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从明天起,战争,正式开始(1 / 1)

加入書籤

总决赛的舞台,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更加充满了戏剧性。

费城76人对阵——

洛杉矶湖人。

当这个对阵出炉时,全世界的媒体都陷入了狂欢。

这轮系列赛根本不需要任何预热,它本身就是一部充满了恩怨情仇的史诗级大片。

奥尼尔对阵科比。

这对曾经联手创造了紫金王朝,后来又因为矛盾而分道扬镳,反目成仇的超级巨星,在两年之后,竟然在总决赛的舞台上,以对手的身份,再次相遇。

一个是想证明自己离开对方也能夺冠的旧王,一个是想在没有对方的情况下建立新王朝的孤王。

卡特对阵艾弗森。

这对曾经在费城并肩作战了整整十年的后场双枪,一个是这座城市曾经的“答案”,一个是这座城市现在的图腾。

在十年的蛰伏之后,艾弗森选择远走洛杉矶,与科比联手,追逐他的冠军梦。

而卡特则在艾弗森离开后,接过了他的枪,成为了这座城市新的英雄。

现在,昔日的英雄,以征服者的姿态归来,挑战现任的王者。

这已经不仅仅是篮球了。

这是关于忠诚与背叛,关于旧恨与新仇,关于谁才是真正的王者的一场终极审判。

系列赛第一场,在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打响。

湖人队从比赛一开始,就展现出了他们恐怖的进攻火力。

科比和艾弗森,这两个联盟最顶级的得分手组成的后场,简直就是一台无解的得分机器。

他们就像两把最锋利的刀,轮流捅向76人的心脏。

科比在右侧,用他那美如画的后仰跳投将球送进篮筐。

下一个回合,艾弗森就在左侧,用他那蝴蝶穿花般的变向将防守者晃得找不着北,然后一头扎进内线,在人缝中将球打进。

你根本无法防守。

你收缩内线去堵艾弗森,科比就在外线惩罚你。

你扑出去防科比,艾弗森的突破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半场结束,湖人领先15分。

科比和艾弗森,两人联手砍下了45分。

76人的更衣室里,死一般沉寂。

球员们大口地喘着粗气,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无奈。

“我们防不住他们。”卡特第一个开口,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负责主防艾弗森,半场下来,他的体能几乎被耗尽了,“他们两个人,就是无解的。你堵住了一个,另一个就会杀死你。”

奥尼尔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巨大的冰袋敷着自己饱经沧桑的膝盖,一言不发。

他的眼神,穿过更衣室的墙壁,仿佛看到了对面湖人更衣室里,那个这赛季刚从8号改穿24号球衣的男人。

他太了解科比了。

当科比进入这种得分模式时,他就是神。而现在,他的身边,还多了一个同样不讲道理的“答案”。

“既然防不住,”奥尼尔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却像一块巨石,砸进了每个人的心里,“那我们就不防了。”

所有人都抬起头,不解地看着他。

“我们跟他们对攻。”奥尼尔站了起来,他那庞大的身躯,投下了一片巨大的阴影,“文斯,下半场,你放开了打。不用管战术,不用管其他人。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得分。他们进一个,你就给我还一个。把所有的球权,都给你。”

卡特愣住了。他看着奥尼尔,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他没想到,一向视数据如命,把球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奥尼尔,会主动放弃进攻的核心地位。

“那你呢?”卡特问。

“我?”奥尼尔咧开大嘴,露出一口白得吓人的牙齿,他的笑容里,带着一丝狰狞,“我负责把他们的内线,砸个稀巴烂。我负责抢下每一个篮板。我负责给科比每一次上篮,都送上一次狠狠的犯规。我来干所有的脏活累活。你,就负责当那个万众瞩目的英雄。”

心高气傲的奥尼尔之所以会作出这种选择,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

冠军!

