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烟雾下的棋局(1 / 1)
周凡没有理会郑丹瑞的焦急,他只是平静地吸着烟,任由青白色的烟雾在眼前缭绕,将他的表情笼罩在一片模糊之后。
“凡哥,现在怎么办?要不要我叫金牙豹……”郑丹瑞压低声音,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邵氏的片场地址,他早就摸得一清二楚。
周凡缓缓吐出一口烟圈,烟圈在空气中变形、扩散,最终消散无踪。
“他想看我发癫,我偏不。”他将烟蒂在烟灰缸里摁灭,抬起眼,目光清明得没有一丝火气,“第三,去《东方日报》发个声明。”
“声明?”郑丹瑞愣住了,这都火烧眉毛了,发什么声明?谴责邵维良吗?
“就说,火种娱乐感谢邵氏影业的邵维良先生,对我们这家新公司给与的特别关照与严格鞭策。”
周凡的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为表敬意,也为了不辜负邵先生的厚望,我们的电影《罪火》,决定将拍摄工艺全面升级,因此原定拍摄计划将延期。我们一定会精益求精,打造出一部让邵先生‘满意’的划时代作品。”
郑丹瑞的嘴巴张成了“O”型,半天没合拢。
这……这是投降了?不仅投降,还跪在地上给对方磕了一个?
“凡哥,你这是……”他想说“你是不是烧糊涂了”,但没敢。
“另外,”周凡仿佛没看到他那副见了鬼的表情,继续说道,“再买一个版面,用最大的字号,高调招聘。不管用什么方法,把全港最顶尖的机械维修师、高级焊工、电路工程师,都给我找出来。薪水,开市场价的三倍。”
郑丹瑞彻底懵了。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像一团被猫玩过的毛线,完全理不清头绪。
又是感谢,又是延期,又是高薪请人修一堆烂铁……这哪一步,都不像是他认识的凡哥会走出的棋。
这不等于公开承认自己输了,然后还要打肿脸充胖子,花一大笔冤枉钱去做无用功吗?
“凡哥,那些机器德国专家都说没得救了,我们花三倍价钱请人,不是把钱往海里扔吗?邵维良看到报纸,怕不是要在办公室里笑到风湿发作。”
“他想笑,就让他笑。”周凡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九龙城寨里升腾起的人间烟火气,“他以为打烂了我的锅,我就没饭吃。我就要让他亲眼看着,我是怎么用他打烂的这堆破铜烂铁,给自己重新起一个金灶台。”
他转过身,看着依旧困惑的郑丹瑞,耐心解释道:“他想激怒我,让我像个烂仔一样去烧他片场,然后他就能报警,让条子来对付我。
我偏要公开多谢他,把他架在前辈高人的位置上。全港市民看到的,就是一个前辈在鞭策后辈,而后辈虚心接受。他那一拳,就打在了棉花上,你说他气不气?”
“他想看我走投无路,我就偏要大张旗鼓,告诉全港岛,我要升级,我要做到最好。他以为掐死了我的项目,我反而借他的手,做了一次全港皆知的免费宣传。”
“至于那堆烂铁……”周凡的眼中闪过一丝旁人无法察觉的精光,“在他眼里是废品,在我眼里,是全世界最顶级的原材料。他送了我两百万的德国高碳钢、精密轴承和工业马达,我还要多谢他才对。”
郑丹瑞听得云里雾里,但他抓住了最关键的一点。
凡哥,没想过要认输。
他非但没想过认输,甚至还想把这桩血亏的买卖,变成一本万利的生意。
虽然不明白具体要怎么操作,但郑丹瑞那颗焦躁愤怒的心,瞬间安定了下来。
他只需要相信凡哥,然后去执行。
“我明白了,凡哥!我马上去办!”郑丹瑞重重点头,转身快步离去,背影都带着一股重新燃起的劲头。
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
周凡重新坐下,脑海里,那台被摔得支离破碎的德国铣床,已经化作无数精密的零件三维图,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拆解、分析、重组。
与此同时,鲤鱼门三家村。
这里是港岛的边缘,空气里弥漫着海水的咸腥和铁锈的味道。
巨大的废弃船体像搁浅的钢铁巨兽,静静地趴在海岸边,诉说着拆船业曾经的辉煌。
郑丹瑞派来的货车停在一家挂着“船头尺旧货”招牌的大仓库前。
陈伯就像是掉进了米缸的老鼠,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狂热的光彩。
他完全不在意那些堆积如山的废铁有多脏,手上戴着白手套,拿着一个小锤子,这里敲敲,那里听听,像个经验丰富的相马师。
“靓!呢块靓啊!”他抚摸着一块从某艘军舰上拆下来的厚重钢板,眼睛里放着光,“睇下呢种纹路,睇下呢种质感!呢啲系经过几十年风浪同炮火浸淫出嚟嘅火气,唔系你哋啲后生仔识嘅嘢!”
陪同的排骨一脸嫌弃地捏着鼻子,小声对大旧辉嘀咕:“成阵铁锈味,有几靓啊?送俾我都唔要。”
“嘘!你识条铁咩!”大旧辉学着陈伯的口吻,压低声音,“呢啲叫历史嘅沉淀!凡哥话嘅,要对陈伯客气啲。”
陈伯没理会这几个活宝,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他找到了一节二战时期潜艇的传动轴,又发现了一块被盐分侵蚀出奇特花纹的黄铜罗经外壳。
每一件东西,在他眼里都是独一無二的宝贝,是能赋予他作品灵魂的元素。
第二天一早,《东方日报》的娱乐版和求职版,同时引爆了话题。
娱乐版上,火种娱乐的声明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标题极尽谦卑之能事——《感谢邵维良前辈鞭策,罪火将精益求精!》。
字里行间,把周凡塑造成了一个虚心好学、面对打压仍不忘初心的后辈形象,顺便把邵维良捧成了一个“爱护后辈”的业界泰山北斗。
而在求职版,一则招聘启事更是简单粗暴——火种娱乐高薪诚聘机械工程师、高级焊工,月薪三万起,有德国工业机械维修经验者优先!
三万月薪!在1982年的港岛,这是一个足以让无数高级白领都眼红的数字,更何况是针对蓝领技工。
消息像长了脚一样,在各个工厂、车间、维修铺里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