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新品,长工(1 / 1)
不是单方的最大利益为主,而是共同齐心的分流赚钱方式。
五人看完面面相觑,这真的是他们了解的那个没见过世面的村姑吗?
“我的赚钱理念,保证我的客户们人人都有钱赚,才能源源不断,引进我的腌菜,一锤子买卖的生意,就不要来打扰我种地时间了。”
她的理念,可不就是每个经商人的梦想理念吗。
可最后,要么是利益分化不均,要么就是源头无法保证,从而走向合作瓦解的道路吗。
不然,现在哪个商家愿意冒着违背官府制衡条约,去压榨源头,不惜一切代价买断呢。
他们要不是碍于方老板背后,不详的势力,今天哪能跟一个村姑和颜悦色,点头哈腰,还耐心听从她的意愿。
早上来甩点银子,强制按下手印,拿到秘方走人。
这不就是白羽手下的曹掌柜,前不久对沈秋华施压的过程吗。
所幸,沈秋华不惧压迫,坚持本心,敢于面对后果,熬过来了。
加上遇见通情达理,不带有色眼镜的方老板愿意赏识她。
才有了她可以翻身的机会。
“如沈娘子合同上写的,正是我等心之所向,只是有一点,不知沈娘子拿什么担保,你的腌菜持之以恒呢?”
只这方面,男人都无法保证,在利益驱使下,质量一直不变的。
更何况是头发长,见识不详的乡下妇道人家呢。
对他们担心的问题,她早想好了说辞。
“我的腌菜不走精品,因而我有充足时间调配好味道,相比其它菜品之下,我更能轻松把控腌菜一致的口感。”
“何况,我这个人没多少大见识,只想某个长期经营的生计,因此,我比在座任何一人都更想保持口感一致。”
除非她不想再经营的时候,才会自断自路,毁掉一手经营起来的名气。
当然,这么说,只是给了五人一颗暂时的稳定剂,并不能真正的消除他们的担心。
“合同底下清楚写了,凡是我腌菜导致的各位损失,均由我沈氏全部承担!”
“当然,我愿赌几位贵客都是君子,不会拿我这句话,恶意坑害我一个妇道人家,只为获取短暂蝇头小利,而放弃长期盈利的大头。”
五人都听出来,她是在告诉他们,别仗着合同,恶意拿她腌菜陷害她,让她承担莫须有大的后果,从而失去长期合作利益。
他们是商人,不是蠢人。
商人最在乎的只有利益,除非利益受到不公,或者崩塌的情况下。
才会心有不平,恶意报复。
“沈娘子处处为我们考虑到了,我等又岂会做那有损颜面和信誉的小人行径呢!”
事情说开,在村长的见证下,双方规规矩矩签下了长久合同。
并带走为数不多的新品,甜辣脆萝卜叮、香辣腌韭菜、凉拌野蕨菜、经典豆腐乳。
规格与方老板制定的一样,每种腌菜每天上架二百斤,隔天以卖出的斤两结算和承担剩余亏损。
五位掌柜忐忑地来,喜滋滋满载而归地走。
且由他们五位定制,每天派人来拉货。
沈秋华讲,要她这边出人送货,需多收二百文的拉货费用。
五人一合计,决定自己派人来取货,只因他们的杂工很多。
没必要多出那二百文钱。
当然,这般让沈秋华更省心省力。
由秦本每天去县里给宝雀酒楼送完货后,一并收取结算银钱并带回。
而秦本的工钱,也由路途遥远,从原来的一天五十文,到达每天一百二十文。
一百文是一天的工钱,二十文,是管他中午在方老板店里吃饭的钱。
秦本表示,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了。
一来自由,二来还能养家糊口。
送走五人后,村长返回沈秋华院子,踌躇地问她作坊需不要扩大,只要她一句话,他马上召集村里老少爷们开干。
笑得沈秋华直不起腰。
直呼他太夸张了。
但胡兴旺不以为然,“农忙过后,村里大多妇人都闲下来,与其让她们聚在一起长舌,还不如给她们安排活计,还能补贴家用不是?”
原来村长又开始为村里妇人操心了。
他可真是上河村的好村长啊。
可村里人太多,她这实在要不了那么多帮工。
“不过,我最近确实想雇两名长工,帮我照看我那十五亩田地。”
“想必村长也看出来,我实在不善于种地,我家十五亩地全指望我娘家跟来的老伯。”
加上他年纪实在太大,已经不再适合侍弄田地。
因此,想找两名踏实靠谱,最好知根知底的长工来用。
村长觉得沈秋华不仅聪明会做生意,还很有自知之明。
从她前两天的插秧技术,他就已经看出来了。
在稻田里走两步,坐三步,每一步都能看出来不是自愿加故意的。
看在她极力学习,努力克制坚持下,没有给大家造成影响的同时,还能带来娱乐性。
便随她继续帮忙了。
“这个好说,村里没有田地的农户很多,你能帮他们解决长久生计,不仅帮了他们,也是在帮我。”
身为村长,每天为了村民忙上忙下,还要抽出空来帮忙田地稀薄的困难农户们,寻找可维持的生计。
这么一来,沈秋华确实帮他解决不少头疼事件。
因此,对沈秋华的改观越来越大,恨不得把她扶持成村里大户,好带动村里困难户,每年都能安稳过冬。
因为是乡里,加上地里活计除了抢收抢种时,开始正儿八经大忙以外。
其余时间都是不紧不慢,闲散忙碌。
因此,按照雇佣佃农标准,每天支付工钱在每人三十文到五十文之间。
考虑到两个长工,她的田地还不到二十亩,因此算不得累人。
便定价在三十文每人每天。
与作坊不同,需要做完这个月,下个月规定的日子,才能领取这个月的工钱。
起初,她还觉得工钱太少,加上结算时间太长,没有人愿意来做。
哪知,村长笑她不了解生计困难的农户。
别说他们知道了一定会争着抢着上门来干。
哪怕是生计过得去,家里已经有二十来亩田的人家,都是要争抢着来。
村长夸她,幸亏她提前跟他透露这事。
他好暗中安排两个最为困难的村民过来,给她干活。
并且为他们担保,“绝对把活给你干漂亮了。”
沈秋华点头,安心等待村长领人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