下半场比赛开始,场上的局势风云突变。

卡特被彻底解放了。

他不再去思考如何组织,如何带动队友。

他的眼里只剩下了篮筐,和那个穿着湖人24号球衣的男人。

科比用一个高难度的滞空拉杆上篮得分,引爆了全场。

下一个回合,卡特就在几乎同样的位置,用一个更加夸张的360度转身,迎着两个人的防守,将球打进,还造成了加罚。

艾弗森用一个眼花缭乱的变向过掉了防守者,杀入篮下得分。

下一个回合,卡特就直接在三分线外一步,迎着艾弗森的防守强行出手,篮球像一颗巡航导弹,精准命中。

整个斯台普斯中心,都看呆了。

他们看到的,不是一场总决赛,而是两个来自不同球队的超级巨星,在进行着一场华丽到极致,也惨烈到极致的个人得分表演。

科比对决卡特。

针尖对麦芒。火星撞地球。

科比的每一次得分,都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他才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得分手。

而卡特的每一次回应,都像是在告诉他,王座之上,并非只有一人。

比赛的最后一分钟,湖人领先1分。

科比持球,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

他面对着卡特的防守,连续的胯下运球,突然一个后撤步,身体在空中拧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跳投出手。

这是一个足以入选年度十佳球的动作。

但是,球,在篮筐上转了两圈,在全场球迷的哀叹声中,掉了出来。

就在这一刻,一道黑色的肉墙,拔地而起。

奥尼尔!

他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死死卡住了位置,从湖人队三个内线球员的头顶上,像摘苹果一样,将这个至关重要的防守篮板,狠狠地抓在了自己手中。

他没有丝毫犹豫,甚至没有落地,直接一个橄榄球式的四分卫长传,将球扔向了已经像猎豹一样冲向前场的卡特。

卡特接球,他的面前,只剩下最后一道防线。

那道防线,穿着湖人队的3号球衣。

阿伦·艾弗森。

昔日的队友,此刻,成了宿命的对手。

卡特没有减速,像一辆全速前进的法拉利,直冲艾弗森而去。

艾弗森张开双臂,压低重心,他的眼神,像狼一样,准备迎接这次决定生死的冲击。

就在两人即将相撞的瞬间,卡特突然一个急停,篮球从他的背后,换到了左手。

紧接着,他像一阵风一样,从艾弗森的左侧,抹了过去。

艾弗森的反应已经快到了极致,但他还是慢了半拍。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背影,高高跃起,在空中,舒展着自己的身体,像一架优雅的滑翔机,将球,轻轻地——

放进了篮筐。

最擅长扣篮的卡特,几乎是为扣篮而生的卡特,在这种时候,选择了上篮来完成自己的绝杀。

红灯亮起,压哨,反绝杀!

整个斯台普斯中心,陷入了一片死寂。

卡特落地后,没有咆哮,没有怒吼。他只是平静地转过身,看着还愣在原地的艾弗森。

他们的目光在空中交汇,里面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绪,有敬意,有遗憾,也有一丝属于胜利者的骄傲。

奥尼尔像一辆坦克一样冲了过来,一把将卡特扛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看到了吗!”奥尼尔冲着自己队的替补席,疯狂地咆哮着,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了十年的委屈和忿怒,“这才是我的兄弟!这才是总冠军该有的样子!”

这一场惊天动地的逆转,彻底改变了整个系列赛的走向。

76人队,找到了击败湖人的方法。

那就是用更极致,更纯粹的个人英雄主义,去对抗湖人的个人英雄主义。

接下来的几场比赛,卡特打出了乔丹附体般的表现。

他场均砍下38分,在攻防两端,都完全压制了艾弗森。

而奥尼尔,则彻底化身为内线的恶霸。

他在内线,和湖人展开了最原始的肉搏。他用一次次的强攻,一次次的犯规,不断地消耗着科比的体能和意志。

最终,系列赛第六场,在费城。

76人队以4比2的总比分,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湖人,夺得了这个充满了混乱和传奇色彩的,2008年的NBA总冠军。

当终场的哨声响起,当漫天的彩带从穹顶飘落,当《WeAreTheChampions》的歌声响彻整个球馆时,奥尼尔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他跪倒在地,亲吻着地板,像个孩子一样,泪流满面。

这个在巅峰期,因为陆远的出现,而错失了建立更伟大王朝机会的男人,终于在生涯的末期,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自己。

他从科比手中,从陆远的阴影下,抢回了那个,他认为本该属于他的,王座。

卡特则被兴奋的队友们高高地抛向空中。

他看着球馆里那些为他疯狂欢呼的球迷,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不再是“四大分卫”之一,他不再是谁的接班人。

他就是文斯·卡特,费城的王。

在场地另一边,失败者,正默默地走向球员通道。

科比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他的眼神,像一潭结了冰的死水。

他输给了他最想击败的对手,以一种他最不甘心的方式。

艾弗森则停下了脚步。他回过头,深深地看了一眼,那个正在享受全场欢呼的,穿着76人15号球衣的男人。

十年前,他们曾在这里,并肩作战,约定要为这座城市带来一座总冠军。

十年后,卡特做到了。

只是,站在他身边的,不再是自己。

那一刻,艾弗森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落寞,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

