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落日余晖(1 / 1)
王熙凤犹豫了一下后微微点头说道。
“明白了,大人放心,妾身不会轻举妄动的。”
“对了,大人,妾身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有关于、”
没等王熙凤说完,苏慕白摆了摆手后说道。
“你大哥的事情就不用说了,他的卷宗加起来,足有一人来高,说一句罄竹难书,也是毫不为过。”
“举头三尺有神明,若是连这种人都能逃脱王法,天理难存。”
“另外还有你,别以为自己有些小聪明,就自以为是,肆意妄为。”
“殊不知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你有今日的下场,焉知不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就算你不信阴司报应,也总该为你女儿积点阴德。”
“不出意外的话,她是你此生唯一的后代了。”
王熙凤听后脸色顿时难看至极。
“怎么会呢,大人,你的意思是,我无法再生育了嘛。”
苏慕白淡然说道。
“你之前流产,若是我没看错的话,应该是伴有血崩之症的。”
“女子生育,本就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再加上你被人设计,多次流产血崩,已经伤及了根本。”
“也就是你进补较多,所以还能怀孕。”
“但是只要胎儿月份一大,便很有可能流产。”
“而且还会伴随着更加严重的血崩之症,稍有不慎,便是一尸两命。”
“若是不信的话,你暗中可以找些杏林国手诊脉,便知真假了。”
“当然了,如果你真的愿意为了荣国府传宗接代,拿着命去拼一把,那也随你。”
听到这里,王熙凤沉默不语了。
她之所以一直想生下男丁,为的是稳固自己的地位,可不是对贾琏有什么太多感情。
或许新婚燕尔之时,她与贾琏还曾经有过那么一段你侬我侬的时光。
但贾琏本就不是什么安分人,沾花惹草是常有之事,为了偷吃一口,甚至连下人的家眷都要染指。
几年下来,王熙凤和贾琏这点夫妻情分也早就消磨殆尽了。
为了给荣国府生下男丁而去拼命,王熙凤自问自己是绝对不会去冒这个险的。
在犹豫了一番后,王熙凤看向苏慕白哀求道。
“大人医术出神入化,难道也没有办法嘛。”
苏慕白淡然说道。
“凡俗之物,难解此症,这就是你的命。”
其实苏慕白这话倒也是半真半假。
王熙凤的血崩之症的确是凡俗医术药物难以解决的,即便是苏慕白有妙手回春医术,也难以帮王熙凤治疗。
毕竟医术不是万能的,即便是现代蓝星的医学技术,都有太多太多难以攻克的疑难杂症,更何况是古代。
但苏慕白倒也不是真的对王熙凤的病没有办法。
在解锁晴雯的签到奖励之时,苏慕白获得了三颗补天丹。
补天丹夺天地造化,可以弥补人的元气,连先天不足都可以补充,就更别说王熙凤这个病了。
但是补天丹弥足珍贵,对于王熙凤,苏慕白自然是没有那么大方,舍不得给她用此等珍贵药物。
因此苏慕白便如此搪塞了过去。
王熙凤面色难看至极,终究还是无奈接受了这个事实。
随后两人沟通了一下今后交流传送信息的渠道,确认了下来后,苏慕白便先行离开了茶坊,留下王熙凤独自一人黯然神伤。
转过天来的上午,绣房附近的独立院落中,贾元春正在接旨。
院中,夏守忠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王化始于宫闱,壸仪实备乎恩贤。褒宠锡之殊荣,必资淑德;赖辅佐之内政,宜备令仪。“
“咨尔贾氏,乃工部员外郎贾政之长女也。”
“尔生自勋名世族,毓秀椒阑,秉性温良,持躬端肃。幼承庭训,娴习诗书之礼;长遵内则,克娴图史之箴。敏慧夙成,柔嘉维则。静容婉娩,彰懿范于珩璜;懿德淑行,著芳声于宫掖。”
“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昭仪,入住储秀宫。尔其祗膺茂典,益修懋德。虔恭夙夜,协坤元而表范;敬慎仪型,迓景福于方来。永绥后禄,懋昭淑问。克赞精勤,允资内治。”
“钦哉!”
