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一锤定音(1 / 1)
苏慕白听后意味深长看了刘传林一眼,眼神颇为尖锐。
刘传林被苏慕白看的有些心里发虚,犹豫了一下后面色很是不自然道。
“苏大人为何如此看着本官,难道本官说的哪里不对嘛。”
“军需转运,乃是军国大事,苏大人提议将此等紧要事物交到商贾手中,岂不是对边军将士最大的不负责任嘛。”
苏慕白淡然说道。
“刘大人方才说,此次朔方军军需运输短缺之事乃是个例,不能因此全盘否定户部。”
“恰巧下官最近查阅了有关户部的一些案卷。”
“陛下,诸位大人,这是我统计的十年内户部统筹运输各边军军需粮草情况。”
“我在这里挑几条给大家念一下吧。”
“元和四十二年,西海边军因军需短缺引发哗变,三名偏将被饿红了眼的士卒所杀,而后一千五百人叛逃西海沿子番国。”
“元和四十四年,朔方军因军需短缺导致并州防线失守,突厥长驱直入数百里,数万百姓惨遭屠戮,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元和四十五年,江南水师因军需短缺炸营,两千七百名水师叛逃,潜藏沿海成为海盗,为祸一方。”
“还有元和四十七年,隆化二年,以及不久前刚刚发生的幽州防线攻防战。”
“这些都是因为军需供应不足导致军中动荡,战事失利。”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后勤供应何等重要,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却因为粮草无继,后勤短缺导致损兵折将,甚至于兵败身亡。”
“如此之多血淋淋的教训摆在前面,刘大人却对此视而不见。”
“一句轻描淡写偶然之过,便想将此事揭过。”
“刘大人,你是觉得自己太聪明,还是把天下人都当做了蠢货。”
“你、你、”
刘传林气的脸都涨红了,但却也不知该如何反驳。
毕竟苏慕白所说的,都是有记载的事实。
眼看着刘传林吞吞吐吐半天说不出话,萧钦言看不下去了,只能插话进来。
“苏大人,朝堂议事,大家都是同僚,在为军国大事出谋献策。”
“苏大人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一旁的林如海看着萧钦言隐忍不住跳了出来,心里淡然一笑。
从这一点来说,萧钦言已经输了大半了,自己这女婿,还不得玩命儿弄你啊。
果不其然,一看萧钦言主动跳出来了,苏慕白当即便看向萧钦言质问道。
“咄咄逼人,萧相,刘大人身为户部侍郎,下官只是举了些例子而已,这也算得上咄咄逼人嘛。”
“说到这里,下官倒想请教萧相。”
“萧相身为户部尚书,负责统筹此番朔方军粮草军需转运之事。”
“朝廷先从国库给朔方军调拨了五百万两银子,然后陛下又从内库之中调拨了五百万两银子。”
“这可就是一千万两了,如此庞大一笔银子交给了户部,但朔方军却依旧是缺少军需。”
“银子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在这个过程之中,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萧相,户部在这个过程之中,是否有贪墨渎职的情况,萧相身为内阁首辅,户部尚书,是否有失察之过。”
“就这些事情,萧相能否向陛下,向朝廷解释清楚呢。”
萧钦言听后楞了一下,他怎么也没想道,苏慕白居然如此干脆直接。
自己好歹也是堂堂的首辅,百官之首,苏慕白居然毫不留情当面质问自己,也太不懂规矩了。
萧钦言冷哼一声道。
“苏大人,你如此质问,怕是有些僭越了。”
“左春坊左庶子,还无权过问户部的事情。”
“此番朔方军军需短缺的原因,朝廷自会详查,这其中若有贪墨之事,朝廷自会秉公处置,还轮不到你来操心。”
“而且这次户部官员在得知了前线军需短缺后,一个个散尽家财为朔方军筹措军需。”
“但不知苏大人又做了些什么呢。”
苏慕白听后一脸平淡说道。
“萧相,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什么话?”
