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积微成著,隐世门人(1 / 1)
寒冬料峭。
长达半年以上的凛冽寒冬,使得东漓河北境抹上一层厚厚的积雪,即使时而暴雨倾泄,亦未能洗刷干净,显得沟壑纵横。
通行南北方向的官道在有专人清理的前提下,虽不至于寸步难行,却也极大放缓了所有行人的步伐。
若不是北境边缘,比邻东荒山脉处有一座正处于新开发中的平怀县城,利润极大,就连商贩都不太愿意出门。
这天气,就该窝在炕上,点着小巧却足以满室生温的灵蕴火炉,响应王城的号召,为国家人口的提升做贡献。
若是往常,此时前往平怀县城的官道上,定有熙来攘往的车队前往正建设中的县城运输各种物资材料。
然而随着突然而来的凶兽潮袭击,驻守县城的东华卫发出了警报,让来往的车队商贩一下子减少了许多。
当然,越是这种时候,越挡不住那些胆大的商贩,纷纷开出大价钱招揽护卫,以运送更多的物资前往平怀县,以赚取比平时更高的利润。
在东华国整体官商风气良好的情况下,正常的商贸行为王城都极为支持,只要不故意抬高压价,王城、百姓、商贩三方都能得利,何乐而不为。
当然若是敢弄虚作假,扰乱正常的经济贸易流通,那近乎无处不在的东华卫时刻都能教他们如何做人。
自风伏纪把大部分二三流英灵投入东华卫以后,东华卫便以极快的速度成长起来,光是外围人员便高达五万余人,核心人员也在极速成长,已有近五千余人。
时至今日,不仅近乎遍布全国各地不说,连周边国度的渗透都已开始,屡次为东华国征战提供极为有利的情报,立下不少功勋。
当然,身为一国之主,自然不可能只有一条线,随着陈胜的到来,以及原幻侠门人的回归,绣衣部也已经成型。
至于原本负责纠察、刺探等事的校曹部,风伏纪亦保留着,如今已由成长极快的原西荒关校曹蒙定理担任主事。
三条线下来,让东华国各地的情报信息交流一览无疑,若是有不妥之处,各地的官府很快便能组织起应对之策。
若是不敌,亦可迅速传达至王城,让东华国内的安全近乎无虞。
不过,鉴于情报人员极多,为免引起上下恐慌,风伏纪并没有给予他们过大的权限。
平时也不许他们随意表露身份,招摇过市,以其特殊的身份地位狐假虎威。
因此迄今为止,三部人马的保密工作还维持得极其神秘,不至于被人顺藤摸瓜,一锅端了。
即使大应百川等国在举行各方会谈后,开始进行清剿国内的东华卫等行动,亦收效甚微,遑论更为隐秘的绣衣部与校曹部。
此次凶兽潮意外袭城,之所以没有造成过大的伤害,全因由“镇三山”黄信领衔的一支探索并记录东荒山脉山势地型的东华卫小队发现了端倪,方能及时示警预防,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那些因流窜过来的凶兽袭击而导致身死的人,则实在无力回天.
毕竟人再多,也架不住东荒山脉地势复杂,广袤无边,有人力所不能及之处也。
-----------------
寒冬虽重,却并没有让偌大且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东漓河完全停止流淌。
沿着河岸边修建的官路,原本极为空旷孤寥,却随着一支精锐骑兵的到来,骤然引起阵阵惊呼之声。
“咦?不好,是王城的精锐军队来了,小的们,赶快走,不然等王庭军赶到平怀县,那些凶兽就要完了,我们这趟也要赔惨了!”
有见识多广的商贩一眼便认出了由赵云所领衔的军队,不由发出令人哭笑不得的“惨叫”。
这转折,若是光听前半句,还以为是匪遇到了官,想要迅速逃命的样子。
急驰中的赵云似也听到了那人的叫喊,啼笑皆非道:“老乡,慢点跑,依本将看,你这趟注定是要赔定了!”
此言一出,周围的其余路人乃至商贩成员,无不大笑,有与那商贩相熟之人更是出声调侃道:
“哟,郑大老板,没想到你一声叫嚷,竟然还引起了我王庭将军的注意,这可是多大的荣耀啊!回去后记得看看祖坟有没有冒青烟!”
“滚你个蛋,李屠户,小心老子以后号召全城不买你家的肉,急死你!”
