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镇国道秘事,众臣定基调(1 / 1)
伏镇国本以为把三阳仙宗的实力说出来后,风伏纪该会忧心重重,却没料到他会是这个反应。
而这个反应,在他来到王城,与李悝等人诉说过后,他们的反应亦是如出一辙。
敢与东华国作对者,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灭亡。
却没料到,原本根子在这里!
看着眼前这位面目俊朗,虽无刻意展示,却无时无刻不散发着自信从容,内敛却显霸气的年轻国主,伏镇国不知为何,内心突然涌起阵阵热血沸腾与敬服之意。
这才是我东华国的国主!
我东华国之主,就该拥有如此面临巨大艰险,依旧无所畏惧的品质。
在他心神激荡期间,风伏纪扬声说道:“此事得预防,但想来他们欲进阶仙宗一事,不会这么容易,应该暂时还扯不到我东华国来。
我们现在要做的,便是全面发展,强兵富国,并找出破解诅咒之法,以图能在这场天灾里活下去!”
伏镇国重重点头:“国主说的是!关于诅咒一事,臣也知道一二,或许能为王上以及诸位大人提供一点思路。”
闻言,风伏纪万分讶异:“伏宗主,你竟也知道千年以前发生的事情?”
伏镇国轻笑一声:“王上勿急,此乃老夫从东仙海收集而来的小道消息,真假作不得准。”
风伏纪摇摇头:“无风不起浪,伏宗主就不要吊朕胃口了。”
伏镇国点点头:“根据老夫搜集而来的消息,共有三条极为引人注目。
一是,白雉皇朝的姜氏皇族因想更进一步,从初等皇朝晋阶,从而引来了包括三阳仙宗在内的诸多仙宗的觊觎,群起围攻之。
二,因姜氏皇族有人杀死了三阳仙宗的某一位重要人物,导致三阳仙宗蒙受了极大的损失,因此愤怒之下,不仅举全宗之力灭亡了白雉皇朝,还花大代价请来了咒修,对东南国度进行了诅咒。
三最为离奇,说三阳仙宗并不是真正的凶手,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乃是与姜氏一族有着宿怨的仇敌所为,只是借了三阳仙宗之手施行。
事后还给了三阳仙宗极大的补偿,才让三阳仙宗从东仙海域脱颖而出,一枝独秀,隐隐凌驾于四大仙宗之上。
这三点细想之下,无论哪一点都有合理之处。
而若想破解诅咒,就得先明白诅咒的真正来源。”
听他说完,风伏纪眉头紧锁,“照伏宗主如此说,关键还是在三阳仙宗身上,以他们目前的实力,恐怕我们并不是对手,遑论从他们身上得到破解诅咒的方法了。”
伏镇国点头道:“是,但若能寻到破解诅咒的能人,此事尚有可为。”
李悝出声道:“听宗主之意,你知道这场针对东南国度的诅咒之名?”
伏镇国颔首,脸色凝重:“恩,第一劫名为白雉劫,此劫顾名思义,是为人祸。
第二劫为惑星劫,此劫看似天灾,但听说亦是人为引动,亦是人祸。
第三劫则是冰封劫,结合前两劫来看,多半亦是人祸。
以老夫个人之见,三阳仙宗虽然实力强大,但单凭他们想做出蔓延如此广泛,且持续如此长久的诅咒,恐怕力有未逮,不是他们能单独做到的!
而且,在听到三阳仙宗乃幕后凶手以前,老夫一直以为做出此事的是广宁仙宗!”
风伏纪眉头微凝:“为何?”
伏镇国解释道:“盖因广宁仙宗曾屡次在其所辖的雁荡海域散播消息,言若是发现海域中有任何势力敢与东南国度做任何交易之事,将一律视为同党,满门诛绝。
也因此,雁荡海域一度是与东南国度封锁最为严重的区域,贸易几乎禁绝,直至五百年前,广宁仙宗日益势弱,封锁的强度才解除了许多。”
“是吗?”
这条消息,结合伏镇国之前所说的三条,细想下来,确实有可信之处,让风伏纪陷入沉思当中。
李悝眼里闪烁着淡淡的律令精芒,闻言又问:“伏宗主,这诅咒之名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伏镇国道:“此诅咒之名乃是从广宁仙宗里传出来的,已经流传了数百年之久,但雁荡海域被封锁已久,大部分人少有亲身到东南国度过,也只是当做小道秘闻在听。
毕竟,大部分人根本不曾听说过广宁三阳二仙宗,拥有诅咒的能力。
整个东仙海域,以诅咒闻名的,唯有被称为“冥煞咒宗”的古老宗门,但此宗消失已久,不知是彻底消亡了,还是迁徙到了其他海域。”
听完伏镇国之言,在场众人都有些震撼莫名。
沮授一脸凝重:“其他还好说,惑星高悬天外,以人力如何能引动其攻击某一个区域?遑论引起区域的天象异变。
此等能力,估计就是聚神境亦做不到吧!”
伏镇国摇头:“沮授大人可知何为聚神境?”
沮授虽有了解,但并不全面,闻言说道:“愿闻其详!”
伏镇国道:“聚神境,又称神识之境,此境若修炼到巅峰,足可超越物质层面,具有强大的感知、洞察与操控微量元素的能力。
因此修为到了此境的修士,往往一个眼神,哪怕是极细微的动作,都可借无形的神识之力置人于死地,防不胜防。
有些神识异常强大,且拥有特殊命格者,还可凭借神识影响他人思维、情绪,洞察到模糊的天机与未来,甚至能影响到与其修炼本质极其相近的物体的运行规则。
虽能影响的时间以及物体有限,但若施咒者拥有强大的神识,或者由多名聚神五重境以上的修士一同施展,说不定还真有可能!”
