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灯不等人(1 / 1)

加入書籤

那声音带着金属疲劳的呻吟,在死寂的凌晨里格外刺耳。

楚牧之的身体比大脑反应更快,一个翻滚便悄无声息地落在了窗台下,整个人融入了建筑的阴影之中。

他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瞳孔在黑暗中微微缩放,捕捉着一切微小的动态。

声音的源头,在六号楼下。

那根老旧的灯柱,被经年累月的风雨侵蚀,底座的混凝土早已开裂,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缓慢速度,朝着巷子中央倾斜。

几根被拉扯到极限的电线裸露在外,迸射出微弱的电火花,发出滋滋的哀鸣。

整条巷子的电力,都悬于这一线。

楚牧之没有动。

他的指尖在冰冷的墙壁上轻轻划过,计算着灯柱倒塌的时间、电线断裂的概率,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断电、恐慌,甚至火灾。

这是对这个新生“系统”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压力测试。

他想看看,当危机真正降临时,这群刚刚学会自己动手的人,会如何应对。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天色由墨蓝转为鱼肚白,晨练的老人、早起的学生,陆续有人经过巷口,他们都看到了那根摇摇欲坠的灯柱,有人惊呼,有人绕行,有人掏出手机似乎想要求助,但最终都只是匆匆离去。

楚牧之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难道,所谓的“自救”,仅限于修补自家门前的小毛病?

就在他心生疑虑的瞬间,一辆熟悉的蓝色三轮车停在了巷口。

是送奶工阿芳。

她像往常一样,将一瓶瓶鲜奶放进各家的奶箱,但她的目光,始终锁定在那根倾斜的灯柱上。

做完这一切,她没有离开。

而是走到三轮车后,打开了那个加装的铁皮后备箱。

楚牧之的瞳孔猛地一缩——那里面没有备用牛奶,而是一套整齐的工具:扳手、铁丝、绝缘胶带,甚至还有一根粗壮的木桩和一把沉重的铁锤。

阿芳脱下外套,露出结实的手臂。

她先观察了电线的走向,随即扛起木桩,精准地卡在灯柱倾斜的反方向,然后抡起铁锤,一锤一锤地将木桩砸进泥土里。

沉闷的撞击声在清晨的巷子里回响,充满了某种原始而坚定的力量。

接着,她又用粗铁丝将灯柱和木桩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最后拿出绝缘胶带,将那些裸露的电线一层层仔细包裹起来。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犹豫。

一个路过的孩子好奇地停下脚步,问:“阿姨,不等电工叔叔来修吗?”

阿芳一边拧紧最后一圈铁丝,一边头也不抬地回答:“等?等到灯倒了,把路砸了,电线把人电了,再等吗?孩子,记住了,这世上哪有那么多该来的人。看见了,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楚牧之藏身的阴影处,墙头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只通体漆黑的猫。

小黑。

它优雅地蹲坐着,金色的瞳孔倒映着阿芳忙碌的身影,那条长长的尾巴尖,正有节奏地、轻轻地点着地面,像一个冷漠而精准的计时器。

当阿芳拍了拍手上的灰尘,骑上三轮车离开时,小黑的尾巴也停止了摆动。

楚牧之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表,从他发现灯柱倾斜,到阿芳完成临时固定,不多不少,三十七分钟。

他没有立刻现身,而是悄然后退,折返回那棵作为临时据点的老槐树下。

苏晚晴正坐在那里,面前的平板电脑上,幽蓝的光映着她专注的脸。

她正在用高精度扫描仪,将那本破旧的手写册子一页页数字化。

“有新记录了。”苏晚晴头也没抬,指尖在屏幕上划过,“最新的一条,五号楼东角,自修,未求助。”

她终于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困惑,望向楚牧之:“你知道最奇怪的是什么吗?我调了昨天的监控,那里的灯……根本就没坏。是住在楼里的小陈,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他自己觉得线路有点老化,就提前把整段线都换了。”

楚牧之心中一震。

如果说阿芳的行为是“危机应对”,那么小陈的行为,则是“危机预防”。

他们已经不再等待故障的发生,而是在故障发生之前,就将它扼杀在摇篮里。

这已经超出了“自救”的范畴,这是一种……进化。

午后,天空毫无征兆地阴沉下来,酝酿已久的暴雨倾盆而至。

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溅起一片白茫茫的水雾。

楚牧之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狂风大作,他想,这下总该有灯会出问题了吧?