郑姓商贩气急败坏,想了许久,突然眼神一亮,口中故意高声道:
“对了,这市面上能流通的可食用凶兽肉可不多,哈哈哈,小的们快点加快脚步,我等到平怀县城收购凶兽肉去。
听说这凶兽肉不仅滋阴补阳,还有种种辅助修行的神奇疗效,这下子我们肯定稳赚不赔,快走,看到时还有谁买他们的肉,急死那狗屠户,哈哈哈!”
他的话让商队成员无不眼神一亮,精神更是为之一振,竟真的加快了步伐,追随赵云等人的脚步而去。
看到这一幕,其余人若有所思,细忖之下竟也觉得有理,纷纷驭车扬鞭追去,只留下还没反应过来的李屠户在原地跺脚。
“彼其娘之,论分解肉食,谁能我有李大屠强,兄弟们,赶紧追上,我们到军中应聘无偿分解凶兽肉去,到时看看我王庭军会把肉卖给谁!”
“哈,老大言之有理,我等快走!”
本是孤寥的道路,似乎随着赵云一行人的出现,而变得热闹起来。
除了一众商贩,就是赶路的行人们亦纷纷加快了步伐,仿佛这积雪沟壑的道路似乎也没有那么沉重了。
不多久,更是浮起阵阵欢欣笑语之声。
如此奇特的变化,看得走在官道河岸边的一老一少有些发愣。
那名明显女扮男装的“青年”脸上满是疑惑,悄然问道:
“祖父,凝华师叔不是说这东华国穷兵黩武,迟早有一天会自取灭亡,怎么今天看着,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
“是啊!兵与民和,民不怕兵,虽不过三言两语,却能透露出他们对东华官兵的信任与支持,此乃国家安定的重要象征。”
老者也回过神来,眼里浮起丝丝思索之意,转瞬笑眯眯道:“所以说,小文姬,凡事还得多看多听多思考,少说话,别听风就是雨,随波逐流。
我紫阳剑派久未出世,信息不畅,耳中听到的也大多是你那些偶尔出门历练的原西景世家子弟的声音,自然会有所偏颇。
因此此次出行,你可不要带着偏见来看待所见的任何事物,明白吗?”
谢文姬英眉微蹙,挽着老者的臂膀,点头道:“放心,祖父,文姬知道的,不然为何要随您一起出来呢!”
老者微微一叹:“你啊你,别当祖父不知道你此次随行的目的。
唯秀这段时间做的事情有些过了,就算你俩以前同门情谊再深,我也不许你们继续来往了!”
闻言,谢文姬英气却不失柔和的俏脸顿时一僵,许久才黯然下来:“祖父,我知道了,孙女也只是念着多年的师兄妹情谊,不忍其身死于我等之手罢了。
再者唯秀师兄他,也算是情有可原!
毕竟,他的父亲乃是西景国主,子报父仇,天经地义!”
老者摇摇头,神情复杂:“这话倒也没错!
唯秀也是祖父看着长大的,其天资聪慧,修行天赋极佳,但其心性略显狡诈阴沉,心思更是不定,不仅不是良配,连当良友的资格都没有。
因此即使凝华屡次想提拔他当首座嫡传,都被祖父示意否了。
如你所说,子报父仇确实天经地义,但这并不是他把仇恨发泄到无辜百姓身上的理由。
冤有头,债有主,才是正理。
谁杀的他父亲,他找谁便是。
若是敌不过,我派本也未出世,自有隐秘之地,足可庇护他一直成长,就算报仇不成,也可为刘氏王族留下一丝血脉,继续繁衍下去。
但你看看自他从门中偷跑出去后所做的事情,不是他带着所谓的燕山剑盗到处骚扰百姓,就是又从哪里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凶残无人性不说,且杀的俱是原西景的子民。
此等是非不分的逆徒不知道其作为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若不清除,实在有违祖父心中底线。
文姬,祖父许你来,可不是让你来阻止我清理门户的,你定要清楚这点,不然别怪祖父即刻让你回去,闭门思过。”
见老者神情肃穆,声色俱厉,谢文姬心中虽黯,却不得不连连点头,拍着胸脯,打着包票道:“我知道了,祖父,孙女绝不会是非不分的!”
老者抚了抚谢文姬的秀发,无奈笑道:“看到刚才那位白马银枪的将军没有?”
