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晚宴(1 / 1)
出于等陈琳一家几口的关系,今天的晚饭要迟一点,差不多七点多,天色已经黑下来,外面在草地上疯跑的陈德,周虎几个首先看到开到别墅外的车。
“外祖奶,小舅,大舅....”汪明打开车门后第一个冲下车子。
“又长高了。”陈洋高兴地按了一下汪明的脑袋,指了指旁边的林巧道,“这个是舅妈。”
“舅妈真漂亮。”汪明性格外向,第一时间向林巧问好。
“阿明也很帅气,长大了肯定是个靓仔。”林巧笑着应声,又跟陈洋一起向陈琳,汪宏文打招呼。
“我听阿洋提起过你几次,后面有空子让阿洋带你去山里玩几天。”陈琳高兴地打量着林巧,只是看对方说话不像很强势的样子,林巧也是越看越喜欢。
“菜都快冷了,进去吃饭吧,这会肚子都饿了。”陈海招呼着众人进屋子。
“几个月的时间没来,咱们村子变化可真大,刚才进来的时候都有点不敢认了,差点让司机走错路。”吃饭的时候陈琳感慨了一声。
这次时间有点赶,汪宏文是直接从那边喊车过来的,几百块钱,价格是真不便宜,一般他也不会这么铺张浪费,不过这不是有特殊情况吗,算是特事特办。
“是呢,现在的水贝村建得是真漂亮。”汪宏文也连连点头,毕竟隔着几百里,汪宏文虽是经常听陈琳提起自家幺弟在村里怎么怎么的,真正身临其境后才能体会到其中巨大的变化。
书上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正进入这个大染缸之后才知道有多难,别说是以他现在的身份,就是熬资历再往上面爬一两个阶段,汪宏文感觉想要像陈洋这样在一个地方做出成绩来也不是一般的困难。
“也就是瞎折腾。”陈洋笑了一声,汪宏文是个比较传统的读书人,以前他被退学的时候也帮着奔波了一段时间,对方骨子里有点正气,也有些清高。
也正是因为这点清高,陈洋想塞些东西还塞不过去,之前本来大船是想送一成股给汪明的,也被汪宏文拒绝了。
陈洋也是没办法,只能隔三岔五地捎些土特产过去。
陈洋忽然想到了点办法,看向汪明道,“阿明暑假要不要到小舅这里来打暑假工?”
“好啊,好啊。”汪明连连点头,“不过你得先说服你大姐。我感觉你大姐不太好说话,后面你跟她谈。”
“皮痒了是吧。”陈琳眼神不善地瞪了汪明一眼,随后又看向陈洋。
“阿洋,我听萍萍说你那几家真知味的生意都还不错,在我们那边县城能开吗?”
“可以啊,不过你那边县城消费水平相对低了一点,亏倒是不会亏,就是投资回报率要低一点,最好是去市里。在姐你们想开家店?”陈洋问道,毕竟是内陆地区,离海边几百里,后面经济发展得还可以,暂时嘛确实要差一些。
“有这个想法,你姐夫后面可能要调到县城,阿明读书也会转过去。”陈琳说道。“我在考虑先在那边买房还是先开家店,买房暂时还凑合,开店的话还差了些。”
“先开店啊,回报慢一点一年估计也能回本了。成本收回来后你们对县城那边也熟门熟路了,再买房更好。开店的话趁早做决定,早一个月开起来就早一个月挣钱。加盟费我给你免了,还缺多少你直接说。”陈洋说道,加盟费这事一般人没得商量,不过陈琳哪能算一般人。
“免加盟费我跟你姐手里也没那么多钱,也不合适,估计得拉那边几个同事一起干。”汪宏文说道。
“哪还用算加盟费,缺多少我跟阿洋给你们补上就成。”陈海也觉得是个不错的机会。
“真知味目前开了四家店,口碑都很不错,大姐你们确实可以加盟一家,自己没时间管都没关系,公司这边有可以安排人员,有统一的制度管理。”
“那行,回去我跟你姐夫就把钱取出来也开家真知味。”跟汪宏文的拧巴比起来,陈琳便直接多了。
换了以前肯定是不好意思占两个弟弟的便宜,不过汪亮还是她介绍到陈洋这里做事的,现在一个月挣的钱比汪宏文还多。这多少让陈琳两口子心里有些复杂。
那种想改变现状的紧迫感确实变强了不少,听戴萍说这边县城的加盟店都能挣好几十万,这么大笔钱对陈琳,汪宏文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
汪宏文那边县城哪怕消费低一点,差距也相对有限,一年能挣个三四十万,哪怕更少一些,陈琳也知足了。
晚上汪宏文,陈琳,汪明就住在别墅这边,这段时间每天都通风,偶尔住个一两晚问题不大。
吃完晚饭林巧便开车回县城自己家,陈洋今晚也住在别墅,虎头雕跟小花都已经搬过来了,老房子那边完全交给了汪亮住。
“妈,你快点。”林巧一大早便穿好漂亮的条纹连衣裙,脚蹬一双小白鞋,穿好了之后林巧便开始催促起袁慧。
“来了来了,一大早就在这催催催,这么大姑娘了一点都不害臊,这么急着把自己嫁出去啊。”袁慧没好气地说了一声。
“妈----”林巧红着脸嗔怪道。
“你爸呢?”
“爸从大伯家拿茶叶去了,说是一个战友从安溪那边寄来的铁观音。”林巧正说着,林兴国已经提着两罐茶叶从堤边上走过来了。
“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这水贝村的景色是真不错啊,这么多地方都在动工,等修起来之后怕不会更漂亮。”车子进入水贝村地界后,林兴国便吃惊起来。
“大多都是陈洋带起来的啦,那些花树是他去年买了种的,这边确实越来越好了,比县城发展还好。”林巧说起来时眼中带着莫名的神彩。
“年轻人能在一个小渔村做出这种事业确实不容易。”林兴国点头,这年头去外面发家的人很多,可能带动乡邻一起致富的却是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