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张居正激进献策,合天道便谓良谋(1 / 1)

加入書籤

贾诩点点头,继续问道:“那太岳兄,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张居正神情不变,回道:“文和兄,我觉得你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

贾诩眉毛一扬:“是吗?还请太岳兄明言!”

张居正双目炯然有神,慷慨激昂道:“我虽然说可以忽视那些在此界存在时间过于久远的古族,但并不代表我们便怕了他们。

暂时忽略他们,让他们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我等迅速攻占华章界而服务。

且不说所有人都会与我们为敌,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势力主动识实务,选择投靠我们。

不识实务者,能灭则灭。

不能灭,无法灭者,便暂时拖着,等到有实力了,再回头灭杀便是。

同时,有件事我觉得文和以及诸位同僚需得看清,也得适应。

我等既然已是此界中人,那所有人,所有生灵在理论上,便是同出一源。

当然,我等出自何地,内心记着便是。

而我们双方之间在没有发生冲突前,并没有什么化解不开的仇恨,他们也并不是我们最主要的敌人!

我们最主要的敌人,在帝域,在帝庭,在天行大世界,也可能在其他八界,不可把目光局限于华章界内,时间——并不在我们这边!”

如此新颖的视角一出,顿时让贾诩怔住,也让殿内众臣心神一震,为之动容。

李悝上下打量着形貌端正,气质威严的张居正,内心感慨不已:“怪不得帝皇印灵之前对他的评价这般高,果然有独到之处!”

见贾诩被张居正说得哑口无言,风伏纪眸里浮起一丝笑意。

但张居正所言,却是透露了一众华夏人杰并非此界中人的信息。

为免引起麻烦,他悄然拨动了本土人杰在百官册里留存的一丝魂魄,使他们暂时先忘却这段记忆。

渺渺茫茫之中,朝会殿内似有帝皇紫气滋生,不久后旋之散去。

一众本土人杰只觉识海里莫名有些茫然,但见殿内气氛颇有些剑拔弩张,只以为是因此导致,倒也没有过于在意。

“文和兄,得罪了!”

张居正察觉到了风伏纪的动作,眼神微扬,顿时明白自己之前过于激动,有些失言了。

他先朝贾诩拱手一礼致歉,而后又朝风伏纪拱手再拜,斟酌了下语言,才继续道:“陛下恕罪,臣之所以如此激进,原因如下。

因上古补遂氏遗留下来的恩怨,以及寰宇阁之故,我东华自立运后便屡被针对,时时受帝庭谕令限制,束手束脚。

之后更是莫名冒出了所谓的“天命”,加剧了帝庭对我东华的重视。

随着寰宇阁的覆灭,我东华更是已然成为帝庭某些势力的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从他们随时随意的调整所谓的谕令规则,借此为他们制定的计划让路,便可见一斑。

此举殊为可耻,也极为可笑,但也可印证出,帝域的冲突与战争仍旧存在,且极为剧烈。

在话语权的主导上,定然也是由那些欲让两大世界融合的势力占着上风。

在这种情况下,稳扎稳打,或许对我朝目前有益。

但从长远来看,一旦东荒宗、姜氏、姬氏等势力之主,在话语权的争夺上败下阵来,使敌人不再心存任何顾忌,那留给我们的时间将越来越少。

届时,无论我们占据何等广大的疆土,凭着对方不知数量的鬼神天人境的巨头,便可使我东华烽火连天,瞬间产生倾覆之忧。

既是如此,我们完全无需在意那些还未发生的事情,一边迅速占领可占之地,一边调整战略,绝不可再实行被动防御之策!

如今我朝不仅得到了一个小世界,又得到了其中遂火风氏一脉的全力支持,实力大增。

除此之外,又有传送阵这等利器在手,战争后勤将不再是难事,只要率先打下立足之地,足可迅速辐射周边区域。

臣相信,在征战的过程中,随着我东华兵锋威名远扬,愿意与我东华为敌的人将越来越少,不是所有人都是胆横决绝之辈。

因此,臣所说的三年时间,不仅不快,反而还有些长了!”

说完,张居正便一直躬着身,等着风伏纪决断。

风伏纪眼里的笑意越发浓烈,抬手虚扶道:“太岳,平身吧!尔之视角,很直观,让朕豁然开朗!

