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前面是万丈深渊,后面是步步紧逼的命运(1 / 1)
季后赛的齿轮依旧在冰冷而无情地转动着。
纽约尼克斯和华盛顿奇才的这轮系列赛,从姚明受伤的那一刻起,就被所有的专家和球迷打上了“毫无悬念”的标签。
而比赛的进程,完美地印证了这个标签的准确性,甚至比预想的还要乏味。
它就像一部早已被剧透了结局的电影,观众们走进影院,不是为了看什么惊心动魄的反转,而仅仅是为了欣赏主角如何用一种优雅而残忍的方式,完成那场注定的杀戮。
第二场,麦迪逊广场花园。
第三场,华盛顿特区威瑞森中心。
两场比赛,像是同一位蹩脚导演拍摄的续集,除了场馆和球衣颜色换了一下,其余的情节几乎是像素级的复制粘贴。
尼克斯像一台由瑞士钟表匠精心打造的战争机器,每一个零件都运转得精准而高效。
凯文·加内特在中距离的跳投稳如盘石,他的每一次出手,都像是在用圆规画圆,标准得让人绝望。
德怀恩·韦德的突破依旧迅如闪电,他在人群中穿梭,如同热刀切开黄油,拉里·休斯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和速度,却连韦德的背影都难以跟上。
而安德烈·基里连科,那个来自俄罗斯的“AK47”,则彻底将这轮系列赛变成了他个人的防守教学秀。
沃利斯泽比亚克像一个孤独的诗人,他在基里连科那片无情的阴影下吟唱着自己最后的悲歌。
每一次跑位,基里连科的脚步都像鬼魅般如影随形;每一次接球,那双长得不像话的手臂就会从最不可思议的角度伸出来,遮蔽他所有的视线。他整场比赛都在做着世界上最艰难的事情——在一个比你高、比你快、臂展比你长、预判比你强的怪物面前,寻找一丝投篮的空间。
每一次得分,都像是从撒哈拉沙漠里拧出一滴水,耗尽了他全部的心力。
奇才队打得不可谓不顽强,不可谓不悲壮。
没有了姚明,他们就像一支失去了龙骨的战舰,只能依靠着船员们悍不畏死的精神,在惊涛骇浪中勉力维持。
拉里·休斯一次次地杀向禁区,迎着加内特和马库斯·坎比组成的钢铁丛林,一次次被撞得人仰马翻。斯泽比亚克被锁死,他成了球队唯一的爆破点,他用自己的身体,践行着奇才最后的尊严。
但篮球比赛,终究不是靠精神和尊严就能赢的。
实力的鸿沟,如同一道天堑,横亘在两支球队之间。
3比0。
尼克斯兵不血刃地拿到了赛点。
整个纽约城都陷入了一种提前庆祝的狂欢氛围。
媒体们已经懒得再去分析第四场比赛,他们的头版头条,都在热烈地讨论着尼克斯在东部半决赛的潜在对手。
是那支由全民皆兵、防守强悍的底特律活塞?
还是那支拥有了小奥尼尔和安东尼·沃克这对王炸组合,志在复仇的迈阿密热火?
