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不解释(1 / 1)

加入書籤

当那记石破天惊的压哨绝杀,如同一柄淬了剧毒的匕首,刺穿金州勇士队39连胜那身看似坚不可摧的金甲时,整个北美大陆的体育媒体,都陷入了一场长达十二小时的、狂欢式的集体高潮。

《弑师!麦迪狂砍58分,演繹篮球史上最悲壮的个人英雄主义!》《王座崩塌!39连胜终结,克利夫兰一夜成为英雄之城!》《分析:陆远的体系并非无敌,天赋的极致燃烧足以弑神!》

无数的专栏作家和篮球评论员,都在用最华丽、最激昂的辞藻,去解构这场足以被载入史册的对决。球迷们在论坛和社交媒体上,为麦迪的孤勇而呐喊,为勇士的落败而扼腕,为这场充满了宿命感的师徒对决而热泪盈眶。

一切,都像是一场盛大的、属于纯粹篮球的节日。

然而,当黎明的微光,第一次刺破深夜的狂欢时,一股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暗流,开始以一种悄无声息、却又迅猛无比的姿态,从互联网最阴暗的角落里,蔓延开来。

它像一场无形的瘟疫,最开始,只是几个不起眼的论坛角落里,几条看似“内部人士”的匿名爆料。

“兄弟们,别光看比赛了,听我一句劝,去查查勇士队那个新老板大卫·陈的背景,有惊喜哦。”“呵呵,你们真以为一个华尔街的毛头小子,能拿出十几亿美金的现金,就为了买一支NBA球队玩玩?天真。”“科汉那个大嘴巴,在一次私人派对上喝多了,亲口说的,买球队的钱,根本不是那个姓陈的,而是……你们懂的。”

这些帖子,起初淹没在对比赛的海量讨论中,毫不起眼。但很快,一些拥有数十万粉丝的、以“深度挖掘”、“幕后揭秘”为卖点的体育博主,开始转发、并“不经意”地评论这些流言。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虽然缺乏证据,但逻辑上似乎说得通?”“如果这是真的,那将是NBA历史上最大的丑闻,没有之一。”

紧接着,仿佛是约好了一般,两篇重磅文章,在同一时间,被推送到了雅虎体育和福克斯体育的首页。

第一篇,来自一位在财经圈颇有名望的调查记者,标题耸人听闻——《空手套白狼?起底金州勇士新主的资本迷局》。文章以一种极其专业、看似客观的口吻,深度剖析了大卫·陈的个人资产和投资履历,用大量的数据和图表,最终得出了一个极具暗示性的结论:以大卫·陈目前的财力,根本不可能独立完成这次收购,其背后,必然站着一个能量更为庞大、且刻意保持低调的“东方神秘财团”。

第二篇,则出自一位以文笔辛辣著称的篮球专栏作家,标题更加恶毒——《完美的傀儡,与他背后那个名为“陆远”的帝国》。文章从篮球角度切入,指出大卫·陈作为老板,在球队运营中毫无存在感,从不接受采访,从不插手球队事务,所有权力都集中在陆远一人手中。这在NBA三十支球队中,是绝无仅有的现象。文章的最后,他用一种悲天悯人的语气写道:

“我们究竟是在崇拜一个篮球天才,还是在为一个绕过了联盟所有规则、建立起自己私人王国的独裁者,献上我们的掌声和膝盖?当主教练同时也是球队的真正主人,比赛的纯粹性,又将从何谈起?”

如果说之前的匿名爆料,只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几颗小石子。那么这两篇文章,就是两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舆论场!

一夜之间,风向,全变了。

人们讨论的焦点,不再是麦迪那神乎其神的58分,不再是那记荡气回肠的绝杀。而是变成了对陆远、对勇士队、对这场收购案,铺天盖地的质疑。

“白手套”、“傀儡老板”、“东方资本”、“欺诈联盟”……这些充满了阴谋论色采的词汇,如同病毒一般,爬满了每一个体育新闻的评论区。

那些曾经将陆远奉为“篮球之神”的媒体,此刻,却仿佛闻到了更具爆炸性的新闻血腥味,纷纷调转枪口,用最暧昧、最引人遐想的标题,进行着后续报道。

《从神坛到祭坛:陆远正面临执教生涯最大的信任危机》《联盟办公室已开始关注勇士队所有权问题,调查或将启动》《沉默的陆远:他究竟是清白的,还是在等待谎言的雪崩?》

一场由杰里·莱茵斯多夫的怨毒所点燃,由亚当·席尔瓦的默许所纵容,由那场恰到好处的失利所催化的舆论风暴,终于,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席卷而来。

