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承天景命祭英烈,续世宏图议未来(1 / 1)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
定鼎五年,二月十八。
东华皇都,英灵祠前。
九灵神将显化千丈法相,各持国运之器,调理风雨。
俗语有云:春雨贵如油。
落于东华大地时,又渐融于紫气之中,形成淡而可见的紫雾,萦绕着整座英灵祠。
浩大而庄严的广场上,皇主风伏纪、皇后顾清浅分列在前,身后一众东华百官手持香火,在礼部侍郎孙礼的祭词下,躬身而拜。
“御极中宸,承天景命。
临逢大世,四州之地屡遭两界势力入侵,狼烟四起,烽火连天。
我东华将士以血肉之躯,守民之安稳,英勇无畏,矢志不渝……
尔等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壮志未酬,然尔等之魂,犹存天地,东华在,尔等英魂便在。
愿尔等在天之灵,安息长乐,子孙蒙荫,福泽绵长……
朕虽不敏,必当励精图治,强国富民,使吾东华永享太平盛世,以报尔等忠烈之德……
意志不灭,永昭日月,尚飨……”
“尚飨!”
“尚飨!”
“尚飨!”
浩大的请飨之声,自帝与后而起,延伸至百官,以及遍布广场的子民代表。
并在消耗高达三百丈的国运后,使四州天网临时联接在一起,形成了天穹之幕,把浩大的祭祀呈现在四州之地的东华子民面前。
大量香火随着“尚飨”之声传遍东华四州之地,朝英灵祠扑涌而来。
一阵阵金戈铁马的声音,也在此刻骤然响彻而起,一名名牺牲将士的英魂意志从祠内响起,却没有半点忧伤之意,反而极尽欣喜与豪放。
“哈哈哈……能在死后尚得陛下皇后不忘,尚得朝堂诸公铭记,尚得父老乡亲之香火怀念,我等死而无憾!”
“若有来生,愿再为东华人,为吾东华而战!”
“十八年后,吾等又是一条好汉,诸位勿伤!”
“金戈铁马,征战沙场,才是我等男儿本色……”
“哈哈哈,众兄弟说的是!”
“纳飨!”
“纳飨!”
“纳飨!”
豪放而无憾的大笑声响彻四州之地,让有共鸣者深感动容,而深受保护,处于战场前线的一众子民更是泣然出声,泪流满面。
以往东华不是没有在英灵祠举行过大型祭祀,但所知的人除了参与者,也只能在邸报上见到祭祀的版面,很少能引起如此大范围的传播,让人仿佛亲身参与其中。
许许多多的东华子民自动在家门前摆放祭礼,或躬身而拜,或伏地叩首。
香火如云如海,不断朝英灵祠所在方向涌来,使东华皇都都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几乎看不清任何建筑的影子。
震撼的场景让在东华四州之地的行商走卒、游客等为之动容,就连心思叵测的潜入者,亦默默看着这一幕。
直至今日,对于东华为何能众志成城,在乱世中奋进搏发,越打越强,打出了大大的疆土,他们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正在北凛城游历,来自未知世界的莫尘与凰殷二人,亦注视着这一幕。
此时正游戏人间,重游故土的风廷恺亦停下脚步,解下腰间的酒,痛洒出去。
而刚刚到来,还未进入东华区域的风劲锋等补遂风氏族人,亦停下了飞驰的步伐,从空中落了下来,面容虔诚而肃穆。
英魂意志之珍贵,没有人能比曾经无比辉煌过,却又落寞至今的补遂氏中人更懂!
在民族、国家有危难的时刻,若无人敢站出来,能站出来,只懂得委屈求全,虚与委蛇,便将迎来国将不国,任人宰割的下场。
“队长,我觉得,我们来晚了!我们应该早点来的!”
风劲锋身边,一名短发白鬓的中年人看着曾经的故土,泪眼婆娑。
风劲锋看着中年人,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政君勿伤,不晚!”
说罢,他目光重新移转过去,看着香火信仰汇聚的故土,眼神复杂难明。
祭礼持续了三天!
三天后,生活如常。
熟悉的烟火气息,再度燃起。
但所有外来者内心却总有种莫名的感觉,只觉身边的东华子民好像跟三天以前所见的完全不一样了。
似乎正有股莫名的意志从他们身上滋生出来,宛若铁浇洞铸,巍然不可撼动。
-----------------
朝会殿。
祭祀结束后,风伏纪没有休息,召开了盛大的朝会。
李悝、张居正、贾诩、郭嘉、鲁肃、沮授、陈宫、吕布、王忠嗣、狄青、李信、戚继光、张须陀、杨业、赵云、李嗣业、穆桂英、姜维、张辽、徐达、常遇春、左慈、王彦章、辛弃疾、范仲淹等一众华夏人杰齐聚一堂。
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若有傲来国众将,以及前往天行大世界的一众人杰在场,东华如今的阵容可谓空前强盛。
若不是洞虚境修士未够数量,此时的东华当可以称得上高等运势皇朝,成就数千年来华章界一众运朝难以企及的业位。
“臣等拜见吾皇,愿吾皇万年,万年,万万年!”