球迷们在酒吧里,在论坛上,争论得面红耳赤,仿佛总冠军奖杯已经提前被刻上了纽约尼克斯的名字。
然而,就在这片山呼海啸的喧嚣之中,这艘银河战舰的掌舵人,尼克斯的主教练陆远,却在第三场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悄然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
他没有出现在球队的训练馆,没有和教练组一起观看录像分析,甚至连日常的媒体采访都交给了助教汤姆·锡伯杜。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陆远独自一人,开着他那辆低调的黑色宾利,穿过还未完全苏醒的城市街道,驶向了曼哈顿的上东区。
他的目的地,是一栋从外面看并不起眼,但在体育医学界却如雷贯耳的建筑。
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简称HSS。
这里是全世界顶级运动员的圣地,也是他们职业生涯最后的希望灯塔。
当一个运动员遭遇了足以毁灭其职业生涯的重伤,当全世界的医生都束手无策时,这里,就是他们最后的救赎之地。
在姚明受伤倒下的第一时间,陆远就动用了自己穿越以来积累的所有人脉和资源。
他在近乎强硬的和奇才商议之后,直接安排飞机将姚明从华盛顿接到了这里。
他为姚明联系的,是这家医院的骨科主任,运动医学界的泰山北斗——大卫·阿尔特切克医生。
这是一个传奇人物,一个能让那些身价亿万的球队老板们,心甘情愿地在他的办公室门外,像个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排队等待的男人。
他的双手,被誉为“上帝之手”,亲手拯救过无数超级巨星摇摇欲坠的职业生涯。
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
阿尔特切克医生用他那双稳如磐石的手,和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将姚明碎裂的舟骨完美地拼接了起来。
但手术成功,从来都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当陆远推开阿尔特切克医生办公室的门时,这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对着灯箱上一张巨大的脚部X光片,眉头紧紧地拧成了一个川字。
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着高级咖啡的香气。
窗明几净,可以将中央公园的一角尽收眼底。但这里的气氛,却安静得有些压抑,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陆,你来了。”阿尔特切克医生看到陆远,指了指他对面的皮质沙发,示意他坐下。
“医生。”陆远没有坐下,他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双手撑在桌沿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着老医生,“他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他没有寒暄,没有客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阿尔特切克医生摘下鼻梁上的金丝边老花镜,用手指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他将灯箱上的那张X光片抽了出来,换上了另一张角度不同的片子。
“手术本身,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是完美的。”老医生的声音带着一丝属于顶尖专业人士的自信,“我们使用了最好的植入材料,最先进的微创技术。从一个外科医生的角度来看,姚现在的左脚舟骨,甚至比他受伤前还要坚固。”
陆远的心,稍微往下沉了沉。他听出了医生话语里的潜台词。
“但是……”
这个全世界最让人讨厌的词,还是从老医生的嘴里说了出来。
办公室的温度,仿佛瞬间又下降了几度。
“陆,我必须实话告诉你,这不是一次偶然的意外受伤。这不是被谁踩了一脚,或者扭了一下那么简单。”
阿尔特切克医生的表情变得无比严肃,他拿起一支激光笔,在X光片上姚明那巨大的脚部骨骼结构上,画出了一个红色的圆圈。
“这是应力性骨折。”
“用一个更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这是他自己的身体,在长年累月的超负荷运转下,发出的最严重、最绝望的警告。”
“它在告诉你,它已经撑不住了。”
他指着X光片上那个被圈出的位置,继续解释道:“你看这里,他的足弓结构,天生就比普通身高体重的运动员要更平坦一些。这意味着他的脚底在落地时,缺少足够的缓冲机制。”
“再加上他超过七英尺六英寸的身高,和接近三百磅的体重。”
“你想象一下,一座摩天大楼,却建立在一块并不那么坚固的地基之上。每一次跑动,每一次起跳,每一次急停转身,每一次在低位的强力对抗……对他那双脚的脚踝和足底来说,都是一次小规模的地震。”
“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再坚固的钢筋混凝土,也经不起这样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持续震动。出现裂缝,只是时间问题。”
陆远沉默地听着,他的双手在身侧不知不觉地攥成了拳头,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
这些道理,他懂。
甚至比医生更懂。
因为他来自未来,他亲眼见证过姚明那令人扼腕叹息的职业生涯轨迹。
“我们调阅了他过去几个赛季的所有比赛数据。”
阿尔特切克医生从桌上拿起一份厚厚的文件夹,翻开其中一页,推到陆远面前。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姚明的出场时间、比赛场次。
“场均上场时间接近四十分钟。在一个中锋的位置上,这在当今的NBA,简直就是一种自杀式的行为。没有哪个大个子能经得起这样的消耗。”
“更疯狂的是,每年夏天,当其他的NBA球员都在夏威夷的沙滩上享受阳光,或者在私人训练馆里进行身体保养和康复训练的时候,他,还要马不停蹄地飞回中国,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国家队比赛。”
“亚锦赛,世锦赛,奥运会预选赛,亚运会……”
老医生每念出一个赛事的名字,语气就沉重一分。
