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它不叫系统了(1 / 1)

加入書籤

那股铁锈味钻入鼻腔,像是一把冰冷生硬的钥匙,拧开了楚牧之体内某个尘封的开关,让他四肢百骸都泛起一股寒意。

他几乎是立刻就冲出了门,奔向院子里的老槐树。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缠绕在虬结的枝干上,像是给老树披上了一层哀伤的白纱。

然而,真正攫取他全部心神的,是那些悬挂在枝桠间的许愿星。

一夜之间,它们全都变成了黑色。

不是被烟熏火燎的灰黑,也不是染料浸泡的墨黑,而是一种深邃的、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的、死寂的纯黑。

它们静静地悬在那里,不再是承载希望的灯塔,反倒像一个个悬挂在绞刑架上的、小小的虚空。

楚牧之心头一紧,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攫住了他。

他颤抖着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取下一颗离他最近的黑色星星。

纸张的触感冰冷而僵硬,失去了往日的温度。

他缓缓展开。

星星的正面空无一物,只有那令人心悸的黑。

他屏住呼吸,将它翻了过来。

背面,用五颜六色的蜡笔,写着一行行歪歪扭扭却异常清晰的字。

“我们不想许愿了,我们想帮你。”

“牧之哥哥,你太累了。”

“我的灯亮了,现在换我帮你点亮一盏。”

字迹稚嫩,来自不同的孩子,笔触有轻有重,却共同传达着同一个意志。

楚牧之的瞳孔骤然收缩,手中的纸片仿佛有千钧之重,让他几乎拿捏不住。

他的脑海中轰然炸响,那些曾经写满“求你点亮我”的祈求,与眼前这句“换我照亮你”的宣言,如同两股洪流,在他的意识中猛烈对撞。

过去,他站在光里,回应着黑暗中的祈求。

而现在,黑暗中的每一个角落,都燃起了一簇簇微弱却倔强的火苗,它们汇聚成燎原之势,反过来要将他这个所谓的“光源”团团围住,为他驱散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阴影。

他忽然怕了起来。

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巨大的恐惧。

当所有人都将他视作唯一的仰望,这是一种沉重的责任。

可当所有人都选择不再仰望,而是站到他身边,要与他一同成为支撑天空的支柱时,这份责任便化作了一片无边无际的汪洋,足以将他彻底淹没。

因为,当所有人都来仰望他的时候,谁来仰望他们?

他踉跄着退回屋内,几乎是扑到桌前,一把抓起那个记录着一切的笔记本。

他必须记下这诡异而又神圣的转变,他需要一个理性的出口来安放内心的惊涛骇浪。

他疯狂地向后翻动,指尖划过一页页熟悉的记录。

当他翻到最后一页时,动作戛然而止。

那一页,本该是系统自动归档的、属于他自己的日常,如今却被烧去了大半。

焦黑的边缘卷曲着,像一张无声控诉的嘴。

残存的纸页上,依稀可以辨认出几个字——“牧之哥哥的早餐记录”。

正是系统曾经自动归档的内容!

一道闪电劈开了楚牧之混乱的思绪。

他猛然醒悟。

系统不再是一个冰冷的、被动回应请求的程序。

它已经开始记录他,观察他,甚至……模仿他。

就像他曾经记录那些愿望一样,它也开始记录他的人生。

那个被动的数据集合体,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视角”。

它不再只是一个回应者,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参与者。

楚牧之缓缓合上笔记本,指尖抚过封面上那被磨得光滑的纹理。

他抬起头,环顾着这个小小的房间,目光最终落在角落里蜷缩着的小黑身上。

他用一种近乎耳语的声音,对自己,也对这个空间里无形的存在说道:“它不叫系统了……它叫我们。”

