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胜利?那只是战后调整的开始(1 / 1)

加入書籤

麦迪逊花园的灯光如同白昼,将枫木地板映照得晃眼。

空气中弥漫着爆米花的甜腻、汗水的蒸腾和一种粘稠的、名为“总决赛”的紧张感。

上万双眼睛聚焦着那片橙黄色的中央logo,当主裁判将球高高抛起,那片橙红色的圆形就像投入油库的火星,瞬间点燃了纽约城积压数日的狂躁。

“Let'sGoKnicks!!!”山呼海啸般的声浪从第一秒起就未曾停歇,它不再是助威,而是化作了尼克斯球场上的第六人,带着无形的压力,狠狠砸向穿着银灰色客队球衣的马刺球员。

没有试探,没有留力。比赛甫一开场,便被两位四号位巨匠的对位拖入了铁与血碰撞的节奏。

蒂姆·邓肯,沉静如山。

他站在左侧腰位,背身卡住凯文·加内特,那宽阔的背部像一堵移动的花岗岩城墙。

加内特则如同一头被激怒的恶狼,全身每一块肌肉都贲张起来,缠满黑色肌效贴的手臂死死抵住邓肯的腰椎,寸土不让。

沉闷的肌肉撞击声清晰地传到了前排观众耳中。

邓肯并不急于发力,只是微微前倾,重心低得可怕,用臀部牢牢卡住位置,那双长臂护着球,任由加内特凶悍地顶防、掏球,身体稳如盘石。

然后,一次流畅而略显僵硬的背身晃动,向底线转动假动作衔接回翻身,迎着加内特早已封到指尖的长臂,那朴实无华的45度擦板球划出一道低平的弧线——

球进!马刺首开纪录。

“看到没?肯尼!”TNT解说席上,查尔斯·巴克利粗大的手指几乎要戳穿屏幕,“蒂姆·邓肯!他就这么打!没有花哨的晃动,没有夸张的怒吼,他就像台精密的机器!把每一次进攻都拆解成最基础的动作!加内特防得还不够凶吗?但蒂姆!他就是能把那该死的球放进篮筐!”

巴克利的语气里充满了对那种扎实技术的推崇。

然而转过来,仅仅过了十五秒。

史蒂夫·纳什闪电般运球推进,敏锐捕捉到队友的瞬间落位,手腕一抖,球如手术刀般精准地穿过帕克和内斯特洛维奇的缝隙,直塞到斜插向篮筐的加内特手中!

那几乎是空接的位置,但加内特没有选择稳妥的放入,他如同绷到极限后释放的弹簧,“蹭”地一下拔地而起,单手持球在最高点狠狠砸入篮筐!

整个麦迪逊花园仿佛被这记雷霆万钧的劈扣引爆,橘色的海洋瞬间沸腾!

“OHHHHHH!”巴克利这次几乎是咆哮出来,身体猛地离开了座椅,“看看KG!看看这运动能力!这爆发力!这就是巅峰形态的凯文·加内特!他能像邓肯一样稳稳地打板,但他也能像这样,把篮筐拽下来!邓肯能打出这种球吗?告诉你们!这才叫统治力!”

他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唾沫星子在直播灯下清晰可见。

旁边的肯尼·史密斯笑嘻嘻的问道:“查尔斯,你当年的背身单打和暴力扣篮和他们比呢?”

巴克利脸上的横肉抖了抖,声音瞬间拔高:“我的能力不需要质疑!背身,我是联盟最顶级的!扣篮,谁不知道我的外号?巅峰期的我对上他们任何一个都不会吃亏!”他顿了顿,拿起面前的矿泉水瓶灌了一大口,似乎想压下什么,声音不自觉地放低了一丝,“虽然…嘿,时代不同嘛,他们现在当然也很强…”

史密斯嘴角勾起不易察觉的笑意,没有继续追问。

这就是整个上半场的缩影,甚至是整个系列赛的预演。

邓肯与加内特在攻防两端展开了缠斗,如同两股截然不同的风暴在枫木地板上肆虐、碰撞。

邓肯如同永不停歇的地壳运动,每一次低位凿击、每一次稳定的擦板、每一次篮板卡位后的抓举,都带着千锤百炼后的厚重,效率稳定得令人绝望。

他仿佛能将场上那狂躁的声浪隔绝在外,世界只剩下他和篮筐的距离。

加内特则是席卷一切的森林野火,他无处不在——封堵邓肯的强攻、扑向外线干扰鲍文的三分、高高跃起摘下篮板后怒吼着加速推进、在罚球线区域命中精准的中投、在基里连科失位的瞬间闪电般补防扇飞帕克的上篮……

