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史上最豪华的训练营(1 / 1)

加入書籤

当纽约的第一缕晨光刚刚透过摩天大楼的缝隙,化作金色的尘埃,轻柔地洒在第五大道沉睡的橱窗上时,位于麦迪逊广场花园庞大建筑群地下的尼克斯专属训练馆,早已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这里的空气中没有慵懒的咖啡香气,只有汗水蒸发后淡淡的咸味和高强度运动产生的灼热感。

这里,是“陆远训练营”的战场。

一个被外界媒体用尽一切手段想要窥探其秘密,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的神秘所在。

对于里面的人来说,这里是篮球世界的圣殿,也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残酷、最宝贵的“地狱”。

每一天,他们都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极限下,经历着“地狱”的淬炼与“天堂”的启示。

训练营的每一天,都始于威尔特·张伯伦那足以穿透墙壁的宏亮嗓门。

“都给我起来!你们这群睡在丝绸床单上,拿着上千万美金合同的软脚虾!还想不想打球了?太阳晒屁股了!”

这位在篮球史上留下无数恐怖纪录的“大北斗”,在被陆远用某种近乎神迹的手段从死神镰刀下抢回来后,仿佛重获新生,精力旺盛得让这群正值壮年的小子们都自愧不如。

他每天天不亮就雷打不动地出现在训练馆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秒表,眼神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走进来的球员,那副“谁敢迟到一秒钟,我就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凶恶表情,比任何教练的训斥都管用。

今天的“开胃菜”,和昨天一样,是让所有人心惊胆战的底线折返跑。

但难度,又被这位老顽童提上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新台式。

“昨天是五十个,看你们一个个跑得跟郊游似的,太轻松了!”张伯伦的声音在空旷的球馆里形成回响,带着一丝不加掩饰的嘲讽,“今天,每个人,六十个!全速冲刺!我会在终点放一个测速仪,谁要是最后十个的速度比前十个慢了超过百分之二十,不好意思,总数加十个!跑不完的,不仅没晚饭,今天的午饭也从你们的菜单上划掉。我会亲自去食堂门口坐着,谁敢给你们送吃的,我就把他的脑袋塞进篮筐里。”

这话,充满了张伯伦式的夸张与霸道,但没人敢当成一句玩笑。

他们都毫不怀疑,这个老怪物真的能干出这种事。

“哔——”

尖锐的哨声划破了紧张的空气。

几乎在同一时间,以阿伦·艾弗森、德维恩·韦德和汉密尔顿为首的第一梯队,如同三道黑色的闪电,瞬间弹射出去。

他们的启动速度快得惊人,每一次蹬地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紧随其后的是麦迪、卡特、皮尔斯这些顶级侧翼,他们步幅更大,动作舒展,如同一群矫健的猎豹。

而本·华莱士、杰梅因·奥尼尔这样的重型内线,也咬紧牙关,摆动着粗壮的手臂,迈开沉重的步伐,每一步都仿佛要将脚下的地板踩裂。

勒布朗·詹姆斯也在其中。

他再次展现了他那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精明。他没有像艾弗森那样从一开始就拼尽全力,而是刻意控制着自己的速度和呼吸节奏,紧紧跟在第一梯队的中游位置。

他要展现自己超人一等的体能和耐力,但又不想在一开始就成为最突出的那一个,以免显得太过急功近利。

他眼角的余光,如同精密的雷达,时刻扫描着场边那几位传奇巨星的反应,尤其是陆远和乔丹。

他渴望自己的“沉稳”和“游刃有余”能被他们捕捉到,并解读为一种超越同龄人的大将之风。

然而,现实再次让他失望。

陆远只是抱着双臂,面无表情地站在场边,眼神深邃,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而迈克尔·乔丹,则干脆和魔术师约翰逊坐在一旁的长凳上,一边悠闲地喝着运动饮料,一边对场上的球员们指指点点,谈笑风生,那神态,仿佛在自家后花园里欣赏一场有趣的赛马。

