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新政(1 / 1)
绝说出来的话里,到底有多少诚意在呢?
不好说。雪戈能感觉出他和大蛇丸一样都是那种笑里藏刀的性格,不过至今为止绝每次出现也的确都是为了帮自己。如果只是为了能借用自己的力量,将之看做等价交换并无不可。
毕竟每次绝能带给他的消息,都是他常规方式下几乎不太可能获得的。
在换金所看见两个出名的情报贩子时,雪戈就觉得绝会主动找上自己,而且应该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毕竟有关于沐子的事情还是他提醒的雪戈,肯定了解自己和沐子之间的关系。
果不其然,在自己还没有从百目鬼那边获得明确的情报前,绝就抛出了这么一个重磅炸弹。
绝会不会骗人?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是真是假验证起来也不算难,最重要的是需要他付出的代价不算沉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试试看倒也无妨。
不过刚才和绝见面倒是让雪戈想起了另一个疑问。这个问题其实上次就该考虑了,只是那时候自己急着去找团藏验证情报的真伪没来得及细究,后续离村、搜寻情报等事情一窝蜂的来也让他暂时忘记了这件事而已。
……为什么绝会知道六意眼的情报?
六意眼是血继限界这种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哪怕是木叶村内的情报机构也没放多少心思在这上面。这其中固然有雪戈自己就掌管着情报机构,因此下意识隐瞒的原因,但也和沐子自己几乎没怎么用六意眼战斗、六意眼生效时在表面上完全没有任何体现有关。
绝既然是跟着修罗行动的,那他是从什么地方获悉到的有关六意眼的情报?
有什么人是知道六意眼的信息的?又或者说,这种血继限界并非第一次出现,在木叶村外也曾经有过相关记录?
雪戈在心中猜测着种种可能,整理思绪,同时不紧不慢地朝着远处的山脚走去,忍靴碾过碎石发出细碎声响,边境的寒风掠过斗篷。
一晃神便来到了位于边境的小村落中。
说是小村落,不过火之国毕竟繁荣,也有好几百近千人,相当于别国一个大村了。
田间地头的几个农民看见了一身黑斗篷的雪戈,倒也没多在意。反正边境这块,时不时就会有这种人来,有时候还是成群结队的来,早就见怪不怪了。
雪戈没有去打扰那些正在打理田地的农民,准备去村子里找几个在街头闲聊无事的人询问。
走进村子里没几步路,他就听见了一阵很熟悉的声音。
嗯,说是很熟悉,但上次听到也记不起来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这里居然有学校……?”
雪戈诧异地循声走去。
很多有点规模的镇子里都没有像样的学校呢。这村子里哪来的读书声?
绕过一条街,雪戈就看见村子的一角有一座大门敞开着。两侧是百米长的围墙,朝门里看去,那些平房的布设与教室无异。
“……?”
雪戈凑近后没有往门的方向走,而是三两步踏着墙面跃到墙顶。
更让他惊异的一幕出现了——这里不光有朗朗的念书声。在操场上……或者说训练场上,还有一个身材精壮的人正带着几个七八岁的小孩挥刀训练。
这教头的打扮看着像个正儿八经的武士,不像浪人。全身上下都一丝不苟的,动作也干脆严谨。
这还是个武校?!
等等……
问路的心思被暂时压了下去。雪戈跳下墙头,快步离开了这所学校。
训练场上的武士此时突然往墙头看了一下,那里现在空空如也。
“……?”
街头闲聊的大爷大妈在每个村子都不难找。雪戈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正躺在树荫下晒太阳的大爷,走上前去坐到他身边。
“你好。”
“嗯?……哎,外乡人啊。你好你好。”
大爷睡得有些迷糊,听见有人和他打招呼还愣了一下。
看着不露面的雪戈,他赶快坐正身体:“你这是……”
“我想问问这里是哪。”
“哦!这里是菱田町,往南走差不多三十里路就是福井了。”
雪戈将两个地名在脑海中迅速匹配了一下,很快就确定了自己所处的位置。
正经事两三句话就结束了,不过雪戈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询问起村子里那个学校的状况。
“这町看来很富裕,居然能办町学。”雪戈试探性地说道。
“哦哟,算不上富裕,我们这里穷得很。”大爷推了推手,“你看看,我身上还是这种破布衫呢。有钱还会穿成这样吗?”
雪戈接着聊道:“可村北那所町学建得相当不错,还有武士教习,请来可得花不少钱。”
“那个就不是咱们村子筹建的。哎呀,这位外乡人是外国人吧?或者很久没有到咱们乡下看看了。”
大爷摆手道:“那些都是前几年那位新大名老爷的新政哩,强制去,说是小孩子就应该上学。那个武士据说是国都来的兵卫大人,以前在铁之国生活的,同样是被大名大人花钱请来。你说这不是瞎搞嘛,那些十来岁的男孩都能下地干活了,还在那个什么……‘町学’里面。地里干活的人都少了。”
“不过今年最早进去的那些应该已经可以……那个词怎么说的来着,哦对,‘毕业’了。毕业后就可以继续下地干活了。听说那个新大名会从这些孩子里带一些去国都,一步登天啊,也不知道谁家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运气……”
“那个教头也不错的,带着村子里几个强壮的孩子,硬是把西边山里那十多个强盗给打退了两三次。这几年因为这个都很少有人来偷收成了,村南头那个姓小野的屋子都重建了一遍,啧啧……”
大爷还在絮絮叨叨说着呢,一扭头,边上已经没人了。
他愣了一下,挠了挠头又躺了回去。
他也没有太过在意。这种神神秘秘的过路人在这村里生活了几十年没见过几百个也有几十个了,不算什么稀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