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清浅之心,伏风救世大会(1 / 1)
陈胜闻言,脸上浮起一丝苦笑,连忙抱拳道:
“不敢当!国主,既然选择了您之召唤,自是心有遗憾与不屈,愿吾此次新生,能活出不一样的结果!
大驾之言,万不敢当,请勿再言!”
风伏纪颔首一笑:“原来如此!但陈王此次到来,时机却是正好,想必你此刻已经了解到了东华目前面临的困境。”
陈胜点点头,曾经的往事似乎还一幕幕在眼前回放,让其目光显得有些阴郁,良久才沉声回道:
“对方既然以这等手段逼迫国主,那吾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涉愿只身潜入敌军,为国主把乱军统筹起来,只待时机至,把他们反过来变成国主手中的一柄利刃!”
风伏纪沉忖片刻,颔首同意道:“可,不过这所谓的伏风军绝对不止是由各国流民组成,这点你要注意!”
陈胜目光幽幽:“国主,如此,岂不正是渗透进敌军势力的大好良机,也可为我东华赢得良机?”
此言一出,风伏纪顿时眼神一亮,骤然抚掌大笑:“好,很好,你说的极对!”
说罢,他来到陈胜眼前,轻拍其肩膀,意味深长道:“那就交给你了,希望陈王不要辜负重活一世的机会!”
陈胜内心一凛,重重点头,抱拳躬身道:“臣谨遵国主教诲!”
“好,今朕命尔为第一任京畿绣衣直指,归朕直属,为从四品,特赐鸿鹄服,掌直驾绣衣,巡视督察东华各境,镇慑宵小奸逆,以扬我东华国威。”
陈胜面色一肃,恭敬一礼道:“臣谢国主隆恩!如无事,那便先出去准备了,此世第一站,当会是伏风军肆虐最为严重的西河关外!”
风伏纪颔首问道:“可要配些精锐禁卫随行,以护周全?”
陈胜昂首挺胸,笑道:“不了,国主,不仅无需任何人相助,臣还得越落魄越好!”
风伏纪一怔,旋即会意:“陈王,珍重!”
“国主请直呼涉名即可,陈王之名万万不可再提,当真是折煞臣也!”
说罢,陈胜再次恭敬一礼,率先离去。
待他走后,帝皇印灵才笑出声来:“驾驭这种人杰,不容易吧!”
风伏纪笑问:“你说呢!朕还以为这等曾经独一份的封王级人物不可能会出现呢!
尽管他昙花一现,但其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极为深远!”
“这又不是我能控制的!只能说,他心中确实有极强的执念,才会应运而出!这样的人物,你就不派人监视住他?”
风伏纪眼里浮起一丝意味深长之意:“无妨!他敢来,朕为何不敢收呢!
再者,比起他,与他位处同时代的千古霸王,朕还想见一见其风采呢!
若连陈胜都无法驾驭,遑论那位!”
“啧啧,有志气,不愧是我看中的帝皇!”
呵!
风伏纪给了帝皇印灵一记弹脑门的奖励,笑道:“小家伙,一天不阴阳怪气,这嘴就不舒服是吧!”
“小气,睡觉去了!”帝皇印灵捂着脑门,转瞬消失。
风伏纪看了一眼天上银河里正剧烈涌动的异象,对于后续将出现的人物充满了期待,转身也踏出了神话殿。
“来人,宣宗正风袙、讲经阁博士钟颢、王庭将军王忠嗣、偏将军李嗣业前来书房议事。”
“是,王上!”
陈胜的到来,对于目前混乱的形势而言,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不知将于持续暴乱的流民军中掀起何等风云!
风伏纪很期待。
但眼下,关于他以及他母亲与白雉遗地,乃至曾经雄霸一方的白雉皇朝之间的关系,也要捋清。
-----------------
东荒山脉,南泽山,南山宗内。
关于白雉皇朝一事不仅止于风伏纪,他的哥哥风九阳其实也很期待!
只是他的期待与风伏纪不同,只有满满的恶意!
数十年前,他母亲正宫之位被抢,导致他的国主之位被“篡夺”一事,让他至今都耿耿于怀,遑论两人之间还有着关于凌兰的深仇大恨。
但自从风伏纪吞并西景,让东华国起死回生以来,他的名字就不时在宗内一众外出游历归来的同门口中出现。
除惊讶之外,皆是羡慕与赞扬之声。
风伏纪过得越好,风九阳内心的仇恨就越深,几欲发狂。
好在如今风伏纪声名狼藉,让他内心的仇恨稍减了一分,极是畅快。
可能是内心郁气一解,竟让他解开了实丹的桎梏,修为突破到了凝丹七重境。
为此,他的师父,也是其母亲的好友,位列南山宗五大长老之一的皇甫琳心情大好,特意为他举行了内门核心弟子的仪式。
“九阳,今天过后,你就是为师的第七个亲传弟子,也是最后一个,希望你能再接再厉,不要辜负你娘亲,也不要辜负为师对你未来的期望!”
