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正式跳反(1 / 1)

加入書籤

赛季的终点,一如既往地被金色的光芒所笼罩。

这一次的金色,并非仅仅来自奥克兰甲骨文球馆上空那象征总冠军荣耀的漫天彩带,更源于一种已经让整个联盟都感到麻木,甚至绝望的绝对统治力。

金州勇士队在陆远的率领下,再次完成了对整个赛季的征服。

常规赛中,他们以一种近乎表演赛的轻松姿态,再次刷新了球队的历史最佳战绩,那摧枯拉朽的攻势让所有试图挑战他们王座的对手,都显得像一场可笑的悲剧。

季后赛里,他们更是将这种统治力演绎到了极致。

西部无论是新兴的青年军还是老牌劲旅,在他们那台由姚明、罗斯、库里、迪奥、佩贾所组成的精密而华丽的战争机器面前都未曾撑到第五场。

当他们再次以全胜姿态昂首挺进总决赛时,整个世界都在期待,那支被誉为“王朝终结者”的东海岸绿色巨兽,能不能终结勇士的黑暗统治。

波士顿凯尔特人。

这支球队的组建,从一开始就带着一个无比清晰、也无比狂妄的目的:不惜一切代价击败陆远。

他们的总经理是丹尼·安吉,这位以精明和冷血著称的操盘手,在那个疯狂的休赛期几乎赌上了一切。

他送走球队的未来,换来了联盟最顶级的侧翼得分手雷·阿伦;

他利用复杂的交易得到了曾经的状元内线艾尔·杰弗森;

最惊世骇俗的是他成功说服了那个一直被视为“天选之子”却始终无法触及王座的勒布朗·詹姆斯,将他的天赋带到波士顿。

于是,一个由詹姆斯、保罗·皮尔斯、雷·阿伦、拉简·隆多以及艾尔·杰弗森组成的星光璀璨到令人窒息的“五巨头”阵容正式宣告诞生。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将陆远和他的勇士王朝从王座上狠狠拽下来。

整个赛季他们都在为此而努力。

他们的比赛充满了铁血、强硬与不计后果的身体对抗。

詹姆斯在这里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强大队友,他不再需要一个人扛着整支球队前行。

皮尔斯贡献了他的经验与坚韧。

雷·阿伦带来了他那如同手术刀般精准的致命远投。

隆多则用他鬼魅的传球和强悍的防守,串连着这群天赋异禀的巨星。

他们在东部同样打出了一场极具统治力的季后赛,当他们最终踏上总决赛的地板时,几乎所有专家和媒体都认为,这一次,陆远终于遇到了他真正的对手。

这将会是一场火星撞地球般的史诗级对决。

这将会是新旧两位“时代之王”的宿命交锋。

然而,现实却以一种比最冰冷的嘲讽还要残酷的方式,击碎了所有人的幻想。

那不是一场对决。

那是一场公开的、持续了四场比赛的教学。

或者说,就是一场处刑。

总决赛第一场,在甲骨文球馆山呼海啸般的助威声中开始。

凯尔特人确实展现出了他们强大的个人能力。

詹姆斯用他坦克般的身体一次次冲击着勇士队的防线;

皮尔斯用他万花筒般的进攻技巧不断在中距离制造杀伤;

雷·阿伦不知疲倦地奔跑寻找着稍纵即逝的出手机会。

他们打得足够努力,也足够出色。

但是在他们对面是一支仿佛来自未来的球队。

陆远的球队,根本不在乎你某一个点的个人能力有多么强大。

当詹姆斯持球突破时,他面对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张由迪奥、佩贾甚至拉加·贝尔组成的,不断收缩轮转换位的防守网络。

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体力消耗。

当凯尔特人试图用他们强硬的防守去锁死罗斯和库里时,他们却绝望地发现,球总能合围形成之前,通过迪奥这个拥有后卫般传球视野的内线,被精准地转移到处于空位的佩贾或者贝里内利手中。

而他们引以为傲的内线杰弗森,在那个如同东方长城般矗立在禁区的巨大身影面前,显得是那么渺小。

姚明。

他甚至不需要做出太多华丽的动作,拥有巅峰张伯伦能力的他,只是站在那里,用他恐怖的身高和臂展就足以覆盖整个禁区。

而在进攻端,他那柔和得不像一个七尺六寸巨人所能拥有的手感以及被陆远开发到极致的高位策应能力,让凯尔特人的整个防守体系都陷入了顾此失彼的混乱之中。

第一场比赛,勇士队以一种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完全掌控节奏的方式轻松取胜。

如果说第一场还只是试探,那么第二场就是彻底的击溃。

凯尔特人的教练组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

他们要求球队打得更快更坚决,用更疯狂的防守压迫,去打乱勇士队的进攻节奏。

于是第二场比赛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

隆多像一头疯狗般撕咬着库里。

帕金斯在内线用他粗野的、几乎是犯规的动作不断挑衅着姚明。

詹姆斯更是开启了他“推土机”模式的最强形态。

然而他们再一次低估了陆远,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理解陆远篮球哲学的可怕之处。

你快?