“羊毛出在羊身上。”
“你、”
闻听此言,萧钦言面色瞬间难看至极。
苏慕白说这话太过诛心了,分明就是说户部这些官员吐出来的都是以前从户部贪墨的银两。
虽然说苏慕白说的是实话,但有句话说得好,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你苏慕白这么轻而易举就把我们这些人的老底给揭开了,我们不要面子的嘛。
眼看着萧钦言如此这般,御座上的隆化帝淡然一笑,这个苏卿,还真是得理不饶人啊。
不过这一次隆化帝并不打算把萧钦言等人打压的抬不起头,只是想狠狠敲打一番。
若是让萧钦言在御前会议上颜面尽失,那今后内阁难免失衡。
于是乎隆化帝便帮萧钦言开始解围了。
“苏卿,慎言,此番户部行事,或有缺失之处。“
“但萧相亡羊补牢,也算是将功折罪了。”
“萧相乃百官之首,你岂可如此这般质问,还不快向萧相赔罪。”
苏慕白一听就知道,皇帝又准备和稀泥了,自己再闹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略一思考后,苏慕白也是就坡下驴,拱手行了一礼。
“萧相,下官忧虑军国大事,言语之间多有冒犯,请萧相恕罪。”
虽然说萧钦言此时恨得牙根都痒了,但萧钦言也清楚,眼下不是发作的时候。
他只能违心的点了点头。
“苏大人言重了,大家都是在商讨军国大事,没有私心。”
隆化帝听后微微一笑道。
“萧相这话说的深刻啊。”
“今日朕与诸位臣工商议军国大事,诸位都要秉公直言,莫要掺杂私心。”
“萧相,有关军需供应改革之事,你觉得如何啊?”
萧钦言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臣还是赞同刘侍郎的意见。”
“军需供应乃军国大事,交于那些见利忘义的商贾,实在不成体统。”
“户部统筹转运粮草或许其中有些弊端,但出了问题,设法解决问题便是。”
“不可因噎废食,全盘否定户部的作用。”
林如海老神在在观察了半天后,知道现在该自己出场了,他走到殿中行了一礼。
“陛下,臣以为萧相所言老成谋国,但却失去了一份锐意进取之心。”
“首先此次的改革议案并非是将户部排除在了军需采购之外。”
“相反,户部负责审核签订与皇商们的军需采购运输文书,监督皇商们的后续执行。”
“另外锦衣卫和朔方军也都会参与到对皇商的监督之中。”
“一群商贾,纵然是有天大的的胆子,也不敢拿军国大事玩笑。”
“毕竟面对朝廷,他们这些商贾天然就弱势。”
“说句不该说的,臣还担心会有监督的官员借监督职权刁难这些商贾,强索贿赂呢。”
“至于说商贾们到底能不能干好这个差事,那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不过臣以为,就算搞得再差,也不会比现在更差了。”
林如海这话可谓是将棺材板都给户部的人钉死了。
萧钦言派系的官员们眼巴巴的看着萧钦言,希望萧钦言能顶住压力,保住户部统筹军需的职权。
然而萧钦言此时是有口难言。
这能怪谁呢,若是户部还有勋贵这帮人只是对第一批军需下手,第二批军需没有什么问题,那萧钦言还有说话的余地。
但这群人吃相太难看,根本不考虑萧钦言的劝阻以及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
如今林如海和苏慕白直接拿着事实打脸,萧钦言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颠倒黑白,说户部干的没问题,把锅甩到朔方军头上吧。
前线正在浴血奋战,若是这个时候萧钦言敢把锅甩给朔方军,万一引发朔方军哗变,那皇帝除了斩了萧钦言平复朔方军的怒气外,绝没有第二个选择。
萧钦言只能是硬着头皮看向隆化帝说道。
“陛下,有关军需供应之事,臣始终觉得还是要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户部这边,臣可以起草一份粮草军需统筹方略,重新制定流程方法,确保军需粮草足额准时供应前线。”
