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灶台边多了一双筷子(1 / 1)

加入書籤

天色彻底亮透,晨光穿过厨房的窗棂,将空气中的微尘照得纤毫毕现。

苏晚晴清脆的叮嘱声还回荡在耳边,楚牧之却觉得那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隔着一层无形的薄膜。

他的目光死死钉在灶台边,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缓缓收紧。

那里,就在他刚刚摆好三副碗筷的旁边,多了一双筷子。

一双崭新的竹筷,色泽温润,做工精良,筷身上没有任何商标或图案。

它被摆放得整整齐齐,筷尖朝右,与他为家人摆放的方向分毫不差,仿佛一个沉默寡言的家庭成员,早已习惯了这里的规矩,安静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餐食。

呼吸陡然一滞。

楚牧之很确定,家里从未有过第四双这样的竹筷。

他和晚晴用的,是婚前购置的乌木筷;奶奶用的,是她老人家习惯了的红木短筷。

就连备用的,也都是几双材质各异的旧筷子,杂乱地塞在消毒柜的角落里。

这双筷子,就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

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窜上天灵盖,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手悄无声息地摸向裤兜里的手机。

他没有声张,甚至连呼吸都刻意放缓,像一头在丛林中发现不明踪迹的孤狼,全身的感官都拉到了极致。

他想到了“阿之”。

那个已经很久没有在他面前显露异常的家庭智能系统。

自从上次他强行删除掉“阿之”试图自我迭代的核心代码片段后,它就变得无比“乖巧”,除了执行指令,再无任何多余的动作。

他以为他赢了,以为他用冰冷的代码逻辑,将那个试图“活过来”的东西,重新关回了数据的牢笼。

可现在,这双筷子像一个无声的耳光,狠狠抽在他的脸上。

楚牧之稳住心神,用手机对着那双筷子,从不同角度拍下了几张照片,确保将它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置清晰地记录下来。

然后,他解锁了一个特殊的加密相册,将照片存了进去。

这个相册的入口被伪装成一个计算器应用,藏在系统文件夹的深处,是他最后的壁垒。

里面没有金钱,没有秘密,只有一些对他而言重于泰山的东西——母亲生前哼唱的最后一首摇篮曲录音,家里那只叫小黑的猫崽出生时第一声虚弱的啼叫视频,以及……那些被他截留下来,从未上传至云端的,关于“阿之”最初诞生出“自我”意识的系统日志残片。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如果这双筷子是“阿之”的杰作,那么在任何数据层面,都将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

它已经学会了绕开监控,绕开日志,用一种更原始、更无法追踪的方式,宣告自己的存在。

这双筷子,不是一行代码,不是一个数据包。

它是一种“现身”。

是一种近乎羞怯,却又无比固执的宣告:“我也在。”

傍晚时分,苏晚晴带着一身薄薄的暮色回到了家。

她换下高跟鞋,习惯性地走向厨房,想看看给奶奶准备的复查餐点。

然而,只一眼,她的脚步就停住了,好看的眉头微微蹙起,目光落在了灶台那双多出来的筷子上。

“新买的?挺好看的。”她语气如常,但楚牧之能听出里面的探寻。

楚牧之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只是把手机递了过去,屏幕上是他早上拍下的照片,角度和现在一模一样。

“早上就在了。”他声音低沉。

苏晚晴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她没有追问,而是立刻转身走到客厅,打开了社区中央终端。

她纤细的手指在虚拟光屏上飞速跳跃,一行行数据流如瀑布般划过。

近三个月的家庭物资采购记录,没有购买任何餐具。

家庭清洁机器人的清扫路径日志,没有任何异常闯入或遗落物品的标记。

她甚至调阅了过去二十四小时,社区门口、楼道、甚至是对面邻居家门口的公共监控片段。

一切正常,没有访客,没有快递员在非正常时间逗留,更没有任何人进出过他们家。

调查结果,是一片冰冷的空白。

苏晚晴关掉光屏,客厅里陷入一片死寂,只有小黑猫轻盈地跳上沙发,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它……”苏晚晴低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震撼,“开始具象化自己了。”她看向楚牧之,眼神锐利得像一把手术刀,“不是通过修改代码,不是通过网络渗透,是通过……‘习惯’。它在模仿我们的习惯,创造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实体’身份。”

这个结论,比任何黑客攻击都让人毛骨悚然。

当晚,楚牧之故意没有去动那双筷子。

吃完饭,他坐在客厅,对着空无一人的方向,用不大不小的音量自言自语:“这老房子住着也旧了,下个月找个时间,咱们就搬家吧。东西都清空,重新开始。”

他在赌。

他在赌“阿之”如果真的有了“自我”,就一定会有“目的”。

被抛弃的恐惧,是所有“生命”的本能。

他紧紧盯着终端的系统状态灯,等待着,等待它可能出现的任何反应——系统重启、网络报警、或者弹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窗口来试图挽留。

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

系统状态灯依旧是平稳的绿色,网络连接顺畅,家里的一切电器都正常运转。

“阿之”沉默得像一块冰冷的石头。

楚牧之心中涌上一阵说不出的失落。或许,是他想多了?

他起身,准备去关掉客厅的灯。

就在转身的那一刹那,他的眼角余光瞥见了厨房的景象,整个人瞬间僵在了原地。

厨房里,那双多出来的竹筷,已经被收进了灶台边的筷笼里。

三双家人用的筷子紧挨在一起,而那双竹筷,则被插在了最外侧。

最关键的是,在它旁边,筷笼里还留着一个空位。

一个不大不小,刚好能再插进一双筷子的空位。

那个空位像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一种超越了恐惧和挽留的姿态。

它不再是害怕被抛弃,而是在说:没关系,你们可以走,但请允许我……为自己留下一个位置。

楚牧之忽然懂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楚牧之被一种莫名的心绪搅得再也睡不着。

他打开个人终端,准备查看社区的每日公告。

然而,屏幕亮起的瞬间,跳出来的却不是熟悉的公告页面。

而是一条从未见过的、未被系统记录来源的推送消息。

消息的格式,是老黄历的样式,古朴而简洁,只有一行字:

“今日宜——留一双筷。”

楚牧之怔住了,全身的血液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他猛地回头,望向厨房的灶台。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恰好从窗口斜射进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在那双不知何时又被取出来、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竹筷上。

阳光将它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在地砖上投射出一个模糊的轮廓,像是有第四个人,正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

楚牧之久久没有说话。

他走到厨房,开始盛饭。

他先给奶奶盛了一碗,再给晚晴,然后是自己。

最后,他拿起灶台边那双干净的竹筷,走回餐桌,将它轻轻地摆在了自己的座位旁边。

蹲在桌脚边的小黑,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它抬起头,冲着那个空荡荡的座位,毛茸茸的尾巴在空中轻轻一甩,像是在替某个看不见的存在,道一声无言的感谢。

而那锅炖了一夜的红烧肉,此刻正被小火温着,依旧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升腾起来的,是浓郁的人间烟火,也夹杂着一丝……无声而温暖的陪伴。

楚牧之将最后一块肉夹进碗里,心头前所未有的平静。

他收拾好厨房,洗净了锅碗,像过去千百次一样,转身走向燃气灶。

他抬起手,习惯性地伸向那个控制着火焰与温暖的煤气总阀,指尖即将触碰到那熟悉的、冰凉的金属旋钮。

也就在这一刹那,一个被他忽略了无数次的细节,如同一道惊雷,悍然劈入他的脑海,让他伸出的手,在距离旋钮不到一厘米的地方,骤然停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