“看看阿伦那小子,跑起来还真像只被追赶的兔子,永远都那么拼命。”乔丹撇了撇嘴,语气里带着一丝欣赏和调侃。

“德里克那孩子也不错,”魔术师的目光则落在了罗斯的身上,眼神里充满了赞许,“你看他的膝盖,弯曲和发力的角度,简直完美。他的爆发力是天生的,但他的跑动技巧是后天练出来的,很聪明。”

没有人,哪怕是一秒钟,将目光特别停留在詹姆斯的身上。

这让他感觉自己像一个精心打扮准备登台的演员,却发现台下的重要观众都在低头玩手机。

一股无名的怒火和被忽视的挫败感在他心里升腾,脚下的步伐不自觉地又加快了几分,超过了身前的韦德,紧紧追上了艾弗森。

队伍的最后面,是两个体型相对瘦弱的身影。

斯蒂芬·库里和克里斯·保罗。

库里是纯粹的身体天赋所限,他的核心力量和腿部爆发力,在这样一群怪物中间,显得尤为普通。

他跑得气喘吁吁,脸色因为缺氧而显得有些苍白,汗水浸透了他的T恤,但他死死地咬着牙,眼神里没有丝毫放弃的意思,每一步都用尽了全力。

而克里斯·保罗,则展现了他作为一名顶尖控卫的特质,他一边跑,一边用他那超高球商的大脑在飞速计算着,如何分配体力,如何控制呼吸,如何利用转弯时的离心力节省能量,他跑得不快,但节奏感极强,像一台精密的节拍器。

五十五个……五十八个……六十个!

当最后一趟折返完成时,除了汉密尔顿这个怪物之外,即便是以体能著称的艾弗森,也感觉自己的肺像是被火烧一样疼痛。

大部分人冲过终点线后,直接双手撑着膝盖,剧烈地干呕起来。

更多的球员,如马里昂、杰拉德·华莱士以及那些内线球员,直接瘫倒在地板上,胸膛剧烈起伏,大口地呼吸着仿佛带着铁锈味的空气。

张伯伦迈着悠闲的步伐走到球场中央,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群联盟里身价最高的球星们,脸上露出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

“就这点能耐?你们管这个叫累?”他的声音充满了戏剧性的夸张,“想当年,我一个赛季场均打48.5分钟,这意味着我连球队的暂停时间都在场上。背靠背比赛连着打一个月,下了飞机就直接去球馆,连酒店都不用去。我那时候吃的是什么?牛排和牛奶。你们现在呢?有私人飞机接送,有专业的营养师团队为你们调配精确到毫克的营养餐,有理疗师用各种高科技仪器为你们按摩恢复。结果呢?跑几步就跟死狗一样躺在地上。废物!一群被惯坏了的废物!”

这番话,每一个字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这些天之骄子的脸上。

他们一个个面红耳赤,羞愧难当,却找不到任何一句话来反驳。

因为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活着的上古神兽,他的纪录,他的传说,让所有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勒布朗·詹姆斯强忍着双腿肌肉传来的针扎般的酸痛感,深呼吸几次,调整好表情,再次走到了张伯伦的面前,露出一副恭敬而求知若渴的表情。

“张伯伦先生,您说得对,我们确实太安逸了。您的那个年代,才是真正锻炼意志和身体的时代。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当年保持如此恐怖体能的秘诀是什么吗?我们真的很想学习那种最纯粹、最强大的训练方式。”

他的算盘打得精妙绝伦。

这番话,既顺着张伯伦的话捧了他一把,又展现了自己的好学与谦逊,还能在众人面前巧妙地将自己与那些“躺在地上”的球员区分开来,树立一个领袖的形象。

张伯伦低下他那巨大的头颅,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了近五十岁的小子,眼神里闪过一丝洞察一切的戏谑。

“秘诀?”他故意拉长了声音,然后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秘诀就是,我每天早上起来,会先去布朗克斯动物园,和两头成年的灰熊徒手搏斗,大概一个小时吧,算是热身。然后再去东河里,抓住几条不长眼的鲨鱼,当做我的早餐。小子,这个秘诀,你学得会吗?”

