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流言纷起,鸿鹄英灵降世(1 / 1)

加入書籤

半个时辰后。

梳着极显生动灵转的随云髻,一袭淡紫连身云烟裙,身披鹅绒氅衣的顾清浅便踏着略显轻快的步伐,来到了风伏纪面前。

房门关上时,一抹淡淡的幽香气息随之迎面而来。

看着眼前雅致如梅,又不失英气的佳人,风伏纪眼神微动,嘴角也不由浮起一丝笑意。

“清浅见过国主!”

“免礼!请落坐!来人,上茶!”

适当的礼仪,点到为止后,风伏纪才开口问道:“之前谈的交易可还顺利?”

见他如此开门见山,顾清浅饶有兴趣的注视了他一眼,笑道:“交易已经敲定,初步定下了两千万两的单子,只待贵国把货物交讫,便可返程!”

风伏纪微微颔首,笑道:“看来九公主殿下在大应颇具话语权,虽是使者,却能一言而定如此大的数额。”

顾清浅轻笑一声:“国主谬赞!主要还是此次交易的货物于我大应确实有大用,不然我父皇也不会让我便宜行事!”

“好一个便宜行事!”

风伏纪内心微动,说道:“此次召九公主前来,却是有一事相询!”

“请说!”

“不知贵国对于千鹤门,是如何定位的?”

闻言,顾清浅有些诧异,脑海里念头微转,想起了在旅途中听到的关于风伏纪与千鹤门的纠葛,笑道:

“原来国主召我前来,却是因为这事!千鹤门地理位置确实特殊,不过国主与其之间的恩怨,清浅也有所耳闻,若是国主有意征伐千鹤门,我大应方面应该不至于阻止!”

风伏纪不置可否:“听闻贵国除了因天灾之外,于朝堂之上也颇不平静!朕之所以有所顾虑,却是听闻千鹤门自北唐大军覆灭后,与公主的三皇兄走得极近,似乎有意把灵池湖献给他,寻求庇护之意。”

“北唐大军灭了?”

闻言,顾清浅眼神微张,却是颇为震撼。

这些日子以来,她们三人一直被明为守护,实则软禁在鸿胪寺内,对于外面发生的事情并不知晓。

风伏纪淡然道:“嗯,如今北唐于朕,已经是唾手可得,索性便把以前遗留下来的一些事情顺便处理下。当然,主要是朕对于千鹤门的宝地颇感兴趣!”

顾清浅略显幽怨的眼眸中显着一丝俏意:“国主,我等可是大应使节,于贵国也是善意居多,但这些日子以来,您对我三人的手段,可有些不太礼貌!”

风伏纪哑然失笑:“是朕的不对,九公主见谅!不过确实也是为了九公主三人的安全考虑。”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幽幽说道:“毕竟前几日,北唐的萧国主可是带着高手杀到了王宫之内。”

顾清浅惊“咦”一声,这时才明白了前几日听到的巨大动静原来与此有关,顿时眼神复杂:

“那萧国主倒是好气魄,但做法不可取,与他身份不符!”

说罢,她思虑良久,才开口道:“关于千鹤门与我三皇兄之事,我可以为国主打听一下,希望国主不要因区区一个宝地,与我大应交恶,得不偿失!”

“自然,至少,现阶段是不可能的!”

见顾清浅竟能在明白缘由后,保持着一定的冷静,风伏纪倒有些另眼相看,笑道:

“不然,朕也不至于会先询问九公主,早就让麾下大将杀过去了!”

顾清浅嘴角微扬,旋即敛下,再三看了风伏纪一眼,才幽幽道:

“如此,看来清浅得先回国一趟了,风国主,但愿我们以后不会成为敌人!”

风伏纪没有回避顾清浅注视的目光,微微颔首:“但愿吧!九公主慢走,回国之际,朕也会派人护送三位的车队!”

顾清浅浅身一礼,嫣然一笑:“那就多谢国主了,清浅告辞!”

“来人,送九公主!”

“是!”

出了书房后,顾清浅不知为何,内心微微有些怅然若失,在侍者的引领下,亦步亦趋的回到了鸿胪寺。

三天后,及至交易的货物如数装车完毕后,三人便在一千精锐羽林的护卫下,冒着雨雪,朝大应国出发。

刚行出不远,一匹快马便赶了过来,却是一名宫中侍者。

负责护送任务的燕赤松有些讶异,问道:“可是国主有吩咐?”

“是的,燕都尉,国主忘了还有份礼物要送给九公主殿下!”

燕赤松恍然。

侍者从背上解开一具剑盒来到顾清浅所在的马车前,恭敬说道:

“九公主,此剑名“疏影”,剑长三尺二寸,通体薄如蝉翼,吹毛断发,坚不可摧,是人阶上品的利器,乃是国主赠予九公主此次来访数月的一份心意,请您务必收下!”

听着侍者的言语,马车的布帘一下子被拉开,虽寒风呼啸,却掩饰不住顾清浅两颊那略略发烫的红晕,低声问道:

“此言当真?”