“他就像一台被设定了永动程序的机器,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彻底的休息和保养。陆,你也是一个懂体育的人,你应该明白,任何精密的机器,如果只使用不保养,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报废。”
老医生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对天才的惋惜,和对这种“野蛮”使用方式的不解。
“我不知道你在中国有多大的影响力,也不知道你和姚的关系有多深。但你必须想办法让他本人,或者让他背后的管理者明白。”
“他必须做出改变。不是小修小补,而是彻头彻尾的,革命性的改变。”
医生的语气变得不容置疑。
“第一,他的上场时间,未来每个赛季,每场比赛,都绝不能超过三十分钟。我个人建议,最好能控制在二十八分钟左右。这是红线,是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
“第二,他必须学会轮休。尤其是在赛程密集的背靠背比赛中,他必须选择性地放弃一些场次。他的身体不再允许他全勤出战。”
“第三,他必须改变自己的打法。他需要大幅度减少在三秒区内的低位强力背打和肉搏。他得更多地提到高位,利用他的身高和无与伦比的柔和手感,去完成中距离投篮和外线策应。他需要从一个‘重型坦克’,转型为一个‘远程炮台’和‘指挥中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阿尔特切克医生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陆远,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
“他必须,放弃未来所有夏天的,国家队的比赛。所有的。没有例外。”
“他的脚,他的整个身体,每年都需要至少三个月,是完完整整的,不进行任何高强度对抗训练的,彻底的休息和系统性康复。”
“陆,这不是我的建议,这是医嘱。是命令。”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窗外的车水马龙声,仿佛被一层厚厚的玻璃隔绝了。
陆远比任何人都清楚,医生提出的这些条件,对于此刻的姚明来说,意味着什么。
让他减少上场时间?没有了场均四十分钟的姚明,奇才队还能是季后赛球队吗?球队的管理层和老板会同意吗?
让他改变打法?放弃自己赖以成名,也是最具统治力的低位进攻?那他还是那个能让所有对手胆寒的“东方巨人”吗?他的商业价值和球场地位,会不会因此一落千丈?
最艰难的,是最后一条。
让他放弃国家队的比赛?
陆远嘴角泛起一丝无法言说的苦涩。
在美国,这或许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了保护自己的职业生涯和那份上亿的合同,顶级球星选择性地退出国家队,再正常不过。
但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在那个篮球还处于拓荒期的国度,姚明,不仅仅是一个篮球运动员。
比大郅天赋更出色,数据更好的他是一面旗帜,一个图腾,是十几亿人投射在世界最高篮球殿堂的为数不多的希望。他身上背负的,是整个民族的体育梦想和期望。
他自己,也把为国出战,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让他主动放弃,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医生。”陆远的声音有些干涩,他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如果……他做不到呢?或者说,只能做到一部分呢?”
阿尔特切克医生沉默了。
他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从陆远的眼神里,读懂了这件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地,用一种近乎宣判的语气开口。
“那他的左脚,会成为他真正的‘阿喀琉斯之踵’。”
“这一次,我们用最坚固的钢板和螺钉把它固定好了。但下一次,巨大的应力可能会让它在同一个地方,或者在附近的其他脆弱点,再次断裂。”
“一次,两次,三次……”
“每一次受伤,恢复期都会更长,恢复的效果都会更差。直到最后,他的脚踝和足部骨骼会彻底崩溃,像一栋被反复爆破的建筑,最终化为一堆无法修复的废墟。”
“到那个时候,别说继续打篮球了,他能不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走路,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号。”
轰!
陆远感觉自己的脑子里,像是有什么东西被引爆了。
尽管他早就知道结局,但当这个结局,从世界最顶级的医生口中,用如此冰冷而残酷的语言描述出来时,那种冲击力,依然让他感到一阵心悸。
他缓缓站直了身体,向老医生伸出了手。
“谢谢你,医生。谢谢你如此坦诚地告诉我这一切。”他的声音已经恢复了平静。
“这是我的职责。”阿尔-特切克医生握住他的手,能感觉到陆远手心的冰冷。他轻轻拍了拍陆远的手背,“去看看他吧。他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一个教练的战术板,而是一个朋友的肩膀。”
陆远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这间决定了无数人命运的办公室。
走廊很长,很安静,铺着厚厚的地毯,吸收了所有的声音。
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沉重。
他一步一步,走向姚明的病房。
透过门上那块小小的方形玻璃窗,他看到了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
那个在球场上顶天立地,让所有对手都感到畏惧的巨人,此刻,却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有些无助地半躺在宽大的病床上。
他的左脚,被厚厚的白色石膏包裹着,用一个冰冷的金属支架高高地吊起,像一件与他身体无关的陈列品。
他的手里,正拿着一个电视遥控器,正一脸烦躁地在无数个频道之间胡乱地切换着。
屏幕上的光影飞速变幻,映照着他那张写满了迷茫、不甘和烦躁的脸。
陆远在门口站了很久,久到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声。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心中所有翻腾的情绪,都强行压进了心底的最深处。
然后,他脸上挂上了一丝轻松而熟悉的微笑,推开了门。
“哟,这不是我们华盛顿奇才队的当家老大吗?怎么一个人躺在这儿了?是觉得被我们横扫出局太难看,提前找个借口来医院躲清静了?”