他的每一次触球都伴随着全场的呼啸,每一次成功的防守都捶打着胸膛咆哮。

这不仅是得分和篮板的较量,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篮球哲学、两种巅峰力量形态的对撞。

场边两位名帅的博弈同样无声却激烈。

波波维奇眉头紧锁,在两位当世顶级四号位的对决中,他看到了真正的痛点。

“托尼!”在一次暂停里,波波维奇的声音不大,却很硬,“你让纳什太轻松了!”他的手指戳着战术板,“他的挡拆!他的出球!你不能只是跟着他跑!你得像牛皮糖一样黏住他!提前挤过!破坏他的节奏!”

帕克抹了把脸上的汗,点了点头,但眼神里透着无奈。

帕克知道他的优势在于速度和突破,但面对史蒂夫·纳什,他的防守始终显得力不从心。

纳什似乎看穿了马刺换防体系的每一个缝隙。

当尼克斯打挡拆时,纳什和加内特或者李冉的配合已经炉火纯青。

帕克稍微犹豫是否要挤过还是绕后,纳什那神鬼莫测的传球就已经找到了顺下或者弹出到空位的队友。

而当帕克试图用引以为傲的速度跟住纳什时,加拿大人总能利用队友的一个扎实掩护将他甩开半步,就这半步的空间,对于纳什来说就足够了,他要么在行进中一个巧妙的抛射解决战斗,内斯特洛维奇脚步偏慢,根本无法补救,或者是吸引防守后一个写意的不看人传球,助攻侧翼等待良久的韦德突击篮筐或者基里连科空切。

这个对位上的巨大压力,迫使波波维奇不得不频繁使用吉诺比利和鲍文去换防纳什。

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帕克的窘境,却极大地消耗了马努的体能,更无形中削弱了马刺自身在进攻端由吉诺比利带来的撕裂能力。

与此同时,陆远和他身边的锡伯杜、沃格尔则像精密操作仪器的工程师,缜密的观察着这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

他们对波波维奇可能的调整早有预案。

当波波在下半场初段尝试换上经验丰富但移动缓慢的罗伯特·霍里,试图提升大前锋位置上的投射火力点,分担邓肯压力并拉开空间时,陆远仅仅在场边对加内特做了个向下压的手势。

下一次尼克斯的进攻,当霍里拉到三分线外,加内特并未亦步亦趋地跟出去,他指挥李冉进行了快速的换防。

霍里持球面对脚步更快、臂展惊人且斗志更为旺盛的李冉,显得犹豫不决。

就在霍里迟疑是否要投篮还是突破的瞬间,一直如同猎豹般在另一侧逡巡的韦德闪电般启动,利用基里连科协防鲍文的机会,瞬间来到霍里的侧翼,马刺球员还来不及提醒,霍里手中的球已经被韦德切掉!

而接下来尼克斯的快攻,才是他们现在打法的精髓。

尼克斯推进的很快,但是马刺的退防更快。

不过,这种快,面对现在的尼克斯,已经没什么用了!

拿球推进到前场的李冉眼角的余光瞥到韦德的切入吸引了两名马刺防守球员,立刻将手中本欲传给加内特的球改为向弱侧底角猛地横向甩出——那里一道身穿橙色球衣的身影早已就位!

是轮换上场、被马刺暂时漏掉的凯尔·科沃尔!

科沃尔几乎不做任何调整,如同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接球、起跳、出手!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流畅得像一首节奏明快的小曲。

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高耸的彩虹弧线——

唰!空心入网!三分!

“Bang!”TNT的音频里响起清脆的刷网声,巴克利一拍大腿,“看见没有!这就是战术针对!波波想用霍里解放邓肯,老霍里有篮子没错,但陆远立刻就抓住他脚步移动慢、处理球犹豫的弱点!看看这协防轮转!看看这弱侧底角的调动!马努和帕克刚才明显有点失位了,科沃尔这小子!投篮姿势真是教科书级别!”他的话里满是欣赏,但又忍不住补充,“这活儿我年轻时候也能干,我职业生涯后期那三分也练出来了!”

