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第一次进山(1 / 1)

加入書籤

“怀孕又不是残废,咱山里人哪有那么娇气。”柳家贵笑着说,“再说了,多个人多份力。”

待大伙儿用完餐,人们陆续聚集在屯子中心。天色还未大亮,但柳家寨的气氛已经热闹起来。

“三儿,今年收成看着不错啊!”柳跃春背着工具走过来,脸上带着笑意。

柳三江点点头:“是啊,今年雨水充足,应该能有个好收成。”

“对了,你那扫盲的事办得怎么样了?”柳跃春压低声音问道。

“还行,大家都挺积极的。”柳三江看了看四周,“就是有些人学得慢些,需要多费点心思。”

柳跃春叹了口气:“我就是个榆木脑袋,那些字看着都晕。”

“慢慢来,总能学会的。”柳三江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该出发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山上进发。柳三江走在队伍中间,看着前面的人影,心里感慨万千。

这些淳朴的山里人,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下一代的期望,却从未减少半分。

太阳渐渐升起,山间的雾气慢慢散去。柳三江擦了擦额头的汗,继续向前走去。今年的收成,关系到整个柳家寨的生计,容不得半点马虎。

“三哥,我累了。”三禄气喘吁吁地说。

柳三江停下脚步,从背篓里拿出水壶:“歇会儿吧,喝口水。”

三福也凑了过来,接过水壶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

“慢点喝,别呛着。”柳三江提醒道,“等会儿还有的走呢。”

休息片刻后,队伍继续前进。山路崎岖,但每个人都步伐坚定。这是他们的生计所在,也是他们的希望所在。

到了地里,大家分头行动。柳三江带着弟弟妹妹,开始收割自家的粮食。

“三哥,这样对吗?”三禄小心翼翼地问,手里握着镰刀。

“对,就是这样。”柳三江示范了一下,“注意安全,别伤着自己。”

阳光渐渐毒辣起来,但没人喊苦喊累。偶尔有说笑声传来,打破了山间的寂静。

“今年的收成真不错。”柳家贵擦着汗走过来,“比去年多了不少。”

柳三江直起腰,看着满山的庄稼,点点头:“是啊,今年老天爷赏脸。”

“对了,三儿。”柳家贵压低声音,“你那个学子基金的事,我觉得挺好。要是能帮助更多孩子读书,那就再好不过了。”

柳三江看了看四周忙碌的人群,轻声说:“慢慢来吧,总会有办法的。”

太阳渐渐西斜,大家开始收拾工具准备下山。今天的收成不错,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三哥,我们什么时候去县城啊?”三禄背着小背篓,气喘吁吁地问。

“等收完粮食再说。”柳三江揉了揉他的脑袋,“你今天表现不错,到时候给你买糖吃。”

“我也要!”三福立刻凑了过来。

“行行行,都有份。”柳三江笑着说,“不过得先把字练好。”

回到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柳三江简单做了晚饭,看着两个弟弟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这就是他的生活,平凡而充实。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天都在为了更好的明天而努力着。

躺在床上,柳三江想着大爷提出的学子基金的事。或许,这就是改变柳家寨的一个契机。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读书,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具体该怎么做,还需要好好规划。他翻了个身,决定明天再想这些事情。现在,还是先把收粮的事情做好。

山里的铁器今年格外充足。

柳家寨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搜罗来的工具,堆在村口晒谷场上,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铁锹、镰刀、斧头,甚至还有几把锈迹斑斑的长矛,都整齐地摆放在那里。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围在周围,低声交谈着,眼中透着几分期待。

往年收粮,一辆驴车就够用。今年却是牛车、驴车、马车齐上阵。那头年轻的黄牛虽然载重有限,但好歹也能帮上忙。驴车上堆满了干粮和水囊,马车则装着各种工具,吱呀作响地等待出发。

柳三江倚在晒谷场边的老槐树上,目光扫过忙碌的人群。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看着村民们熟练地整理装备、检查工具,不由得想起去年这时候的场景——那时的柳家寨还是个贫困的小村子,连一把像样的铁器都难找。

“小黑!站住!”

一道稚嫩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柳三福那小子又在追着小黑跑,这孩子就是闲不住。只见他踉踉跄跄地追着那只黄色的大狗,差点撞到正在搬运工具的村民。

“你这臭小子!”柳三江三步并作两步,一把将三福提溜起来,“再乱跑就送你回家!”

三福被放在驴车上,小脸皱成一团,眼睛却还是直勾勾盯着小黑,根本没把柳三江的话听进去。小黑似乎也知道闯了祸,耷拉着脑袋,可尾巴还是忍不住摇了摇。

“三儿,别管他了。”柳家旺抱着三禄走过来,脸上带着宠溺的笑容,“有小虎子陪着,他不会乱跑的。第一次进山的孩子都这样,你小时候不也是这样吗?”

柳三江无奈地摇摇头,看着三福那双闪着期待的大眼睛,心里也软了下来:“那家旺哥你看着点,我带小黑去前面探路。”

队伍缓缓向山里进发。老火铳依旧走在最前面,手里的烟袋锅子冒着缕缕青烟。这次多了个小黑在前头带路,那狗鼻子贴着地面,不停地嗅来嗅去,时不时回头看看柳三江,确认主人跟上了才继续往前。

“这狗是个好手。”老火铳看着小黑的样子,眼中闪过赞赏,“再养一年,进山就没有空手而归的时候。它这样子,比那些专门训练的猎犬都强。”

柳三江抱着三禄,笑着问:“老铳生以前见过这样的猎犬?”

老火铳吐出一口烟圈,目光变得悠远:“见过一个养狗的,家里几十条猎犬。那人打猎不行,但靠着狗群在山里混得风生水起。”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那些狗凶得很,连熊瞧见了都怵。不过后来...”

他没说完,柳三江也没追问。山里人都知道,有些事情点到即止就好。

队伍继续前进,阳光渐渐变得毒辣。山路越来越陡,两边的树木也越发茂密。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更显得山中寂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