他冲着卡特的方向,轻轻地点了点头,像是在完成一个迟到了十年的交接仪式。

然后,他毅然决然地,走进了那条通往失败的,黑暗的通道。

NBA的喧嚣,随着76人的夺冠渐渐落下帷幕。

一个混乱的,群龙无首的赛季,终于画上了句号。

但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一场更大,更重要的盛会,才刚刚拉开序幕。

全世界的目光,都像被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一个古老的,东方的城市——BJ。

2008年的夏天,这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古都,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向全世界敞开自己的怀抱。

宏伟的“鸟巢”体育场,晶莹剔透的“水立方”,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与那些古老的宫殿和幽深的胡同,交相辉映。古老与现代,在这里,进行着最完美的融合。

这是即将到来的奥运会的主办地。这更是一个神秘的文明古国,向全世界展示自己全新面貌的,最重要的窗口。

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混杂着期待、自豪和一丝紧张的气息。

而对于亿万中国体育迷来说,他们所有的期待,几乎都集中在了一个项目上——男子篮球。

因为,他们拥有姚明。

这个在NBA,已经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是世界第一中锋的男人,将率领着中国男篮,在家门口,向全世界的篮球强者,发起最强有力的挑战。

国家男篮的集训队,早早就开始了备战。

训练馆里,气氛严肃而压抑。

球员们在主教练的带领下,进行着日复一日的,艰苦的训练。

姚明,作为球队当之无愧的核心和队长,训练得比任何人都刻苦。

但他的脸上,却始终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忧虑。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光靠他一个人,是不够的。

中国男篮,从来不缺拼劲,不缺努力。但他们,缺少一个能将所有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的,大脑。他们缺少一个,能看穿对手弱点,能制定出奇制胜的战术,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稳定军心的,真正的战术大师。

他们缺少的,是陆远。

这一年里,陆远在国内搞的那个“燎原计划”,整个中国体育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男人,拥有着点石成金的魔力。他能把一群天赋平平的球员,捏合成一支冠军之师。

但奥运会,迫在眉睫。他会愿意,放下手里那个着眼于未来的宏伟蓝图,来接手国家队这个成绩压力巨大,稍有不慎就会被全国人民的口水淹没的“烫手山芋”吗?

没有人有把握。

篮协的领导,几次三番地想去拜访陆远,都被他以“训练营事务繁忙,无暇分身”为由,婉言谢绝了。他的态度,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丝绝望。

这天晚上,国家队训练馆的灯光熄灭后,姚明没有像往常一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运动员公寓。他那颗被焦虑和责任感填满的心,让他无法安然入睡。

他拨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一个熟悉而沉稳的声音。

“喂,大姚。”

“郅哥,出来一趟。”姚明的声音很低,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决。

半小时后,一辆黑色的奥迪A8,悄无声息地滑到了姚明的路虎旁边。

“去哪?”王治郅问得很简单。他知道,如果不是天大的事,姚明绝不会在这个时间点,用这种语气找他。

“去找他。”姚明没有多说,只是发动了车子,一马当先,冲入了北京城的车流。

奥迪车紧随其后。

车里,王治郅的表情,平静中带着一丝复杂。

他几乎立刻就猜到了姚明口中的“他”是谁。

陆远。

这个名字,对王治郅来说,意味着太多。

它意味着伯乐,意味着导师,意味着六枚沉甸甸的NBA总冠军戒指,意味着一段从不被看好的板凳球员,到冠军王朝核心拼图的传奇旅程。

他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球员,都更了解陆远的脾气。

那个男人,一旦决定了某件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既然选择投身于那个着眼未来的“燎原计划”,就说明,他已经将自己的重心,从眼前的胜负,转移到了更长远的,为中国篮球播种未来的宏图上。

现在去“逼宫”,真的有用吗?

