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没有二话(1 / 1)

加入書籤

“你能说什么,那可是你父亲。你总不能不孝,定是告诉他了。不过我这侄子向来谨慎,身边的人也教得好,你定然也发现不了什么。”

真到了夏明嫣开口回答,华叶胜反而有点尴尬了,对方毕竟是个娇滴滴的女娇娘,还是自己最喜欢、最信重的侄儿的新婚妻子。

因此他虽然觉得夏明嫣还是跟夏庸通了气的,说话时语气也不像之前那般严厉了,还哼哼的,像是一个老顽童。

夏明嫣却笑了一下,很是直接、爽朗地道:“我哪里用得着跟他说这些,我直接告诉他,女儿是在卢阳老宅长大的,从小到大,都没见过这些勾勾绕绕的事儿,您让女儿去打探消息,女儿也不会、不懂啊。”

“七叔,您说呢,是不是这个道理?他都没教过,我凭什么要会?就是会了,又凭什么告诉他呢?我跟他之间的父女情分仅限于替夏家完成祖父定下的婚约,别的他还是省省吧。”

“之后没过多久,他最悉心教导、一手养大的女儿,我的二妹妹,自己出了事,他就没功夫管我了。”

华叶胜愣了一下,没想到夏明嫣是这样的性子,一直丢在老宅养大的孩子,行同弃儿,不是应该很渴望父母的疼爱和看重,从而很愿意为家族卖命,得到父母的认可么?

就连华家的孩子,即便不是弃儿,只是留在老家教养,在长大之后才到军中效力与父兄相见的,也都是这般巴不得立刻就能建功立业,好在父兄面前证明自己的。

一个女子,还是在成婚前不久才被接回元京的,竟然如此拿得起放的下?

而且夏明嫣的这番话,不仅说明了她没有给夏家通风报信,还没有感性地说过多的有关夏庸对她如何无情的话,相反的她还相当理性,把她跟夏庸的关系点得清清楚楚。

华叶胜乐得顺坡下驴:“那这夏大人可就尴尬了,他总不好倚老卖老地答应他的要求了,想来他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猜到夏庸定然不肯就此罢休,一定还会继续让夏明嫣为他做事的,华叶胜这么说只是在给夏明嫣面子,才没有继续问下去。

华靖离逮着这个空,连忙拿话挡在他们中间:“七叔,明嫣不会做那样的事。她若真想帮着我那岳丈,只要隐瞒自己的医术,不给我治伤,我要是咽了气,或是就此废了,那他不就正好有借口能把华家军收归兵部了?”

“您就别拿这些话试她了,我那岳丈的性子,您也不是不知道。他圆滑,能平衡各方势力,可也正因为太圆滑了,他也不好跟自己的女儿太较真不是?现在我那连襟的身子也废了,他忙乎端侯府的事儿还来不及,哪里顾得上我这边。”

他们知道楚、陆、夏三家和端侯府之间的勾当,可华叶胜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华靖离这样一点,也至少能让华叶峰去想想这中间的关系。

华叶胜的注意力被转移了,自然也就没心思在这儿为难、考校夏明嫣了。

夏明嫣看出了他的小心思,却没有就此躲过去,反而主动道:

“好了好了,你要帮我解围,也不必用这种围魏救赵的法子。七叔,您想问什么就问,不过有些话我也得先说清楚。华家南迁这件事不是我父亲提出来的,他的心思没这么活,也没这么善。”

“这主意是侯爷想出来的,刚巧我想要做南疆的药材生意,从中促成、完善了这种想法而已。具体的事情也都是侯爷跟圣上和太子殿下安排下去的,至少至今为止,夏家、楚家都没有插手过。”

实话实说,不贪功,但也不回避,如此爽利、坦诚,这性子哪个华家之人能不爱。

华叶峰捋着胡子笑得开怀:“我这侄子是个好的,也是个有大运道的,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做了钩翊侯和靖北大将军,如今他更是好运道,娶了你这样的贤内助。”

“这个侄媳妇我认下了,靖离,好福气,你将来还能有更大的运道。这……说着说着都饿了,走,里面坐,让我尝尝侄媳妇的手艺!”

三人这才落座,华叶峰吃起这南疆菜来,一向大快朵颐的他,吃起这些精细的吃食,难免显得这些东西太秀气了,不禁吃,一会儿功夫就去了大半。

华叶峰揉着自己的肚子道:“还是寡淡了些,不禁吃,这东西不顶饿啊。你们说咱们华家要往南迁,我知道,要是咱们不走,就怕将来这江山到了太子那儿,就容不下咱们华家了。”

“要是去了南疆,平定诸王之乱,还要收拢寨子、安抚民生,还要重新开始经营海贸,这里面就还要打造船只,要有能上船的人手,还要安抚邻国……这算起来,别说两代人,至少三代人都能安稳了。”

“可若是只要安稳就够了,咱们卸甲归田、回老家去便也罢了,何故要去南疆?我再问问,这去了南疆,真能给咱们的那些后辈建功立业的机会?”

像华叶峰这代人,已经一只脚迈进棺材里了,撑死了还能在沙场上拼上十年。有些人伤病多,恐怕五年就得退下去了。

无论是什么,他们争来争去的都没多大意思了,他们争的还不是子孙的命运和前途?只要儿孙好了,别说让他们卸甲归田,就是让他们立刻去死,他们都没有二话。

华靖离中肯地道:“要是就此卸甲归田,将来朝廷想着咱们这些人刚退下去,老家和族人有都聚在几个相邻的大城,怕是也不会放心。您想着南疆有诸王,咱们去了跟人家争地盘,想必是艰难的。”

“可回到祖地,道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咱们多年未归,祖地只有老弱妇孺,当地的官员、豪绅何尝没有形成各种势力。我们冒然回去,在这些地头蛇当中,也未必就能应对自如。”

“到时候万一朝廷看咱们不顺眼了,就在祖地罗织罪名,我们一样逃不过。可到了南疆就不一样了,艰难是艰难,可是比起几代之前遗留下来的这些藩王,朝廷定然更信任我们。只要朝廷还要用我们,我们就有机会。”

两相其害取其轻,就算朝廷再想动华家,也得等华家把那些藩王们压下去,将南疆彻底收归朝廷,并且安民甚至富民之后,等到华家没有用了,才能动华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