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奇士临尘传捷报,策略微动起风云(1 / 1)
虽然疑惑,李悝并没有前去查看的意思,继续埋头处理公务。
随着临海一役大捷,由之而来的一系列治理政务亦摆在了桌面上。
索性对于这种事情,目前的东华群臣自有一套流程,处理起来并不复杂。
唯一的缺点,自然是那永恒不变的主题。
人才!
随着国土的扩张,之前降临的许多二三流英灵逐渐走上了台面。
要么成为治理一方的官员,要么镇守边疆,或分散到各个要害区域,为东华的统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对于偌大的国土而言,这点人数无异于杯水车薪。
要知道这还是在没有统一出羽大陆的情况下。
而在出羽大陆之外,尚有五海八州,遑论九州之外的八泽八荒等地。
对此,李悝田丰等人也在考虑应对。
除了一直在实施的军功爵制外,科举文武制亦在酝酿之中。
除此之外,旨在搜罗天才少年的「潜龙学府」亦在各郡城不断兴起。
关于天才少年的定义,并不只在于文武二道。
凡是在手工业、种植、养殖、货殖、经算、治铸、冶金等于国有益的产业有天资者,都可破格收入其中。
之后再循序渐进的增长其学识,无须繁琐的资格认证与考试。
不过如教育一样,除军功爵制外,这些事情注定需要极长的时间才能完全落成,并最终得到成果。
神话殿内。
此次这位顶尖人才的降世自然引起了风伏纪极大的注意,连正在处理的政务都暂时放了下来,踏入神话殿内迎接他的降临。
于无尽的轮回之力形成的锁链中,一道精瘦的身躯不紧不慢地以气运之力洗刷着身上的桎棝,似是见到了风伏纪的到来。
他轻笑一声,脚步微踏,口中低吟着一首诗,悠悠然从第三重银河中踏了出来。
“乾坤运转藏玄妙,万物滋生隐玄黄。肤寸岂能窥造化,策谋深邃隐锋芒。”
及至眼前,他微微拱手,清亮而仿若星空般深邃的眼眸直视着风伏纪,嘴角微微浮起一丝笑意:
“臣贾诩,参见王上!”
贾诩,字文和,汉末时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
其人经达权变,算无遗策,屡被誉为拥有张良陈平之奇,一言可兴邦,审时度势,乃是真正拥有大智慧者。
等阶:炼魄巅峰境
武学:谋世天书
天资:绝世
体质:破妄护道灵躯
七魄圆满,三魂已生,命格汇聚中。
唯一特性:晦灵敛息,除执掌者外,外人无法探知其实力。
看着眼前的资料,风伏纪没想到此次降临的竟然会是贾诩。
贾诩年少成名,之后更在董卓、袁绍、张绣、李榷等多个势力下任职,最后归于曹操。
他的聪明才智,韬晦内敛,使得他在三国历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擅长分析形势的他,不仅能够随机应变,制定出合适的策略。
在关键时刻亦常能提出独到的建议,屡次帮助其身侍的主公化险为夷。
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决定天下形势的战役中,都曾立下过极大的功勋,深得曾经的“敌人”曹操信任。
后于曹丕登帝之时,更是高居太尉之职。
其前半生虽屡次转换门庭,依旧能在辗转半生后,得此高位,并得以善终,呈现出来的能力无庸置疑。
当然,如此人物,也不免因其前半生不断转换门庭,劝说李榷等人反击占据朝廷等做法而受到极大的争议。
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若仔细察看《三国志》《后汉书》等便会发现,贾诩与被人称为“三姓家奴”的吕布完全不具备可比性。
其每侍一主,便尽心尽力为其谋划,屡立功勋。
唯有自己与家人的性命受到威胁时,才会适时逃离,甚至转换门庭。
在那个年代,良禽择木而栖并不是什么坏事。
连被后世尊为“武圣”的关羽关云长落魄之时,都不得不暂时屈于曹操阵营之中。
而如贾诩这样德才兼具者,在一些雄才大略者眼中,无疑是极受欢迎的。
不然在《唐会要》中,也不会把贾诩尊为魏晋八君子之首。
可惜“君子”一词随着时代的演化,似乎渐渐成了不太好的词语。
而如此智计过人,精通兵法,文武并重,眼光毒辣,透析人性的奇士,在后世亦被演义舆论所累,逐渐演化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毒士”。
毒字有多解,有对生物对思想有害的事物等,亦有眼光毒辣,对人性剖析至深者。
而贾诩这等能在东汉末年那等群英并起的乱世中搏得声名,并身居高位而善终的人,无疑是后者。
虽是毒士,此毒与彼毒完全不可相提并论,绝不是阴狠毒辣可一言概之。
看着眼前风度盎然,嘴角噙着一线笑意贾诩,风伏纪内心极是欣喜,忍不住握着他手大笑道:
“万万没想到,文和竟然也会降临此界,着实让朕喜出望外!”