王治郅心里没底。

但他还是来了。

因为他同样理解姚明此刻的心情。

作为中国男篮黄金一代最后的坚守者,作为陆远在NBA最信任的嫡系,他有责任,站在这位国家队队长身边,去完成这最后一次,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努力。

两辆车,一前一后,像两头沉默的野兽,穿过霓虹闪烁的城市,驶向了那个位于京郊,承载着中国篮球未来的体育训练基地。

当姚明那两米二六的庞然身躯,和王治郅那同样挺拔的两米一四的身影,并排出现在“燎原计划”训练营门口时,昏昏欲睡的门卫大爷手里的茶缸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他揉了揉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我的天……这是什么情况?移动长城组团来视察工作了?

“您……您二位……找谁?”大爷的声音都在发颤。

“我们找陆指导。”姚明开口,声音平静而有力。

“陆……陆指导……”王治郅补充了一句,他的声音更柔和,却带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在陆远那间简单到有些简陋的办公室里,两个中国篮球的标志性人物,陷入了漫长的等待。

办公室里,除了桌椅和一个巨大的战术白板,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

只有墙角的一个书柜上,摆放着一个相框。

相框里,是纽约尼克斯队夺得三连冠后,全队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球馆中央抛洒彩带的合影。

照片的正中央,陆远被球员们高高地抛向空中,而他的身边,王治郅正咧着嘴,笑得像个孩子。

姚明有些焦躁地在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他每走一步,地板都仿佛在微微震动。

王治郅则显得平静许多。

他走到那个相框前,伸出手指,轻轻拂去上面一层薄薄的灰尘。

他的目光,穿过玻璃,落在了照片里那个自己身上,眼神里充满了回忆和感慨。

“你说,头儿会答应吗?”姚明终于忍不住停下脚步,低声问王治郅。

王治郅没有回头,依旧看着那张照片,缓缓地摇了摇头。

“不知道。”他轻声说,“如果是为了他自己,他不会。他早就过了需要用冠军来证明自己的阶段了。但如果是为了我们……”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姚明懂了。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陆远满身汗水地走了进来。

他刚刚结束了对那群年轻教练们的战术复盘课,高强度的讲解让他的嗓子都有些沙哑。

他穿着最简单的运动T恤和短裤,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大学体育老师。

当他看到办公室里站着的两座“高塔”时,他先是愣了一下,但那份惊讶只持续了不到一秒,就迅速被一种了然的平静所取代。

“大姚,大郅。”他冲两人点了点头,仿佛他们的深夜到访,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他走到角落的冰箱前,拿出三瓶冰镇矿泉水,自己拧开一瓶,咕咚咕咚灌了大半瓶,然后将另外两瓶分别扔给了姚明和王治郅。

“坐。”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自己则拉过办公椅,大马金刀地坐下。

一时间,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

只有三个人深浅不一的呼吸声。

最终,还是姚明打破了沉默。

“陆指导,我为什么来,你心里清楚。”姚明的性格,一向是直来直去,不喜欢拐弯抹角。

陆远笑了笑,没有接话,只是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知道你忙,我知道你的‘燎原计划’,对中国篮球的未来,比什么都重要。”姚明看着陆远,眼神无比诚恳,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请求,“但是,奥运会,就在咱们自己家门口。这对我们这一代运动员,对我们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你比谁都清楚。”

“我们这支球队,有拼劲,有天赋。阿联从NBA回来,进步很大。大郅也在。李冉也在。我们还有一群能打硬仗的老将。”姚明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一块石头,砸在每个人的心上,“但是,我们就像一群没有指挥官的士兵。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打赢这场仗。我们面对美国队,面对西班牙队,就像面对着一堵根本翻不过去的高墙。”

说到这里,姚明停顿了一下,他深吸一口气,看着陆远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

“我需要你。不,不是我需要你。是这支球队,是这个国家,需要你。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教练。我们需要一个,能带领我们去创造奇迹的人。”

姚明的话说完了。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窗外,夏夜的虫鸣,和远处篮球场上,孩子们不知疲倦的拍球声,交织在一起,让这份寂静,显得更加沉重。

陆远没有看姚明。

他的目光,越过姚明那宽阔的肩膀,落在了他身后,从头到尾一言不发的王治郅身上。

“大郅,你呢?”陆远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很轻,“你也是这么想的?”