不过虽有传送阵在手,但战线过多,后勤虽然无忧,但对于众将士性命而言,有些不利。

因此,朕觉得,至多只能开辟六到九条战线,把十九家势力与我东华的军队全部整合起来,再重新划分如何?”

张居正眼神一亮:“陛下考虑周到,臣无异议!”

风伏纪大笑:“好,此事事关重大,待朕速召诸王回来,再重新商议此事!

至于时间,太岳也可放心,朕既已决定,便不会拖延,定然会在三天内完成。

届时,作为新任中书令,太岳可正式登上我东华邸报,名扬天下,使亿亿万子民知之。”

见风伏纪竟如此突然任命他为中书省之长,张居正身形剧震,眼神着实有些茫然,连忙拜道:

“陛下,臣之功勋尚不足以晋升如此高的职位,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风伏纪摇摇头,语气坚定:“此事朕已经定了,无须收回!

至于功勋,以太岳之能力,相信很快便可以补足。

当然,这段时间太岳的薪资便只能先发一半,若是不够用,那就只能看太岳的手段了。

其实,到处蹭饭,也未尝不可!

比如酒,可到奉孝处蹭;饭的话,悝卿家里管够。

至于日常所需,到万三这个土豪家里随意取用便是,他肯定不会有意见的,对吧?”

这自然是玩笑话,说到最后,风伏纪自己都忍俊不禁。

沈万三苦笑连连,连忙出列道:“陛下说笑了,能请太岳兄这尊大神入臣家中,乃光宗耀祖,蓬壁生辉之事,臣怎会有意见,求之不得!”

见他如此应对,除了部分新进人杰以外,殿内熟悉风伏纪脾性者,无不开怀大笑。

张居正内心感动至极,以他的智慧当然不可能看不出这只是玩笑话,见众臣笑声不断,也跟着笑了起来。

许久,待笑声停止,他整衣肃目,极为恭敬地朝风伏纪拱手拜道:“陛下知遇之恩,居正铭记在心,定倾尽心力,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风伏纪抬手虚扶,笑道:“其实留待有用之身为朕效力便足够了,赴汤蹈火太危险了,若尔等都没了,朕一个光杆皇帝当着也没意思!”

他虽然是笑着说的,语气也极为轻松,但话语里对殿内诸臣的重视之意,不言而喻。

在场的无论是本土人杰,还是华夏人杰,能入此殿者,哪个不是宦海沉浮,经历极多者,闻言脸上虽是笑着,内心的感动之意,却不可抑制地滋生而出。

时至今日,与风伏纪相处越久,即便是随着东华不断晋升,使其身上的帝皇威仪越重,众臣心中却从来没有生出过哪怕一丝“伴君如伴虎”,“狡兔死走狗烹”的感觉。

反而因风伏纪胸怀之大度,放权之大胆,使他们能有用武之地,毫无顾忌的施展自己的才能,而心存无穷感激。

殿内者,有许多人曾为一国之主,也有许多人曾为多国效力过,从来没有见识过有哪一国的朝堂气氛如此清正,只需尽心做事,还可随意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用担心被针对,乃至勾心斗角,各自站队等破事。

群臣中,有十数人的神态极为醒目。

看着殿内呈现出来的气氛,他们脸上满是讶异羡慕以及审思之色。

这些人,便是与张居正等人同一批降临的人杰。

之前提到过的无上人杰有四位,分别为杨业、荆嗣、辛弃疾、李继隆。

绝代人杰则有五名,分别为郑和、高长恭、秦良玉、刘黑闼、范仲淹。

绝世人杰则有六位,分别为韩擒虎、典韦、鱼俱罗、单雄信、徐霞客、毕再遇。

但徐霞客此刻并不在朝中,而是尚在各地勘探环境。

至于顶尖人杰,则有七位,分别为徐晃、乐进、于禁、徐庶、满宠、展昭、法正。

这些人无一例外,各有所长,也是各自时代几乎无法代替的一代人杰。

虽然阶位不同,但只是因各自才能的侧重不同,不能只因阶位而断定他们的能力高寡。

不过,风伏纪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展昭与刘黑闼了。

他没想到,前往灵渊界前的那一次大召唤,竟能把这两位召下来。

前者自不必说,身为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其品行端正、谦和有礼、义薄云天,忠肝义胆,乃是三侠中的“南侠”。

