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召氏之秘,风雪愈烈(1 / 1)

加入書籤

身为百年世家,又贵为北唐刑部尚书,蒋府府邸却异常的普通,坐落于王城郊外的一处庄园之内,占地与一般的小地主差不多,甚至还有所不如。

冒着风雪回来后,蒋华一顾不得休息,快步通过蒋府的侧门,又经过了数条曲径幽深的小道,来到了蒋府的最深处。

看着眼前原本被藤蔓爬满,青苔满布,此刻却是被大雪覆盖的巨大石门,蒋华一深深呼吸了两口气,才咬破自己的指尖,把沾满血的手指按在石门上一处若不细查,根本看不出来的凹印之上。

待凹印吸收了数息过后,厚重的石门才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扬起大量尘埃雪花后,缓缓打开。

蒋华一理了理身上的尘埃,才阔步走了进去。

通道不长,内部除了少许似乎常年不灭的灯火,其余地方皆略显昏暗,隐约还能看到通道墙上那些溅射了不知多久,已然发黑,散发着淡淡恶臭味的血迹。

蒋华一似无所觉,只顾埋头走着,及至一刻钟后,才来到最深处。

这是一处与普通人卧室相比,略微大点的空间,不过六七个平方罢了,整个房间内空空荡荡的,只有一座墨色棺椁静立其中。

及至眼前时,才发现棺盖虽呈墨色,却晶莹剔透,隐约可见里面一副栩栩如生的老者身影。

老者的身体似乎浸泡在某种液体之中,不时的被他身体的各个毛孔吸收,维持着他的肌体功能。

“孙儿召华一,见过祖父!”

原来,蒋华一不姓蒋,而是姓召。

也不知他是如何瞒过北唐众人的,此事若是传出去,原本就出身东华国的“蒋华一”定要落个欺君罔上、心怀不轨的罪名。

召华一说完这一句,便静静等着,似乎在等待躺在棺椁里的老者对他做出回应。

约莫一个时辰后,老者果真缓缓睁开了双眼,却是一双没有瞳孔,只余黑色水雾盈满的双眼。

乍看之下,让人忍不住心神颤栗。

“好孙儿,你可是很久都没来见祖父了!”

声音苍老厚重,看似从眼前的老者口中说出,又似从遥远的地方而来,仿佛眼前的老者躯体只是一个传递声音的介质。

“祖父恕罪,孙儿知祖父正在遥远而危险的地方闭关,因此不敢随意打扰。今天,却是实在不得已了!”

召华一苦笑一声,便把东华国的近况,以及今天与萧世明的谈话一一告诉了老者。

“咦?东华国竟然还能够崛起?这可跟老夫当初看到的气运之象完全不符啊!”

召华一说完后,老者似乎显得有些讶异。

“是的,在那位年轻的国主风伏纪的带领下,孙儿以粗浅的观运之法看过,确实是蒸蒸日上,有不可阻挡之势。

反观北唐,一直处于混沌之间,孙儿也看不太明白,便想请教祖父,我召家下一步该怎么做?”

对面似乎陷入了沉默之中。

召华一也不着急,耐心地等待着。

许久,老者的声音才传了过来,“抱歉,刚才杀了头来偷袭的畜生。召家气运连绵已经快一千五百余年了,想来你那边如今该有异象产生了吧?”

召华一眼神微扬:“祖父此言何意?如今却是突然大雪连天,这在以往的时节里,根本是不可能的!”

“算算时间,诅咒该是又开始了!好孙儿,若是可以,便安排一下,举家迁到大应去吧!只有大应的顾氏皇族还有一丝机会,能从东仙的诅咒之力中活下来。”

老者声音幽幽,所说的话却让召华一如坠冰窟。

召华一眉头紧锁:“祖父,东仙诅咒是什么?为何以前不曾听您提起过?”

“看来你最近懈怠了,应该已经许久未曾看过书了吧!”

闻言,召华一脸色赧然,并没有说出种种借口,默默承认错误:“孙儿让祖父失望了!”

“哈,算了,我书房右侧书架最上层,于左侧第三格应该有一本不起眼的书,里面便记载着关于东仙诅咒之事,你好好看看,若是不想到大应去,你就自己决定去处。

毕竟,你已经是一家之主,该有自己的担当了!”

说罢,老者的双眼缓缓闭上。

“祖父......”

召华一见此次祖父竟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有些意外,站在原地思忖半天,最终还是缓缓离开了此地。

当天深夜,便有两名年轻人,悄然从“蒋府”庄园里,朝一南一北两个方向,快骑而出。

卧室内,一名风韵犹存,身段丰满的中年美妇一边为召华一捏着头,一边问道:“华一,为什么非得让沉峰与世廷深夜冒着风雪赶路,多危险!”

