兵丁上来就打,还说……说要踏平三里村,看看是咱的拳头硬,还是他的刀硬!”
陈河转身就往祠堂跑,鞋跟在石板路上敲出急促的响。
齐尘的叶片早已在祠堂等候,见他进来,石头上立刻浮现字迹:“撞钟门只看郡守的供奉,底下村镇斗得头破血流,他们眼皮都不会抬一下。”
“但三里村,不是谁都能捏的软柿子。”笔锋陡然凌厉,“既然敢上门,就得让他知道疼。”
陈河心头一震,又看下去。
“修行司的少年们,练了这么久拳脚,正好试试手。记住,只凭肉身,不许动用灵气——凡人的争斗,用凡人的法子解决。”
“还有,”石头上的字迹忽然开阔,“告诉镇上的村人,所有商铺、作坊,能买的全买下。”
“同时告诉掌柜们,三里村要建镇,不仅镇上以后姓三里村,而且等建制完毕之后,原有的镇子全部搬空!”
陈河眼睛亮了。
三里村变三里镇?那自己岂不是……
他按捺住心跳,躬身应道:“小的明白!”
清点人数时,陈东林已带着二十个修行司少年候在村口,个个拳头捏得咯咯响。
这些少年每日在演武场打熬筋骨,又沾着仙树的灵气,肉身早比寻常壮汉结实数倍。
刚到牌坊下,就见赵都头领着三四十个兵丁冲过来,刀鞘撞得叮当响。
“反了你们!敢拦镇长的征兵令?”
赵都头挺着大肥肚子,手里的钢刀在太阳下晃眼。
“赵都头,西坡村的人,我们三里村接了。”陈河站在少年们身前,语气平静。
“放屁!”赵都头挥刀就砍,“一个破村子,也敢跟镇上叫板?”
刀锋刚到眼前,陈东林忽然侧身,手肘精准撞在赵都头手腕上。
“当啷”一声,钢刀落地,赵都头疼得龇牙咧嘴,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两个少年架住胳膊,膝盖“咚”地撞在地上。
兵丁们举刀上来,却被少年们三拳两脚撂倒。
这些少年拳脚带着章法,专打胳膊腿,不伤人命却让对方站不起来。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三四十个兵丁全瘫在地上,疼得哼哼唧唧。
赵都头被按在地上,脖子梗得像块硬木头,语气威胁道:
“你们敢抗命!镇长不会放过你们的!三里村日子过得太舒坦了,不知道天高地厚!”
陈河蹲下身,拍了拍他的脸,笑得温和:“赵都头,回去告诉镇长,三里村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他起身对少年们道,“把他们的刀收了,人丢回镇上去。”
兵丁们连滚带爬跑远时,陈河望着镇上的方向,忽然想起齐尘的话。
转身对陈石道:“二弟,带钱,让东林和你现在就去镇上。”
“记住,按照镇上咱们的人谈的价格给钱,若是银钱不够,用粮食换,但铺子作坊,必须今天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