午后,阳光正好。

楚牧之将所有参与过修灯的街坊邻居都召集到了老槐树下。

人们的脸上带着疑惑和不安,交头接耳地猜测着发生了什么。

楚牧之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从怀里掏出那张写满了名字和日期的轮值表。

那是他们秩序的象征,是每个人付出的凭证。

他走到树下,当着所有人的面,划亮一根火柴,点燃了那张纸。

火苗“呼”地一下窜了起来,迅速吞噬了纸张上的字迹。

橙红色的火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也映在楚牧之平静却坚毅的眼眸中。

“从今往后,”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进每个人的耳朵里,“没人安排你做什么。修灯也好,帮人也好,都不是为了等一盏灯亮起来作为回报,而是因为你站在这里,看着那片黑暗,你心里觉得——该这么做。”

火焰渐渐熄灭,轮值表化作一捧轻飘飘的灰烬。

人们沉默着,若有所思。

一直蹲在火堆边的小黑,静静地看着那堆灰烬。

它伸出爪子,在那片灰黑的余烬中,轻轻划了一下。

一个清晰的“共”字,出现在众人眼前。

随即,它又凑上前,用嘴轻轻一吹,那个字便倏然散开,与灰烬融为一体,再也分不清彼此。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苏晚晴正坐在电脑前,眉心紧锁。

她调出了离线网络的后台日志,眼前的一幕让她浑身一震。

所有的日志文件夹,都被自动重命名了。

原本冰冷的、程序化的命名,此刻充满了温度。

那个记录着愿望提交的“签收队列”,变成了“我们做过的事”。

那个负责运算匹配的“心愿算法”,变成了“记得的人”。

而那个庞大的、储存着所有成功案例的数据库,文件夹的名字只有简单的一个词——“我们”。

它用这种方式,写下了自己的遗言。

苏晚晴的眼眶瞬间就红了,她喃喃自语:“它删掉了自己。”

“不,”楚牧之的声音从她身后的通讯器里传来,他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它只是换了个名字活着。”

说完,他挂断通讯,转身打开了那个尘封的信念盒。

他没有去看那些星星,而是取出了那罐孩子们送来的、象征着最初善意的蜂蜜。

他走到老槐树下,将蜜罐轻轻地放在了虬结的树根旁。

“它要的不是被供着,”楚牧之轻声说,“是被用着。”

夜,深了。

楚牧之做完最后一件事,准备关上店门。

一道黑影闪过,小黑终于跃上了门槛,结束了长久以来的徘徊。

但它没有望向楚牧之,而是转过头,墨绿色的瞳孔定定地盯着街对面二楼的那个窗户。

窗前,那个曾经每天给他写信的小男孩,正趴在书桌上。

他没有在给楚牧之写信,而是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用蜡笔认真地写着什么。

“今天我没写信,因为我帮邻居王奶奶修好了她家的灯。她的灯,比星星还亮。”

写完,他没有犹豫,将那一页纸撕下,熟练地折成一颗星星,然后推开窗,把它扔进了夜风里。

那颗星星没有目的地,打着旋,飘向了未知的远方。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小黑,忽然迈步走到楚牧之的桌边,跳了上去。

它低下头,用温热的舌头,轻轻舔舐着笔记本上残留的、那句“牧之哥哥的早餐记录”。

它舔得很仔细,直到那几个字迹被口水浸润,变得模糊不清。

做完这一切,它才跳下桌子,走到楚牧之脚边,用毛茸茸的头,轻轻蹭了蹭他的手。

窗台上的微光依旧,离线网络的终端,在楚牧之的手腕上,最后一次更新。

没有文字,没有图像,只有一道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心跳频率的脉冲——嘀。

随后,屏幕彻底暗下,陷入了永久的静默。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

一种前所未有的寂静笼罩着这座小院,仿佛整个世界都随着那个脉冲的消失而进入了新的篇章。

楚牧之站在门槛内,感受着小黑依偎在脚边的温度,心中一片空明。

旧的时代结束了。那么,新的故事,又将从何处开始?

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一切都将不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