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尘埃落定(1 / 1)

加入書籤

从港岛转到京城,然后再从京城回到地处偏僻的厂区家属院,让廖荃感触颇深。

这个和毛熊关系友好时期援建的厂子,拥有一个极大的家属区,学校、商店、浴池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甚至旁边还有个专属医院,以前都是不对外的,也就这两年因为效益问题,开始面向附近的村民接诊了。

然后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厂属子弟从小到大基本上都在这个封闭的圈子度过,之前也没觉得有什么,甚至很长一段时期,他们都是周围村民们羡慕的对象,毕竟是吃商品粮的,每月有工资发,工人的身份说出去那也是相当能拿得出手。

前些年,周围村子的姑娘,都以能嫁进这个厂子的工人为荣,只要是家属,厂区招人都会优先考虑。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风向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于设备、技术长期得不到更新,他们厂子生产出来的东西跟那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上面分派的任务就逐渐收缩。

他们这种性质的企业,跟普通的还不一样,可以说完全就是跟着国家的计划走,结果现在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连自己国家都看不上了,厂里的情况可想而知。

响应国家号召,走军改民的自救路线,结果他们这些长期吃计划红利的企业,很难摆脱那种僵化的体系。

接连不断的尝试,资金砸进去不少,效果却是微乎其微。

很多工人都私下议论,不折腾还有一口气在,经过他们领导层锲而不舍的改革,终于离死也不远了。

所以在这种大形势下,有能力有关系的,已经在想方设法逃离这个牢笼。

继承岗位,献完青春献儿孙的操作,在如今这个时代,貌似已经勾不起人们的热情了。

现在能靠着自己的双手,闯出另一番天地的,才是真正的风光无限。

而廖荃,却走了另一条路,可她走出的道路,别人只有羡慕嫉妒的份儿,却无法轻易复制。

所以廖荃自从到家之后,客人就没断过,刚开始是拐弯抹角的亲戚,后来是从小大到的同学,到最后很多廖荃都没印象的,也跑出来凑热闹。

廖荃反复跟他们说起京城上学时候的艰辛,还有港岛嘈杂的环境,试图抵消他们过于美好的憧憬,结果却聊胜于无。

有个亲戚还当场指责廖荃不实在,说他们看过不少港岛电视剧,里面那生活,简直是梦里才有的场景,哪像廖荃说的那样,拥挤不堪,还黑社会盛行。

“他们过来之前,心目中已经有了固定印象,找你只是求证一下,随便附和得了,没必要较真儿。”

“爸,你没听那个姨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打算让我给她闺女在港岛谋个差事,我哪有这能力啊,只能尽量往坏处说了,我要是敢说在那边住别墅,出入有小汽车接送,这个年应该都不用过了。”

“哎,你个小滑头,以前你可不这样啊,这出去半年,都学会骗人了。”

面对老爸的指责,廖荃却浑不在意地吃着奶奶做的枣糕,还冲一旁的老弟告诫道。

“廖小胜,你从我这里骗走的港币,是不是拿出去炫耀了?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不相干的人跑咱家凑热闹,我告诉你啊,柜子里的巧克力没你份儿了。”

“我昨天去看刘老师,向她打听你现在的成绩,人家愣是没憋出一句夸你的话,可想而知你在学校里的表现,就这你还想去京城上学?如果把你安排过去,次次考试垫底,咱大伯是德高望重的大学教授,他可丢不起那人。”

廖胜别看在家人跟前挺跳脱的,可一出了门,就是怂包一个。

见了一向严肃的大伯,更是全程小心翼翼的状态。

“那我跟姐你一样,也住芸姐家里行不?姐夫可不止一次说过,什么条条大道通罗马,也不是只有读书这一条路走。”

廖荃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弟弟。

“姐夫那话是说给咱爸听的,你还真当成是理由了,既然你认可这句话,那就完全没必要再跑去别的地方上学,那不是浪费功夫吗?”