陆远的声音不大,但充满了调侃的味道,瞬间打破了病房里沉闷的空气。
听到这个声音,姚明猛地转过头。
当他看清楚来人是陆远时,那张原本布满了阴霾的脸上,瞬间像是乌云散开,挤出了一个大大的、标志性的姚氏笑容。
“嘿,陆大教练,你可算来了!”他的声音因为惊喜而提高了不少,“怎么着,常规赛赢我们,季后赛横扫我们还不够,非要追到医院来,对我这个手下败将进行惨无人道的精神打击是吧?”
他努力地想让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想让自己看起来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陆远也笑了,他没有客气,随手从墙边拉过一张椅子,在床边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
“我这不是听说HSS的病号餐是米其林级别的嘛,特地过来考察一下。”他煞有介事地打量着姚明床头柜上的餐盘,“要是比我们尼克斯球队食堂的营养餐好吃,我正考虑下个赛季找个理由也来这儿住上两个月,就当是带薪休假了。”
“滚蛋吧你!”姚明笑骂了一句,脸上的表情也放松了许多,“天天都是些清水煮菜叶子,配几块没放盐的鸡胸肉,我嘴里都快淡出个鸟来了。我现在做梦都想来一大碗我妈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的那种,再配上两碗刚出锅的大米饭。”
两个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聊着纽约这操蛋的多变天气。
聊着联盟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八卦绯闻。
聊着科比是不是又在媒体面前抱怨队友了,聊着奥尼尔是不是又出了什么新的搞笑言论。
他们很有默契地,谁也没有提“受伤”这两个字,谁也没有提“未来”这个沉重的话题。
姚明一直在笑,笑得很开朗,声音洪亮,仿佛他只是得了一场小感冒,休息几天就能好。
但陆远,却能从他那爽朗的笑声背后,清晰地看到一道道深深的裂痕。
在他那故作轻松的眼神深处,藏着一片挥之不去的、名为“恐惧”的阴影。
这个刚刚被全世界的媒体和球迷加冕为“联盟第一中锋”的年轻人,这个正处在自己职业生涯最巅峰,准备在季后赛的舞台上和凯文·加内特一决雌雄的东方巨人。
他从万众瞩目的云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命运一脚踹进了深不见底的悬崖。
这种巨大的落差,足以压垮任何一个心高气傲的天才。
“你们打得是真狠啊。”
终究,还是姚明自己先忍不住,把话题引向了那轮他本不该缺席的系列赛。
“我看了电视直播,每一场都看了。”他的声音低沉了一些,“KG那家伙,跟打了鸡血似的,攻防两端都跟疯了一样。还有你们那个俄罗斯人,基里连科,沃利都快被他防得怀疑人生了。你们这是憋着一股劲,要向全世界证明,就算没有我这个所谓的‘第一中锋’当对手,你们的冠军也拿得实至名归,是吧?”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酸楚和自嘲。
“我们只是想赢得尊重。”陆远看着他,平静地说道,“用最强硬,最不容置疑的方式。”
“尊重……”
姚明咀嚼着这两个字,脸上的笑容,像是退潮的海水,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他沉默了下去。
眼神变得有些空洞,没有焦点地望着惨白的天花板。
病房里安静得可怕。
只有电视里某个汽车广告的背景音乐,在不知疲倦地回响着。
“陆……”
过了很久,久到陆远以为他已经睡着了的时候,姚明才幽幽地开口。
他的声音很低,低得像是在梦呓,充满了不确定。
“你说,我是不是……就是个玻璃人?”
“是不是天生,就不配打NBA这种强度的比赛?”