贾诩微微一笑:“却是在轮回银河里看着一众先贤人杰重活一世,迸发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心痒难耐下,遂也到来,还望王上不要嫌弃!”
风伏纪放声大笑:“文和说笑了,朕求之不得!
以文和的才能,足以胜任朝中任何职位,正好我朝新经改革,职位空缺颇多,不如文和便先屈居中书舍人一职如何?”
闻言,贾诩连忙摆手:“不可,臣初来乍到,未立寸功,亦与诸多同僚不甚熟识,不宜身居如此高位,还请王上收回成命!”
风伏纪把他的手按住,笑道:“不必推辞,中书舍人不过正五品上的官职,虽位置颇重,但正好中书省尚无人任职,朕身边也缺少一个起草诏令文书的决策之人。
以文和之才,足以胜任此职,还望不要嫌弃官职低才好!”
见风伏纪言真意切,贾诩本想再次推辞,但想想在银河中所见所闻,便知他并不是客套之言。
思忖万分后,方轻叹一声道:“王上如此厚爱,臣岂能不识抬举,便接下了!”
“好,这才爽快!”
风伏纪拍拍贾诩的肩膀,放声大笑:“来,今日得文和降临,当浮一大白,随朕出去,朕把诸卿都带来给你熟识一下,今日不醉不归!”
贾诩微微一笑:“王上容禀,此时正是我朝关键时刻,这顿酒暂且记下,待我朝多方战线完结过后,再喝不迟!”
风伏纪一怔,旋即抚掌一笑:“好,便听文和之言!不知文和可有教朕之处?”
贾诩摇头:“不敢,只是有些浅薄之见!
如王上所知,我等在降临时,帝皇之灵便会把此界关于东华的境况一一灌输给我等,因此文和也稍稍对目前东华的局势有所了解。
依文和之见,王上此次多线开战之举着实有些冒险了。
毕竟此世乃修炼之士横行之界,若有意外,便是数十万将士灰飞烟灭的下场,不得不慎重。
不过既然已经做了,也无妨,只是要把事情做尽,做绝!”
说出这些话后,贾诩便停了下来,静静注视着风伏纪,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风伏纪心中了然,忍俊不禁道:“文和不必避讳,直说便是!”
贾诩微微笑道:“王上大气!
临海战线目前已成,因此臣觉得暂时不必执着于治理一事。
反而应该一鼓作气,顺势把长明国迅速攻下,使得我东华彻底在出羽大陆占据绝对的地形优势,之后便可实行休战养民之策,对冬曜,凌江,乃至西秦浮玉二大皇朝徐徐图之。”
闻得此言,风伏纪眉毛直耸:“喔?冬曜凌江两国不足为虑也就罢了,为何文和会觉得那两大皇朝不会因翡翠幽河二关被我东华占据一事,而大举兴兵?”
“因为不值得!”
贾诩淡淡一笑,“得益于帝皇之灵收集而来的信息,臣在降临的这段时间仔细研究了两大皇朝的地理环境乃至两大皇朝之主。
两大皇朝地域辽阔,人才济济,军队实力雄厚,且两大皇主皆是惊才绝艳之辈,自晋升为皇朝后,便隐忍至今,时间长达数百年之久。
依臣之见,他们对于那混乱之地或有重视,但重视的可能并不是那里的土地,而是另有缘由。
不然以他们的实力,不可能这么多年都平定不了一个无序之地。
要知道,除了那片土地外,于易州关内更是有诸如后夏、百川、大应,乃至我东华等诸多疆域。
对于两个野心勃勃,雄才大略的君主,没有理由放过这样广大的疆土,而一直龟缩在关外不出。”
贾诩所说的话及其思路角度,可谓极其新颖。
至少风伏纪目前并没有深思过他所说的事情。
思忖片刻后,他才皱眉道:“文和的意思是,他们是对那里的某些事物或某些人,怀有忌惮之心?这才是他们始终关注那里,却不敢完全占领的原因?”
贾诩颔首一笑:“然也!而我东华这头“愣头青”的到来,恰好可能给了他们一个绝佳的观察机会!
王上可派人持续关注两大皇朝的动态,相信除了一些小打小闹,延缓我朝整合混乱之地的行动外,对方不会有太大的军事行动!”
风伏纪若有所思,颔首道:“朕明白了,出去后便让人加派人手,观察他们的动向!
只是这样一来,你觉得我们要不要持续派军队前往那里驻扎?”