它的目标,不是陆远在球场上的王座。

而是要从根基处,挖空他所有权力的合法性,将他彻底,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正在王座之下,疯狂啃噬着基石的蚁穴。

奥克兰,勇士队的训练馆。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压抑而又微妙的气氛。

训练场上,球员们依旧在进行着战术演练,但那曾经行云流水、充满了灵性与默契的传切配合,此刻,却变得有些滞涩和僵硬。

德里克·罗斯在一次突破分球时,罕见地,没有选择空位的佩贾,而是将球传给了位置并不算好的库里,仿佛在刻意证明着什么。结果,库里在干扰下投篮偏出。

斯蒂芬·库里,在一次无球跑动中,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他在绕过姚明的掩护后,出现了半秒钟的犹豫,似乎在思考自己应该出现在哪个位置,而不是像往常一样,凭着肌肉记忆和战术本能,自然而然地完成跑位。

鲍里斯·迪奥,这位球队的“润滑剂”,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他只是沉默地传球,沉默地跑动,像一个失去了灵魂的机器。

连一向以凶悍著称的拉加·贝尔,在防守训练中,都显得有些魂不守舍。

他们不是傻子。

他们每个人,都有手机,都能看到外界那些铺天盖地的、充满了恶意的揣测和攻击。

他们曾经为之骄傲的“科学篮球”,他们所信奉的“陆远体系”,在一夜之间,仿佛都染上了一层名为“阴谋”的、肮脏的色彩。

他们开始怀疑。

怀疑自己所获得的成功,是否真的那么纯粹。怀疑自己所在的这支王者之师,其基石,是否真的建立在谎言之上。怀疑那个带领他们创造了39连胜神话的、如神明般的主教练,是否真的,是一个欺骗了全世界的、最大的骗子。

这种怀疑,就像一根看不见的毒刺,扎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它不致命,却让他们在每一次传球,每一次投篮时,都感到一阵隐隐的、无法忽视的刺痛。

更衣室里,气氛更是凝重如冰。

球员们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默地刷着手机,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那曾经充满了欢声笑语、兄弟情谊的空间,此刻,只剩下压抑的、令人窒官的死寂。

“这帮狗娘养的记者!”终于,性格最火爆的安东尼·兰多夫,忍不住将手机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发出一声刺耳的巨响,“他们懂个屁!他们根本不知道教练为我们付出了多少!”

没有人接话。

因为所有人的心里,都盘旋着同一个问题:教练,为什么不解释?

只要他站出来,开一场新闻发布会,或者让那个叫大卫·陈的老板出来,澄清一下,用证据,狠狠地打那些媒体的脸,这一切,不就都烟消云散了吗?

可他,没有。

他选择了沉默。

而这种沉默,在外界看来,是心虚。在球员们心中,则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

“都别看了。”

一个沉稳的声音,打破了死寂。

姚明站起身,他高大的身影,像一座山,挡在了所有年轻球员的面前。他没有像兰多夫那样愤怒,但他的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严肃。

“把手机都收起来。现在,不是关心那些东西的时候。”

库里抬起头,那张娃娃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迷茫的神色:“姚哥,可是外面……他们说的太难听了。他们说教练他……”

“他们说什么,重要吗?”姚明打断了他,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重要的是你们。”

一句话,问住了所有人。

信吗?

从理智上,他们不愿意相信。那个在训练中对他们严苛到极致,在生活中却对他们关怀备至的男人;那个用匪夷所思的科学方法,治好了罗斯的膝盖,延续了佩贾的生涯,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达到了职业生涯巅峰的男人;那个如同神明般,带领他们创造了历史的男人……他们无法将他和“骗子”、“独裁者”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

但从情感上,那种被全世界质疑和孤立的感觉,那种昔日荣光被玷污的屈辱感,却像潮水一样,包裹着他们,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时,更衣室的门,被推开了。

陆远走了进来。

他依旧穿着那身简单的运动服,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仿佛外界那场足以将任何人撕碎的舆论海啸,对他而言,不过是窗外的一阵微风。

他看了一眼地上摔碎的手机,又看了看球员们那一张张写满了困惑、愤怒和不安的脸,没有说任何一句安抚的话。

他只是走到战术板前,拿起笔,写下了他们下一个对手的名字——犹他爵士。

“一个小时后,战术分析会。我希望到时候,你们的脑子里,想的是德隆·威廉姆斯的挡拆,和艾尔·杰弗森的低位单打,而不是那些跟篮球无关的、愚蠢的垃圾信息。”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君临天下般的威严。

说完,他转身,就准备离开。

“教练!”

