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他在为篮球的下一个五十年画下蓝图(1 / 1)

加入書籤

当那场被后世无数篮球历史学家称为“曼哈顿启示录”的教练峰会落下帷幕,当那些代表着篮球世界最高智慧的大脑们,带着满脑子的新想法和对未来的无尽思考,如潮水般涌出那家顶级酒店时,整个世界仿佛都还能听到思想碰撞后留下的巨大回响。

媒体们疯了。

他们用尽了所有华丽的辞藻,试图去形容陆远在这两天里完成的壮举。

“他在为篮球的下一个五十年画下蓝图!”——ESPN资深评论员,比尔·西蒙斯。

“我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诞生。一个不叫乔丹,不叫科比,甚至不上场打球的人,成为了篮球世界新的太阳。他的名字,叫陆远。”——TNT王牌解说,肯尼·史密斯。

而当事人的评价,则更具份量。

年迈的约翰·伍登,在助手的搀扶下,对着镜头,用他那温和而坚定的声音说:“我一生都在研究‘成功’的定义。今天,我在那个年轻的中国教练身上,看到了‘成功’的另一种形态。他不仅在追求胜利,他还在播种智慧。他是篮球教练真正的未来。”

而一向以犀利和高傲著称的“红衣主教”奥尔巴赫,更是罕见地对一个后辈给出了至高无上的评价。

他对着一群将他团团围住的记者,叼着那根已经几十年没有点燃的雪茄,缓缓吐出一口想象中的雪茄烟雾,言简意赅地说道:“把你们那些关于‘下一个奥尔巴赫’的愚蠢问题都收起来吧。不会再有下一个我了。但今天之后,全世界的教练,都会梦想着成为‘下一个陆远’。”

这两位泰山北斗的亲口盛赞,如同一道加盖了最高权威钢印的圣旨,瞬间将陆远的声望,推向了一个前无古人,甚至可能后无来者的巅峰。

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那个依旧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地下,秘密进行的“地狱训练营”里。

当陆远脱下那身剪裁得体的西装,重新换上一身宽松的尼克斯训练服,吹着口哨,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再次走进那间汗味与荷尔蒙交织的训练馆时,他敏锐地感觉到,气氛,已经完全不同了。

如果说之前,那些传奇名宿们——乔丹、大梦、魔术师、张伯伦——他们来这里,更多的是出于对陆远“救命之恩”、“点拨之情”的个人情谊,以及一种前辈提携后辈、享受篮球乐趣的心态。

他们尊敬陆远,但内心深处,或许还存有一丝作为传奇巨星,对一个“教练”的天然优越感。

那么现在,这种优越感,已经荡然无存。

他们看向陆远的目光,变了。

那是一种混杂着震惊、佩服、好奇,甚至是一丝敬畏的复杂眼神。

那是一种真正将对方视为同等级别,甚至在某个领域已经超越了自己的眼神。

“嘿,陆。”

第一个走上来的,是迈克尔·乔丹。

“你这个混蛋,总能干出一些让所有人都掉下巴的事情。”乔丹的语气里,没有了往日的调侃,多了一份郑重,“把那群老顽固们都伺候得服服帖帖的,还让他们对着镜头说你的好话。这可比在我头上拿60分难多了。”

陆远笑着捶了他胸口一拳:“别忘了,我也是个教练。搞定你们这帮难缠的球员,比搞定那帮教练要复杂得多。”

“说真的,”乔丹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这么做,等于把所有球队的战术思路都提升了一个档次。这会让你下个赛季的卫冕之路,变得困难十倍。你这是在给自己培养敌人。”

这,也是所有人心中最大的困惑。

陆远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他环视了一圈围过来的众人——魔术师、大梦、刚从教练峰会来到这儿打酱油的伯德,甚至是詹姆斯,都竖着耳朵在听。

“迈克尔,你觉得,在你统治联盟的那些年,是因为你的对手太弱了吗?”陆远反问道。

乔丹一愣,随即明白了陆远的意思,嘴角浮现出一抹骄傲的笑容:“当然不是。活塞的坏孩子军团,纽约的黑帮,犹他的双煞,每一个都是硬骨头。”

“那不就对了。”陆远摊了摊手,“一个真正的王者,从来不会因为害怕对手变强,而选择故步自封。恰恰相反,他会渴望更强大的对手出现,因为只有击败更强大的对手,才能证明自己的伟大。独孤求败的寂寞,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而长远。