一部《包青天》更是让御猫展昭这个形象传遍天下,引为经典。

而身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的刘黑闼,其声名在普罗大众中,可能没有同时代的秦琼、罗士信等人如雷贯耳,却堪称大唐名将收割机。

曾大败李神通、罗艺、李玄通、李世绩、薛万均兄弟等。

而罗士信,更是亡于刘黑闼之手。

其间,一代帝皇李世民与其屡战屡争,虽各有胜负,却始终无法尽全功于一役,斩杀刘黑闼。

虽最后依旧败亡在李世民手上,但其骁勇奇略,亦足以算是一时人杰。

毕竟李世民之武勇智慧,世人皆知,秦王之位可是他硬生生打出来的。

在这种人物手下,刘黑闼以其出身,竟能血虐李世民及其麾下众将,实力毋庸置疑。

听李悝说,在得知刘黑闼到来后,罗士信可谓暴怒异常,不顾军令,硬是回来与他打了数十场。

罗士信占着先降临之故,把刘黑闼血虐得欲哭无泪,不得不举手投降。

好在重活一世,罗士信本身也是个粗糙汉子,报尽仇后,竟也与刘黑闼称起兄,道起弟来,好像之前的冲突完全不存在一样。

朝会时间有限,风伏纪自然不可能一一把这些人杰挑出来为众人介绍。

不过观诸位人杰借两次天道甘霖之故,又有浮华天幕之助,修为有着让人瞠目结舌的提升,不至于掉队,内心倒是颇为宽慰。

轻松和乐的气氛中,禁卫将军武松阔步走了进来,禀道:“陛下,殿外有自称为补遂风氏一族的人,欲求见陛下!”

闻言,殿内众臣目光齐展,看向了风伏纪。

风伏纪亦是有些意外:“可是来自炎荒域风氏一脉?”

武松点头肃穆道:“是的,陛下!

他们一行共二十二人,领头者乃是一位通幽境的前辈,名风劲锋。

除此之外,尚有一位洞虚巅峰的副队长,名风政君,以及二十位被称为「炽焰卫」的蜕凡境卫士。”

听到来者阵容竟如此强大,殿内群臣皆为之动容。

武松眉目虽平静,实则在第一眼见到风劲锋等人时,亦是同样的神情,口中也没停下,继续道:

“风前辈说,听闻陛下有前往风氏拜访之意,但他们也知陛下日理万机,此前托人相询,诚意已经足够,他们没有让陛下亲自前往的理由。

因此,权衡再三下,决定主动前来拜访陛下,就看陛下敢不敢接见他们了!”

风伏纪眼神一亮,无视了最后一句话,目光看向了张居正、李悝、贾诩以及郭嘉等三省正卿,笑道:“看来太岳之提议,正合天道啊!

武松,把风前辈等人带到未央殿,朕马上就到。

诸卿,今天朝议到此结束,诸卿需各司其职,加紧备战,为即将成立的战线备好后勤资源!”

百官闻言,无不心神狂震,却毫不犹豫,立马齐声拜道:“臣等遵令!”

“好,退朝!”

-----------------

未央殿内。

看着恢宏大气,已然彰显出一代帝朝之象,屹立于淡淡氤氲紫气中的大殿,风劲锋等人颇是感慨。

风政君道:“若此人当真是我补遂氏遗脉,他之能力,我等不及也!”

风劲锋笑道:“无论是与不是,现在的他在敌人的心目中,已然是,其实也没多大区别了!”

风政君一怔。

这时一阵大笑声蓦然传来,“前辈言之有理!”

风伏纪带着李悝、张居正、贾诩、郭嘉、刘穆之等重臣阔步走了进来。

初次见到威震八方,被传乃是出自补遂风氏中人的风伏纪,风劲锋等人目光齐转,齐齐聚焦在他身上。

只是一见,顿时浑身微震,完全没料到他竟然真的如此年轻。

风劲锋目光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年轻帝皇,越看,越是惊叹。

盖因,以他的修为,竟然看不出眼前的年轻帝皇是何等修为!

不得了!