“还望陛下三思。”
看到萧钦言搞来搞去就是这么一套说辞,苏慕白和林如海心知肚明,老家伙这是黔驴技穷了,只能拿这点事情说事儿。
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
果不其然,隆化帝略一思考后淡然说道。
“这样,眼下既然已经有了一个改革方案,那就不妨先试一下。”
“将现在到明年上半年朔方军的军需采购先交给皇商薛家,户部这边负责对接此事。”
“锦衣卫和朔方军协办,尽快敲定下来。”
“另外户部这边,萧相也可以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监督方案。”
“只要能做到公开透明,把军需采购的账目消耗做清楚,经得起考验和检查,那朕自然也是更倾向于让朝廷继续统筹全局的。”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去办吧。”
“臣等遵旨。”
在隆化帝一锤定音后,这次御前会议到此结束。
萧钦言十分清楚,这次户部算是彻底失去了朔方军军需采购的话语权了。
户部能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监督方案嘛,当然可以了。
但是萧钦言知道自己派系的官员什么德行,一个个都是无利不起早。
倘若真是把采购军需的事情搞得全部透明公开了,那他们还怎么上下其手,怎么行贪墨之事。
更何况旁边还有林如海为首的清流虎视眈眈,随时等着揪自己的小辫子。
最重要的是,萧钦言明显感觉到,在经过了幽州城攻防战后,隆化帝对自己的信任有所削减。
这对于萧钦言而言,才是最要命的。
自己派系刚捅了篓子,眼下他自然也不敢再违背隆化帝的意思。
就这样,苏慕白提出的军需采购改革方案得到了初步实施。
在殿前会议结束后,一行人离开了殿中。
乾清宫前的广场上,萧钦言看向林如海和苏慕白淡然说道。
“林相有如此东床快婿,真是让老夫羡慕啊。”
“不过过慧易夭,年轻人还是要收敛些锋芒的好。”
听到这里,林如海淡然一笑道。
“多蒙萧相关怀,实不相瞒,虽然慕白是我的样子,但在我心中,跟亲儿子是一样的。”
“若他真的有个什么闪失,那我只怕也是痛不欲生啊。”
萧钦言听后面色一正,知道自己方才的威胁没有起到丝毫作用。
林如海这话意思再明显不过,你敢动我女婿,那老子就跟你拼命,我痛不欲生,你也别想好。
萧钦言见状只得说道。
“好,好得很,山不转水转,这一局,是你们翁婿胜了一筹,咱们走着瞧。”
萧钦言说完快步离开了。
林如海很是感慨说道。
“慕白,看到了吧,这就开始了啊。”
苏慕白微微点头道。
“小婿明白,这次户部丢了朔方军的军需供应之权,而且接下来只要这个改革方案实行的顺利,陛下多半会在全军推广。”
“如此一来,户部的职权大减,他们这些人能捞的油水也是少了许多。”
“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他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的。”
“不过小婿不怕,若是什么都不做,任由他们折腾的话,怕是边境要不成样子了。”
林如海叹了口气后道。
“我本无意党争,但时局如此,推着你我翁婿一步一步走到了这里。”
“也罢,那就看谁斗得过谁吧。”
翁婿二人对视一眼后,露出了一丝会心微笑,然后昂首挺胸离开了宫中。
几日后,朝廷与皇商薛家签订了第一批军需采购文书。
户部这边本想出点幺蛾子,但奈何朔方军和锦衣卫都在看着,而且薛家供应的第一批军需完全是赔本买卖,户部想挑刺都挑不出来,只能咬着牙认可了文书。
不过户部这边也是下了决心,一定要拼命给薛家挑刺,只要薛家露出什么破绽马脚,他们就必然如同疯狗一般扑上去,把事情闹大。
殊不知户部这么做,倒也正合苏慕白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