“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百花齐放、战术思想不断进化的联盟。我希望未来有一天,当我回首往事时,人们会说,‘正是因为陆远和他的时代,才开启了篮球战术的文艺复兴’。这比我个人多拿几个冠军奖杯,要有意义得多。”

“而且,”陆远话锋一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他们学的,都只是‘术’。而我们,掌握着‘道’。更何况,我有你们。”

他指了指乔丹,又指了指大梦和魔术师。

这番话,说得在场的所有传奇巨星,都心头一震。

他们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了十几甚至二十岁的年轻人,第一次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了篮球教练范畴的、真正的大格局和大智慧。

“好一个‘培养敌人’。”魔术师约翰逊抚掌赞叹,“陆,你让我看到了拉里·伯德之外,另一个能用思想让我感到兴奋的对手。不,你比他更可怕。”

“我只是觉得,把蛋糕做大,比抢着分一块小蛋糕,要有趣得多。”陆远轻描淡写地总结道。

这个小插曲,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在训练营里激起了层层的涟漪。

球员们的感受,则更加直接和震撼。

他们之前只知道,自己的教练很牛逼,能带队拿冠军,还能请来一群神仙教他们打球。

但他们从未想过,陆远的“牛逼”,已经到了这种可以召集整个篮球界开“武林大会”,并且让所有门派掌门都心悦诚服的地步。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维度的强大。

阿伦·艾弗森在训练间隙,偷偷拉着麦迪说:“T-Mac,你说,教练到底是什么来头?他真的只是一个教练吗?我怎么感觉,他像那种电影里的幕后大佬,整个联盟都是他的棋盘。”

麦迪则看着不远处,正和乔丹谈笑风生的陆远,眼神复杂地说道:“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来头。我只知道,当初在杜克,如果我听了他的话,早点进行核心力量和身体保养的训练,或许我现在……就不会有这么多伤病了。”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追悔和庆幸。庆幸的是,现在还不算太晚。

而勒布朗·詹姆斯,内心的感受则最为复杂,如同一团打翻的五味瓶。

一方面,是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恐惧。

他原本以为,陆远只是一个战术大师,一个会培养球员的伯乐。

他来这里的目的,是想偷师学艺,是想近距离观察这个最大的敌人,找到他的弱点。

可现在他发现,自己看到的,或许只是冰山的一角。陆远所拥有的能量和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想要挑战狮王的鬣狗,却发现这头狮子,竟然还能号令整个森林。

另一方面,一种更加强烈的、病态的渴望和嫉妒,在他心底疯狂滋生。

“为什么?为什么是他?”詹姆斯在一次力量训练中,几乎要把杠铃捏碎,“他只是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凭什么?凭什么他能得到乔丹的友谊,能让魔术师赞叹,能让奥尔巴赫和伍登为他站台?这些,都应该是属于我的!我才是天选之子!我才是联盟的未来!”

他表面上,依旧是那个最谦逊、最努力的球员。

他会主动帮工作人员收拾器械,会恭敬地向每一个传奇请教,会用心地记下每一句战术要点。

但他的内心,已经被嫉妒的毒火烧得面目全非。

他开始更加疯狂地训练,更加偏执地想要在训练赛中证明自己。

他要在这些传奇面前,打败陆远最得意的那些弟子,他要用自己的表现,来向陆远示威,来向所有人证明,他,勒布朗·詹姆斯,才是这个时代的主角。

教练峰会的余波,让训练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如果说之前是“教学”,那么现在,则更像是“论道”。

训练的内容,变得更加深入和精细。

乔丹不再仅仅是教授后仰跳投的动作,他开始分享更高层次的东西。

“阿伦,你过来。”在一场对抗赛后,乔丹叫住了艾弗森,“你刚才那个突破很漂亮,但你为什么在最后一步选择了一个高难度的拉杆上篮,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分球?”