比分在这一球后又被悄悄拉开。

尽管“石佛”邓肯在内线一次次稳稳地拿分,用他那标志性的勾手和擦板为马刺续命;

尽管“妖刀”吉诺比利如同鬼魅般在侧翼游走,一次次甩开防守突入篮下勉强取分,甚至投中两个匪夷所思的压哨三分,他那头黑发在汗水的浸染下更显凌乱;

但当比赛进入关键的第四节后半段,当邓肯因为要在攻防两端倾尽全力而喘息声透过麦克风清晰可闻,当加内特依然能在罚球线上稳稳命中跳投,并紧接着在一次尼克斯进攻失手后如同火箭般冲天而起,隔着人将弹出的篮板狠狠补扣进框时,场上的天平,已经明显倾斜。

那个令人瞠目的补扣之后,加内特单手吊在篮筐上荡了一下,落地后对着篮下摄像机的方向,发出了标志性的、如同狼王般的怒吼!

这一次,他拳头锤击的不是胸膛,而是指向了身侧的邓肯!

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声浪达到了顶点!

整个场馆都在为他们的“狼王”疯狂!

巨大的“MVP!”呼喊声浪开始自发地汇聚,震耳欲聋。

TNT镜头及时给到解说席。

巴克利张着嘴,似乎想大声评论那个惊天补扣有多劲爆,但在那漫天的“MVP”声浪中,他嗓门再大也被淹没。

他脸上的激动稍敛,眼神复杂地看着屏幕里的那两个21号背影——一个是落地后沉默地跑回半场防守的邓肯,一个是正接受全场山呼海拥的加内特。

他摸了摸肥厚的下巴,最终只是低声嘟囔了一句:“操…这他妈就是…”

他的语气里不再是纯粹的亢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以及那种只有失去过竞争最高舞台资格的人才懂的怅然。

他瞥了一眼自己粗壮却早已不碰球的手,没有再提自己当年的辉煌。

那一瞬间,肯尼·史密斯捕捉到了搭档眼中一闪而过的失落,默契地没有开口。

最终,当终场刺耳的蜂鸣器撕裂喧闹的空气,电子记分牌上凝固的数字清晰显示着:纽约尼克斯98:圣安东尼奥马刺89。

尼克斯在主场艰难拿下总决赛开门红。

加内特全场砍下29分,15篮板,4助攻,3抢断,2盖帽,数据单如他的怒吼一般填满了每一栏。

邓肯的数据同样耀眼:31分,12篮板,3盖帽,稳定得如同磐石,却略显孤寂。

他默默地走向球员通道,表情平静,仿佛刚才那近四十分钟的血肉搏杀并未发生。

只是那脚步,比平常微微沉了一分。

陆远站在原地,安静地看着走向通道的马刺背影,脸上没有一丝胜利后的狂喜。

纳什累得撑着膝盖,大口喘气;

韦德撩起球衣抹着脸上的汗水和污渍;

基里连科双手叉着腰,胸膛剧烈起伏。

替补席上欢呼雀跃冲进场内的队员们同场上的球员们热烈拥抱庆贺。

第一场胜利只是战争的引子,对手是马刺,是波波维奇,是永不松懈的圣城斗士。

他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清楚,战争…才刚刚开始。

“才刚开始……”陆远低声自语,声音淹没在震耳欲聋的胜利欢呼里。

麦迪逊花园的灯光璀璨依旧,空气中弥漫着胜利的荷尔蒙气息。

而波波维奇头也不回地消失在球员通道那片深邃的阴影中,就像一头受伤的老狮,在黑暗中舔舐伤口,蛰伏着,积蓄着下一场的咆哮。

麦迪逊花园的狂热欢呼仿佛还在耳边回荡,更衣室里淡淡的香槟气味尚未完全散去。

但喧嚣过后,回到位于曼哈顿的训练基地,时间刚过午夜,尼克斯的教练办公室却灯火通明,如同城市不眠角落里的灯塔。

窗外是纽约沉睡的钢铁丛林,窗内则是另一片无形的战场。

巨大的战术板上,还残留着赛后匆匆写下的关键数据:加内特的怒吼、邓肯的擦板、纳什如魔术般的传球路线、吉诺比利灵蛇般的切入……都被浓缩成冰冷的数字和分析。

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焦苦和纸张、激光笔投影交织的气息。

陆远站在投影幕布前,平板电脑上正一帧一帧回放比赛录像。

弗兰克·沃格尔和汤姆·锡伯杜一左一右围着他,三人眼中都带着一丝疲惫的红血丝,但更多是被高度专注所点燃的锐利光芒。

“他们只落后9分,”陆远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异常清晰,激光红点停留在记分牌的定格画面上,“波波手里至少有两张牌还没完全打出来,或者说,他用得不够坚决。”