我比你更快!

当凯尔特人将全部防守精力,都投入到疯狂的压迫和身体对抗中时,陆远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整。

他让罗斯彻底放开了手脚。

那个拥有着史上最快第一步的男人,在甲骨文球馆的地板上演了一场让所有人都为之目瞪口呆的速度盛宴。

他像一道闪电,一次次撕开凯尔特人那看似坚固的防线。

隆多的纠缠在他极致的速度面前形同虚设。

帕金斯的补防在他匪夷所思的空中拉杆面前只能望球兴叹。

而当凯尔特人被迫收缩防线去围堵罗斯时,外线的库里以及那个被誉为“意大利炮”的贝里内利则得到了他们最喜欢的开阔的、可以从容出手的空间。

三分雨下起来了。

那冰冷精准、毫不讲理的三分球像一把把尖刀,狠狠扎进了凯尔特人球员的心脏。

当终场哨声响起,比分牌上那刺眼的、超过四十分的巨大分差,宣告着波士顿人的第二次惨败。

他们的“五巨头”在陆远的体系篮球面前就像五个各自为战、迷失了方向的孤独战士。

系列赛移师波士顿。

TD北岸花园球馆,那片见证了无数辉煌与荣耀的绿色海洋,用他们所能发出的最巨大嘘声和呐喊,企图为他们的球队注入最后一丝反抗的勇气。

第三场凯尔特人打出了他们整个系列赛最好的一场比赛。

他们拼尽了所有。

皮尔斯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次次命中高难度的后仰跳投。

雷·阿伦在第四节投进了几乎可以杀死比赛的关键三分。

詹姆斯更是打满了四十八分钟,他的数据栏填满了得分、篮板、助攻,几乎无所不能。

在比赛的最后十秒,他们还领先着两分。

胜利似乎已经触手可及。

整个北岸花园已经陷入了提前庆祝的狂欢。

然而就在这时,陆远叫出了他本场比赛的最后一个暂停。

没有人知道他在那个短暂的暂停里布置了什么。

人们只看到暂停回来后勇士队发球,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库里和罗斯的身上,所有人都以为最后一攻会由这两位超级后卫来执行。

但是球却给到了那个一直在扮演着防守和策应角色的法国人——鲍里斯·迪奥的手中。

迪奥在高位持球。

那一刻时间仿佛都变慢了。

他就像一个冷静的、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用他宽阔的视野扫视着整个球场。

然后人们看到了篮球史上最诡异也最致命的一幕。

那个整场比赛几乎没有参与过几次进攻的巨大身影——姚明,突然从内线提了出来,做了一个看似是为库里挡拆的假动作。就在凯尔特人所有防守球员都被库里的跑位所吸引的那一刹那,姚明却猛地一个转身顺下!

而迪奥的传球也就在那一刻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穿过了层层防守精准地塞到了姚明的手中!

一个完美的高低位配合!

姚明接球,三大步,腾空而起!

隔着补防过来的、满脸绝望的帕金斯和杰弗森,完成了一记石破天惊的双手暴扣!

球进!

哨响!

加罚!

一个杀死比赛的二加一!

整个北岸花园在一瞬间从沸腾的火山变成了死寂的坟墓。

凯尔特人的球员们呆呆地站在原地,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无法置信的、被彻底击垮的绝望。

他们已经拼尽了所有,但在那个仿佛能看穿一切的东方人的算计面前,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

第四场比赛已经失去了所有悬念。

那成为了姚明一个人的加冕舞台。

凯尔特人已经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他们的防线在勇士队行云流水的进攻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

而姚明则在进攻端展现出了他无与伦比的绝对统治力。

无论是低位的背身单打、中距离的精准跳投,亦或是与队友之间那炉火纯青的挡拆配合,他都予取予求无人可挡。

当他在比赛中一次次抢下进攻篮板完成二次进攻时,当他在防守端用他那遮天蔽日的巨掌将詹姆斯的突破直接扇飞出底线时,所有人都明白,这个系列赛已经结束了。

四比零。

一场酣畅淋漓的、让所有质疑者都闭上了嘴的横扫。

当终场哨声响起,陆远依旧平静地站在场边,仿佛这一切都只是理所当然。

姚明以场均四十分、二十个篮板、五个盖帽的恐怖数据,毫无悬念地再次捧起了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的奖杯。