“为什么?为什么年年都受伤?为什么总是在我感觉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在最关键的时候,就这么倒下了?”
“我是不是……真的不行了?”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浓得化不开的自我怀疑和否定,像一个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的孩子。
陆远没有马上回答。
他站起身,缓步走到窗边,背对着姚明,双手插在口袋里。
他看着窗外那些在繁华街道上渺小如蚂蚁的人流和车流,看着远处中央公园那片郁郁葱葱的绿色。
“我刚刚,跟阿尔特切克医生聊了很久。”
陆远的声音很平静,却像一块巨石,狠狠地投入了姚明那片死水一般的心湖,激起了滔天巨浪。
姚明的身体,明显地僵硬了一下。
他没有说话,只是嘴唇紧紧地抿成了一条线。
他知道,他最害怕面对的,真正的审判,就要来了。
“医生说,你的手术非常成功。”
陆远转过身,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却像两把锋利的手术刀,直视着病床上那个高大的身躯。
“但他也说了很多。”
“他说,你的身体,就像一台被严重超载的卡车,常年累月地行驶在最崎岖、最颠簸的山路上,从来没有停下来进行过一次像样的检修和保养。”
“他说,你必须做出改变。不是普通的改变,而是从你的上场时间,到你的打球风格,再到你整个夏天的安排,都必须进行革命性的改变。”
姚明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他想反驳,他想大声说些什么。
他想说,我能怎么办?
球队需要我!国家需要我!
但他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些医生的话,就像一把把冰冷的锤子,将他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和幻想,敲得粉碎。
“那怎么办!”
姚明终于爆发了,他用那只没有打针的手,烦躁地抓着自己有些油腻的头发,像一头被困在狭小笼子里的愤怒野兽。
“我他妈能怎么办!”
“让我减少上场时间?我不上场,奇才队就是东部的一支鱼腩!我们连季后赛都进不去!老板和球迷会把我骂死的!”
“让我改变打法?让我飘在外面投篮?那他妈还是姚明吗?那样的我,还有什么资格被称为第一中锋?还有什么价值?”
“让我放弃国家队?!”他几乎是吼出了这句话,激动得想要坐起来,却被吊着的左脚限制住了。
“我怎么放弃?我怎么跟我从小培养我的教练说?我怎么跟篮协的那些领导交代?我怎么跟全国那么多熬夜看我打球的球迷交代?”
“我能怎么办?难道让我站出来,告诉所有人,我不行了?我废了?我姚明是个软蛋,是个懦夫?”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委屈、愤怒和绝望。
像一个被逼到悬崖边的人,前面是万丈深渊,后面是步步紧逼的命运。
“你没有废!”
陆远的声音陡然拔高,像一声炸雷,在小小的病房里轰然响起,瞬间压过了姚明所有的嘶吼。
他几步冲回床边,双手“砰”的一声撑在床沿的金属栏杆上,身体前倾,脸几乎要贴到姚明的脸上。
他死死地,一眨不眨地,盯着姚明的眼睛。
“你只是需要换一种活法!换一种更聪明,更有效率的打球方式!”
“怎么换?”姚明苦笑着,眼神黯淡无光,像两颗熄灭的星星,“像医生说的那样?每场打个二十几分钟,像个瘦弱的欧洲内线一样,飘在外面投篮?那样的我,还有什么威胁?奥尼尔会笑掉大牙,邓肯会觉得我是在逃避!”
“为什么不呢!”陆远寸步不让地反问,他的眼神锐利如鹰。
“谁他妈规定了中锋就必须在三秒区里,跟一群肌肉棒子玩命地肉搏?”
“谁规定了第一中锋的数据就必须是华丽的30分加15个篮板?”
“你今年26岁了!不是19岁那个刚进联盟,什么都需要证明的愣头青了!你的技术,你的球商,你的篮球智商,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你的身体也开始向你发出最严厉的警告了!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靠着身体和一股蛮力去打球了!”
“你得用你的脑子打球!用你的天赋去打球!你最大的天赋,不是你的身高,不是你的体重,而是你那该死的,比后卫还要柔和的投篮手感!是你那该死的,比很多组织后卫还要出色的传球视野和策应能力!”