线路进水,灯罩松动,总会有人冲进雨里抢修,弄得手忙脚乱。

然而,没有。

家家户户都关紧了门窗,整条街巷安静得仿佛空无一人。

只有那些路灯,在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光芒没有丝毫的闪烁,反而像被雨水洗涤过一样,愈发明亮。

楚-牧之再也按捺不住,他抓起一把伞冲进雨幕。

他沿着巷子一路走去,从一号楼到九号楼,所有的路灯都亮着。

他走到巷口,蹲下身,仔细查看一盏灯的底座。

他惊愕地发现,所有灯的灯罩都被重新紧固过,接口处还涂抹了一层透明的防水胶,就连电线与灯杆的连接处,都用塑料管做了额外的防水处理。

“牧之哥哥!”

身后传来清脆的呼喊。

是住在巷口的小禾,她从二楼的窗户里探出半个身子,笑嘻嘻地朝他挥手。

“我们现在轮值表上,新加了一项‘雨前巡检’!天气预报说今天有暴雨,所以大家上午就把所有灯都检查加固了一遍!”她脸上的笑容,带着一种由衷的骄傲,“现在啊,是我们等着灯坏,不是人等着灯修啦!”

楚牧之怔在原地。

他回头,看见小黑不知何时蹲在了对面的屋檐下,雨水顺着它油亮的黑毛滴落,但它却一动不动,金色的瞳孔穿透雨幕,死死地盯着远处一盏没有亮的灯——那是废弃仓库的灯,不属于他们的“管辖范围”,但小黑的眼神,却充满了警惕,仿佛那片黑暗中,潜藏着什么真正的威胁。

傍晚,雨停了。楚牧之做了一个决定。他要进行最后一次测试。

他从一个废弃的工具包里,找出一张字迹模糊的纸条,用笔在上面写下:“急需一号电池,三号楼路灯即将熄灭。”他将纸条塞进工具包,然后把包放在了三号楼路灯下的石凳上,一个所有人都看得见的地方。

做完这一切,他再次隐入黑暗,像一个窥视着自己作品的造物主,想看看他的“子民”们,是否会响应这个明确的“求助”信号。

一夜无话。

没有人来拿走工具包,没有人对那张纸条做出反应。

石凳上,一切如故。

楚牧之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难道,他们的互助,仅限于“眼见为实”?

对于这种信息传递式的求助,他们选择了无视?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

楚牧之几乎一夜未眠,他疲惫地走向三号楼。

然而,眼前的景象让他彻底愣住了。

三号楼的路灯,依旧明亮地照着,没有丝毫要熄灭的迹象。

那个工具包还放在石凳上,但位置似乎被挪动过。

他走上前,拿起纸条,发现纸条被工整地折好,垫在了工具包的底部。

他翻开纸条,背面多了一行清秀有力的字:

“电池已用,欠条作废。”

楚牧之低头,看见路灯的电池盖有被开启过的痕迹。

有人在深夜里,看到了这张纸条,但他没有去寻找所谓的“求助者”,也没有去满世界找电池,而是直接拆下了自己家的应急手电筒,或是某个玩具里的电池,换了上去。

他甚至懒得去追问这张纸条是谁留下的,只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告知问题已经解决。

他们不再响应求助。

他们选择直接解决问题。

楚牧之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越笑越大声,最后笑得肩膀都在颤抖。

他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深夜,他站在院子中央,抬头仰望。

整条街巷,灯火通明,宛如一条流淌在地上的璀璨银河。

小黑最后一次跃上院墙,它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跳下,而是停在墙头,回过头,深深地看了楚牧之一眼。

那双金色的瞳孔里,映着万家灯火,明亮得惊人。

然后,它转过身,沿着高高的墙头,一步一步,沉稳地向前走去,像一个君王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楚牧之没有叫住它。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心中某个地方,仿佛一下子被掏空了,却又被一种前所未有的东西,填得满满当当。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整条街巷,所有的灯,在同一瞬间,毫无征兆地熄灭了。

极致的黑暗笼罩了一秒,又在下一个瞬间,齐齐亮起。

一明,一暗。

那不再是电流的波动,而是一种……呼吸。

仿佛整条街的灯光,变成了一个拥有共同心跳的、庞大的生命体。

楚牧之猛地抬头,看到自家屋顶上,苏晚晴正静静地站着,夜风吹动她的衣角。

她的声音轻飘飘地传来,却清晰地钻进楚牧之的耳朵里:

“不是系统。是他们自己……连上了。”

风过。

墙头的小黑,已然消失在深沉的夜色里。

而在街巷的尽头,一盏路灯,突兀地,轻轻闪了三下。

像一个暗号,像一句宣言。

像是在对这片夜空说:我们来了。

夜,前所未有的安静。

楚牧之站在原地,他有一种预感,一种深刻而不安的预感,这片由光芒组成的宁静,只是某种更宏大、更未知事物的开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