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三里镇(1 / 1)
半月后的清晨,三里村的牌坊下站着两顶轿子,轿帘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镇长周启年掀帘下车时,额上已沁出细汗。
身后跟着缩着脖子的赵都头,半边脸还有未消的淤青。
那日被打后,他在镇长面前哭了三回,却只换来句“我也没有办法”。
“劳烦通报一声,就说周启年特来拜访陈村正。”
周启年对着守门的少年拱手,语气客气得不像个镇长。
少年没动,只朝村里喊了声:“东家,镇上的周镇长来了!”
片刻后,陈河摇着蒲扇慢悠悠晃出来,身后跟着陈石和几个管事,青布长衫上还沾着点稻壳,像是刚从田里回来。
“哟,是周镇长啊。”
他抬手拱了拱,笑容里带着三分热络,七分疏离:“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周启年哪敢计较,连忙上前两步:“陈村正客气了。前些日子赵都头不懂事,冲撞了三里村,我这心里一直过意不去,特来赔罪。”
他朝赵都头使了个眼色,赵都头不情不愿地躬身:“陈村正,对不住了。”
陈河瞥了赵都头一眼,没接话,只对着周启年笑:“镇长今日来,不光是赔罪吧?”
周启年干笑两声,搓着手道:“实不相瞒,还是征兵的事。郡守那边催得紧,宏阳郡和云泽郡抢铁矿,各镇都得凑人……”
“人,没有。”陈河摇着蒲扇,打断他的话:
“三里村,加上刚接的三个村子,人丁总共九百多,都是要种粮、捕鱼、织布的,少一个都耽误营生。”
他顿了顿,扇子往镇上的方向指了指:“不过粮食,我可以出。镇上商铺收了七十多家,粮仓都还堆得满,拿出五百石糙米给郡守,够顶一阵子了吧?”
周启年眼皮跳了跳。
这半月,三里村像疯了似的收购镇上产业,布庄、药铺、甚至铁匠铺都换了“三里村”的牌子。
连郡上的税吏都跑去三里村集市收税了。
他这镇长,早就成了空架子。
“村正说的是。”周启年抹了把汗,点头如捣蒜:“五百石足够了!人丁的事,我去跟郡守解释,就说三里村是产粮重地,动不得。”
陈河这才露出点笑:“镇长是个明白人。”他朝身后喊了声,“搬十石糙米过来,给镇长当路上的盘缠。”
周启年连忙摆手:“不用不用……”
“拿着吧。”陈河把扇子合上,“往后镇上的事,说不定还得麻烦镇长多照应。”
这话里的意思再清楚不过。
三里村要管镇上的事了。
周启年讪讪的命人接过粮袋,看着陈河转身回村的背影。
“踏平三里村...”
周启年望了一眼赵都头,嘴角扯出个苦涩的笑。
牌坊下,赵都头低声道:“镇长,就这么认了?”
“不认还能咋地?”周启年瞪了他一眼:
“没瞧见村口那些少年吗?个个胳膊比你腿粗,真打起来,咱这点人不够塞牙缝的。”
“此事完成之后,咱们两个就不要管事了,将镇上一应事务全部交给三里村,到时候郡上有什么麻烦,也可来找三里村。”
“这样咱们还能落得个好下场。”
祠堂里,齐尘的叶片轻晃,石头上浮现字迹:“周启年识时务,暂留着。让陈石统计镇上产业,三个月内,镇上所有产业都搬过来。”
“那原有的镇子怎么办?”
“产业走了,他们也留不住,若是要来三里村,认真筛选,就在官道对面建起新镇子。”
陈河躬身应道:“是。”
三个月后的晨光里,官道对面的空地上已竖起成片的青砖瓦房。
原镇上的布庄、药铺、铁匠铺等产业都迁到了新镇主街。
周启年和赵都头站在新镇牌坊下,看着往来穿梭的马车、挑着担子的货郎,还有街角排队买包子的孩童,喉咙忍不住发紧。
三个月前这里还是片荒地,如今竟比原来的镇子繁华三倍,连石板路都铺得平平整整,下雨天踩上去不沾泥。
“这……这真是半年前那个三里村?”
赵都头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周启年没说话,只盯着新镇中心的“镇衙”匾额。
那匾额是陈河亲手挂的,下面却没设镇长的公案,只摆着张长桌,每日辰时,陈河都会出现在这里,听百姓反应,解决各个村正所讲的事情。
百姓有诉求可直接上前,不像原来的镇衙,隔着三层门房。
“周镇长、赵都头,里面请。”守门的少年笑着掀帘,语气比上次客气了些。
陈河正在核对田产账册,见他们进来,指了指旁边的凳子:“稀客啊,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周启年从袖中摸出份文书,双手递上:“郡里又批了,咱们镇子征兵的事情,若是能够持续纳粮,纳银,征兵该不上咱们。”
他顿了顿,声音放低,“我和老赵商量好了,这镇长、都头的差事,我们辞了。三里镇如今兴旺,该有更妥当的人来管……”
陈河拿起文书翻看,指尖划过“三里镇”三个字。
郡里终究是认了这新建制。
他抬头看向两人,见周启年鬓角添了些白霜,赵都头也没了往日的嚣张,便笑了笑:
“周镇长熟悉郡里的规矩,留下当个文书吧;老赵力气大,巡夜队缺个队长,你合适。”
两人愣了愣,随即连忙叩首:“谢陈镇长!”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都是齐尘的意思。
石头上早有字迹:“留着有用。周启年通官务,赵都头熟地面,比换新人省事。”
陈河每日的日子,便是清晨在镇衙听镇中各事,午时去灵田看长势,傍晚到在家中各司报事,晚饭过后又到祠堂汇报。
新镇的规矩都是齐尘定的。
田产统一规划,按户分地。
商铺赚的钱,全部收归由陈河管理。
用于改善民生,用在三里镇的方方面面。
剩下的大头,则留存为修行做储备。
只是仙树,灵田等事情,除了三里村的原住民,外人一概不知。
外人只知道,陈河一家将三里村发展壮大,整个村子都姓陈,他们日日供奉祠堂,将三里镇真正的控制在手中。
而且,教书,习武,产业,一样不落。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朝着一个大家族来发展。
齐尘琢磨着,只有等镇子在自己手中像个小国家一样管起来。
所有人都像曾经炀国的子民信奉自己一般,才是将自己仙树秘辛扩张至整个三里镇的时候。
而在这之前,还是按照三里镇的建制来进行管理和发展。
否则要是被撞钟门发现,就算现在如此顺利,自己苦心经营覆灭也不过是顷刻之间。
只怪自己,扎根土地,尚不能踏空而出,如当年护住众生道莲般。
但是整个三里镇,全民供奉的日子,已然不远。
到时候再有个什么灵脉矿脉,便是有余力去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