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震惊矿产部,稀土出口(1 / 1)
京城矿产部门内。
领导在接到电报后,先是一脸懵,749不是在赣南进行勘探吗?
怎么跑到赣北了?
助理提醒道:“这可是百万吨级的钨矿,要是真确定了,将会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钨矿。”
听到这个,领导才反应过来,点点头:“赣北也不错,铁锤同志和姚教授眼光独到啊。”
“只是这么大的矿脉,不能不慎重一些。”
领导感觉自己没办法做主了,拿起电话把情况汇报给了大领导。
当然,在电话中他隐瞒下了749的实际勘探区。
“马上开会!”大领导接到电话,只有一句话。
半个小时后,大会议室内,矿业部的大领导当众把749勘探队的发现讲了一遍。
“太好了,咱们目前的工业建设速度与日俱增,钨矿储量越来越少,这座大型矿来的可真是太及时了。”
“这可是百万吨的大矿啊。咱们已经多少年没有发现这种规模的矿产了。”
“这个李铁锤运气可真够好的。”
大领导双手下压,等会议室内安静下来后,开口道:“百万吨钨矿的意义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为了实现尽早勘察清楚,尽快开采的目的,现在咱们部里面决定从全国各地调取勘探队奔赴赣北,大家伙有什么意见?”
“应该的,这座钨矿太重要了。”
“是啊,这两年咱们的勘探事业进展得并不顺利。”
“要是有需要的话,我可以亲自带人前去。”
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专家们纷纷表示赞同。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勘探正式展开。
李铁锤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悠闲的啃着野鸡腿。
有谭总工和那帮技术员,钻井不需要他帮忙。
“铁锤,部委发来了电报,一共有五支勘探队伍要过来了。”姚教授从远处跑来,兴奋的说道。
“带队的是矿业部的陈副领导。”
听到这个名字,李铁锤吃了一惊。
陈副领导是矿业部的主要领导之一,这次竟然亲自来到这边了。
李铁锤给姚教授递了一根鸡腿:“老姚,这钨矿确实重要,但是也没重要到这种程度吧。”
“害,不瞒你说,近十年咱们国内新发现的大型矿产越来越少了。”姚教授话说一半,没有接着说下去。
李铁锤却清楚原因,一来是因为前些年刮了风,大家伙都在避风,没心情搞勘探。
二来是由于咱们这边的矿产确实算不上丰富。
除了稀土和钨矿外,像金矿、铜矿、铁矿等矿产的储量并不算高。
有些储存位置还特别深,难以开采。
“你们就没想过出国搞勘探吗?”李铁锤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
“出国?”姚教授拎着鸡腿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李铁锤,就像是听到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
“是啊,像约翰牛,高卢鸡,还有小本子现在都在非洲那边开矿。”
“唉,谁不想去啊,非洲可是个好地方,矿产很丰富,只是矿区早就被人霸占了,人家有枪有炮。”姚教授摇头。
“咱也有枪有炮啊。”
“你....”姚教授皱眉头。
作为一个受传统教育薰陶的老专家,姚教授实在难以理解为何要到国外开矿。
“算了,赶紧吃吧,等会还得换班。”
李铁锤没有再多做解释,心中却开始盘算了。
这年代非洲那边的局面还比较混乱,那里本来是高卢鸡的地盘,结果二战的时候高卢鸡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连鸡毛都被人拔掉了。
小美家,约翰牛,大毛家等人家趁机涌入。
当然了,在那边开矿没有武装只能任人宰割。
这几家都组建了各自的雇佣军,说是保护矿产,其实就是争夺地盘。
要是在以前,咱李铁锤确实没有这个想法。
但是红星公司现在已经发展为了跨国大公司,制造盾构机、挖掘机、收割机.....都需要矿产。
与其在自己家里刨矿,还不如走出去。
李铁锤打定主意后,给位于港城的华山发了个电报,电报上只有两个字:速来!
华山接到电报后,一脸懵逼。
现在红星跑车已经爆火,价格更是逐日飙升,他每天都能接到大量订单,现在莫名其妙的要跑到赣北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干嘛?