此言一出,即使在场之人皆为天骄人杰,亦为之震惊。
王忠嗣惊异万分:“炼魄之上为淬魂,淬魂之上为聚神,炼魄与聚神之间只差着淬魂一个大境界,竟能拥有如此强大的能力?”
伏镇国苦笑道:“忠嗣,你小看了炼魄与淬魂二境。
尤其是淬魂境,多少修士天骄,即使拥有极为出色的天资,都不得不无奈止于淬魂一境,连命魂都无法觉醒,遑论之后的聚神境。
因此三阳仙宗之强大,王上与诸位须得引起重视,万万不可大意!”
李悝笑道:“伏宗主错了,照你所言,不止是三阳仙宗,尚有广宁仙宗,以及幕后可能的未知敌人。”
风伏纪也摇头直叹:“看来还是得找机会尽快到白雉遗地一行,以期能从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不然这种被人在幕后封锁操控的感觉真不好!”
李悝若有所思道:“于王上而言,若想尽快发展,唯有战争一途,最为迅速!”
此言一出,除了伏镇国不解外,其余人皆是点头。
沮授道:“以目前的形势而言,我国只要能消化完北唐的领土国力,便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此前提下,可先吞并周边的小国,再逐步蚕食百川大应等国,徐徐统一东南国度。”
刘穆之接口道:“沮授大人言之有理!战争一途,虽可以战养战,但考虑到我朝将来定须立下运朝,因此不可过于急切,引起天下子民反感。
徐徐图之,以我国之优势,蚕食各国,才是上策!
或者可将兵锋对外,转向西境临海等国,但那时面对的压力,可能还要更甚于天象带来的危害。”
李悝轻笑一声:“如此一来,大力发展国内势在必行。但对于财政以及粮食等资源方面的压力,就大了些。
不过因百应寺覆灭,前来投效赔偿的中小宗门不少,有他们贡献出来的资源在,足可支撑挥霍一阵子!
若是不够,我等再去东荒山脉打打秋风去!”
此言一出,众人俱是大笑。
王忠嗣看向了伏镇国,笑着说道:“诸位大人可是忘了伏宗主吗?
他虽在颇有风险的雁荡海域,但想来让他为我等在各海域搜集粮食等物资,应该不在话下。”
李悝抚掌一笑:“如此说来,成立一个合作贸易的商行,势在必行,不如就叫镇国商盟吧!
镇国一为伏宗主之名,二为有使国家安定之意,二者结合,既能表明我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又能迷惑外人的窥视,只以为是苍武宗的产业,王上以为如何?”
风伏纪看着一脸茫然的伏镇国,忍不住失笑道:“如此甚好,朕同意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竟于如此轻松的氛围里定下了东华国接下来发展的基调,且一听,便让人觉得大有可为。
就连所谓的诅咒一事,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渡过了。
伏镇国回过神来,感叹连连,拱手抱拳道:“我明白了,愿为国主当马前卒,保我东华后勤不失!”
风伏纪走上前来,把伏镇国扶起,以用人不疑,铿锵有力的语气说道:
“伏宗主有君子豪杰之风,即使过了两百余年,依旧对我东华拥有足够的情谊,此情朕记下了。
为表朕之谢意,朕欲授予宗主镇国元老称号,为正二品虚衔,特赐金印紫绶,以飨尔之功勋。
不管今后诸位愿不愿意回归故国,凭此称号印绶,可得故国永久庇护,情比金坚,宗主以为如何?”
见风伏纪竟欲给他如此大的承诺与回报,即使是伏镇国亦不由感动甚深,再次躬身道:“王上隆恩,老臣无以为报,只能愧领了!”
风伏纪再次把他扶起来,笑道:“朕曾说对众臣说过,私底下与朕会面,无须如此多礼,忒麻烦。
你看,朕还得接二连三的扶你,以示尊重之意,何苦来哉!”
对于风伏纪如此浑然天成的随性之举,在场众臣皆是深有感触,不由大笑不止。
伏镇国见众臣神态,心知风伏纪绝不是客套之言,心中微松,也不由放声一笑:
“好,这可是王上说的,实不相瞒,多年未入王宫,臣对这套礼仪可谓是生疏得紧!”
风伏纪笑道:“正好!伏宗主,久未回归故国,便多留些时日,待腻了再正式开始筹备商盟一事,详情你与诸卿商量便是,朕便不多问了!”
伏镇国点头道:“好,臣正好也想到故地走走,看看如今还有没有故人留存,若有,定给王上引荐!”
“如此甚好!”
定下东华国接下来的整体发展基调后,风伏纪又与众臣商讨了下其他事宜,而后众臣带着各自的任务,踌躇满志的离去。
风伏纪刚想休息,门外又传来周仓略显急促的声音。
“王上,东华卫从东漓河北境传来消息,言有大量凶兽在燕山剑盗的引领下,冲击位于河岸边缘新开发不久的平怀县。
若不是有荒狼村项怀等人率领一众狼骑相助,怕是早已被攻破。”
周仓边走边说,及至风伏纪眼前,立时就把奏疏递给了他。
风伏纪伸手接过,仔细看了几眼,顿时眉头微凝:“竟然出现了炼魄级别的凶兽,这东荒山脉不愧是绵延数万里的神秘之地,果然深不可测!
只是,这一直剿之不灭的燕山剑盗为何会与它们联系在一起?还绕了这么一大段路,跑来了我东华北境?
元福,速令子龙带领三千王庭武卫骁骑前往平怀县剿灭凶兽。
再令索东郡太守陆逊带兵前往原燕山剑盗活动区域,看是否能发现什么端倪!
除此之外,此次务必令子龙彻底查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把这如牛皮藓般的燕山剑盗尽数覆灭,不得有误!”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