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
到得大帐前,小七飞身下马,在门口站定后,喊了一声“大人”。
“小七罢,快进来。”
里面很快有了回应,声音谦和,温润如玉。
小七得了首肯,这才一掀门帘,钻了进去。
“怎么样?那里有消息了没有?”
大帐正中,有一案一几,案后坐着一个中年文士,五绺长髯,算得上个美男子。
身上不是儒衫长袍,而是与民夫一般的短打扮,头上还有顶草笠未摘。
“大人,那位娘娘似乎还没有结束省亲的意思,仍赖在泰安不肯走。”
小七恭谨地答道,待徐有贞示意后,方才继续道:
“不过那位殿下年岁虽小,倒是活跃异常,经常带着护卫在泰安附近跑马遛狗,看他那性情,要不是年纪实在太小,恐怕早带着人进山打猎了。”
“嘿嘿,看来咱们这位新晋的正宫娘娘,是铁了心要在泰安呆下去了。”
徐有贞冷冷一笑之后,又问京师的情况如何。
小七知道他想问什么,答曰:
“大人在京师的都察院同僚,已经有人上书,说太子年岁渐长,已经到了开蒙的时候,不可再任性在外了。”
徐有贞听了,手捋长须,暗自得意。
这种事儿他都不用出面,自然有人友情助攻,只要有人开头,其后自会有人不断跟进。
这种占据大义,绝无后患的柬议,文臣们哪有不愿意发声的,且看这位娘娘还呆不呆得住。
“小七啊。”
“在,大人。”
“明日休息一日,然后还是回老地方,给我继续盯紧泰安,见机行事即可。”
“是,大人,若无他事,属下告退。”
“嗯,歇着去罢。”
待小七退出大帐,徐有贞从几上站起,背着手边走边寻思。
他觉着宫里的孙太后不会安分,早晚要出手对付这位正宫娘娘,逼其携子北返京师。
毕竟泰安州太远,孙太后鞭长莫及,回到宫中,能做文章的地方就多了。
那位虽然登临大宝,但皇宫中,还是这位立了两任皇帝的太后说话更算数。
而且在那位娘娘的北返途中,太后同样有施展拳脚的地方。
至于自己,只能静观其变。
可惜啊,原先一直想找门路投靠孙太后一方,惜乎无人引荐,或者说是自己还没有得到信任,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如今若是能暗中出把力,想必能得到太后青睐了罢。
别的也不多求,只要能把金銮殿那位,还有执掌兵部的那个人搞翻搞臭搞下台就行,否则自己这一辈子,始终要因为南迁之议而遭人耻笑。
哼哼,以为给个治河的职司就能让我善罢甘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