全场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哄笑声。

连刚刚还累得半死的库里都笑得直不起腰。

“小子,”张伯伦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凑近詹姆斯,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收起你那些小心思。你那点花花肠子,在我面前,就像透明的一样。你想当领袖,想超越迈克尔,这些都写在你的脸上。但在这里,没人关心你的情商有多高,你的商业版图有多大。我们只关心,你的心够不够纯粹,你的腿够不够硬。想变强,就老老实实地闭上嘴,用行动说话。”

说完,他不再理会脸色瞬间变得一阵青一阵白的詹姆斯,转身像一座移动的山峦,径直走向了内线球员那边。

詹姆斯僵硬地站在原地,感觉周围那些若有若无的目光,都像一根根尖锐的刺,扎在他的后背上。

他能清晰地听到阿泰斯特那毫不掩饰的粗野笑声。

他攥紧了拳头,指甲因为用力而深深地陷进掌心,带来一丝痛感,但这痛感,远不及他内心翻涌的屈辱和愤怒。

“老东西……你给我等着瞧……”他在心里恶狠狠地咆哮着,那张习惯性挂着谦逊微笑的脸,在无人注意的瞬间,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阴鸷。

残酷的热身只是前奏。在经过短暂的休息和能量补充后——由顶级营养师团队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口感怪异但效果显著的恢复饮料和营养餐——训练营才真正进入了最核心的阶段:专项技术打磨。

整个巨大的训练馆,被陆远精心规划,分成了几个风格迥异,却同样星光璀璨的教学区域。

这里,是篮球技艺被拆解、分析、重塑的至高殿堂。

区域一:后卫天堂与地狱——神与魔的二重奏

球场的左侧半场,无疑是所有后卫和侧翼得分手最向往,也最感到恐惧的地方。

因为这里,由篮球史上最伟大的两个名字——迈克尔·乔丹和“魔术师”约翰逊——共同执掌。

他们的教学风格截然不同,一个代表着组织的艺术与团队的灵魂,另一个,则是个人进攻技巧的终极形态。

魔术师,是传球与大局观的艺术大师。

他的教学,如春风化雨,充满了启发性。

“不不不,安德烈(米勒)。”魔术师叫停了正在进行的半场攻防演练,他脸上挂着标志性的温和笑容,亲自走上前,“你的传球太‘诚实’了,你的意图在出手前一秒钟就已经告诉了所有人。你看,当你的眼睛看向A点的队友时,这只是一个假动作,一个诱饵。你的手腕,应该有一个向外的、细微的欺骗性摆动,但最终出球的瞬间,用手指的力量,把球推向B点的空切队友。记住,篮球,是用脑子和手腕打的,不只是用你的眼睛和胳膊。”

他一边说,一边用一个看似随意,却匪夷所思的No-lookpass,将篮球从两个防守球员的腋下穿过,精准地送到了正在空切的克里斯·保罗手中。

球到人到,分毫不差。

保罗接球的瞬间,眼睛里迸发出璀璨的光芒,仿佛有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他面前轰然打开。

他立刻拉着魔术师,不断追问着关于视野、预判和手腕发力的细节,如饥似渴。

而另一边,一步之遥,就是迈克尔·乔丹的“地狱厨房”。

这里的气氛,肃杀而严酷。

乔丹不教那些华丽的过人,不教那些石破天惊的扣篮。

他只教最基础、最朴实,也最致命的东西:脚步移动、试探步的运用、以及……被这个时代越来越轻视的中距离跳投。

“特雷西,你的干拔跳投,天赋百年一遇,但你的起跳准备动作,太拖沓了!”乔丹的声音冷得像北极的冰,不带一丝感情,“你习惯在起跳前有一个明显的下蹲蓄力动作。你浪费了至少0.2秒的时间。在最高级别的对抗里,这0.2秒,足够防守者封到你的脸上。”