陆远越说越激动,他的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姚明的脸上了。
“你想想立陶宛的那个传奇,阿维达斯·萨博尼斯!他来NBA的时候,两条腿的膝盖里据说都是碎骨头渣子了!他跑不快,跳不高!但是他只要往罚球线上一站,他就是整个球场上最危险的进攻轴心!他能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把球传到任何一个队友手里!”
“你再想想圣安东尼奥的那个面瘫,蒂姆·邓肯!他现在打得越来越妖,越来越像一个精通所有技术的四号位!他减少了低位的强攻,增加了大量的打板中投和高位策应!但他依然是那支马刺队永远不会倒下的定海神针!”
“大姚!你听着!”陆远的声音充满了蛊惑性,“你拥有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更出色的身高优势!你拥有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更柔和的投篮手感!你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站在三分线内一步,高高在上的进攻指挥官!一个能投篮,能策应,能传球的,前所未有的组织型中锋!”
“你的价值不会因此降低!只会变得更高!因为一个能健健康康地,把巅峰期延长到三十五岁,甚至四十岁的姚明,比一个只能像烟花一样绚烂到三十岁的姚明,要可怕一万倍!”
陆远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姚明的心坎上。
他整个人都懵了,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个唾沫横飞,状若疯魔的男人。
他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他一直被“第一中锋”这个光环,同时也是这个沉重的枷锁,牢牢地困在原地。
他以为,自己必须像沙奎尔·奥尼尔那样,在内线翻江倒海,摧枯拉朽,才能配得上这个称号。
他从没想过,原来,自己还可以有另一条路可以走。一条,或许能通向更远方的路。
“至于国家队……”
看到姚明的眼神开始松动,陆远的语气忽然缓和了下来,但他的眼神,却变得前所未有的郑重和真诚。
“大姚,我知道你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我知道你把为国争光这四个字,看得比你自己的健康,甚至比你的生命都重要。”
“但是,你不是神,你只是个人。一个有血有肉,会疲惫,会受伤的普通人。”
“你不能,也不应该,把十几亿人的篮球希望,都沉甸甸地扛在你和大郅、李冉你们几个人的肩膀上。”
“这对你们太不公平了。”
“中国篮球,需要的不是一个像绚烂的烟花一样,只在夜空中燃烧了短短五六年的姚明。而是一个能像一座永恒的灯塔一样,持续不断地发光发热,照亮未来十五年,甚至二十年航程的姚明。”
“所以,你必须学会说‘不’。你必须学会,自私一点,去保护你自己。”
“这不叫自私,这叫责任。对自己漫长的职业生涯负责,也是对所有爱你,所有指望着你的球迷,负起真正的责任。”
姚明怔怔地看着陆远。
他的眼眶,不知不觉间,已经红了。
这么多年来,从他踏入职业篮球场的那一天起,他听到的,永远都是:
“姚明,你要更强硬一点!”
“姚明,你要多得几分!”
“姚明,这场比赛就靠你了,你一定要带领我们赢球!”
“姚明,你是我们的希望,你绝对不能倒下!”
从来,从来没有一个人,像陆远这样,斩钉截铁地对他说:
你要保护好自己。
你要学会休息。
你可以说不。
陆远是第一个。
“陆……”姚明的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带着浓重的鼻音,像个无助的孩子,“你说得轻巧……我怎么说不?”
“你不需要跟任何人交代。”
陆远斩钉截铁地打断了他。
他的脸上,忽然浮现出一丝自信到近乎狂傲的笑容。
那是一种掌控一切,睥睨天下的强大气场。
“这件事,交给我。”
“什么?”
姚明猛地抬起头,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因为悲伤过度,出现了幻听。
“我说,这件事,从媒体公关,到篮协沟通,所有的一切,我来搞定。”
陆远的笑容愈发灿烂,像冬日里最温暖的阳光。
“你别忘了,我现在好歹也是个冠军教练。这个名头,在国内,应该还算有亿点分量,他们多少会给我一点面子。”
“媒体那边,我来跟他们解释。篮协那边,我亲自飞过去,跟他们谈。”
“所有的压力,我来帮你顶住。所有的骂名,我来帮你背着。”
“你,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想。”
“你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他妈的给老子把这该死的伤,彻彻底底地,完完整整地养好!”
“别说一个赛季,就算让你休息两年,也在所不惜!”