“姐,要不等初中毕业了,我就去港岛投奔你得了,反正姐夫还有大姐他们房子闲着,都说港岛遍地是黄金,说不定哪天我发达了,把咱爸咱妈还有奶奶,都接过去。”

廖荃一副很无语的表情,懒得搭理弟弟不切实际的幻想,直接冲廖二叔道。

“爸你也不管管他,我上学的时候,姐夫就说过,等你看清楚社会上的阴谋算计,就会发现,学习才是这辈子能遇到最简单的事情。”

廖胜明显还抓不住姐姐话里的重点,可廖二叔对此多少有些体会,可他也忍不住为自己发声。

“道理是没错,可有些人注定吃不上这口饭,你以为我以前没有努力过,可不管怎么用功,都追不上你大伯的背影,后来干脆心灰意冷放弃了。”

“你能走到如今的地步,对我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至于小胜,只要他没学那些坏毛病,将来踏踏实实过日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鲜花需要绿叶衬托,天才毕竟是少数,普通人认命当一个托举别人的绿叶,只要心态保持好,一样可以平安喜乐过一辈子。”

廖荃听着爸爸大道理一箩筐,等他掰扯完,忍不住问了句。

“那爸爸你认命了没?甘不甘愿当被人随意丢弃的绿叶?”

“我没有啊。”

听着爸爸理所当然的回答,廖荃很想伸手给他点教训,可试了试还是没敢动。

“现在那么多人一门心思往外面跳,爸您要是愿意的话,大伯或者姐夫应该都能伸把手,您如果不好意思开口,我可以代劳的。”

“还是算了吧,你奶奶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早就习惯了,只要厂子不倒,我就坚守阵地,别的不说,光陪你奶奶安度晚年这一点就值了。”

廖芸已经动员过老太太好几次,让她去京城住,结果都被奶奶拒绝了,这个理由还真说得通。

“爸,你能心安理得地跟厂子共存亡,可我妈可未必愿意同意。”

“她不同意又能怎么样,照顾老人这点,我们多承担一点,将来你们姐弟俩的路才能走的更顺畅,就算是为了你跟小胜,她也得老老实实陪着。”

如果是以前,廖荃肯定理解不了自己老爸这句话的深意,可现在她却能在一瞬间就理解了爸爸的苦心诣旨。

大伯是个孝子,姐姐又跟奶奶感情极好,在照顾老人方面,自己家多花些精力,甚至做出点牺牲,将来他们的补偿行为,也许覆盖不到老一辈儿身上,但自己还有弟弟廖胜,绝对能沾光。

“爸,真是难为你了,考虑的这么周全。”

“周全什么,其实这也是我的本心,你奶奶这辈子不容易,年纪轻轻守寡,把我和你大伯拉扯大,这些年她为咱这个小家也没少付出。”

廖荃在这里跟老爸促膝长谈,廖芸也是一样,也许是知道即将赴港,很长时间见不到父母,她放假之后隔三差五往娘家跑。

“建军怎么没来?大过年的,他手上的事儿还没忙完啊?”

“他的杂事儿多,过年比平时更忙,我这也算是出来躲清静的。”

老廖对闺女的态度不甚满意。

“建军正忙着,你刚好放假没事儿,就应该留在他身边,当一个贤内助,躲出来算怎么回事?”

谁知廖芸却没有一点去当什么贤内助的觉悟。

“是他让我带着闺女一起回来的,他给那些人定的规矩,过年就好好陪自己家人,不搞迎来送往那一套,一般大年三十之后,他都是闭门谢客的,结果那帮人全都提前找上门了。”

“小莱莱这几天都成招财娃娃了,每天收的红包能装一箩筐吗,各种礼物能塞一屋子。”

听廖芸说的夸张,老廖同志也笑了。

“门庭若市,总比门可罗雀强吧?你就知足吧。”

“对了,前几天跟你妈妈说的要去港岛交流学习的事儿,什么时候能确定下来?”