麦迪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意味着,”乔丹走到他面前,眼神锐利如刀,“在最高级别的季后赛对抗里,这0.2秒,足够一个像我这样的防守者,封到你的脸上,甚至直接把它盖下来。你的天赋,正在被你糟糕的习惯所浪费。”

他让皮尔斯防守他,亲自做了一个示范。

一个简单的V字切入接球,身体还未完全站稳,几乎没有任何下蹲,只用腰腹和脚踝的力量,瞬间拔起,后仰,出手。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充满了爆炸性的美感。

防守他的皮尔斯甚至才刚刚做出举手的动作,篮球已经空心入网。

“看到了吗?效率。篮球,是一项关于效率的运动。所有花里胡哨的动作,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高效的方式转化为得分,那在我的字典里,就都是垃圾。”乔丹的话,让麦迪、卡特这些以飘逸著称的球星,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勒布朗·詹姆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他一直渴望提升自己并不稳定的背身单打和中距离技术,这被他视为通往王座的最后一块拼图。

“迈克尔,”他恰到好处地挤了过来,脸上挂着无比谦卑的笑容,“我的背身进攻,总感觉发力不太顺畅,衔接跳投时也有些僵硬。您能指点一下我吗?我非常希望能学会您那种无坚不摧的背身技术。”

乔丹瞥了他一眼,眼神里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说道:“你来攻一个我看看。”

詹姆斯心中一喜,机会来了!

他立刻在低位摆开架势,用他那强壮如牛的身体背对着乔丹,开始向里碾压。

这是他自认为面对乔丹最有效的进攻方式,他想用纯粹的力量,给这位篮球之神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时代已经不同了。

然而,他刚一发力,就感觉自己像是撞在了一堵包裹着钢板的棉花墙上。

乔丹的下盘稳如磐石,核心力量强大得匪夷所思。

他不仅没有被撞退半步,反而利用詹姆斯发力的瞬间,巧妙地侧身一卸,让詹姆斯扑了个空。

就在詹姆斯旧力已尽、新力未生,身体出现一瞬间失衡的时候,乔丹闪电般地出手,干净利落地从他手中断掉了篮球。

“力量是不错,像头小牛犊子。但你只会用蛮力。”乔丹摇了摇头,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失望,“你就像一头被蒙上了眼睛的公牛,只知道低着头,沿着一条直线往前冲。你的脚步呢?你的试探步呢?你的左右虚晃呢?你的后转身和前转身呢?这些东西,在你的武器库里是空的。”

乔丹顿了顿,将球扔回给他,眼神变得更加锐利:“小子,我再说一遍,篮球不是举重。在你的脑子学会指挥你的身体之前,你这身肌肉再强壮,也只是一个高级蓝领的配置。你,明白吗?”

这番评价,像一把烧红的尖刀,狠狠地扎进了詹姆斯最骄傲的心脏。

他最引以为傲、被全美媒体吹捧为“百年一遇”的身体天赋,竟然被自己的终极偶像,评价为“高级蓝领”?

他脸上的笑容几乎瞬间就要崩塌,只能狼狈地低下头,用灯光的阴影掩饰住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怨毒与不甘。

“谢谢……谢谢您的指点,我……我会努力的。”他的声音干涩而沙哑。

他默默地退到人群的边缘,看着乔丹开始亲自手把手地指点韦德的迷踪步和艾弗森的变向节奏,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烧。