“因为……因为我相信我能打进。”艾弗森理所当然地回答。

“愚蠢。”乔丹毫不客气地评价道,“篮球场上,永远要选择最合理,而不是最精彩的打法。你那个球,吸引了三个人防守,你的队友麦迪,在外线已经空得可以喝杯咖啡再出手了。你放弃了一个成功率百分之九十的选择,去赌一个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个人表演。你是在用球队的胜利,来满足你的虚荣心。”

“我……”艾弗森一时语塞,脸色涨红。

“听着,”乔丹的语气缓和了一些,“我年轻的时候,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但后来我明白了,一个真正的得分手,他的恐怖之处,不在于他自己能得多少分,而在于他能利用自己的得分威胁,为整个球队创造出多少轻松得分的机会。当你开始思考‘如何让我的球队得分’,而不是‘如何让我自己得分’时,你才算真正摸到了得分的‘道’。这,就是我和其他那些得分手的区别。”

这番话,不仅是说给答案听的,也是说给在场所有得分手听的。

麦迪、卡特、皮尔斯,甚至是詹姆斯,都陷入了沉思。

而在另一边,奥拉朱旺的“梦幻舞步”教学,也进入了2.0版本。

他不再拘泥于固定的脚步动作,而是开始强调“感觉”。

“杰梅因,不要死记硬背那些脚步。”大梦对着正苦练转身的小奥尼尔说道,“你要去感受防守者的重心。他的重心偏左,你的进攻方向就应该偏右。他喜欢跳,你就用假动作晃他。他喜欢下手掏球,你就把球举高。你的脚步,应该是从防守者的反应中‘长’出来的,而不是你预设好的。它应该是活的,是即兴的爵士乐,而不是刻板的交响乐。”

他甚至开始让内线球员们练习起了……桑巴舞。

“别笑!”看着一群壮汉笨拙地扭动着身体,奥拉朱旺严肃地说道,“篮球,尤其是内线脚步,是关于节奏和协调性的艺术。桑巴舞,是全世界最好的节奏感训练之一。当你们能在禁区里,像跳舞一样晃动时,就没有人能跟上你们的节奏。”

在防守端,陆远亲自下场,开始向所有人灌输他那领先于时代的防守哲学。

也就是由尼克斯教练团用了整整一年才磨合成功的体系转换防守。

他让助教汤姆·锡伯杜,这位未来的防守大师,在战术板上画出了一个复杂的防守体系。

“从下个赛季开始,联盟的规则将会有重大的改变。Hand-check(上手防守)将被彻底禁止。这意味着,所有外线防守者,将失去他们最重要的防守武器。像艾弗森、韦德、麦迪这样的持球攻击手,将会变得更加无法阻挡。”

陆远的话,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未来的防守,将不再依赖于某一个人的单防能力,而是依赖于一个五人联动的整体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我称之为——‘压迫、轮转、沟通’。”

他指着战术板解释道:“首先,是对持球人的极限压迫。我们的外线球员,要像疯狗一样,从对方后卫一过半场就开始贴身紧逼,不给他任何轻松出球和观察的机会。目的不是为了断球,而是为了消耗他,让他犯错。”

“其次,是弱侧的提前轮转。当持球人通过挡拆突-破第一道防线时,弱侧的球员,必须在他进入三秒区之前,就提前轮转到位,形成第二道屏障。这需要大量的预判和默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持续的沟通。每个人,在防守端都必须不停地说话。‘挡拆了!’‘换防!’‘底角有人!’……一个沉默的防守阵容,就是一盘散沙。我要你们的防守,像交响乐团一样,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但又通过沟通,形成一个和谐而强大的整体。”

他让球员们进行5对5的半场防守演练,而他,则像一个最挑剔的指挥家,一旦发现有人轮转慢了半步,或者没有开口交流,就会立刻吹停比赛,毫不留情地进行训斥。

“罗恩!你刚才为什么不告诉本,你身后有个人在空切?你想让他一个人防守两个人吗?你是在打篮球,还是在打拳击?”

“勒布朗!”他直接点名詹姆斯,“你刚才在弱侧叉着腰看戏吗?你的队友在强侧被两个人围攻,你为什么不提前移动过来,去补防那个投手?你是在等他投进了,再摊开手抱怨吗?在这里,没有超级巨星,只有防守者!”

这番话,让詹姆斯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他习惯了在防守端节省体力,把精力都用在进攻上。

但在陆远的体系里,这种“划水”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在这种高强度的、近乎窒息的防守理念灌输下,

所有球员,都开始重新理解“防守”这两个字。他们意识到,未来的篮球,防守将不再是蓝领的脏活累活,而是一门和进攻同样复杂、同样需要智慧的艺术。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训练营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当陆远宣布训练营的最终篇章时,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地下训练馆,空气仿佛瞬间被抽干,变得凝固而灼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