一直沉默的王治郅,此刻,终于抬起了头。

他没有像姚明那样站着说话,而是依旧坐在椅子上。

他看着陆远的眼睛,那眼神,不像下级对上级,更像是学生对老师,甚至,是弟弟对兄长。

他没有叫“陆指导”。

“头儿。”

这一个称呼,瞬间让办公室里那种公事公办的严肃气氛,变得柔和了下来。

这是尼克斯王朝时期,球队内部对陆远的专属称呼。

“我跟着你,拿了六个总冠军戒指。”王治郅的声音,沉稳而清晰,“我比任何人都清楚你想要什么。你想要的,从来都不是奖杯,不是荣誉。你想要的是,看到我们这群人,在你的手里,变成更好的球员,更好的人。”

他顿了顿,目光从陆远的脸上,移到了姚明的身上。

“大姚,他为了这届奥运会,付出了什么,我们都看在眼里。他身上的压力,比当年我们在纽约打总决赛还要大一百倍。我们这代人,可能,这是最后一次,有机会在世界的舞台上,为身上的这件红色球衣,去争点什么了。”

王治郅的目光,重新回到陆远的脸上。他的眼神里,没有恳求,只有一种深深的,源于信任的平静。

“头儿,我不想大姚有遗憾。我也不想,将来有一天,当你回想起这个夏天的时候,你自己会有遗憾。”

“我们想跟你,再打最后一场仗。不管输赢。”

王治郅的话,像一把钥匙,精准地插进了陆远心中那把最隐秘的锁。

姚明的话,代表的是国家,是责任,是千钧重担。

那份重量,足以让任何人望而却步。

而王治郅的话,代表的却是他们自己。

是那份在异国他乡,并肩作战,从无到有,一起建立起一个王朝的兄弟情义。

陆远看着眼前的两个人。

一个是扛着十几亿人希望,几乎要被压垮的民族英雄。

一个是追随自己十余年,将自己视作人生导师的最忠诚的弟子。

他想起了自己为什么会毅然决然地放弃在NBA如日中天的事业,选择回国。

他想起了在那个快捷酒店的夜晚,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许下的那个承诺。

他要做的,是播种。

“燎原计划”,是在为中国篮球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这没有错。

但眼前的奥运会,又何尝不是一次播种?

为姚明,为王治郅,为这一代为了中国篮球,付出了整个青春的运动员们,去争取一份他们从未有过的希望。

为这片土地上,所有热爱着篮球,期待着奇迹的人们,去播撒一颗名为“荣耀”的种子。

这两者,从来都不是矛盾的。

未来很重要,但现在,同样不可辜负。

陆远沉默了很久很久。

久到姚明那颗原本被点燃的心,都快要一点点冷却下去。

然后,他站起身,走到了办公室那块巨大的战术白板前。

那上面,还密密麻麻地,画着他刚刚给青年教练们设计的,无比复杂的,关于未来十年中国篮球青训体系发展的战术图。

那些符号和箭头,代表着他的心血,代表着他为之奋斗的,遥远的未来。

他拿起板擦。

在姚明和王治郅的注视下,他伸出手,将那些代表着未来的,精妙的符号和箭头,一点一点地,毫不犹豫地,全部擦掉。

粉笔末簌簌落下,像一场无声的雪。

那是一种告别,也是一种承诺。

很快,巨大的战术板,变得一片空白,就像一张等待着被书写的崭新的画卷。

然后,陆远拿起一支黑色的马克笔。

笔尖划过白板,发出“滋滋”的,令人心跳加速的声响。

他在战术板的最中央,写下了三个硕大的,充满了力量和压迫感的英文字母。

“USA”。

他转过身,看着已经惊得说不出话的姚明,和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会心微笑的王治郅。

他的脸上,是那种熟悉的,平静之中,却蕴含着雷霆万钧之力的微笑。

“什么时候开始?”他问。

姚明看着那块战术板,看着那个代表着世界篮球最高峰,也代表着他们最大敌人的名字,感觉自己浑身的血液,都在这一瞬间,被彻底点燃了。

他知道,那个无所不能的,那个总能化腐朽为神奇的男人,回来了。

“明天一早,七点,国家队训练馆。”姚明回答,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微微颤抖。

“好。”陆远点点头,只说了一个字。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助理的号码。电话几乎是秒接。

“通知所有教练,‘燎原计划’暂停一个月。所有工作,等奥运会结束再说。”

电话那头传来助理无比惊讶,甚至有些语无伦次的声音,但陆远没有解释。

他挂掉电话,看着姚明和王治郅,眼神,在一瞬间,变得锐利如刀。

“回去告诉你们的队友们,”他的声音不大,却像战鼓一样,敲在两人的心上,“从明天开始,他们之前学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忘了。”

“从明天起,战争,正式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