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租铺,名片(1 / 1)
村长速度很快,傍晚前给她送来两个四十多岁的老佃农。
见到沈秋华第一眼,就眼含泪光,双手合十。
嘴里喊着,“谢东家救命!”双膝就要跪地朝她磕头。
沈秋华立刻惊慌地躲过去,村长也是眼疾手快,一手提一个,将二人强行提起来。
“好好干就行了,不用跪拜。”
沈秋华一个十九岁的妇人,接受两个四十多岁的人跪拜,她是真怕折寿。
村长赶忙训斥二人,“东家给饭吃,你二人可不许做那折寿的事,想答谢,日后好好做事来报答就行了。”
瘦如干柴一样的二人,忙不迭对她和村长点头。
胡兴旺放心转头,帮着询问:“他俩明日就上工,让你家老伯带着他俩熟悉一下地就行了,别看他俩瘦得不像个人样,但是力气大得很,侍弄田地一把好手嘞。”
沈秋华点头,她对村长很信任,他亲自找来的人准错不了。
定好工钱,签好活契,明日上工开始算钱。
胡兴旺比自己得到工钱还高兴,解决了两人吃喝不愁的问题。
自从宝雀酒楼开业,镇上的送货到家服务,就到此结束。
开始了专心供货模式。
经过客户主动摸上门的事件后,沈秋华决定,是时候在镇上租个店铺,只为接待慕名而来的客商。
但是她有不能坐在店铺里。
毕竟村里还有个作坊酒坊,需要她用心把关照看。
于是想到了一直嚷嚷要跟她干的屠春华。
由她坐店,方便接待来客,按客人要求选择带进村考察实地。
说干就干,一大早找到买肉无精打采的屠春华。
见到沈秋华站在眼前,可把她开心坏了。
“你终于舍得来看我了!”
二人好生谈笑一会后,沈秋华说出自己心里打算。
屠春华想也不想的就答应了。
她早卖够猪肉,也可能因为卖猪肉,给她人生带来很大的伤害。
因此,有一个能够养家糊口的转机,她自然毫不犹豫,紧紧抓住不放。
亲密地手挽手,带着沈秋华看店铺。
虽然不是为了卖货,必须需要地理位置图极好的店面。
但也不能设在无人问津的偏僻巷子里。
于是决定设在上河村与松河镇的交接路口附近。
于是二人,在前往目的地中,不知不觉说着笑着跨过两条街。
距离目的地,不但没接近,反而越走越远。
渐渐地走到松河镇主街道,四只手上拿着大包小包,肉馅烧饼、葱肉小笼包、甜到齁嗓子的酸梅汤。
黄豆馅的炸油糕、风车小糖人......
直到两人双手实在拿不下的时候,才想起她们出来的目的。
赶紧及时遏制,调转返回。
正直中午,二人终于到达指定位置,撑着圆滚滚的肚子,询问空着的铺子如何租赁。
由于不是热闹繁华的主街道,租金相对来说便宜一大半。
最主要,她只需一间铺子,足够接待五六人的空间就行。
因此,在下午时分找到了心满意足的铺子。
虽然是一间,但是上下两层,一直被当做住房来租的。
下面可改铺子,上面亦可接待贵客和住人。
门前,紧挨木制长廊河水桥。
人来人往,弹唱卖艺,景色舒适。
“二位想租,就还按之前住房价格,一月五百文,押金一千文,最低一年起租。”
房东是个和蔼大娘,本本分分说完租赁事宜。
这么大一间房,还是上下两层,一个月只要五百文。
姐妹俩都觉得很划算,当即沈秋华拿出一千五百文给房东。
屠春华伸手制止,“这一千文我来出。”算是她入伙的分子钱。
沈秋华想了想,笑着收回支出的一千文。
“那么以后,拉客户的事,就多多摆脱姐妹你啦!”
屠春华一手付钱,一手接过房东递来的租赁,回头冲她笑。
“瞧好吧,我一定给你经营的红红火火的。”
两人同时在立好的租赁上,签字按手印。
接下来,沈秋华要去木匠铺打造两组半人高柜台,以及待客用的桌椅,再去添两套老百姓用的,颜值较高的茶具和茶叶。
屠春华看时间不早了,便与她分头去办。
屠春华去木匠铺,按照她的描述定做柜台和桌椅。
沈秋华则去瓷器铺,选茶具。
两套青烟色陶瓷壶,带六个半大茶盏,花了三百文。
看了看时间尚早,又去添了两盏烛台,用来预防阴天光线不足的室内缺陷。
剩下的就是回村,找二德子叔,再做一百个坛子备用。
店铺里每样腌菜都放一斤,供商客品尝。
对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立招牌。
“沈氏腌菜”这名也该大摇大摆挂起来了。
想到招牌,她又联想到她那个世界派发出去的名片。
这么一来,由秦本带着,发给向他询问的商客。
有了清晰地址,直接过来与屠春华对接,大大减去表达不清晰,所带来的不能促成有效客户的问题。
她越想,越觉得名片很必要。
轻车熟路来到主街刻画、写字先生摊位前。
正在喝茶的老先生,见她一个妇人,还怪年轻的。
便放下要喝的茶盏,笑容殷勤地询问她,“刻字,还是写家书?”
沈秋华看他的笑容,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不适来。
强行压制住后,简单地向他描述自己所需。
刻字先生一听是个大生意,殷勤的笑容又对着她增加了两个度。
一口黄牙,给沈秋华心里造成极大不舍。
本想就此放弃,但是街上写字的先生只有他一家。
为了自己商业大计,暂且强行压下心里欲要翻滚的冲动。
看他年纪有些大,怕他不太能够理解她描述的,便让他现场写一遍。
老头看在她是个大生意的份上,压下眼底一丝不耐。
熟练地拿着宣纸,故意在铺平的时候,把纸弄的“哗哗”作响。
宣泄他心中对她“事多”的不满。
随后提笔沾墨,在宣纸上写了起来。
沈秋华闻到一股从墨里飘出来的异味,实在是太过冲鼻。
不得不手指堵住呼吸,离开他摊位两三步。
心想,这么臭的墨,用来写名片,发给商客真的不会影响她的生意吗?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看在只有他这能刻字的份上,暂且忍一忍。
如果令她满意,大不了她自己买一块好墨,给这老头写在竹片上,然后刻下来。
至少没有臭味,令人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