“帮我联系,马上前往赣北!”华山站起身看向管家。
“是!”
.....
五支勘探队于五天后抵达赣北,李铁锤也见到了带队的陈副领导。
这位在后世被誉为国内矿产开路人的领导,这年月才四十多岁,称得上年轻力壮了。
陈副领导没有架子,抵达之后,便前往勘探点,听取了姚教授的汇报。
“这么说,目前你们已经钻了十二个钻探点,在其中的八个发现了钨矿。”陈副领导的脸色微微一变,这钻探速度也太快了。
姚教授指了指旁边的钻井机,解释道:“多亏了这玩意,一台机器人顶得上数百人了。”
“你就是铁锤同志吧。”陈副领导的目光落在正在指挥钻井机的李铁锤身上。
李铁锤擦了擦手,走过来冲着陈副领导敬了礼:“领导,民兵李铁锤向您报到。”
跟其他领导不同,陈副领导是行伍出身,并且一直为此感到骄傲,他回了礼:“铁锤同志,太谢谢你了。”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李铁锤简单讲解了钻井机的用法。
陈副领导连连点头:“这设备确实算得上是勘探工作的好帮手了。”
两人闲聊几句,其余几支勘探队也开始工作了,陈副领导在姚教授的陪同下,布置了勘探任务。
时间来到中午,当地公社送来了饭菜,饭菜很简单,就是大白米饭,菜肴只有炒青菜,大家伙却吃得不亦乐乎。
吃完饭,李铁锤回到帐篷内筹备非洲采矿的事宜,陈副领导撩开门走了进来。
“没打扰你吧。”
“没,领导,您坐。”
帐篷里只有一把凳子,李铁锤让领导坐下,自己坐在了床边。
陈副领导环视一圈:“这里确实很辛苦。”
“我只是这在里待了大半个月,姚教授他们每年待在荒地里,才叫做辛苦。”李铁锤道。
陈副领导又问了一些生活上的情况,直接进入了正题。
“铁锤同志,那种地质勘探钻井机有没有量产的可能性?”
“从技术上来看,并没有问题,不过产量可能不高,到年底最多造出十辆。”
李铁锤琢磨了片刻,现在工程厂的主要任务是生产红星跑车,还要兼顾收割机、挖掘机的订单,特别忙。
“十辆就十辆吧,等回到部委,我们就把订单送过去。”陈副领导也知道工程厂的任务繁重,点点头。
正聊着,一个秘书匆匆走进来,在陈副领导的耳边小声嘀咕了一句。
“什么?他们怎么要的这么着急?”陈副领导不由得皱起眉头。
“据说外商提高了售价,每吨售价高达125美元,外贸部门的同志想尽快跟对方签署出售协议。”
“这次海外需要多少?”
“八万吨。”
“这么多?”陈副领导皱起眉头,并没有立刻做决定,而是让秘书先给部委回电,请外贸部门不要着急跟对方签订协议。
秘书点点头离开了。
李铁锤在旁边也听出来了,笑着问道:“领导,出事了?”
这话听起来有些奇怪,毕竟这事儿跟李铁锤没关系,不该插言。
只是刚才两者的关系拉得很近,陈副领导对李铁锤的印象很好,也没有在意。
“正好,你帮我分析一下。”
陈副领导把情况简单讲了一遍。
这事儿跟稀土出口有关系,咱们是稀土大国,在解放前就发现了白云鄂博稀土矿,在国际稀土贸易中的份额占到了百分之八十。
但是有个严重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稀土精炼技术一般,所出售的稀土都是最初级的产品,价格非常低廉,每吨不到一百美元。
矿产部对此状况也不满意,曾经数次想着提高售价,或者是减少出口,只是现在国内百废待兴,急需外汇,才迟迟没能形成决议。
有些同志还认为那些矿产要是卖不掉,只能当作废土,还不如卖了换点钱。
这次国外的特斯克矿业集团,突然加大了采购量,还提高了售价,唯一的要求就是签署长期协议。
也就是说每年这边要出售八万吨稀土矿给特斯克公司。
听完后,李铁锤提出了一个问题:“领导,按照外贸部门的说法,目前国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多稀土矿,所以咱们的价格一直提不上去,那么这个特斯克公司为何要大量购买?”