“众卿平身!”
“谢吾皇!”
风伏纪神情肃穆,开口直接道:
“众卿,如今我东华得一小世界,朕业已成就通幽之境,兼之传送阵在手,此前的许多计划当可及时改变。
道和,灵渊界可用军队可已统计完毕?我东华军队如今数量总共几何?”
兵部尚书刘穆之闻声出列禀道:“禀陛下,灵渊界可用军队已统计完毕,剔除修为不合格者,无法确定能用者,目前可用正规军总计六百万。
加上国内原有的六百余万大军,我朝共拥有一千二百余万军队,特殊兵种四十余支以上。”
“很好!”
风伏纪微微颔首,目光看向户部尚书:“思勰,户部钱粮可充足?”
贾思勰出列道:“禀陛下,因在灵渊界所得数量庞大,户部目前正急招统计人员,暂未统计清楚,这是臣等失职,请陛下降罪。
但以目前已经统计出来的结果来计算,足以支撑大军五年全力军事行动,且不会影响到国家其他方面的财政资源。”
风伏纪笑道:“很好,不急,灵渊界再小也是一个世界,所能得到的产出难以想象。”
贾思勰内心松了口气,连忙拜道:“臣谢陛下体谅,定尽快统计清楚,呈予陛下批阅!”
风伏纪颔首一笑,目光看向李悝:“悝卿,朝中一众人杰修为情况几何,可有详细统计?”
李悝笑道:“陛下容禀,因两次天道甘霖之故,许多将领目前的进境尚未完成。
不过,目前洞虚境已有六人,分别为左慈、张居正、张须陀、徐达、常遇春,赖布衣。
蜕凡境有二十三人,李嗣业、贾诩、赵云、聂政、养由基、吕布、王彦章、燕十三、戚继光、张辽、杨业、荆嗣、辛弃疾、李继隆、朱子仙、路延宗、祁傲剑、峥、暗罗冥、曹云从、宁广之、穆桂英以及臣。
人数虽不算多,但考虑到许多人杰尚处于消化天道之力的进程中,相信之后还会有不少人进阶到蜕凡境。
除此之外,傲来国、以及少阳国两国人杰暂未统计其中。
若是把这些人都囊括在内,我东华将再增至少二三十名蜕凡境。
同时,蜕凡境中也有不少人即将进阶到洞虚境,达成所有条件,晋升到高等运势皇朝的业位,指日可待。
当然,前提是,呃,陛下没有过于特殊的奇观需要建造!”
此言一出,众臣俱是忍俊不禁。
风伏纪亦哂然一笑,“虽然很不想承认,但确实还有不少奇观需要建造。不过提起此事,无常府的建造地址可选好了?”
李悝神情有些古怪,禀道:“陛下,此事出现了点意外!
我等本来已经把地址选好,但目前尚在外面勘探地界的工部郎中徐霞客却传来了一个更为合适的地址,乃九幽府所在的九幽山。”
风伏纪眉毛一扬:“喔,他觉得那里更合适?”
李悝点头道:“是的,如陛下所言,无常府需建造在阴气汇聚之地。
从霞客送来的情报来看,九幽山不仅阴气极浓,其中更夹杂着一股极为精纯的九幽之气,且有越来越浓烈的姿态。
虽然我们目前暂时不知道其中有无问题,又出现了何等变故,但若能把无常府建造在那里,于那位还未降临的无常府主人而言,极有裨益。”
“越来越浓烈?”
闻言,风伏纪若有所思,脑海里同时浮起了峻甲曾经说过的关于九幽府近百年出现的莫名异状。
思忖半晌后,他方开口道:“既是如此,便在那里建造无常府就是!”
李悝双眉一扬:“如此,便要跟九幽府开战了!”
风伏纪摇头一笑:“倒也不一定!天德、伯仁、布衣、良师!”
徐达、常遇春、赖布衣、张角四人同时出列,抱拳拱手应道:“臣等在!”
“天德,伯仁,关于九幽府之事尔等了解,便与布衣、良师一起,再领三千天兵,十万精锐羽林,直接找上碧清阳,跟他开门见山的谈,好好的谈!
都广域本以寰宇阁、九幽府的势力最大,寰宇阁在此界的主力已灭,若能拿下碧清阳,都广域唾手可得!
退一步讲,若是无法谈妥,也要把我们要的东西讲清楚,九幽山未来必有我们一席之地!
碧清阳若是不愿,尔等到时自己做主便是!”