他的身边站着同样兴奋的罗斯、库里、迪奥,以及所有为这座冠军奖杯付出了汗水的勇士队球员。

他们是胜利者。

他们是这个联盟当之无愧的唯一的王。

在球场另一边那片属于失败者的落寞角落里,勒布朗·詹姆斯低着头将毛巾盖在了自己的脸上,他宽阔的肩膀在微微颤抖。

他再一次倒在了那个男人的面前,而且是以无比熟悉的,和以前一样的毫无还手之力的方式。

他已经拥有了他能想象到的最强大队友,但他们依旧不堪一击。

那一刻,一种前所未有的深深无力感,以及对那个站在对面云淡风轻的男人的极致恐惧,彻底吞噬了他。

而在球馆最高层的奢华VIP包厢里,一群西装革履的年长白人,正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冷冷注视着楼下那片属于胜利者的狂欢。

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因为一场精彩比赛而产生的兴奋,也没有因为凯尔特人的惨败而流露出的惋惜。

他们的眼神平静而冰冷。

芝加哥公牛队的老板杰里·莱茵斯多夫缓缓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

他的身边坐着克利夫兰骑士队的老板丹·吉尔伯特以及菲尼克斯太阳队的老板罗伯特·萨维尔。

“看到了吗?”莱茵斯多夫的声音嘶哑,充满了某种压抑的、即将爆发的力量,“这就是他想要的世界。”

“一个由他一个人说了算的世界。一个球员的薪水可以高到我们无法承受的地步。一个他可以随心所欲打破我们所有人辛苦建立起来的商业规则的世界。”

吉尔伯特咬着牙恨恨地说道:“这个混蛋!他毁了篮球!他让比赛变得毫无悬念毫无意义!我们的收视率、我们的门票收入都在因为他这种无聊的统治而受到影响!”

“是的。”莱茵斯多夫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毒蛇般的寒光,“他在球场上是无敌的,我们承认这一点。”

“但是……”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充满了阴谋与算计的冰冷微笑,“篮球从来就不仅仅是球场上的事情。”

“他可以赢得所有的比赛,但是这个联盟最终是谁的还说不定呢。”

“让他尽情地享受他这最后的冠军吧。因为他和他的那个中国巨人统治NBA的日子已经不会太久了……”

一场针对陆远的,更加庞大也更加致命的阴谋,就在他享受着卫冕冠军荣耀的最高光时刻,悄然拉开了序幕。

这些掌控着联盟经济命脉的球队拥有者们终于达成了共识。

他们要联手用他们最擅长,也是最强大的武器——资本与规则,来对那个他们已经无法在球场上击败的魔鬼,进行最后的致命绞杀!

休赛期的阳光,总是带着几分慵懒和惬意。

球员们在享受着他们难得的假期,球迷们在回味着刚刚过去的那个属于勇士队的伟大赛季。

整个联盟似乎都沉浸在一种大战过后的短暂平静之中。

然而在这份平静的表象之下,一股足以颠覆整个联盟权力格局的暗流正在疯狂涌动。

纽约,华尔道夫酒店,水晶厅。

这里即将召开NBA联盟董事会的年度会议。

往年的这个时候这更像是一个例行的、老板们之间联络感情分享商业心得的社交派对。

但是今年气氛却显得异常凝重与诡异。

当杰里·莱茵斯多夫这位公牛队的老板走进宴会厅时,他立刻就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几乎所有中小球队的老板都主动围了上来,他们的脸上,带着谦恭而期待的笑容。

莱茵斯多夫享受着这种众星捧月般的感觉。

他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了。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利用自己在联盟中深厚的人脉和影响力,秘密串联了超过二十位的球队老板,成功组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同盟”。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夺权。

从那个他们眼中日益“专横独断”并且与陆远走得越来越近的“独裁者”大卫·斯特恩的手中,夺回他们认为本该属于他们这些“投资人”的权力。

会议开始了。

斯特恩依旧坐在那张象征着联盟最高权力的主席位上,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严肃而不怒自威。

但是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会议室里那不同寻常的气氛。

那些往日里对他毕恭毕敬的老板们今天看他的眼神里多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有挑衅,有冷漠,甚至还有一丝毫不掩饰的敌意。

会议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着,讨论着上个赛季的财务报告,讨论着新赛季的商业推广计划。