“恭喜娘娘,请接旨吧。”
贾元春听后心中感慨万千,最终自己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世家大族的女子,虽然享受了常人难以享受的荣华富贵,但也只能充当一个工具人,为了家族的辉煌将自己彻底燃尽。
贾元春挤出一丝笑容后恭敬说道。
“妾身贾元春领旨谢恩。”
随后夏守忠便安排着一群内侍宫女,簇拥着贾元春入主储秀宫。
贾元春的封号昭仪,乃是天子九嫔之一,其地位仅次于皇后和四妃。
以一个女官之位,直接成为了九嫔之一,不能不说一句皇恩浩荡了。
毕竟宫中妃嫔等级森严,各有品级,皇后总理六宫,位列超品。
四妃都是正一品,九嫔为正二品。
再往下以此便是婕妤、美人、才人、宝林、御女、采女,被称为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当然了,虽然说人数有定额,但时常也会超额,就比如四妃,周礼之中明确妃位只能有四人,但是皇帝宠爱的女子或者需要平衡的朝廷势力较多,就难免有所超出。
除了皇后只能有一位外,妃嫔一般都有所超出。
言归正传,贾元春这边无奈的接受了自己从此之后困于深宫,再也不得自由的事实。
与此同时,宁荣二府这边也是收到了贾元春被册立妃嫔的消息。
相比起贾元春心中的孤苦,宁荣二府一个个可谓是无比亢奋。
自从二代荣国公贾代善去世之后,贾家再度迎来了一个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宁荣二府众人一个个换上朝服诰命服,前往宫中谢恩去了。
贾老太太身穿一品诰命服,腰杆挺得笔直,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时间一晃,转眼又过了两天,这几日的荣国府可谓是高朋满座,车水马龙。
官场之上捧红踩黑乃是惯例,以前荣国府站错了队,门庭冷落,除了多年世交外,旁人很少拜访荣国府。
如今贾元春被册立昭仪,这也让一些不清楚具体情况的人误以为荣国府和皇帝已经达成了和解。
如此一来,他们自然想着赶紧过来走动走动,沾沾光。
傍晚,林家府上,苏慕白和林黛玉吃完饭后正一起悠闲的散着步。
林黛玉犹豫了一下后看向苏慕白说道。
“慕白哥哥,母亲她有些事情拿不准主意,想让你帮忙拿个主意。”
苏慕白略一思考后淡然一笑。
“是荣国府的事情对吧。”
林黛玉点了点头后说道。
“母亲一直觉得爹爹不愿意跟荣国府过多来往,便是因为当初荣国府站错了队,很容易受到牵连。”
“如今表姐被册立昭仪,想来事情也都过去了。”
“这几日外祖母给母亲送了好几封信,都是希望两家重归于好的。”
“母亲夹在中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苏慕白听后不由得摇了摇头。
自己这个岳母啊,对自己是没的说,但是就这个性子,优柔寡断,没有主见,感情用事,是个大问题。
看着苏慕白这般模样,林黛玉犹豫了一下问道。
“慕白哥哥,你是不是也觉得母亲不该再想着荣国府的事情啊。”
苏慕白微微一笑。
“怎么,黛玉,你也这么想嘛。”
林黛玉叹了口气后说道。
“我怎么想无关紧要,不过我能看出了,母亲心里其实很别扭。”
苏慕白很是感慨道。
“黛玉,你二舅妈是什么样的人,你大概也知道一些。”
“贾宝玉因为我的缘故被陛下处以宫刑。”
“单单就这一点,她对我的仇恨,就再也解不开了。”
“而且荣国府是不是真的躲开了陛下的清算,这还难说的紧。”
“至少在此之前,陛下对荣国府都是敌视的。”
“那么短的时间里,陛下突然改变了观点,这有些太诡异了。”
“如今岳父大人和我在朝堂之上发展的非常顺利,咱们无需依靠谁,就可以过得很好。”
“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冒风险和荣国府有什么接触。”