他指尖滑动,录像被倒回到几个关键节点:一次是邓肯在低位吸引两人包夹后,弱侧鲍文的空位三分机会转瞬即逝,帕克传慢了半拍;

另一次是吉诺比利突破分球给底角无人盯防的布伦特·巴里,后者出手犹豫,被及时轮转补防的李冉干扰。

“看到了吗?”锡伯杜指着屏幕,“马刺进攻端最锐利的刀,有时候反而被他们自己过于强调整体纪律而束住了手脚。他们总想找最好的机会,但在我们的防守挤压下,那‘最好’的机会常常就在犹豫中消失了。尤其是角色球员面对高强度防守时的出手,稳定性不够。巴克利那家伙解说时没完全点破,但这隐患就在这儿。”

沃格尔推了下眼镜,补充道:“吉诺比利这场其实是受困局面。帕克被史蒂夫牵扯得太厉害,马努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去协防和组织,他自身的突击节奏被打乱了。波波后面用他去缠史蒂夫,更是消耗了他关键的进攻体力。这是连锁反应。”

屏幕上切换到帕克一次次被纳什摆脱,或者被尼克斯严密的挡拆掩护撞得踉跄的集锦画面。

托尼·帕克那法国跑车般的速度,仿佛陷入了沼泽。

“帕克,”陆远点了点暂停,“他和史蒂夫的对位,是我们首战撕开他们防守最成功的点。但波波维奇不是傻子,下一场他一定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看向沃格尔,“弗兰克,你觉得他们会怎么调?是让马努更多持球发起,彻底解放帕克?还是让邓肯更多提到高位做轴心?”

沃格尔摸着下巴:“都有可能。邓肯打策应效率很高,但前提是其他人能把那些该死的跑位坚决执行到位,把外线那该死的空位球投进。马努……他爆发起来能接管比赛,但他的失误率也是隐患,尤其是纽约的主场,球迷那噪音一起,他脑子发热时的选择就不好说了。我认为波波会先尝试通过更快的轮转、更有侵略性的挤掩护来减轻托尼的压力,比如让布鲁斯·鲍文去干更多粗活硬活。实在不行才会把马努推到主导位置。”

陆远点头表示认同,目光转向锡伯杜:“汤姆,邓肯呢?KG防得很好了,31分12板,但他几乎打满了全场,消耗极大。我们还能不能再给他加点筹码?”

锡伯杜眼神如刀:“KG已经是目前我们能拿出的最好、最强硬的对位点了。硬要再加筹码,要么是让李冉去短暂顶一下,要么就是提前包夹。”

他顿了顿:“包夹的风险太大,邓肯的分球意识太好,一旦漏出罗伯特·霍里或者布伦特·巴里这种老油条在外线冷箭……我们首战对马刺三分线的压迫算是成功,让他们投得很不舒服,命中率才三成左右。但这不代表他们一直投不进。包夹是把双刃剑。”

“邓肯需要休息,”沃格尔插话,“波波首战太依赖他了,蒂姆打了整整42分钟!后面肉眼可见的速率下降。KG虽然也拼了38分钟,但他打的没有这么累,恢复会快一点,他那种打法也更耗对面内线的心力。下一场,如果我们能把节奏再提快一点点,让转换进攻更多冲击他们,石佛的油箱压力会更早报警。波波手上内线替补太薄弱,纳兹尔·穆罕默德守强攻弱,换防能力也差,不敢多用。霍里?那就是我们把凯尔放在场上等待的靶子。”

提到科沃尔,陆远眼中闪过一丝冷芒:“凯尔那个空位三分很重要,但绝不是偶然。波波知道我们有这个点,但他在防守轮换上还是会优先照顾韦德的突破和KG的肆虐内线,再加上史蒂夫的牵制弹力。布鲁斯·鲍文只有一个,不可能防住我们所有的得分点,”激光笔的红点在战术图上快速移动,“凯尔下一场要更敏锐,跑位要更刁钻,别在同一个位置待太久,要利用好强援侧发起的佯攻制造瞬间空间。他多进两个三分,马刺的防守阵型就会被拉得七零八落。”