一切都显得波澜不惊。

直到莱茵斯多夫缓缓地站了起来。

“总裁先生,各位董事。”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让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我认为在讨论这些具体的商业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解决一个更根本的结构性的问题。”莱茵斯多夫顿了顿,目光如同利剑一般直视着主席台上的斯特恩,“那就是联盟的权力过于集中了。”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斯特恩先生,您为这个联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所有人都对此表示感谢。”他的话听起来像是恭维,但那语气中的冰冷,却让所有人都明白,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虚伪客套。

“但是时代在变化,联盟的体量已经变得空前的庞大,我们所面临的商业环境也变得日益复杂。我认为再依靠某一个人的‘英明决断’来决定这个价值数百亿美金的商业帝国的未来,已经不再是一种健康,或者说安全的模式了。”

“尤其是,”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尖锐,“当我们看到联盟中出现了像金州勇士队那样完全无视市场规律,用一种近乎于‘作弊’的方式来破坏联盟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竞争平衡时,我们不得不开始担心,担心联盟办公室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去制止这种危险的行为。”

他的话像一枚精准投下的炸弹,瞬间引爆了在场所有“同盟”老板们的情绪。

“杰里说的没错!”丹·吉尔伯特第一个跳了出来,他涨红着脸激动地挥舞着手臂,“我们才是这个联盟的主人!我们投入了真金白银!凭什么我们的球队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球员,要被那个靠着不知从哪里来的肮脏的钱堆砌起来的球队轻易挖走?这不公平!”

“我们需要制衡!我们需要监督!”太阳队的老板萨维尔也高声附和。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都充满了对斯特恩以及对陆远的声讨与控诉。

斯特恩就静静地坐在那里,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这群他曾经视若臣子,如今却集体“逼宫”的诸侯们。

他知道,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他低估了陆远的崛起给这些传统的保守资本家们所带来的巨大恐惧,也高估了自己在这群被贪婪蒙蔽了双眼的商人心中那点可怜的威望。

他试图开口解释,试图告诉他们陆远的模式虽然激进,但却代表着联盟未来的一种可能性,试图警告他们这种内耗最终只会损害联盟整体的利益。

但是莱茵斯多夫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他从助手手中接过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高高举了起来。

“所以,我代表联盟中的二十三支球队,在这里正式向董事会提交一份议案。”

“我们提议成立一个【董事会常务监督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将由七位由董事会投票选举产生的球队老板组成。它将拥有对联盟一切年度预算超过五千万美金的商业合同、一切关于竞赛规则的重大修改,以及一切关于联盟未来发展的长期战略的……最终否决权!”

最终否决权!

这五个字像一记无情的重锤狠狠砸在了斯特恩的心上。

他环顾四周,看到了那些曾经在他面前唯唯诺诺的老板们此刻脸上那得意的冷酷笑容。

他看到了那些少数还保持着中立,或者说与陆远关系不错的球队老板,比如尼克斯的小多兰此刻脸上那无奈而凝重的表情。

投票只是一个走过场的形式。

当莱茵斯多夫将那份写满了二十三个老板签名的议案放到他面前时,他甚至懒得反抗了。

投票结果毫无悬念,压倒性通过。

当莱茵斯多夫宣布这个结果的时候,会议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胜利欢呼声。

他们成功了。

他们将这位统治了联盟三十年的“独裁帝王”拉下了神坛。

他们终于将这个商业帝国的最高权力,牢牢攥在了自己的手中。

庆功的香槟,在水晶厅里被一支又一支地打开,金色的液体在璀璨的灯光下闪烁着胜利的光芒。

莱茵斯多夫被他的“盟友”们簇拥在中心,他享受着这迟来的、属于胜利者的荣耀。

“敬我们的‘监督委员会’!敬我们共同的未来!”他高高举起了酒杯。

“敬我们的未来!”吉尔伯特、萨维尔们兴奋地响应着。

他们得意洋洋地讨论着委员会的七个席位该如何分配,兴致勃勃地计划着,如何利用他们刚刚到手的权力去限制勇士队,去修改那些有利于陆远的规则。

他们甚至已经开始畅想着在不久的将来,那个来自东方的魔鬼,在他们制定的新规则壁垒面前焦头烂额、无计可施的可笑模样。

他们以为他们赢得了整场战争。

而在这片喧嚣与狂欢的中心,那个刚刚被剥夺了所有权力的孤独帝王——大卫·斯特恩,就静静地坐在角落的阴影里。

他的脸上没有愤怒,没有不甘,只有一种死寂般的平静。

他看着眼前这群小人得志的丑陋嘴脸,心中却出奇地没有任何波澜。

当大卫·陈回到奥克兰,对陆远汇报了会议情况之后,陆远不出所料的笑了。

这个NBA历史上已经和奥尔巴赫并驾齐驱的少帅,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端起了面前的那杯氤氲着苦涩香气的咖啡。