姚明叫住了他。

陆远停下脚步,回头,静静地看着他。

姚明深吸了一口气。

姚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和你站在一起。”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陆远。

他们看到,陆远那双深邃如星空的眼眸里,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姚明,看了足足有十秒钟。

那十秒钟,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然后,他缓缓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我的解释,就是下一场比赛的比分牌。”

“至于其他的事情……”

陆远顿了顿,嘴角,勾起了一抹极其细微的、充满了绝对自信和一丝不屑的弧度。

“……与你们无关。”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更衣室。

只留下了一屋子,被他那霸道绝伦的态度,震得目瞪口呆的球员。

这就是陆远。

安东尼·兰多夫张大了嘴。

马可·贝里内利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鲍里斯·迪奥端着咖啡杯的手,微微一滞,他那双总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里,第一次,浮现出了一丝深深的困惑。

他看不透,也想不通。

然而,就在这片几乎要沸腾的沉默之中,有三个人,他们的反应,却与众不同。

姚明,依旧像一座沉稳的巨山。在陆远转身离开的那一刻,他那紧绷的肩膀,反而悄然松弛了下来。

他垂下眼帘,掩去了眼神深处那抹了然与释然。

他知道,这才是他所认识的那个陆远。

而斯蒂芬·库里,这个看起来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的“娃娃脸杀手”,此刻,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站起身,走到兰多夫那部已经摔得屏幕碎裂的手机前,弯腰,将它捡了起来,然后轻轻地放在了兰多夫的座位上。

“安东尼,”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教练说得对。这些东西,是垃圾信息。”

他抬起头,那双清澈的眼睛,环视着每一个队友,眼神中,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令人信服的坚定。

“你们忘了吗?是谁,让我们每个人,都打出了职业生涯最好的表现?是谁,把我们从一群天赋异禀的年轻人,捏合成了一支39连胜的冠军之师?是谁,在我们最需要他的时候,永远站在那里,为我们挡住一切?”

“现在,轮到我们了。”

库里的声音,掷地有声。

“我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我也不在乎。我只知道,我的教练,叫陆远。我的工作,是为他赢得下一场比赛。如果,你们还想和他一起,继续赢下去,就跟我来。”

说完,他第一个,转身,走出了更衣室,走向了训练场。

罗斯,第二个站了起来,没有说一句话,只是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紧随库里而去,那背影,决绝得像一个奔赴战场的士兵。

姚明,看着这两个年轻的领袖,欣慰地点了点头。他走到依旧有些愣神的兰多夫身边,用他那蒲扇般的大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子,别用你的脑子,去揣测那个男人的想法。你,不够格。”姚明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你只需要相信一件事——跟着他,你就能拿到那该死的总冠军戒指,拿到你梦寐以求的一切。这就够了。”

说完,他也转身,如同一座移动的城墙,跟了上去。

剩下的球员们,面面相觑。那股由质疑和屈辱所点燃的火焰,在姚、库、罗这三座不可动摇的磐石面前,仿佛被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是啊……他们差一点就忘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名声、金钱、胜利的荣耀,几乎都源自于那个男人。在他们还不名一文,或是在生涯的低谷中挣扎时,是陆远,向他们伸出了手。而现在,当那个男人面临风暴时,他们却只能躲在他的后面?

一股深深的愧疚感,涌上了所有人的心头。

“操!”兰多夫低吼了一声,狠狠地一拳砸在了自己的大腿上,然后,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抓起球衣,也冲了出去。

迪奥、佩贾、贝里内利……一个接一个。勇士队的更衣室,在经历了短暂的动荡之后,以一种更加决绝、更加纯粹的方式,重新凝聚了起来。

当晚,在奥克兰一家不对外开放的、由姚明包下的私人餐厅里。

勇士队的核心三人组,进行了一次秘密的会谈。

“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严重。”姚明亲自为库里和罗斯倒上了茶,他的表情,异常凝重,“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媒体炒作了。背后,有一只手,在系统性地、有预谋地,推动这一切。他们的目标,是要彻底毁掉教练。”

罗斯握着茶杯的手,青筋毕露:“是莱茵斯多夫那个老混蛋!我敢肯定!除了他,没人有这么大的恨意!”