他能清晰地看到,乔丹在教导那两人时,虽然言辞依旧严厉,但眼神深处,却有着一丝棋逢对手的欣赏。

而对自己,只有纯粹的、不加掩饰的轻视。

这种区别对待,比任何羞辱都让他感到难受。

区域二:内线圣殿——蛮力与技巧的终极对决

球场的右侧半场,则是所有大个子球员的梦想之地。

在这里,篮球史上两种截然不同、却都达到了顶峰的内线哲学,正在进行着活生生的碰撞与传承。

哈基姆·奥拉朱旺,是技巧与灵动的化身。

他甚至脱掉了鞋子,光着脚,在低位油漆区里,向姚明、杰梅因·奥尼尔和本·华莱士等人,耐心地展示着他那传奇的“梦幻舞步”。

“本,”奥拉朱旺的声音温和而充满磁性,他正在对这位四届最佳防守球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你的防守意识和力量,是历史级别的。但你的进攻脚步,说实话,太僵硬了,就像一块花岗岩。这让你在进攻端很容易被预判。”

奥拉朱旺亲自扮演防守者,让大本背打他。

“你看,当你用左肩顶我时,你的所有意图都太明显了。试着换一种方式。”

接着,他与大本交换了位置。

“现在看我。当防守者贴住我的左侧时,我的轴心脚像钉子一样钉在地板上,右脚向底线虚晃一步,同时,身体重心和眼神,都跟着向底线倾斜。这会骗过他,让他以为我要走底线。然后,在他重心移动的一瞬间,我的右脚迅速收回,以左脚为轴,来一个快速的前转身,一个小勾手。这很简单,对吧?”

他说得轻松写意,但当本·华莱士那庞大的身躯试图模仿这个动作时,却显得笨拙无比,协调性完全跟不上,引来周围一阵善意的笑声。

“不许笑!”奥拉朱旺立刻制止了众人,他的表情变得严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本不需要成为我。他只需要在他的武器库里,增加一两个像这样简单、有效的进攻选择,就足以让联盟里百分之九十的防守者头疼。篮球,是关于扬长避短,而不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四不像的怪物。”

大本听得格外认真,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那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汗如雨下。

而在隔壁的篮下,画风则完全不同。

威尔特·张伯伦的教学方式,充满了原始的、近乎野蛮的暴力美学。

他让查尔斯·奥克利和帕特里克·尤因这两个联盟里出了名的顶级硬汉,轮流在低位像摔跤一样顶着他。

而他,则向KG、王治郅、大卫·李这些技巧型内线展示,什么才是真正的、能够在禁区丛林里生存下去的“卡位”和“要位”艺术。

“看清楚了,中国小子!还有你,白人小子!”张伯伦用他那宽厚如城墙的后背顶住发了疯一样用力的奥克利,手臂像两根钢铁的栏杆一样,将奥克利死死地挡在身后,纹丝不动。

“卡位,不是用你的手去推!那是菜鸟才干的事,只会被裁判吹犯规!真正的卡位,是用你的屁股,用你的大腿根!把你的下盘像树根一样,深深地扎进地板里,让防守你的人感觉自己不是在推一个人,而是在推一堵山!然后,”他话锋一转,变得阴险起来,“用你的胳膊肘,在抢位的时候,‘不经意’地,提醒一下他,这里是你的地盘!”

他一边说,一边看似随意地向后一顶,胳膊肘的尖端,精准而有力地顶在了奥克利的肋下软肉上。

奥克利这位铁血硬汉,竟然发出了一声清晰可闻的闷哼,脸瞬间就白了,连连后退。

“这……张伯伦先生,这绝对是进攻犯规了吧?”大卫·李看得目瞪口呆,小声嘀咕道。

“犯规?”张伯伦听到了,他回过头,巨大的身影笼罩着大卫·李,眼神一瞪,“在三秒区里,在肌肉和汗水的丛林里,裁判看不见的动作,就他妈的不是犯规!这是生存法则!你们想在季后赛的绞肉机里活下来,就得学会这些小动作。不然,等你们遇上沙克那样的怪物,他会把你们像小鸡一样活活吞掉,连骨头都不会吐出来!”