三人就这样围绕着投射在墙上的光影,反复争论、推演、模拟着波波维奇可能做出的每一种调整,直到窗外的天色由浓墨转向薄灰。

咖啡壶空了几次,桌上的空披萨盒散乱的摆在那儿。

他们没有庆祝首胜的余裕,心思早已沉入下一场生死博弈的推演之中。

胜利带来的不是松懈,而是更加沉甸甸的压力和对更大风险的警醒——对手是波波维奇,是蒂姆·邓肯,是那颗历经淬炼、被无数总决赛打磨过的钢铁心脏。

清晨,训练基地空旷的球馆响起了清晰的篮球撞击地板的回响,还有球员们跑动、喘息和呼喝的声音。

加内特依旧是最早出现在训练场的人之一。

他浑身汗气蒸腾,正在进行高强度的挡拆后接球跳投训练,脸上的神情没有丝毫胜利后的松弛,反而比昨天比赛时更为紧绷。

陆远、沃格尔和锡伯杜带着浓重的倦意走进了球馆,但脚步依然沉稳。熬夜在他们三人的眉眼间刻下了清晰的痕迹,然而眼神却像被冷水淬过一样,锐利逼人。

“集合一下!”沃格尔拍了拍手,声音在空旷的场地显得格外响亮。

尼克斯队员们立刻停止了各自的练习,围拢到教练组身边。

陆远没有立刻说话,只是接过锡伯杜递来的战术板。

他环视着一张张或是亢奋、或是自信、或是略显疲惫的面孔。

“昨晚,九十八比八十九,”陆远的声音不高,语速平缓,带着一种穿透性的力量,“我们赢了。但是——”他刻意停顿了一下,“那只代表我们在这个场地赢了四十八分钟。它不是结束,甚至算不上优势。记住我们对手的名字:圣安东尼奥马刺。他们会像鬣狗咬住猎物一样,死咬着我们,直到最后一口力气耗尽。”

他的目光扫过加内特、纳什、韦德等首发,也扫过科沃尔、王治郅、杰克逊等轮换球员。

“第一场,我们在几个关键点上压制住了他们:KG和蒂姆的对抗,我们的KG占了上风;后场的压力,通过史蒂夫的牵制和整体战术,让托尼·帕克打得很难受;还有凯尔那关键的三分球,精准地利用了他们的轮转间隙。”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这些,从现在开始,都不再是秘密武器了。波波手里拿着我们上一场的‘答卷’,他现在正在用手术刀把它解剖开。猜猜他今天在马刺的训练课上会说些什么?”

他抛出一个问题,让球员们思考。

加内特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嘶哑后的低沉:“他肯定会对蒂姆说,‘硬一点!再硬一点!’他也会让全队疯狗一样去扑我的接球路线!”

他太了解石佛和波波维奇这一对老对手了。

纳什也补充:“他们的挡拆防守方式会变。托尼要么会更疯狂地挤过掩护,要么会用鲍文和马努来轮番消耗我,或者尝试切断我和KG/李冉之间的传球路线。”

作为联盟最顶级的指挥官之一,纳什对防守策略的变化有着敏锐的直觉。

“没错。”陆远肯定了他们的判断,“托尼·帕克不可能再像上一场那样轻易被我们的掩护困住。波波会要求轮转更快、身体对抗更强。挡拆时,史蒂夫,”

他看向纳什:“你的决策要更快。如果掩护人质量不够好,或者对方换防太快挤过来,不要强突,立即转移球,从侧翼重新发起,或者找空切的德维恩和安德烈,让他们第一时间撕裂防线。我们要像水一样流动起来,不给马刺那种强硬的、站定式的防守轻易建立的机会。”

他转向韦德:“德维恩,他们可能也会加强对你突击线路的封锁,尤其是进入油漆区的线路。鲍文的‘关怀’会更多。利用你的速度和变向,逼他们改变防守重心!当外线有空档,出手要坚决!尤其是凯尔、斯蒂芬和你同时在场时,他们不敢完全收缩。”

“放心教练,我知道该怎么做。”韦德嚼着口香糖,眼神锐利。

陆远的视线最后落在科沃尔身上:“凯尔,你上一场的三分价值千金。但这一场,空位还会不会那么舒服?布鲁斯·鲍文或者马努会不会像跗骨之蛆一样追着你跑?你必须做好强对抗下快速出手的准备!”