“恨意,只是动机。光有恨意,掀不起这么大的浪。”库里摇了摇头,他那张娃娃脸上,闪烁着与外表不符的睿智,“能让整个北美的舆论,在十二小时内,集体调转枪口,这需要庞大的资源和对媒体惊人的操控力。而且,你们没发现吗?联盟,太安静了。”

一句话,点醒了姚明和罗斯。

是的,联盟太安静了。安静得,不正常。

按照NBA的惯例,面对这种足以动摇联盟根基的“丑闻”,联盟办公室早就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布一份官方声明,或义正言辞地辟谣,或表示“正在密切关注,将展开调查”,以平息舆论,掌控主动权。

可现在,他们什么都没做。他们就像一个冷漠的看客,任由这场大火,越烧越旺。

“他们在等。”姚明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刀,“他们在等教练先出错。或者说,他们在默许、甚至纵容这场风暴,来逼迫教练,露出破绽。”

“这是阳谋。”库里一字一句地说道,“他们知道教练的性格。他绝不会向舆论低头。而他的沉默,在外界看来,就是默认。这会一步步地,侵蚀掉球队的士气,影响我们的战绩。一旦我们开始连败,‘神话破灭’,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以‘拨乱反正’、‘维护联盟公正’的名义,对我们动手。”

罗斯听得心惊肉跳:“那……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要不要去找教练,告诉他……”

“不。”姚明和库里,几乎异口同声地,打断了他。

姚明看着罗斯,语重心长地说道:“德里克,你要记住。他将他最大的秘密,告诉了我们三个。这不是因为我们最大牌,而是因为,他相信我们。相信我们能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相信我们能守住这个秘密,也相信我们,能在他需要的时候,稳住这支球队。”

“他选择沉默,就意味着,这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像他要求的那样——”

库里接过了话头,眼神无比坚定:

“——为他赢得每一场比赛。用最无可争议的胜利,去击碎所有的谎言。当一座王朝,强大到连谣言都无法撼动时,那些藏在阴影里的白蚁,又能算得了什么?”

三天后,金州勇士队,坐镇主场甲骨文球馆,迎战犹他爵士。

这是“丑闻”爆发后,勇士队的第一场比赛。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

甲骨文球馆,座无虚席。但气氛,却与往日那狂热的、山呼海啸般的“Roaracle(咆哮甲骨文)”截然不同。空气中,多了一丝紧张、观望和不确定。

当陆远从球员通道走出来时,迎接他的,不再是整齐划一的“MVP”呼喊,而是一片复杂的声音。有支持者的呐喊,有中立者的沉默,甚至,还有几声夹杂在其中的、刺耳的嘘声。

而在球场的另一边,记者席,已经挤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像一片密集的钢铁森林,但它们对准的,不是即将登场的球员,而是主队教练席上,那个依旧面无表情的男人。

他们,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等待着勇士队的崩溃,等待着陆远那张冰山般的面具,出现第一丝裂痕。

比赛开始。

勇士队球员们的状态,正如库里所担心的那样,出现了明显的割裂。

以姚明、库里、罗斯为首的核心三人组,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近乎于偏执的专注和杀气。

罗斯,像一头被激怒的公牛,一次次地,用他那不讲道理的爆发力,撕裂德隆·威廉姆斯的防线,冲进内线,在艾尔·杰弗森和保罗·米尔萨普的肌肉丛林中,搏取犯规,或是用匪夷所思的拉杆,将球打进。他的每一次得分,都伴随着一声压抑的怒吼,仿佛要将心中的所有愤懑,都发泄出来。

库里,则变成了一个冷酷的杀手。他放弃了那些灵动的跑位,更多地,是利用姚明的单挡掩护,在三分线外,进行着最简单、也最致命的投射。他的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轻松写意,只剩下冰冷的、如同手术刀般的精准。

姚明,更是在内线,开启了“推土机”模式。他用最纯粹、最原始的体重和力量优势,一次又一次地,强行凿击着爵士队的禁区。每一次背转身,每一次小勾手,都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然而,除了他们三个,其他的球员,明显受到了影响。