谢文姬一怔:“看到了!”
“你觉得他比之唯秀如何?”
谢文姬似是想起了刚才对赵云的惊虹一瞥,脸色微红:“说实话,自是出色一些!”
老者一怔,旋即失笑:“果然,如你这般二九年华,关注点还是在皮囊上。祖父问的是他的修为!”
“修为?”
闻言,知道自己会错意的谢文姬,白皙无暇的脸蛋似乎更红了些,略嘟着粉唇道:“他来去匆匆,孙女怎么可能看得清楚呢!”
老者轻笑连连,而后叹道:“就算给你看一百遍,你也看不清楚。因为,就连我堂堂紫阳剑派的炼魄太上谢守君都看不太清楚,遑论是你!”
此言一出,谢文姬顿时小嘴微张,一脸的讶异惊诧之色:“祖父,您闭关已经有两百三十余年,如今已是炼魄四重中境的修为,竟然还看不透他?
这岂不是说,他的修为还在您之上?这怎么可能?”
谢守君摇头轻笑道:“不是!他的修为离炼魄三重境尚有一步之遥,但估计开的七魄数量比祖父还多,至少三四魄以上,且加强的程度都不低。
若是祖父与他对上,胜负三七开。
他七,祖父三。”
说出这句话时,就连谢守君也不得不感慨一声“英雄少年”,神情极其复杂。
谢文姬沉默了,她现在十八岁,修为已达凝丹八重境,本以为在这个年龄段能与她比肩的应该极少。
却没料到,甫一出世,便遇到赵云如此堪称变态的人物,让她内心极为挫败,口中亦喃喃道:
“祖父,那位将军,看样子应该才过及冠之年不久吧!”
谢守君微微颔首:“差不多,看骨相,也就二十五六岁的模样!
如此年纪,修为却如此扎实且强横,也不知是出身自哪座名门高宗,当真令人艳羡不已!”
可能是过于感慨,他这一句话说的声音却是不由拔高了些,让前方赶路的行人听到了,顿时大笑出声。
“老人家,看来您已经很久没出门了啊!这消息可落后得紧!
刚才赵将军来去太快,我没来得及细看,赵将军可了不得,人称“火凤银枪”赵子龙,虽年纪轻轻,却是统领一方的大将。
一出世,就以堪称烈火凤凰的神威斩杀了百应寺的八大炼魄拳僧之一,神威无敌......
后来更是经历过多战大型战役......如今已是王城的正四品武卫将军了......”
行人的话语,勾起了祖孙俩的极大兴趣,连忙靠了上去,询问赵云之事。
种种事迹,配合其英俊无邪的外貌,听得谢文姬那颗烂漫的少女心震荡不已。
说完赵云后,那名行人的兴致未减,索性又讲起了其他东华大将的事迹,听得谢守君心神激荡。
许久,方暗自叹道:“凝华啊凝华,看来你若再不顺应时势,改变对东华国的偏颇观念,那老夫说不得只能把你的掌门之位拿下了,以防门派出世后给我紫阳剑派带来灭顶之灾啊!”
风雪悠悠,道路虽远且艰,但有人同行谈天说地,也不失为一桩妙事,连旅途劳顿都似乎随风雪散去了许多。
-----------------
赵云自是不知道他的出现,引起了一座隐世门派掌舵者的注意。
带着人马一路风驰电掣,及至翌日后的清晨,便到达了平怀县。
原东漓水军,如今的平怀县尉孙宁早就得知了赵云等人要来的消息,早早就在还未完全完工的城门前候着。
见赵云等人风尘仆仆而来,立马阔步迎了上去,抱拳道:
“赵将军,辛苦你们了!”
赵云倏地下马,看着这位原平怀村最后一名村民,如今却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地方县吏,心中快慰,拍着他的肩膀笑道:
“不辛苦,倒是你这一脸沧桑的样子,是多久没刮胡子,收拾一下自己了?这仪容可不太行啊!”
孙宁心知这是赵云在关心自己最近的状态,心中感动,转瞬放声一笑:
“将军说的是,我待会儿就去修整下仪容。但将军等日夜赶路,想必已经累了,我先带你们去歇息补给一下!”
“是该休整一下,来,我们边走边说!”
赵云拉着孙宁就往县城里走,一边问道:“县城如今的情况怎样?可有新增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