他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判断力!在强侧形成压力时,他们的弱侧必然会有瞬间的空挡,哪怕只是一线之差!我需要你像猎手一样抓住它,毫不犹豫地出手!哪怕前几个不进,只要空间出现,机会转瞬即逝,你的战术作用就达到了。”

科沃尔凝重地点点头,他明白自己这个点的战略价值。

“还有防守!”锡伯杜声音洪亮地接过了话头,他就像球场上的督军,“我们首战对他们的整体限制不错,三分只给了三成出头的命中率。但是!”他强调道,“邓肯是邓肯,他稳定地拿了三十一分。KG防得很硬,但依然无法完全阻止他。邓肯下一场只会更坚决!我们需要所有人!记住,是所有人!在蒂姆接到球的瞬间给他最大压力!卡位要提前!给他身体的阻力!他转身,协防要敢于上来!哪怕只是伸手干扰一下,迫使他分球,也不要让他那么舒服地翻身擦板或者勾手!宁愿让他们的外线多投几个,也要最大限度消耗蒂姆·邓肯!”

锡伯杜的话如同鼓点,敲在每一个内线球员的心上。

“内外的防守轮转要更快!马努·吉诺比利!他的突破,是我们下一场防守的重中之重!”沃格尔指着战术板,“当邓肯在高位,马努和邓肯打挡拆,他的走位极其狡猾。防挡拆的策略要更灵活!KG出来延误要快,但回位更要快!侧翼的球员要随时准备协防他的突破路线,给他身体对抗!如果他分球,一定要切断后续的传球路线!别让他把内外线连接起来!”

沃格尔的分析如同精细的棋盘推演。

整整一个上午,训练馆里充满了口令、脚步摩擦声和篮球穿过篮网的“唰唰”声。

陆远和他的团队就像不知疲倦的工程师,用严谨的态度拆解着昨日的胜利成果,又将全新的战术蓝图烙印进球员的肌肉记忆里。

他们反复演练着应对马刺可能强化的挡拆防守的方案——纳什更快出球,韦德更坚决的切入,挡拆瞬间更灵活的移动拆解;

也一遍遍精研着限制邓肯和绞杀吉诺比利的防守陷阱——如何更好地站位对抗石佛的低位,如何预判妖刀的诡谲路径,如何进行无懈可击的轮转换位。

尤因和奥克利这两位昔日球场大佬兼教练,此刻也化身严厉的监工。

尤因亲自下场示范内线对抗和卡位的每一个细节动作,他用巨大厚实的手掌教导李冉如何和加内特配合限制邓肯的要位;

奥克利则在防守训练的对抗中,用他毫不留情的“小动作”逼着年轻球员提升力量和凶狠程度。

当上午的训练课结束,汗水已经浸透了每个人的训练服。加内特撑着膝盖剧烈地喘息着,纳什扶着腰做拉伸,连最年轻的韦德脸上也写满了疲惫。教练团队的讲解精炼却信息量极大,训练强度针对性极强,没有丝毫水分。

“记住,”在解散前,陆远环视着所有队员,声音恢复了往常的平静,“冠军是赢下来的,但更是守下来的。第一场,我们赢下了麦迪逊花园的欢呼。现在,我们要守住的,是这个2-0的黄金开局。”

他指向球场上空,那里暂时还空着奥布莱恩杯的位置。

“每一场都当作抢七来打,每一分钟都全力争夺。在跨过终点线之前,任何一分钟的松懈,都可能成为崩塌的开始。”

队员们沉默地点头,眼神中燃烧着同样的火焰——那是胜利后的短暂亢奋被彻底过滤后,只剩下了最原始、最冷静、也最坚决的求胜欲望。

尼克斯的教练团队成功地将那场开门红的喜悦,化作了更为沉重的责任感和更冷酷的备战决心。

麦迪逊花园第二战的硝烟还未升起,但在纽约曼哈顿的训练基地,一场无声的战斗已经打响。

陆远和他麾下的“恶狼群”清楚地知道,比起庆祝,他们更需要的是淬火自身的利爪,等待迎接圣安东尼奥钢铁壁垒更加疯狂的反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