迪奥在一次转换进攻中,出现了一次匪夷所思的传球失误,他下意识地看向了场边的陆远,眼神中带着一丝歉疚。佩贾,在接到一个空位传球后,罕见地犹豫了半秒,结果投篮偏出,他懊恼地甩了甩手。替补登场的贝里内利,急于表现自己,急于用得分为球队注入能量,结果反而出现了两次鲁莽的、不合理的强行出手。

整支球队,就像一台精密的、却有两个齿轮突然加速的机器,运转得磕磕绊绊,充满了不和谐的噪音。

他们依旧能得分,靠着那三台超级引擎的强力驱动。但他们失去了过去四十场比赛里,那种行云流水、人球合一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整体性。

比赛,打得异常艰难、丑陋。

勇士队,始终无法将比分拉开。德隆和杰弗森的经典挡拆,一次又一次地,惩罚着勇士队防守端那瞬间的、不合拍的犹豫。

一直到第四节最后两分钟,勇士队,还落后着1分。

TNT的解说席上,查尔斯·巴克利,用一种幸灾乐祸的语气说道:“看到了吗?肯尼!这就是‘蚁穴’的力量!它不会直接摧毁大坝,但它会让大坝的每一个部分,都变得脆弱!勇士队的王朝,正在从内部,开始瓦解!”

肯尼·史密斯则是一脸凝重:“球员也是人。他们不可能完全不受外界影响。陆远那种高压式的、不解释的沉默,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凝聚起核心的战斗力,但同样,也会让角色球员们,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关键时刻,又是库里。

他用一个近乎于搏命的、在失去平衡前的超远三分,强行命中,帮助球队反超了2分。

随后,在爵士队的最后一攻中,是姚明,用一记遮天蔽日的封盖,将德隆的上篮,狠狠地扇飞!

105:103。

勇士队,以一种极其狼狈的、惨烈的方式,赢下了这场比赛。

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时,甲骨文球馆,没有爆发出胜利的欢呼。球员们,也大多面色凝重,没有丝毫喜悦。

这是一场,比输球,更让人感到憋屈的胜利。

它像一个响亮的耳光,抽在每一个勇士球员的脸上。它告诉他们,他们,真的被影响了。那个曾经战无不胜的自己,正在变得脆弱。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成为了真正的战场。

陆远,独自一人,走进了发布厅。

在他坐下的瞬间,无数的闪光灯,如同白昼的闪电,疯狂地亮起。上百名记者,像一群饿了三天的狼,高高地举起了手。

第一个提问的,是ESPN的王牌记者,马克·斯坦恩。他的问题,尖锐而直接。

“陆教练,外界对您和勇士队所有权的质疑,已经愈演愈烈。您至今没有做出任何正面回应,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默认?您是否认为,一个同时拥有球队所有权的主教练,破坏了联盟的公平竞争原则?”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录音笔和摄像机,都对准了陆远。

陆远靠在椅背上,甚至没有去看那位记者。他只是拿起面前的矿泉水,拧开,喝了一口,然后,缓缓地放下。

他的目光,扫视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了兴奋、期待和恶意的脸,嘴角,勾起了一抹若有似无的、充满了轻蔑的弧度。

“下一个问题。”

他甚至,连一个单词的解释,都懒得给。

全场哗然!

这是何等的傲慢!这是对整个媒体界的、赤裸裸的无视!

美联社的记者,立刻站了起来,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陆教练!您的沉默,正在让您的球员们,背负巨大的压力!您没看到他们今晚在场上的挣扎吗?您作为主教练,难道不应该为他们,站出来,澄清这一切吗?!”

陆远,终于,将目光,落在了那个记者的身上。

他的眼神,很平静。平静得,像一片不起波澜的、深不见底的寒潭。

“我的球员,他们的工作,是打篮球。他们的压力,来自于如何防住德隆·威廉姆斯的挡拆,而不是来自于你们这些靠贩卖谎言和焦虑为生的人,敲击键盘时发出的噪音。”

“至于我……”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那股无形的、君临天下般的气场,瞬间,笼罩了整个发布厅。

“我站在这里,是因为联盟的规定。我回答你们的问题,是因为我的涵养。但这不代表,你们有资格,来审判我。”

“关于篮球的问题,我乐意奉陪。至于其他的……”

他环视全场,声音,不大,却像一记记重锤,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你们,也配?”

说完,他直接站起身,在全场记者那惊愕、愤怒、却又不敢发作的复杂眼神中,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发布厅。

只留下了一个,孤傲到极致的、让整个世界都为之失声的背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