陆远俯下身,凑到姚明的耳边,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一字一句,清晰而坚定地说道:
“因为,我向你保证。”
“属于你的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
“等你王者归来,我会帮你,拿到你想要的一切。总冠军,MVP,所有的一切。无论你到时候,在哪支球队。”
“所以,现在。”
“安心养伤。”
“一切有我。”
轰然一声。
姚明感觉自己心中那座压抑了许久的,名为“委屈”和“绝望”的火山,在这一刻,被一股更强大的,名为“感动”和“希望”的力量,彻底引爆了。
他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
这个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岁的男人。
他不知道陆远要怎么做到这一切,他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相信这个听起来近乎疯狂的,不切实际的承诺。
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压在他身上那座沉重如山的大山,被这个男人,用一种蛮不讲理的方式,硬生生地扛了过去。
他的人生,或许,真的会出现不一样的转机了。
他重重地,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
一个字,却仿佛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一个字,却像是一个重生的誓言。
陆远笑了。
他直起身,脸上的表情又恢复了那种玩世不恭的轻松。他像个没事人一样,伸手拍了拍姚明宽厚的肩膀。
“行了,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为定。你就在这儿好好享受你的米其林病号餐吧,我得回去准备第四场比赛了,争取打得漂亮点,早点把你们奇才队送回家去钓鱼。”
说完,他转身,挥了挥手,头也不回地走出了病房。
潇洒得,像一阵风。
病房的门,被轻轻地关上。
隔绝了两个世界。
门外,是喧嚣的纽约,是即将到来的又一场胜利。
门内,是安静的病房,是一个巨人的眼泪。
姚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用那只没有输液的粗糙大手,死死地捂住了自己的脸。
滚烫的,夹杂着委屈、感动、释放和希望的泪水,从他巨大的指缝间,汹涌而出,浸湿了洁白的枕巾。
那不是绝望的泪水。
那是重获新生的泪水。
……
走出医院的大门,刺眼的阳光照射在陆远的脸上。
他脸上那轻松潇洒的笑容,在转身的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如水的深沉。
他抬头看了一眼纽约那片被高楼切割得支离破碎的,蔚蓝色的天空,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刚刚许下了一个何等沉重的诺言。
那已经远远超越了篮球的范畴,超越了朋友之间的情谊。
那是一份,对一个朋友的未来,甚至是对一个民族篮球未来的,沉甸甸的承诺。
这条路,注定比他带领尼克斯建立一个王朝,要艰难百倍,复杂千倍。
但他的眼神里,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
只有燃起的,如同烈焰般的熊熊斗志。
他是陆远。
一个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的,来自未来的穿越者。
他的脑海里,一个庞大到足以震动整个世界篮坛的,周密而疯狂的计划,已经开始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疯狂地运转和推演起来。
而这个庞大计划的第一步。
就是先干脆利落地,以一种最具统治力的方式,拿下眼前这个已经唾手可得的,属于他和尼克斯的,第三座奥布莱恩杯。
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熟练地按下了快捷拨号键。
电话几乎是在响铃的第一声,就被接通了。
“汤姆。”
电话那头,传来了球队首席助教,那个以防守和铁血著称的偏执狂,汤姆·锡伯杜,永远精力充沛的声音:“头儿!有什么指示?”
“通知所有人,今天下午的训练取消,全队放假半天。”
陆远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一毫的感情。
电话那头的锡伯杜愣了一下,这完全不符合陆远的风格,尤其是在季后赛期间。
“但是明天增加专项训练,我们要在下一场比赛。把奇才队彻底打垮。不给他们任何一丝喘息的机会。”
电话那头的锡伯杜愣了一下。随即兴奋地回答。
“收到。头儿!”
挂掉电话。陆远发动了汽车。
黑色的宾利像一道闪电。汇入了纽约的车流之中。
电话那头的锡伯杜,沉默了足足三秒钟。
随即,他发出了兴奋到近乎变态的,压抑着的笑声。
“收到!头儿!我保证完成任务!”
挂掉电话。
陆远发动了汽车。
黑色的宾利,像一头从沉睡中苏醒的沉默野兽,发出一声低沉的咆哮,瞬间汇入了纽约拥堵而繁华的车流之中。
一场更大的,即将席卷整个联盟的风暴。
正在悄然酝酿。
而风暴的中心。
就是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的,王朝的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