“看来他们已经把庆功的香槟都打开了。”

“让他们赢吧,让他们尽情地狂欢。让他们站到最高的、最显眼的舞台上向全世界展示他们的傲慢与贪婪。”

“因为站得越高才会摔得越惨。”

“当他们以为自己已经赢得了整个世界的时候,我会让他们在一瞬间失去所有。”

胜利者们没有选择立刻对陆远和勇士队举起屠刀。

他们深知陆远的影响力,明白直接粗暴的打压只会引来不可预测的反弹。

老谋深算的“新王”莱茵斯多夫,选择了一种更具杀伤力的方式——温水煮青蛙。

会议次日,莱茵斯多夫便以“董事会常务监督委员会”第一任轮值主席的身份,接受了ESPN的独家专访。

镜头前,他西装革履,头发一丝不苟,脸上带着充满责任感的沉稳表情。他没有提及陆远,甚至没有直接批评勇士队,而是将自己和委员会包装成了联盟的“拯救者”。

“我们成立这个委员会,不是为了对抗任何人,而是为了保护我们深爱着的联盟。”他的声音透过电视信号传遍千家万户,“我们必须承认,近几年来,联盟的薪资结构出现了不健康的膨胀。部分球队无限制的投入,正在打破联盟多年来努力维持的竞争平衡。这对那些身处小市场、努力经营的球队是不公平的。长此以往,联盟将失去悬念与活力,最终损害的是所有球迷的利益。”

他巧妙地将矛头从针对勇士,转移到了“保护小市场球队”和“维护竞争平衡”的政治正确高地上。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联盟回归到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我们需要更严格的财政审查,更合理的薪资规则,确保每支球队都有机会在公平的舞台上竞争总冠军。这不是限制,这是保护,是为了让联盟的未来更加繁荣。”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一时间,舆论风向变得复杂起来。

许多中小市场的球迷和弱队的支持者们,开始认同莱茵斯多夫的说法。

在他们看来,勇士的“一家独大”确实让比赛有些乏味,一个能够限制“金元篮球”的机构出现,似乎并非坏事。

就在这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攻势下,“监督委员会”打响了第一枪。

在委员会的第一次正式会议上,他们全票通过了一项新劳资条款的草案,并决定提交给下一次董事会表决。

这项草案,被他们命名为《竞争平衡促进法案》。

但所有人都知道,它真正的名字应该叫作——“陆远法案”。

法案的核心内容有两点:

第一,引入“超级奢侈税”概念。任何连续三年超过奢侈税线的球队,将触发惩罚性的“超级奢侈税”,税率是原税率的三到五倍,并且这笔税金将直接定向补贴给联盟中总薪资最低的三支球队。

第二,限制“非鸟权”特例的使用。对于已触发“超级奢侈税”的球队,将禁止他们使用中产特例等方式在自由市场上签约球员,极大地锁死补强空间。

这两条规定,就像为金州勇士队量身定做的镣铐,每一条都精准地打在勇士运营模式的七寸上。

因为陆远根本不在乎缴纳奢侈税,他给勇士队的球员开出的都是条件允许下的顶薪。

这是他一贯的风格,甚至连库里和罗斯,都利用当年的“麦迪条款”,也就是另一个时空的“罗斯条款”,提前签订了顶薪的续约合同。(前面忘了说了,就当是补BUG了吧)

一旦通过,勇士若想保留现有阵容,未来每年需要缴纳的奢侈税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他们引以为傲的、利用中产特例“淘宝”的能力也将被彻底剥夺。

这份草案并未立刻公之于众。

莱茵斯多夫再次展现手腕,将草案内容“泄露”给了一位与他关系密切的资深体育记者。

于是,一篇题为《联盟的自我救赎?“超级奢侈税”或将终结王朝时代》的深度报道,出现在雅虎体育的头版头条。

报道详细解读了新法案的条款,并引用大量“匿名球队高管”的观点,称这是“为了联盟的长期健康,不得不采取的阵痛疗法”。

这篇报道像一颗深水炸弹,在联盟内部激起了巨大波澜。

奥克兰,勇士队训练馆。

陆远和助理教练老尼尔森正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电视上体育评论员们对这份“泄露”的法案进行着激烈辩论。

“这是赤裸裸的针对!”老尼尔森气得吹胡子瞪眼,“他们就差把你的名字写在法案标题上了!大卫就这么看着他们胡来吗?”