看着仪表不凡的风伏纪,风劲锋眼神愈亮,抱拳一礼道:“山野之人风劲锋,代表炎荒域补遂风氏一脉,前来觐见皇主!”

风伏纪连忙伸手把他扶起,笑道:“前辈,可不要折煞朕了,无须如此多礼!你们能主动前来,朕很高兴!”

风劲锋有心试探风伏纪之力,加重了下伏的力道,然而无论他提起几分力,都无法撼动风伏纪哪怕一分一毫。

好!

厉害!

被一个后辈压落下风,风劲锋不仅不羞恼,反而心情愈佳,大快着撤开了手道:

“皇主果然深藏不露,怪不得短短数个月间,便使东华国运猛涨了数千丈,着实让人佩服!”

风伏纪笑道:“都是自己人,吹捧的话就不要说了!

来,前辈,诸位兄弟,还请就坐,无须拘谨!

来人,开宴起舞!”

一声令下,各色美酒佳肴便迅速端了上来。

风伏纪也没立即询问众人来访之意,只是一个劲儿的劝酒,酒过三巡之后,才放下手中的酒杯,摒退了殿内歌舞,目光看向了风劲锋。

风劲锋笑道:“是不是很奇怪我们会主动来访?”

见风伏纪点头,他才继续道:“其实,你也不用觉得奇怪!

我们只是觉得,留你一人在前线与敌人作战,太孤独了!”

说罢,他伸手拍着身边风政君的肩膀,又道:“我们刚到达东华边境时,看到了皇主主持英灵祠的仪式。

政君也说,我们来晚了!”

他的言语不多,话里话外,也完全没有一丝一毫要求证风伏纪身上的风氏血脉是否真实之意。

有的,只是对风氏后辈浓浓的愧歉之意。

在这一刻,有些事情根本无须多言。

不仅是风伏纪,李悝等人亦深深动容。

关于补遂风氏曾经的历史,他们目前也算知道一部分。

只是没想到,即使历经数千年,无论身处何地,风氏族人之间的情感羁绊仍然这般深厚。

风汝信如此!

遂火风氏如此!

炎荒风氏亦如此!

就连只是与风氏可能有关联的高祖风苍,以及燧火灵神等人,亦是如此!

风伏纪这一路走来,受风氏旧事恩怨的影响极多,但所得也极多,甚至可以堪称巨大,已经到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

以风伏纪的性格,既然已经无法斩断,那便坦然接下。

这也是他之前想前往炎荒域拜访风氏的最主要原因。

目光交错之间,众人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半晌,风劲锋收敛起脸上的笑意,正色道:“现在我们只有一个问题,你敢不敢接纳我炎荒域补遂一脉?”

风伏纪看了一眼风劲锋,同时环顾殿内风氏族人,许久蓦然大笑:“有件事,前辈可能会很感兴趣!”

风劲锋有些不解,不明白风伏纪这时候突然转移话题是何用意,但还是顺着他的意思问道:“还请皇主明言!”

风伏纪拍拍手掌,笑道:“廷恺前辈,既然来了,何不进来与族人们见上一面!”

话音刚落,风廷恺的身影便如一阵风般,赫然出现在风劲锋等人眼前。

他的出现,让风劲锋等人霍然站起。

只觉眼前之人身上有着一股不下于老祖风振霆的血脉之力,如火山喷发那般旺盛,瞬间便引起了众人身上血脉的共鸣。

“您...您是?”

这一刻,风劲锋的身体颤抖了,一股仿佛见到至亲之人的感觉蓦然从内心深处涌起,无法抑制。

风廷恺则狂啸出声,泪眼朦胧。

他没想到此生除了有机会回到故土以外,竟然还能见到分隔四方的族人,紧紧抓着风劲锋的手,大叫道:“天可怜见,你们是雷霆子一脉的后人,是也不是?”

闻言,风劲锋浑身剧震,双眼瞪得浑圆。

雷霆子,乃是他老祖风振霆的小名。

就是与风振霆关系极佳的段修,也不知道。

“您是...您究竟是谁?”

见风劲锋没有否认,风廷恺骤然泪流满面,放声狂笑:

“好,好,没想到我风廷恺此生,竟然还有机会见到至亲血脉的一面,好,太好了,老天待我不薄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