老廖这是想问闺女肚子什么时候有动静,但是作为爸爸又不能问的太露骨,但廖芸却准确抓住问题的关键。

“嘻嘻,已经有消息了,不过我暂时没告诉他,等到除夕夜的时候再向他宣布好消息。”

老廖听了大喜过望。

“准不准啊?”

“我让杨晓慧给开的后门,准的不能再准了,检测报告我锁家抽屉里了,不然可以让您瞧瞧。”

得到确切答复,老廖松了口气。

“也不知道这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要是男孩儿的话,就太完美了。”

“爸,你堂堂大学教授,没想到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啊?”

“我这不是重男轻女,小莱莱那么可爱,我也喜欢的不得了,可谁不想儿女双全,你们以后家大业大的,如果让一个女孩子出去充场面,总归是不太理想。”

廖芸也就调侃一下,其实她自己也希望这个刚刚孕育出来的小生命,是男孩儿。

徐建军折腾出来那么多事业,千头万绪,廖芸光听着都感觉脑子乱糟糟的,她怕徐莱将来也跟自己一样,所以生个男孩儿分担一下,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我奶奶年龄越来越大了,身子骨也大不如前,爸您有时间还是多去二叔家看望一下她老人家吧,学问无止境,永远也研究不完,但奶奶的时间却能数的着的。”

前几天送二叔一家回去,廖芸就和徐建军跟着回了一趟。

这次见面,廖芸能明显感觉到奶奶状态下滑的厉害。

二叔说也去医院检查了,大夫说没什么大毛病,可一旦年龄到了,身体各项机能都在迅速老化,这是自然规律。

可廖芸看着奶奶的样子,还是忍不住流眼泪。

“哎,她老人家脾气太倔,我都劝她好几回了,京城医疗条件比他们厂属医院自然强的多,可你奶奶就是不听,非说到了她这年纪,心情比病情重要,如果连个能说话的老相识都没有,早晚要憋出病来。”

聊起这个话题,父女俩情绪都有些低沉,沉默了一会儿,老廖果断转移话题。

“你公婆就准备在酒店家属区那儿过年了吧?还是建军会安排,他们家人口多,这样一操作,就完美解决了一切问题。”

“我们除夕也准备住那儿,房子都收拾好了,二姐一家今年也回来,这样一家人算是聚齐了,到时候大人小孩儿一大群,估计会很热闹。”

老廖看着不远处一直在逗弟弟玩儿的徐莱。

“这丫头到咱家就知道欺负弟弟,也知道过年遇见她那些哥哥姐姐们,懂不懂收敛自己脾气,不然大概率是要挨揍。”

徐莱耳朵尖着呢,听到外公像是在说自己坏话,丢下表弟,飞奔过来找老廖麻烦。

“外公,你刚才是不是说要揍我?又偏向您孙子啊?”

廖承勇举手投降道。

“我哪里偏心过,哪次不是你把弟弟弄哭,我才不轻不重地说你几句?”

“那你怎么不说弟弟无缘无故揪我头发呢?我反揪回去,就是让他明白,这样很疼的,这是在帮你们教他,不领情也就算了,还怪我。”

徐莱小朋友说完,还不屑地瞥了眼在地上爬的廖逸凡。

“他比臭蛋儿娇气多了,我用同样的力度揍臭蛋儿,他都不哭的,廖逸凡就不行,哭的没完没了。”

听徐莱说的活灵活现的,老廖就忍不住想逗她。

“你在爷爷奶奶家里欺负弟弟,你叔叔婶婶不找你算账啊?”

“不会啊,小叔还在一旁加油助威,叫打的好呢,我又不会无缘无故揍人,每次都是有原因的。”

“听说你收了不少红包和玩具,今年过来怎么没带点分享给廖逸凡啊?”

“我又不知道他喜欢什么,等回头把他带到家里让他自己挑,这样多省事儿啊。”

看外孙女略带嫌弃的眼神,老廖这个大教授都无言以对,的确,人家小朋友考虑的更周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