陆远笑了笑,给老帅倒上一杯热茶,表情平静如水。

“唐,别生气,这不正是我们预料到的吗?”

“预料到?可我没预料到他们会这么无耻!”

“资本的游戏从来只关乎利益,与无耻无关。”陆远轻轻晃动茶杯,目光深邃,“他们很高明,没有直接攻击我,而是把自己塑造成秩序的维护者。现在抛出这个法案,是在试探整个联盟的反应。”

“那我们该怎么办?”老尼尔森焦急地问,“我们必须反击!让姚、德里克、斯蒂芬他们站出来说话!只要我们的球员发声,那些老板就得掂量掂量!”

“不,”陆远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

“为什么?”

“因为火烧得还不够旺。”陆远将目光投向窗外,那里的天空依旧晴朗,“现在站出来,就正中了他们的下怀。他们会把这描绘成‘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身特权而进行的反扑’,我们就会从挑战者变成被挑战的保守旧势力。”

“莱茵斯多夫想要一场舆论战,那我就让他先把子弹都打光。”

“让他们继续表演,让他们觉得胜券在握,让他们把这个法案从一份草案变成即将被投票的正式议案。”

“当他们把所有人都逼到墙角,当所有球员、所有教练都切身感受到这把火不仅会烧掉我的房子,也会烧到他们自己身上的时候……”

陆远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那时的反击,才不是反击。”

“那叫……起义。”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整个联盟陷入了一种诡异压抑的沉默。

陆远和他麾下的勇士队一言不发。

球员们照常度假训练,仿佛外界的风暴与他们毫无关系。

陆远的社交媒体也停止了更新。

这种沉默被莱茵斯多夫和他的盟友们解读为“默认”和“胆怯”。

他们变得更加有恃无恐。

“监督委员会”频繁召开会议,不断向媒体吹风,为他们的“竞争平衡法案”造势。

丹·吉尔伯特更是公开在电视节目上宣称:“我们正在做一件正确而伟大的事,历史会证明我们的远见。”

联盟办公室里,大卫·斯特恩的处境变得异常艰难。

他被彻底架空,成了名副其实的橡皮图章,每天都要面对莱茵斯多夫派来的“联络官”,签署着一份份他根本不同意却又无力否决的文件。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屈辱。

而那份“陆远法案”,也正一步步地从“泄露的草案”走向“正式的议程”。

莱茵斯多夫宣布,将在下周召开临时董事会,对法案进行最终投票。

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然而,他没有看到的是,在他自以为掌控的平静水面之下,一股由恐惧、愤怒和不安交织而成的暗流,正在疯狂地汇集、膨胀。

起初只是教练圈的私下议论。

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办公室里,波波维奇看着报纸上关于“超级奢侈税”的报道,脸色阴沉。

他的球队虽不像勇士那样挥金如土,但也常年在奢侈税线边缘徘徊。

他明白,这个法案今天砍向陆远,明天就可能落在自己脖子上。

它限制的不仅是金钱,更是一个教练建构球队的自由。

洛杉矶,菲尔·杰克逊在他的海边别墅里给帕特·莱利打了个电话。

这两位都曾建立过伟大王朝的教父级人物,在电话里罕见地达成了共识。

他们都嗅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一种“外行企图彻底掌控内行”的傲慢气息。

球员们的反应则更加直接。

“超级奢侈税”意味着未来顶薪球员续约将变得无比困难,球队老板会更有理由压榨球员合同。

限制中产特例,意味着那些处在生涯中期、希望能拿到体面合同的角色球员,他们的市场将被极大压缩。

这已经不仅仅是针对陆远了。

这是在动整个球员阶级的蛋糕!

一个又一个球员经纪人开始接到客户充满焦虑的电话,球员工会主席办公室的电话铃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

恐慌像瘟疫一样在联盟中蔓延。

每个人都在等待,等待那个始终沉默的男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们需要一个领袖,一个敢于向那群高高在上的资本家们挥出第一拳的领袖。

而被所有人注视着的勒布朗·詹姆斯,却再次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失望的选择。

在一次商业活动中,他被记者追问如何看待“竞争平衡法案”,他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我相信联盟会做出对所有人都最有利的决定。作为球员,我们的工作是打好比赛。”

他选择了中立,或者说,他选择了那群他认为即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而就在莱茵斯多夫为詹姆斯的“识时务”而满意,为即将到来的胜利准备开启香槟庆祝时,他所期待的引爆点终于到来了。

引爆这颗炸弹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已经被他彻底踩在脚下、视若无物的傀儡皇帝。

大卫·斯特恩。

在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午,斯特恩以个人名义接受了《纽约时报》的专访。

在采访中,他扔出了一句震惊整个体育界的话。

“我将在下赛季结束后,提前辞去NBA总裁的职务。”

记者们都惊呆了。

斯特恩继续用一种平静而悲哀的语气说道:“我无法在一个由少数人利用所谓‘规则’,去公然打压排挤那些为这个联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的环境里继续工作。我无法认同那种以‘公平’为名,行‘打压’之实的所谓‘法案’。那不是在拯救联盟,那是在扼杀创新,扼杀激情,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他没有点名,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说谁。

这是宣战!