这番话,充满了血淋淋的现实,让所有内线球员都心头一凛。

如果说上午的训练是严谨的课堂教学和个人技艺的吸收,那么下午的5对5全场对抗赛,就是一场不折不扣、没有任何情面可讲的“修罗场”。

陆远会亲自将所有球员打乱,分成四到五支临时队伍。

他的分组原则只有一个:制造最激烈的矛盾和对抗,将每个人的优缺点都暴露在最高强度的实战中。

比如今天,他故意把两个风格相似、王不见王的顶级得分手艾弗森和皮尔斯分在了一队,他们的对手,正是由迈克尔·乔丹亲自带队的,拥有麦迪和卡特两大超级天赋的队伍。这简直就是一场关于“得分”的终极辩论赛。

而勒布朗·詹姆斯,则被分到了由老成持重的格兰特·希尔和防守核心本·华莱士带领的队伍里,同队的还有神射手迈克尔·里德。

他们的对手,是由魔术师约翰逊领衔,拥有德维恩·韦德和杰梅因·奥尼尔的队伍。

这是一场“团队篮球”与“超级核心”打法的直接碰撞。

“勒布朗,”赛前,作为临时队长的格兰特·希尔非常耐心地找到詹姆斯,语气温和地布置战术,“等一下,我们多打传切配合。你的身体优势最大,所以你来主导第一波攻击,利用你的突破,撕开他们的防线,吸引包夹。但你的目的不是一定要自己得分,而是为队友创造机会。一旦包夹形成,立刻分给外线空位的里德,或者找到空切进来的我。内线有大本负责篮板和防守。记住,我们用团队的整体性来击败他们。”

詹姆斯微笑着,非常认真地点了点头:“好的,希尔先生,我完全明白了。我会努力为队友创造最好的机会的。”

他的态度无可挑剔。

然而,比赛一开始,他就将希尔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因为,吾黄有自己的打球方式,特别是在面对魔术师约翰逊这种四十多岁的“软柿子”的时候。

他接到球后,眼中只有篮筐。

他根本不观察队友的位置,直接开启了他那蛮不讲理的坦克式突破。

魔术师的防守经验再丰富,也顶不住这种纯粹的年龄和力量差距。

詹姆斯像一辆重型卡车,轻松地冲破了第一道防线,迎着补防过来的杰梅因·奥尼尔,一个强硬无比的对抗后上篮,将球打板命中。

进球后,他习惯性地捶了捶自己的胸口,仰天发出一声怒吼,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统治力。

场边的陆远,看到这一幕,不易察觉地微微皱了皱眉。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詹姆斯如法炮制。

他完全沉迷于用个人能力碾压历史第一控卫的快感之中,完全忽略了队友的存在。(这个我觉得,还挺合理的吧,错峰打球不就这样吗)

格兰特·希尔几次通过精妙的无球跑动甩开防守,出现在空位上,高举着手,他都视而不见。

外线的神射手里德,更是站得脚都快麻了,也等不来一个舒服的传球。

对面的魔术师是什么人?

他很快就看穿了詹姆斯的打法。

他不再试图去进行无谓的一对一单防,而是立刻调整了防守策略。

“收缩!所有人都给我收缩到禁区里!”魔术师大声指挥着,“放他投篮,但绝不能让他轻松突破!夹击他!让他出球!”

当詹姆斯再次像之前一样持球冲向禁区时,他惊讶地发现,自己面前不再是一条康庄大道,而是突然出现了三名防守球员组成的铜墙铁壁。

他被夹在中间,进退两难,仓促之下的传球,既高又飘,直接被眼疾手快的韦德抢断,后者发动快攻,一条龙战斧式暴扣得手,引爆了全场。

“勒布朗!传球!注意你的队友!”场边的格兰特·希尔终于忍不住,大声提醒道。

詹姆斯脸色铁青。

在他的认知里,自己被三人包夹,这恰恰是自己强大的最好证明。

他没有听从希尔的建议,反而打得更加固执,他要用个人能力,击碎这种包夹。他开始尝试用自己并不擅长的急停中距离跳投来解决问题,结果自然是“哐哐”的打铁声不绝于耳。

篮下的本·华莱士拼了老命,像一头愤怒的公牛,从杰梅因·奥尼尔头上抢下几个宝贵的进攻篮板,但当球再次回到詹姆斯手中后,依旧是一次又一次的、执拗的个人单打,最终以失误或者打铁告终。