“所以岳母大人那边,你还是要多开导开导她。”
“另外的话,咱们俩努努力,估计岳母大人很快就不会再胡思乱想了。”
林黛玉听后有些疑惑道。
“咱们俩努力,这跟咱们俩有什么关系啊。”
苏慕白轻笑一声道。
“你想啊,咱们俩是不是快要成婚了,等成婚之后,咱们俩生个小宝宝出来给岳母带着,她到时候看见孩子高兴的不得了,哪还有心思胡思乱想啊。”
听到这里,林黛玉的脸霎时便红晕遍布,娇羞之态溢于言表。
林黛玉害羞的点了点头后羞涩说道。
“我,我都听慕白哥哥的。”
看着眼前佳人这般模样,苏慕白也是情不自禁轻吻了林黛玉额头一下。
伴随着欢声笑语,苏慕白结束了愉快的一天。
转过天来,乾清宫内,内阁以及朝廷重臣来到了乾清宫准备召开会议。
今日的议题自然便是苏慕白前几日上奏的有关朔方军军需供应改革方案。
在看到这份奏折的时候,萧钦言及其派系官员们一个个都是气的面红耳赤。
好家伙,自己等人砸锅卖铁好不容易补上了亏欠朔方军的军需。
原本已经想好了,今后要做事收敛些,细水长流慢慢捞回本,如同钝刀子割肉一般,弥补自身的损失。
然而这个时候居然有人要釜底抽薪,彻底把他们翻本的希望给搞丢了,这让萧钦言为首的官员们自然是难以接受。
而且他们坚决反对这项议案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担心朔方军的军需改革方案只是一个开始。
一旦让朝廷尝到了甜头,接下来在大乾边军之中全面开展军需改革,那他们这些人就很难再做什么手脚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户部的话语权以及油水都会大幅减少。
因此萧钦言等人早早就已经明确了意见,无论如何都要阻止这个议案的推行实施。
御座之上,隆化帝环视众人后淡然说道。
“众位卿家,今日在场的,不是朝廷重臣,便是中枢近臣。”
“对于朝廷的消息,你们是最敏锐的。”
“今日朕召集诸位,便是因为前些时日朔方军送来的军报。”
“由于粮草军需供应问题,朔方军在前线打的很是艰难,甚至于幽州城都被攻破,北境防线,险些毁于一旦。”
“幸而苏烈将军临危不乱,将突厥赶出幽州,重新稳固了幽州防线。”
“但此次带来的恶劣影响,各位臣工却不能视而不见。”
“因为朕召尔等入宫,重新商议军需供应方案。”
“相应的改革方案,朕两日前便已经送到了尔等手中。”
“尔等都说说看吧,今后的军需供应,到底是应该继续交给户部办理,还是由皇商负责经办。”
隆化帝话音刚落,便见户部侍郎刘传林迫不及待走到殿中行了一礼后说道。
“陛下,臣以为军需供应交由皇商经办,实为不妥。”
“商贾者,见利忘义,嗜钱如命。”
“军需供应运转,乃是军国大事,岂可交由此等商贾。”
“军需采购运输,都属绝密,单靠商贾,哪里能保证采购运输。”
“万一稍有延误,便可能酿成惨祸啊。”
苏慕白见状淡然走到殿中意味深长说道。
“刘大人,关于军需供应缺乏的后果,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事实上,若不是此番朔方军爆发了如此激烈的战争,前线浴血奋战,户部却连给前线的物资都供应不上。”
“只怕陛下也无需召开此番会议。”
“商贾不能确保军需供应,难道户部就能嘛。”
“幽州之战,就是惨痛的教训。”
“朝廷先后调拨了近千万两银子命户部负责运输采购军需。”
“可最终呢,送到前线的有多少,只怕二三百万两都没有。”
“户部交出来的答卷,能说得过去嘛。”
刘传林听后面色有些不自然。
“苏大人,你如此说未免有些太过危言耸听了吧。”
“难道说一次出了问题,就要把整个户部都一棍子打死嘛。”
“这岂不是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