每吨125美元的价格看似很低,但是八万吨稀土矿也价值1000万美元。
这年月美元可是跟黄金挂钩的,不能随意放水,这是一大笔钱。
听到这个,陈副领导的脸色微微一变:“你觉得呢?”
“他们应该是把稀土矿拉回去存起来。”
“存起来?”
李铁锤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掏出烟给领导递了一根,自己也点了根:“稀土中的钕、铕、钇等元素用于制造电子元件的必需品,目前国外电子计算机已经兴起了,还有电视机也离不了稀土。”
当然,像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都需要用到这些金属元素,只是没办法提出来。
李铁锤接着说道:“伴随着工业的发展,稀土矿只会越来越值钱,这也是国外那些跨国矿业公司囤积稀土的原因。”
“若继续廉价出口稀土,未来将成稀土小国!”
此话一出,陈副领导的脸色严肃起来了。
“铁锤同志,减少稀土出口量,部里面有些同志恐怕不会同意,能不能帮忙写一份分析报告。”
咱们的稀土出口吃过很大的亏,早些年廉价出口稀土,最后还得花高价购买配件,一来一回等于是被人收割了一遍。
来到这个年代,李铁锤自然不能容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他当天便写了一份报告,并且在报告上签上了名字。
姚教授和勘验队的同志得到这个消息,也纷纷签上了名字。
拿到报告后,陈副领导顾不得休息,风尘仆仆的朝着京城方向赶去。
.....
此时此刻。
小美家,国会大楼内。
特斯克矿业集团的当家人亨利正在向几个议员汇报工作。
“我们马上能跟那边达成协议了,每年八万吨稀土,连续十年,这些稀土一旦运到,将会送到填埋场。”
一个议员满意的点头:“亨利先生,你做得很好,稀土越来越重要了,我们已经在内部列为战略资源了。”
“那边难倒没有注意到吗?”另一个议员有些担心,“他们会不会拒绝出售?”
“不可能的,那边实在是太落后,压根不清楚稀土的重要性。”亨利想了下,又补充道:“为了防止那边改变主意,这次的协议连续签了十年。他们只要签了字,就别想反悔了。”
“嗯,很好,等协议正式签署了,这笔款项就会拨过去。”
“谢谢,实在是太谢谢了。”亨利心中盘算了一下,作为中间人,一来一回就挣到了几十万美元,就算是要分六成给史密斯探员,也十分划算。
“这件事抓点紧,那边的情况有些不对劲。”议员加重语气。
“明白。”
亨利明白议员所说的是那边屡次拿出新武器和红星跑车的事儿。
现在大统领已经注意到了,正命令兰利加紧调查,搞清楚那边为何会突然搞出那么多好东西。
不过他并没有在意。
土包子就是土包子,还能变成吐司不成?
亨利也没敢耽误,直接飞到了港城,联系那边要求尽快进行谈判。
外贸部接到电话,再次催促了矿产部门。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陈副领导回到了京城。
一上班就召开了会议,讨论此事。
陈副领导将李铁锤所撰写的报告给那些领导传阅了一遍。
“稀土关系重大,我建议立刻停止稀土出口。”
下面的领导脸色各异,有几个反对的立刻举起了手。
“每年上千万美元的外汇,要是拿不到这笔钱,那么多矿工该如何养活。”
“是啊,现在政策转变了,大家都在一个大家庭里,没必要搞门户之见吧。”
陈副领导没有想到竟然有那么多人赞同出售稀土,没办法,只能直接带着报告进到了海子里。
海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只知道陈副领导带回来的报告上多了一行批示。
“若继续廉价出口稀土,未来将成稀土小国!”
那些反对的领导脸色骤变。
这批示跟李铁锤在报告中提出的担忧一模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