最终,他们毫无悬念地以大比分输掉了比赛。

赛后,詹姆斯第一时间主动找到希尔,脸上又挂上了那副标志性的、充满歉意的微笑。

“真的非常抱歉,希尔先生。是我太冲动了,是我头脑发热了。我只是太想为球队赢球了,但用了错误的方式,忽略了团队。我向您和所有队友道歉。下一场,我一定会改正。”他的言辞恳切,态度谦卑,让人无法再苛责什么。

格兰特·希尔看着他,这位一向以儒雅著称的绅士,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但那眼神里的失望,是掩饰不住的。

而在另一块场地上,乔丹和艾弗森的对决,则上演了火星撞地球般的史诗级碰撞。

“小不点,你除了像只没头苍蝇一样往里冲,还会什么?你的跳投软得像我女儿吃的棉花糖!”乔丹一边用他那窒息式的防守压迫着艾弗森,一边用他那经典的垃圾话进行着全方位的精神攻击。

“老家伙,你已经跳不起来了!你的膝盖在哀嚎!等我过了你,你就只能在后面闻我的汽车尾气了!还记得当年在联盟里你被我差点晃到芝加哥街头的那一球吗?”艾弗森毫不示弱地用费城街头的语言回敬。

两人你来我往,针锋相对,每一次攻防都像是一场决斗。

最终,在一场打到最后一秒的惊心动魄的拉锯战后,乔丹在最后时刻,面对艾弗森和皮尔斯的双人包夹,用一个近乎不可能的、漂移滞空的后仰跳投,在蜂鸣器响起的同时,绝杀了艾弗森的队伍。

“永远,永远不要试图挑战神。”进球后,乔丹走到满脸不服气的艾弗森面前,对着他的耳朵,轻描淡写地说道。

艾弗森虽然输了,但他一把推开前来安慰的队友,冲到乔丹面前,眼睛里燃烧着更加旺盛的火焰,大声吼道:“再来一局!我们再打一局!”

乔丹看着他那不服输的样子,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拍了拍他的头:“小子,你有种。明天,我亲自教你后仰。”

一下午的对抗赛,让所有球员都身心俱疲。

但每个人,都在这种堪称残忍的高强度对抗中,被逼着直面自己的不足,也激发了内心深处最原始的竞争欲望。

当夜幕降临,一天的“地狱”之旅终于结束。

球员们在经过冰敷、理疗、按摩等一系列无比专业的恢复程序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球馆,回到酒店的豪华套房中。

因为训练营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在很多人看来,比白天所有训练加起来都更加宝贵的环节,即将开始。

陆远会在球队宽敞的战术分析室里,像举办一场家庭茶话会一样,让所有的传奇巨星和球员们围坐在一起,没有教练与学生的分别,只有前辈与后辈的交流,分享他们那些不为人知的篮球故事和人生智慧。

今晚的主讲人,是“魔术师”约翰逊。

“很多人问我,什么是领导力。是你的数据最好看,你就是领袖吗?是你拿的钱最多,你就是领袖吗?还是说你嗓门最大,你就是领袖?”魔术师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张年轻面孔,尤其是在詹姆斯、韦德、克里斯·保罗等球队新一代核心的脸上稍作停留。

“都不是。在我看来,领导力,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信任’。是你如何让你身边的十一个队友,发自内心地、心甘情愿地相信你,愿意在最关键的时候,为你去冲锋陷阵,为你去挡子弹。”