风九阳面前,身着蓝色道袍的皇甫琳谆谆教诲,剪裁合体的道袍把她的身段衬托得极为苗条有致,颇具韵味。
或许是从小的经历,让他对年纪较长的美妇都颇有好感。
也因此,风九阳在皇甫琳面前,每次都显得极为紧张,除了极是恭敬,还夹杂着一丝莫名的依赖与依恋。
“是,师父,弟子定不负娘亲与您的教导与期望,努力修行,早日出师!”
皇甫琳见这名最小的弟子在她面前始终如此局促,笑得花枝乱颤,寒风下,其韵味美妇的躯体让人不敢直视。
风九阳只觉喉咙有些干涩,连忙低下头去,以防丑态滋生。
“可爱的小家伙!九阳,准备一下吧!过些日子我们要到百应寺去商议大事,是关于东华国的。
或许,你会非常感兴趣!”
说罢,皇甫琳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身姿摇曳,风情万种的缓缓消失于风九阳眼前。
风九阳浑身冷汗直流,待她走后,才缓缓抬起头来,使劲咽着喉咙。
看着苍茫雨雪中那道若隐若现的杨柳细腰,眼里浮起浓浓的欲火,许久才艰难平静下来,喃喃自语道:
“百应寺?关于东华国?会是什么事?”
-----------------
大应国,安宁公主府内。
刚从秦王府回来的顾清浅一脸的忧虑,静静坐在堂中良久,不发一语。
秦王府,是她三皇兄顾青锋的府邸。
回国后,顾清浅心里念着风伏纪的请求,在把从东华国买来的灵蕴火炉等物资与图纸材料交付宫中后,便立马踏入秦王府中,开门见山的询问千鹤门一事。
岂料,结果如风伏纪所说的那样,千鹤门确实在寻求三皇兄的庇护,并欲献上门中的宝地以为代价。
而三皇兄顾青锋表现出来的模棱两可的敷衍态度,也让她的内心极是黯然。
许是自旅途以来,一路听着关于风伏纪从微末弱势中一路逆袭,带着东华国不断崛起的故事,让她内心对风伏纪产生了一丝好奇心。
常言道,好奇心害死猫!
这份好奇心,在那日王城下首次见到他的风姿时,便不可抑制地转变成一丝好感。
而在东华国内的数个月时间里,看着在风伏纪治下,百姓的生活急剧好转,吏治清明,人人称颂,这丝好感便不断加剧。
以至于她冲动之下,做出了从未有过的“以权谋私”之举,摇身一变成为大应使节,就为了与风伏纪单独见上几面,以全心中日渐产生的倾心之意。
为此,她心中极是不愿三皇兄会因区区一块宝地,便与风伏纪起冲突。
白青松见不得她如此心伤,轻咳一声,开口打破了沉默:
“少庄主,嗐,说错了,九公主,依我看,三皇子也未必真的会庇护那千鹤门,更像是在拖延时间罢了!”
顾清浅回过神来,眸光微转:“白叔,此言何解?”
白青松道:“我想,主要还是最近突然冒出来的对于风国主极为不利的流言,让三皇子有了顾虑。
若想让三皇子最终改变主意,或许得等百应寺这次大会召开后,各大宗门乃至各国王室对东华国究竟是何种态度!”
顾清浅一怔:“白叔,你在说什么?百应寺要召开什么大会?是庄内传来的消息?”
“是,不止是清浅庄,估计只要是入品宗门,以及周边王室,应该都收到了百应寺发出来的赴会请笺!”
白青松叹道,也没隐瞒的意思,注视着顾清浅,缓缓说道:“百应寺把此次大会,命名为“伏风救世”!”
闻言,顾清浅浑身一震:“为何会如此?区区流言罢了,为何会演变成如此巨大的后果?”
“九公主,流言本身不可惧,但若是有心人故意放出来的流言,那就极为可怕了!
何况,他们还借助了如今的天象,可谓是天时人和皆有,接下来只要统一意见,东华国怕是要经历一场浩劫!”
白青松目光闪烁,两鬓间微微飘动的白发似乎在证明他曾经饱受过的风霜。
闻言,顾清浅脸色苍白,喃喃道:“如此说来,怪不得三皇兄会是那种态度!白叔,你说,风国主能渡过这次危机吗?”
白青松沉默半晌,耳中似乎响起了护送他们回来的那支精气十足,朝气蓬勃的队伍的嘹亮歌声,嘴角不由浮起一丝笑意:
“公主,放心吧!如百应寺这般强大,都得借助流言起势,可见现在的东华国在他们看来,极具威胁。
因此,双方胜负如何,尚未可知,公主不必忧心,要相信风国主!”
说罢,他意味深长的看了顾清浅一眼,惹得后者鹅颈泛红。
看到她的神态,白青松内心微微一叹。
“只是,若真让那风伏纪渡过了这一劫,对于大应来说,也未必是好事。”
这一句话,他却是没有说出口。
情之一字,往往都是毫无道理可言的,又如何能够说得清楚呢!
-----------------
东华王城,未央内殿,书房内。
外界的风起云涌,风伏纪自是不知。
此时的他,正认真聆听着宗正风袙对于他母后来历的叙述与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