“是,臣等领命!”
四人对视一眼,内心已然会意,拜别风伏纪,立即转身离开了大殿。
李悝待四人离开后,方开口问道:“听陛下之意,九幽府真有情况?”
风伏纪颔首一笑,便把沙荒散人峻甲所知之事简短阐述了一遍。
“竟是这样!”
李悝听完,若有所思。
在他之后,众臣一一出列,把最近朝中发生的重要事情都与风伏纪详细禀告了一遍,重点在如何整合十九家势力之上。
得益于张居正等新进人杰的加盟,十九家势力整合速度加快了数倍,时至今日,几已临近尾声。
如原万木皇朝、大武皇朝等更已率先形成了极强的战斗力,配合东华军队,立下了不少功勋。
值得提一嘴的是,这十九家势力麾下的军队数量暂未被计入东华的正规军中。
风伏纪耐心听完,最后才把目光移向了降临不久的张居正身上。
对于这位大明首辅,风伏纪可谓是如雷贯耳。
即使后世对其毁誉极多,以他之意,也不过是鸡蛋里挑骨头,硬是要找出错处来。
对于历史人物的思想,以及他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做出的每一个重大抉择,风伏纪向来不会以自己的所知来揣测。
毕竟历史与后世中人所处的世界完全是两种环境,以后世人的目光去看待历史人物,很容易便会产生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不仅觉得古人身上皆是错处,这样做是错的,那样做也是错的,甚至会产生若我能做到他那个位置,我不仅行,还能更行的错觉。
站在先人肩膀上,以远超时代背景的智慧与目光,去看待世间万物并不可耻,那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但若是站在先人肩膀上,攫取了先人留下的智慧与财富,并在拥有先知先觉的条件下,却对先人的作法嗤之以鼻,到处以抨击评价先人错处为荣,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智慧有多高,此举殊为可笑。
风伏纪回过神来,笑问道:“太岳,你到朝中也有数个月了,有何可以教朕?”
张居正连忙出列拜道:“不敢,陛下折煞臣也!
臣刚才听完诸位同僚讲述朝中的状况,深感我东华之强大,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或可请陛下与诸位同僚听之。”
风伏纪笑道:“太岳,无须拘谨,有何想法尽可直说便是!”
“是!那臣便不客气了!”
张居正躬身一礼,深沉的眼眸注视着风伏纪,正色道:“恕臣直言,朝中之前的策略有些趋于保守了!
我朝目前虽然看似四面皆敌,但四州在手,纵观五海九州的环境,实则已无一掌之敌。
因此臣建议,不可再被动待敌,可酌情削减各大战区的军队兵员,主动出击,或打或拉,并择机拔除掉两界势力在华章界的主要根据地——大泽。
同时,为防敌人援军到来,可暂时封锁天上的九条通道。
之后倾尽全力,尽量在一年之内统一九州。
统一九州后,我们的步伐也不能停。
可以夏泽为基点,把我朝的势力辐射到八泽去,以此类推,以战养战,再陆续到达八荒,如此,或可在三年内成就一统华章的大业。”
听到他如此大胆的计划,殿内众臣无不咂舌,目光或沉思、或讶异、或凛冽、或带着疑惑,齐齐看向了那道刚直的身影。
郭嘉率先出列道:“太岳兄,以目前我朝的进度,统一九州不是难事。
但八泽以外的势力过于庞杂,不仅有许多古族大族存在,还有许多未知的凶险区域,以我东华一朝之力,怕是无以为继吧?”
张居正笑道:“这段时间某走遍了八泽之地,如奉孝所言,确实有许多古族存在,如延陵氏;凶险之地也不在少数。
然经过较为深入的了解,这些古族与我等以前已然了解过的世家并不太一样,有些古族中人确实权欲心极重,躲在背后操控,兴风作浪。
但大部分古族,要么因高手都被抽调到了帝域,导致本族衰弱,只能固守山门自封——
要么皆性情寡冷,你只要不触碰到他们的底线与本身的利益,这世间由谁作主,他们并不在意。
我的意思是,在如今的情况下,我们可先不管这些古族大族的存在,尽快统一我们所能统御的地界,把所有能得到的力量整合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全力对外。
而到时,就算那些古族再不乐意,除了接受我们的统治,也别无他法可想。”
闻得此言,殿内众臣或摇头,或赞同,或沉默,观望者极多。
贾诩双眼微眯,摸着极为扎手的胡须开口道:“太岳兄的想法很有趣,也很危险,最大的问题除了穷兵黩武,影响我朝发展以外,也会产生许多国中之国的隐患。
前者有待考量,暂不提;在征伐的过程中,如何界定是否侵犯到那些人的利益?
总不能他们说什么,便是什么吧?”
张居正点头正色道:“这自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