“我刚进联盟的时候,队里的老大是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他是天神。我从没想过去抢他的位置,我进更衣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给他擦鞋,给他递毛巾。在球场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确保他能在最舒服的位置,用最舒服的方式接到球。当你的超级巨星打得舒服了,他就会信任你。然后,你再去关心那些角色球员,那些坐在板凳末端的家伙。你要记住每个人的名字,知道他的妻子叫什么,他的孩子几岁了。你要问问他们家里最近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要让他们感觉到,你不仅仅是把他们当成帮你赢球的工具,而是当成真正的家人和兄弟。”

“当你把这些都做到了,”魔术师的声音充满了感染力,“那么在季后赛抢七的最后一分钟,当你需要有人为你做一个最致命的掩护,去挡住对方那个像疯狗一样的防守者时,他会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甚至是用自己的脸,去为你撞开一条血路。这,就是领导力。它不在数据统计上,但它决定了冠军的归属。”

魔术师的一番话,让战术室里陷入了长久的寂静。在场的很多球员,比如格兰特·希尔,比如韦德,都若有所思,眼中充满了认同。

勒布朗·詹姆斯也在认真地听着,甚至还拿出了一个小本子在记录。

他的表情无比专注,仿佛将魔术师的每一句话都奉为圭臬。

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一个不屑的声音正在冷笑。

“信任?兄弟?真是天真得可笑。”他暗自想道,“这是商业联盟,不是兄弟会。只有胜利和冰冷的数据,才是唯一的硬通货。只要我能带领球队赢球,只要我的数据足够华丽,他们自然会像鬣狗追随狮王一样追随我。至于去关心他们的家庭?拜托,我有我的商业帝国要去打理,有我的个人品牌要去经营,我哪有那个闲工夫,去记那些连轮换都进不去的家伙的名字?”

他将魔术师这番发自肺腑的话,冷静地归类为一种过时的、属于上个时代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说教。

他相信的,是属于他自己的、更现代、更高效的“帝王之术”。

分享会结束后,球员们才三三两两地起身离开。

克里斯·保罗和德里克·罗斯,两个对胜利无比渴望的年轻控卫,还留在战术室里,拉着助教锡伯杜,反复观看今天下午对抗赛的录像,为一个防守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

而斯蒂芬·库里,则被他的“教父”陆远单独留了下来。

“斯蒂芬,”陆远指着录像回放中,库里一次在汉密尔顿贴身紧逼下,投出的三不沾,“你的新投篮姿势已经完全融入了自己的本能中,很漂亮,也很快,但是那是在高中篮球阶段,在今天高强度的对抗下,你的出手速度,还是太容易被干扰了。”

陆远站起身,拿过一个篮球。“从明天开始,我给你一个新的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从接球到球离开指尖,整个过程不能超过0.4秒。我不管你用什么姿势,是推出去的,还是甩出去的,我只要一个结果——快,而且准。这会是你未来安身立命的根本。”

“好的,教练!我明白了!”库里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对新挑战的兴奋。

夜深了,训练馆终于恢复了它应有的平静。

只有陆远,还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战术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地贴满了球员的名字和各种颜色的箭头。

他的目光深邃如海,仿佛已经穿透了时间,看到了新赛季那注定血流成河的残酷竞争。

这个夏天,这个在纽约市中心秘密进行的、堪称奢侈的训练营,正在用一种无人能够复制的方式,深刻地、不可逆转地改变着整个NBA联盟的未来。

它像一个巨大的、高效率的熔炉,将这些天赋异禀的顶级“原材料”,用最严酷的火焰和最精湛的技艺,重新淬炼,锻造成一把把更加锋利、更加致命的神兵利器。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只是静静地享受着这个过程。

因为他知道,当这些神兵利器再次散落到联盟各处,回到各自的球队时,他们带走的,将不仅仅是技术和力量,更是对他,对这座地狱般的训练营,一种深入骨髓、永恒的敬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