侍者哑然,内心偷笑一阵,连忙把剑盒递了过去,说道:“自是真的,此乃国主亲口所言,愿九公主一路顺风!”

说罢,他恭敬一礼,复又快马离去。

顾清浅把剑盒拿进车厢之内,“刷”地一下打开了剑盒,一柄通体剔透如水的幽碧长剑静静躺在里面。

晶莹剔透的剑身,把她此刻发烫的脸庞映得极其清晰。

旁边,剑侍左小欣不断摇头,隐隐又有些忍俊不禁。

马车外,清浅庄辅剑卫白青松感觉嘴边的酒顿时不香了,一脸的不满,朝燕赤松质问道:“喂喂,你们国主这是几个意思?”

燕赤松耸耸肩:“就我家国主那个修炼狂,正常的回赠礼仪罢了,别多想!”

“呵,是吗?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哪!还疏影剑呢!怎么听着就与我家少庄主的名字如此对仗呢!”

“呵什么呵!你不信关我什么事!兄弟们,军歌喊起来,祛祛寒气,出发喽!”

众将士齐声大笑,很快一阵嘹亮的歌声便在漫天雨雪中,响彻起来。

看着眼前朝气蓬勃,一派青春热血气概的羽林将士,白青松内心的愠气似也突然瓦解,大笑一声,竟也加入了其中。

至于唱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悠悠天地虽苍茫,却似有一抹亮色正于其中酝酿着,只待时机成熟,或可绽放于天地之间。

-----------------

定鼎元年五月下旬,随着北唐西河与北应两大边关被攻陷,偌大的北唐全境,终是全数纳入到了东华国的领土之内。

此举不仅为风伏纪再次带来一波气运的增长,也让他的名声真正响彻到了东部国度之外。

也让东部各国度之主,开始把这位极为年轻的东华国主当成了主要的对手,提起十分的防备与警惕。

然而就在东华国一切朝稳中向好的形势发展之时,于各国民间开始突然流传起一个关于东华国主的可怕流言。

言:东华国主风伏纪乃曾经的白雉皇朝后裔,因白雉皇朝得罪了海外仙门,最终引发数次天地剧变异象,若想停止这异象,唯有杀了风伏纪,灭了东华国,向仙门赔罪,各国子民方有一线生机......

对于稍有点智慧的人来说,此种流言不过装神弄鬼的把戏罢了,一个字都不用值得相信!

但配合如今的天象所导致的种种惨剧,让处于困顿中的各国子民似乎找到了宣泄口。

一时,东华国与风伏纪名声突变,万夫所指,声名狼藉。

渐渐的,于东华国境边关,更不时有流民开始试图聚众攻击,被边关守将无情剿灭后,引燃了受灾的各国百姓心中的黑暗。

在有心人的组织下,一支支所谓的“伏风军”不断组成,冲击着东华国的四方边境。

好在,东华国境之内,因粮食资源充足,暂时并未发生内乱,一派平静。

而四方边关有着大将坐镇,安全也暂时无虞。

但所有人都知道,随着源源不断的乱民被流言吸引,并不断加入讨伐军中,这一场针对东华国的暴风雨,或将前所未有的猛烈。

一个不慎,东华国瞬间倾覆也未可知。

于扰扰的纷乱之中,一位一流英灵终于从第二重银河中落下,于此时机下,宣示着他的临世。

风伏纪有些诧异,甚至暂时放下了心中正在思考的,由王忠嗣亲自带回来的情报,踏入神话殿中。

之所以如此郑重,盖因不仅这位一流英灵的召唤超过了七天的时间,其余五位,亦尚未有降临的趋势。

这种情况于王忠嗣身上发生过一次,为此他干脆投入了十万道气运,为其余五人助力。

而眼前率先降临的这位英灵,于风伏纪而言,更是如雷贯耳。

陈胜,字涉,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乃是发动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先驱。

其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至今流传于世,贯耳不绝。

等阶:凝丹七重境

武学:鸿鹄悲歌诀

天资:顶尖(上限)

体质:惑心焱血躯

惑心焱血躯,拥有此体质者,极富感染力,可激励周边相信他的人,形成万众团结之势,并以之形成对其实力的增幅,人数越多,增幅越强,最高不超过三个小境界。

看到最后一条信息时,风伏纪眼神有些古怪。

也就是说,以陈胜之能,若是能如以前一样,一呼百应,其实力竟能堪比一名炼魄境的修士?

如此人物,怎会是一流英灵?

“因其有小才而无基本仁德,本算是草莽英雄。

但其以前面临绝境时的超前胆识,以及曾经做过的滔天决议所引发的后世影响,让他的功绩足以位列一流英灵,至于顶尖,就算了。”

帝皇印灵适时出现,解释了一句,“当然,若他此世能够改掉以前得势便骄狂的缺点,能入顶尖也未可知!”

风伏纪微微颔首,以深沉的目光注视着眼前英气勃发,目光却显深沉忧郁的英灵,嘴角微扬,骤然一笑。

“陈王,倒也没想到朕此次会迎来你这尊大驾,失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