贾诩道:“照王上原定的计划实行便可,且要开始屯田,要把我们要在那里长期发展的态度明确展示给对方看!
说实话,王上,臣并不觉得以我们目前的军队实力,足以同时应对两大皇朝的攻击,但王上之前所立的「炎黄府」这一招极妙。
以此界的运行模式,对方在没有完全探清我方的实力前,绝不至于倾巢出动,展开灭国大战,这便给了我等可操作并积蓄实力的空间。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借此误导敌方的判断,并给我方发展的空间!”
说罢,贾诩又把如何训练士兵,如何屯田养民,乃至攻占玄矶岛之后该如何发展的方向,都事无巨细的说了出来,惹得风伏纪不时抚掌大赞。
两人一阵深谈,待从神话殿出来后,才发觉天色已晚。
见此情景,君臣二人相视一笑。
“来人,速速安排好宴席,朕要与诸卿秉烛夜谈!
对了,记得知会王后一声!”
说罢,他又命人把贾诩之前所说之事一一安排下去,便邀来李悝、沮授、刘穆之、王忠嗣等人,继续就眼前的形势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
李悝等人这时也才明白降临的乃是何等人物!
一番谈论辩议下,贾诩对于时机的敏锐,对于时局的变化以及大胆安排,让他们感到由衷的钦佩与敬服。
能在初来乍到之时,便得到一众文官大将的赞许,贾诩之才可见一斑。
-----------------
临海大捷,顶尖谋士贾诩的降临,无疑对东华国目前的国运起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略微调整之前的策略后不久,张辽姜维便率先给风伏纪带来了一个堪称重磅的战报。
骄河城破了!
“好,都说伯约胆大如斗,但朕看文远亦不遑多让啊!”
当得到此捷报后,风伏纪忍不住拍案而起,脸上满是喜悦以及对张辽的赞赏之情。
正在起草文书的贾诩见状,意味深长道:“文远在来到此世后,倒是延续了前世后期的巅峰状态,反倒是伯约多少谨慎过头了!”
闻言风伏纪一怔,目光与贾诩对视,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若有所思道:
“确实如此,估计是前世的创伤太大了,让他急于改变,反倒失了最初的锐气。
还好文和提醒得及时,朕这便密信一封,为他开解!”
见风伏纪已明白,贾诩淡淡一笑,没再说话,继续专注自己的事情。
细柳成荫。
谷雨虽渐去,立夏之后的雨势亦明显增多,渐使万物繁茂。
而浩荡的澜沧江边,水位亦逐渐上涨起来,隐隐有汛期到来的隐患。
骄河城破,对于东华国来说可谓喜事。
但对于刚集结完兵马,正带着大军前往星谷关的长明国兵马大将军班南圭就不怎么友好了!
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正骑着高头大马恣意于微雨中驰骋的他骤然拉紧了马缰,白净的面皮上陡然阴云密布,暴怒连连,宛若天穹之上那正在酝酿中的雷霆闪电一样。
“房士准那混蛋是干什么吃的?坐拥十五万大军,又拥有雄城守护,怎么会被人于一夜之间打下来?
就是十五万头猪,对方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杀干净,到底发生了什么?谁来告诉本将?”
不解疑惑的怒吼声咆哮出极远,连二十万大军后方的后勤部队都能清晰听见,引起私语议论不断。
“大将军息怒!
据逃出来的士兵所说,东华军队是在东荒山中土著的帮助下,通过一条我们不知道的小道,突击进了城中,打了房郡守以及一众守将措手不及。
此役我军损失五万余人,其余或趁乱逃出了城外,或投降于东华军,并没有全部被杀!”
“哼!”
听到副将的解释,班南圭内心的愤怒犹不能缓解,不停以手中的马鞭击打着虚空。
打得“啪啪”作响,惹得周边众将心神俱颤,再也不敢言语,生怕触了霉头。
许久,他才算消停下来,巡视四周低头的一众将士一眼,沉声喝道:
“命令全军加快速度,务必在天黑之前赶到「连岳城」驻扎,到时再决定如何攻城!”
“是!”
听到命令,一众部将如释重负,立马各司所职,传达班南圭的命令。
“张辽,姜维,东华国,真当我长明国好欺负是吗?我们等着瞧!”
在漫天的呼喝声下,长明国的大军迅速动了起来,朝骄河城三百里外的连岳城赶去。
-----------------
与此同时,于浩荡无垠的南极海域上。
立夏雨季的到来,对于舰队的前进亦起到了极大的阻碍。
船楼之上,穆桂英观察着阴云密布的天象,脸上有着深深的忧虑。
“放心,现在才刚过立夏时节,多以阵雨为主,大雨连绵的情况极少,只有到了五月中旬后,雨量才会增大。”
朱子仙缓缓走了过来,似是看到了穆桂英的忧虑,不由出声开解了一句。
穆桂英微微颔首:“但这也代表我们的大军必须在五月中旬前到达玄矶岛!”
