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脑袋嗡嗡的,他的生意是大,看着也风光,但是说实话,能拿到手里的钱,实在是没几个。
“贤弟,我给你五倍市价怎么样?”
徐景昌给了他一个大白眼,连话都懒得说。
朱高煦咬了咬牙,“那十倍呢?”
徐景昌干脆站起身,把脸转过去,给朱高煦一个背影,你自己体会吧!
朱高煦记得冒汗,气冲冲道:“你到底要多少?总有个数吧!要不我给伱三成干股,五成也行!”
徐景昌终于转头,但还是拒绝。
“我大约需要八十万两银子,另外还要三千民夫,再有一批数量可观的砖瓦木料,对了,还要一些技艺高超的工匠。”
朱高煦直接无语了,钱可以想办法,但是民夫和物料,就不是他能说了算的。至于工匠,他手上也没有这么多。
“什么好事?也算我一个!”朱老三从外面也来了,他本来是蹭饭的,乐颠颠跑了过来。
朱高煦还记得朱元璋的模样,当年他也被叫到了应天,跟一堆皇孙在一起读书……有一次老朱让他们去校阅三军。
结果一听要出钱,朱高燧黑了脸。
所谓除旧布新,自己一刀砍在了佛门头上,天下僧侣会减少九成以上。
朱高煦怔了怔,不由得坐下来,对徐景昌认真道:“贤弟,你仔细说说,我想弄明白,你到底要干什么。”
朱高炽深吸口气,“你的祖父,那也是我外祖父啊!这事算我一个!”
还有,他跑去和浙西的百姓签订约书,他在好几个农家,破破烂烂的房舍里面,看到过祖父朱元璋的画像。
言下之意,老二,你又不是储君,就别胡思乱想了。
身为他们的后人,难道不该做点什么吗?
虽然只是画在一块破木板上,但却被供在了最高处,敬若神明。
徐景昌干脆道:“是我计划的,我打算在北平修一座大庙,纪念光复燕云之功,九州一统,华夏重兴……包括我的祖父,他老人家的功绩,要大力宣扬,让世人皆知。”
李景隆哼道:“瞧你说的,没钱就办不了事情?我去搬砖总行了吧!”
朱高煦直接道:“我现在就去想办法,这个庙宇要怎么修,你拿个主意。”
徐景昌道:“我们在讨论,谁是太祖爷最喜欢的孙子?”
而且最关键的是,你要这么多,打算干什么?
朱高煦想了想,突然一拍脑门,这才明白过来。
不用问,一定是朱高炽了。
不说别的,光是放贷,就让他焦头烂额。
朱高煦哼道:“你舍不得钱,就赶快滚蛋,有你不多,没你不少。你就是鸡肋!”
朱高煦脸上带着得意的笑,显得格外灿烂。
总体来讲,朱元璋喜欢那种乖乖听话的,很会读书的好孩子。
朱高炽见天还蒙蒙亮,害怕辛苦了将士,就没有去。
如果能借此机会,树立起新的标杆,整个大明朝都会不一样的。
朱高燧冷哼道:“二哥,你太小瞧我了……我现在就悬赏一万两黄金,邀请天下读书人,都来撰写文章,称赞太祖皇帝之功。所有文章刊登邸报上面,然后优中选优,谁的最好,立刻拿钱!”
那些老农还记得是谁给了他们土地,给了他们全新的生活。
朱高煦哼了一声,“老大,你装什么乖孩子?皇祖父那么疼你,你干了什么事?你对得起偏爱吗?”
朱高煦甚至听人不止一次说过,如果洪武皇帝还活着,就不会不管大家伙。
可问题是旧的去了,新的迟迟不来,余下的空间,又会被人家重新占领。现在辛辛苦苦做的,都会失去意义。
这时候朱高煦道:“要是让老三这么折腾,只怕动静小不了,光是我们几个,怕是不够。”
至于朱高煦这种跳脱型的,就不太受待见。
朱高煦还要往下说,徐景昌冷哼道:“你当我跟你一样没出息啊?我要这些东西,是想建一座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