一个被废黜的帝王,用他最后的名誉与尊严,发出的最决绝而悲壮的宣战!

这篇采访像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整个阴云密布的天空,也成为了陆远一直在等待的最终信号!

当斯特恩的采访出现在网络上的那一刻,奥克兰,陆远的办公室里。

他拿起了电话,拨通了斯特恩的号码。

电话只响了一声就被接通。

“斯特恩先生,”陆远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敬意,“您打完了最漂亮的一仗。”

电话那头,斯特恩发出一声如释重负的疲惫笑声:“陆……剩下的,就交给你了。”

“交给我。”

他挂断了与斯特恩的通话,然后拨出了另一个号码,圣安东尼奥。

“格雷格,是时候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苍老而坚定的声音:“我等了很久了。”

他挂断电话,然后拨出了第二个号码,克利夫兰。

“特雷西,名单在你邮箱里。开始吧。”

电话那头是一个充满了战意的低沉回应:“他们会后悔的。”

做完这一切,陆远缓缓靠在了椅背上。

他的这两个电话,就像两道拥有着最高权限的无声神谕,瞬间激活了一个潜伏在这个联盟深处蛰伏已久、却拥有着足以颠覆整个权力金字塔的恐怖战争机器!

这个战争机器的“大脑”部分是这个联盟的所有教练。

他们的集结源于几年前那场在尼克斯由陆远召开的“教练峰会”。

在那场峰会上,陆远用他超越了这个时代至少十年的篮球理念和管理哲学,彻底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无论是菲尔·杰克逊、帕特·莱利还是格雷格·波波维奇,这些早已功成名就的教父级人物都在陆远所描绘的那个关于未来篮球世界蓝图面前感到了发自内心的震撼与敬畏。

陆远为他们推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而前一段时间,陆远秘密召开的第二次规模较小的峰会,也让他们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他们作为一个被资方雇佣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尊严和话语权是多么脆弱。

陆远在峰会的最后告诉他们:“先生们,我们才是这项运动的核心,我们才是决定比赛胜负、培养伟大球员的人。我们的专业性不应该被那些只懂得看财务报表的商人所肆意践踏。”

“总有一天我们会需要团结起来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那一天,就是今天。

当波波维奇将那份由陆远早就起草好的《联合声明》发到教练协会的内部群组里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和反对。

所有教练无论是名帅还是菜鸟,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签名。

因为他们都明白,这场战争已经不仅仅是陆远和那群老板们的战争,更是“专业”与“资本”的战争,是他们所有教练,为了捍卫自己职业尊严的,退无可退的战争!

而这个战争机器的“心脏”部分,则更加恐怖。

那是由无数星光熠熠的超级巨星所组成的、忠诚于陆远一个人的“球员军团”。

这个军团的根基始于他在杜克大学一手缔造的“蓝魔四连冠”王朝。

答案、大本、文斯·卡特、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埃尔顿·布兰德、理查德·汉密尔顿,保罗·皮尔斯、本·华莱士、斯泽比亚克、迈克米勒、肖恩·马里昂……这些从杜克走出来的天之骄子,视陆远为他们篮球生涯中唯一的“教父”。

陆远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教练,更是人生的导师,是他们愿意用一切去追随的信仰。

杰梅因·奥尼尔,姚明,加内特,纳什,韦德、吉诺比利、阿泰斯特、克里斯·保罗……这一长串几乎可以组成三套联盟最佳阵容的璀璨名字,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受过陆远的指点与恩惠。

他们组成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庞大“陆远兄弟会”。

这个兄弟会的能量有多恐怖?

没有人知道。

因为它从未真正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今天,就是它第一次向这个世界,亮出它那足以撕碎一切的獠牙!

风暴从麦迪那条充满了暗示性的推特开始。

“有些人永远不懂。篮球是关于荣耀、汗水和尊重的运动,而不是资本家会议室里的冰冷数字。我永远站在真正懂篮球的人那一边。#StandWithLu”

紧接着是史蒂夫·纳什。

“是他让我明白了篮球可以是一门艺术。现在有人想毁掉这门艺术。我不同意。#TheGameBelongsToUs”

然后是阿伦·艾弗森。他用他一贯桀骜不驯的口吻发布了一张他身穿杜克球衣与陆远在场边拥抱的黑白照片,配文:

“F**kthesuits.Iridewithmycoach.Forever.#Answer”

如果说这还只是零星的火花,那么接下来的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燎原大火!