召华一淡淡道:“如今事情有些诡异,须得尽快观察清楚东华与大应两国国运,方能决定我们今后的去路。”

美妇柔声道:“那为何不是百川,或是后夏,乃至更远的地方呢?”

“这就是先人的债了,债没还完,我们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去其他地方,要不了多久,就会举家败落,被人吃干抹净。”

“嗯?是吗?这其中有什么说道?以前可不曾听你提起过!”

召华一睁开双眼,突然握住了美妇柔若无骨的手,本是冷静的眼神变得异常炙热起来。

“不说这些烦心事了!巧敏,夜深人静,天寒地冻,如此环境,最适合进行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了......”

-----------------

风雪急急,一阵暴雨随着天地间惊雷炸响,连绵涌下。

西景的灭亡给周边国度带来了持久的震撼,就连原先对东华极度忌惮的北唐,都只能陈兵边境河间关,以防东华来袭,失去了继续攻伐的心思。

但随着连绵的暴风雨雪持续来临,让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已经顾不得此事带来的影响,纷纷为了如何在这种异象下生存下去,绞尽脑汁。

不仅是东华,北唐、百川、大应乃至后夏,都持续受到了这场异象的侵噬,不时都能听到哪天哪里,又有哪个地域的人因暴雪暴雨持续来袭,又无御寒和足够生存的粮食,得不到有效的救助,而死了大量的人。

东华国本土境内由于风伏纪在下雪之初就极其重视,提前从民间商户手中回购了大量粮食,又收购了不少从各国贸易而来的资源,因此倒是还没发生过诸如此类的事件。

只有新征服的西景境内,因少数国民的不配合,不领情,而屡次发生冻死饿死事件。

这些事件,确实给风伏纪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气运肉眼可见的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虽然不过几万,却也是不容忽视的情况。

风伏纪虽无奈,却也不得不接受,并继续大力招募民间人才,缓解西景境内基层官员乃至教辅人员的缺失。

一个月后,随着一场罕见的暴雪直接湮灭了安平郡外一座村庄之后,随着消息的扩散,西景境内的百姓才总算暂时抛下了心中的怨恨,认真配合官府的救助与安排。

东华国的气运才就此缓缓止跌。

东华皇宫,未央殿内。

渐渐充盈的朝堂众官一一向风伏纪汇报着最近两个月东华各地的情况,情况有好有坏,大体还是好的,风伏纪却不怎么满意。

这时沮授出列道:“王上,这场雨雪不知还要继续下多久,为免坐吃山空,还是得继续加大与海外以及西边诸国的贸易,以防有失。”

风伏纪微微颔首:“可!灵蕴火炉的量产情况如何?”

沮授回道:“目前的产量已能达到每天两千个左右,随着新一批学员的诞生,应该能增加一倍有余,之前生产的总计15万个灵蕴火炉,已经率先发放给较偏远地带有需要的子民家中,王上勿忧!”

风伏纪笑道:“很好,商宙何在?”

他问了许久,都没见到商宙从官员中出列。

沮授笑道:“王上,守羽估计还沉迷在王上交给他的设想中无法自拔,连王上今天要召见他都忘了!”

“罢了,先退朝吧!诸位爱卿务必认真监控各地的民情,不要让安平郡西宁村之事再次发生!”

“是,臣等定谨遵国主教诲!”

风伏纪点点头,示意沮授一起,朝商宙工作的地方行去。

来到少府专门为商宙开辟出来的,占地达一千平方的工作间内——

此时头如鸡窝,双眼黑眼圈极重的商宙正一边指挥着人手,安装着一座不知用途,呈墨绿色的小房子,自己则拿出一个个散发着淡淡灵蕴,只有半个巴掌大的光灯,安放在房子中各个早就被圈定的要点处。

即使风伏纪的到来,全身心投入的商宙也没注意到,全神贯注地专注在自己的工作之中。

虽不修边幅,他的眼神却极其明亮有神,似乎能实现出一个新的工艺设计,让他极度的兴奋。

“我等见过国主!”

见国主竟亲自到来,将作少府的工匠们顿时惊喜万分,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朝风伏纪躬身行礼。

“诸位辛苦了,不用多礼,继续你们的工作吧!”

“是!”

见国主的态度如此温和有礼,一干工匠仿佛打了鸡血一样,浑身充满了力气。

风伏纪看向蓦然惊醒过来,正一脸不好意思挠着头的商宙,笑道:

“看你的样子,莫非是想用与灵蕴火炉相似的办法,解决大棚的光源与温度调节是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