朱子仙嘴角微扬:“放心,会到的!只待傲剑伯言他们为我等占领了根据地,安全自是无虞,亦可顺利开展对金鳞王朝的攻伐。”
穆桂英点点头,没有回话,转身便又加派了人手,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
风暖昼长,万物繁茂。
海上虽波涛汹涌,但在玄矶岛所处的海域,却是一片风平浪静。
空明港,作为玄矶岛东北方向唯一的大港,得益于玄矶宗以及金鳞王朝的兴盛,来此地交易游览的商船货船不知繁几。
与东华港口的吞吐量相比,都不遑多让。
之所以穆桂英等人会把这里选为第一个攻击点,成为根据地,原因则在于空明港背靠着一座大城,名“空明城”。
空明城所处之地极为特殊,地势偏高,地形则如同葫芦的上半段,前窄后宽。
出了城外,除两边有连绵不绝的山丘地陵外,便是一马平川。
退可守,进可攻。
因金鳞王朝派遣了多达三十万大军前往临海,空明城的防守力量前所未有的薄弱,城中仅余五万后备士兵镇守。
若能打下这里,成为东华军队的桥头堡,后续拿下整个玄矶岛不在话下。
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场景中,随着一群身穿玄衣的修士到来,戛然而止。
“呔,你们这些鸟修士从哪里来的?不知道凡是欲过境我玄矶岛,不能腾空的规矩吗?”
在港口守卫的士兵似乎对不守规矩的场景见怪不怪,丝毫不悚到来的修士,怒声斥责。
“喔?是吗?抱歉,我等初来乍到,确实不明白这个规矩,这就下来!”
空中,澹台升脸上笑着,眼里却满是冷漠之意。
刚刚登岛,便把刚才斥责他的士兵击成了血雾。
其他士兵见状,勃然色变,但还未反应过来,便被其他弟子一一解决。
突如其来的惊变,让港口的人潮先是愣住,不久后,无不发出惊慌失措的尖叫。
“杀人了,不好了,有人杀人了,快来人啊!”
澹台升领着云台宗的弟子清退港口人群,同时沉声喝道:
“给诸位半个时辰的时间,速速驾着船离开港口,腾空场所,否则休怪我等下手无情,连船一起击毁,让诸位血本无归!”
一声喝下,港口的商人无不色变,不少人立即放下手中的物事,连忙带着麾下的水手赶赴自家的货船上。
港口的骚乱自然也引起了驻扎在此地的部队的注意,立即便有将领带着大批人马赶到。
眼见一群玄衣修士不断驱赶着人群,地上满是自家兄弟的尸体,这名将领勃然色变,霍然抽出了腰间的长剑,怒声吼道:
“来者何人?安敢犯我金鳞王朝?”
澹台升脚下一踏,整个人看似不紧不慢,却在这名将领话音刚落之际便出现在他眼前,脸上浮起一丝看似人畜无害的笑容。
将领浑身汗毛直竖,瞳孔急剧收缩,他根本就没看清对方是如何到达眼前的,立即便明白碰到了硬茬子,忍着心中的惊惧,脸色难看的颤声说道:
“这位道友不知来我空明港有何贵干?
此地不仅是我金鳞王朝的属地,亦有玄矶宗庇护,道友有事好商量,千万要冷静!”
“玄矶宗?”
澹台升皮笑肉不笑,“你想用玄矶宗来压本宗?
不瞒你说,我们此行还真是针对玄矶宗而来,让你失望了,真是抱歉!”
“歉”字一落,他右掌微微抬起,掌心里浮现出一股幽暗冰冷的寒焰,毫不留情地朝这名将领的胸膛上印了过去。
轰!
将领遭受重击,口中喷出大股鲜血,身体在倒射而出不远后,陡然爆成了血雾,死象惨烈。
将领的突然死亡,顿时引起了更大的恐慌。
澹台升环视四周,眼里浮起浓浓的杀意,一抹墨色亦开始占据他雪白的瞳孔。
“众弟子,清理此地的金鳞守卫,迎接我军到来!”
“谨遵宗主之令!”
一声令下,于刚落的雨幕下,一场关乎国运的杀戮就此展开。
刚刚驾驶自家货船逃离港口的一众商人惊魂未定!
有人怔怔看着血腥渐起的空明港口,亦有人注意到了远方逐渐驶来的滔滔舰队。
“你们快看,那是什么?”
“不好,那是舰队!”
“怎么会?周边区域,有谁敢来攻击有玄矶宗庇护的玄矶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