“杜克王朝”的弟子们卡特、皮尔斯、布兰德在同一时刻集体发布了那张他们与年轻的陆远共同捧起NCAA冠军奖杯的合影,配上了一句简单却重如泰山的话: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DukeDynasty”

凯文·加内特发布了一段他在训练馆里对着沙袋疯狂怒吼的视频,配文:“THEYWOKEUPTHEWRONGF**KINGGUY!!!!#War”

远在中国的姚明通过他的团队在微博和推特上同步发表了一份用中英双语写就的措辞严谨的声明:“我及我所代表的一切,坚决支持陆远教练为维护球员与教练专业尊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韦德、吉诺比利、阿泰斯特、大本、小奥……一个又一个超级巨星的名字像约定好了一般,密集地、疯狂地,以一种排山倒海无可阻挡的气势,席卷了整个社交网络!

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宣言,瞬间霸占了推特全球热搜榜的前二十位!

ESPN的网站,因为瞬间涌入的流量过大直接崩溃了。

所有的体育论坛、所有的球迷社区都陷入了一种彻底的癫狂沸腾!

“上帝!发生了什么?!”

“整个联盟……整个联盟的超级巨星都站出来了?!”

“这是……这是球员的集体起义吗?!”

“他们都在支持陆远!他们在向老板们……宣战!!”

而就在这场球员引发的网络风暴还没有平息的时候,一记更加致命的重锤落了下来。

由NBA教练协会主席里克·卡莱尔与圣安东尼奥马刺队主教练格雷格·波波维奇联合署名,代表【全体NBA教练协会成员】发布了一份公开的《联合声明》。

声明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刚刚成立的那个“老板监督委员会”。

它痛斥其为“外行领导内行”的荒唐闹剧,是“资本对体育精神的公然强暴”。

它要求联盟董事会立刻撤销这项“将把联盟带入深渊”的错误决议。

否则……

声明的最后用加粗的字体写下了一句让所有看到的人都感到遍体生寒的话:

“否则,全体教练协会成员将保留采取包括‘集体罢工’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来捍卫我们的专业尊严。”

罢工!

这两个字就像一颗引爆的核弹,将这场风暴的威力瞬间提升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足以毁灭一切的级别!

在这场铺天盖地的舆论风暴中,勒布朗·詹姆斯那个刚刚在总决赛上被横扫的失败者试图发出一些不和谐的杂音。

他在个人网站上发表了一段酸溜溜的评论:“我始终认为球员应该专注于打球,而不是被某些善于操纵人心的‘场外因素’所利用。我们应该相信联盟的制度。”

然而他的这番“理中客”言论就像一颗扔进太平洋的小石子,连一朵浪花都没有激起。

甚至不到五分钟,他的好友韦德就直接在他的推特下面回复了一句:“兄弟,有时候有些事比篮球本身更重要。#StandWithLu”

这句回复像一记无声的响亮耳光狠狠扇在了詹姆斯的脸上,让他瞬间成为了整个舆论场上最大的小丑。

而球队的老板们,这些刚刚还在为胜利而狂欢的“征服者”,在短短的十五分钟内,就变成了一群被全世界的怒火所包围的可怜孤家寡人。

他们惊恐地发现他们的敌人不再是一个大卫·斯特恩,他们的敌人是整个联盟!

是那些他们赖以为生的、为他们创造了亿万财富的最核心资产!

他们陷入了一场与自己产品的战争!

这是一场注定会让他们血本无归的,最愚蠢的战争!

“是……是他……”丹·吉尔伯特,那个刚刚还最嚣张的骑士队老板,此刻声音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是陆远……这一切都是那个魔鬼在背后操控!”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转向了那个一直被他们当做“盟主”的男人,杰里·莱茵斯多夫。

而此刻的莱茵斯多夫却像是瞬间苍老了二十岁。

他僵硬地站在那里,手中的酒杯不知何时已经滑落在地摔得粉碎。

他那双精明的、算计了一辈子的眼睛里第一次充满了彻底的、无法掩饰的茫然与绝望。

他输了,输得比斯特恩还要惨。

斯特恩只是失去了明面上的权力,而他和他的这些“盟友”们即将失去的是所有!

是人心,是市场,是他们建立在这个商业帝国之上的一切的一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