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再次大采购(1 / 1)

加入書籤

李文光这几天很是辛苦,一天只睡三个小时觉。

但是他一点没有感觉到累,每一天都精力充沛,干劲十足的。

这两届穿越,他的身体体质改变了一些,不但皮肤变好了一些,而且他每一天都有使不完的劲。

这天,他又开着三轮车去找杨父了,他想着杨父也该收了不少的东西了。

他到的时候,看见杨父家的院子里,到处都是堆积的东西。

有实木的桌子、椅子,还有好些瓶瓶罐罐的东西。

这些东西,都是李文光让杨父去收的。

说实话,杨父可是不理解的,这些东西,哪里好啊,到底有什么用,他还真的想不到呢。

反正,只要是李文光要的,他都会尽力去收的。

一方面,李文光可是女婿的救命恩人,另一方面,他收这些东西,李文光也没有让他白干,他也是能赚点的。

杨父又给李文光看了看,他收到的好些草药、山货、果酒、人参酒、虎骨酒、虎鞭酒等。

李文光看到杨父收的这些东西,眼前豁然开朗,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后院的竹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式物件。

三把雕花红木椅在月光下泛着深沉的光泽,椅背上的麒麟纹雕刻栩栩如生,仿佛随时要破壁而出。

旁边那张实木茶几虽有些岁月痕迹,却依旧结实厚重,纹理间沉淀着时光的故事。

“这些老物件可费了不少功夫,俺可是给了人家五块钱呢,甚至俺可是把红糖都给了人家一些,人家这才愿意给俺换的。”

李文光一听,不错啊,五块钱和红糖换这些东西,还是挺值的。

他也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木材,反正这些东西看上去做工还是很好看的,尤其是上面雕刻的东西,他还是很喜欢的。

这些东西,要是放到【现代】自己的农庄里,还是很有韵味的,至少省了自己再买新的了。

杨父跟在李文光身后,语气里带着自豪,笑着说道:

“文光,你看看这些东西,李家湾李家的祠堂翻新,我好说歹说才把这几套老家具收过来。

还有那些瓶瓶罐罐,都是从乡下收来的老窑货,听说有些比我岁数都大。”

李文光蹲下身,指尖轻抚过一只青花瓷瓶。

瓶身绘着缠枝莲纹,釉面虽有细微冰裂,却更添古朴韵味。

他想起农庄规划图上的茶室设计,这些瓷器摆在博古架上,定能让客人感受到浓浓的年代气息。

“杨叔,这些东西,我朋友肯定会很喜欢的,这些钱你收着,这是给你的,这些是你留着收货的。”

李文光说着,先是拿出50块钱给了杨父,又给了200元,这200元说是收货的钱。

杨父望着自己手里的钱,连连摇头。

50元,这也太多了吧。

自己也就是跑跑腿,讲点好话,自己怎么可能要这么多的钱啊,他摇着头,准备把钱还给李文光。

“好了杨叔,这些钱你拿着,以后你还要帮我朋友收呢。”

杨父还想拒绝,但是看到李文光坚定的眼神,他只好恭敬的收下了。

50元,这也太多吧,人家供销社一个月才24元,李文光一下子给了他50元,他真的感觉太多了。

李文光告诉杨父,这钱是他和他朋友一起给的,反正他的朋友喜欢这些东西,人家不差点的。

杨父听着李文光说的,也只好笑着点了点头。

李文光站起身,眼中满是笑意,心里别提多激动了,但是他表面上克制住了。

“这些东西对我的农庄来说,可都是宝贝啊。”李文光心里想着。

“文光,这些都是山货草药,还有几坛好酒。

您看这坛虎骨酒,年份至少有二十年。还有这坛人参酒,这人参也是五十年以上的人参,还有这些果酒,口感还是很不错的......”

李文光凑近细看,酒坛表面布满岁月的包浆,坛口的封泥还带着暗红色的印记。

这些老酒在【现代】价值不菲,吴雪岩他们可是喜欢的紧呢。

但是他这次不想着卖给他们了,他想着这些好酒,能为农庄增添独特的文化底蕴。

他想象着客人坐在自己农庄古色古香的茶室里,品着陈年佳酿,他再给大家编点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他闭上眼想象着,这些画面让他对农庄的未来充满期待。

杨父见李文光看得入神,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起初,他收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担心李文光不要呢,毕竟这些东西,说实话,真的没有什么好的。

好些东西都破旧了,他可是不大喜欢的。

还有那些瓶瓶罐罐,不能吃不能用的,就摆在家里落灰,能有什么用?还不如一斤肥肉来的实在呢。

“文光啊,这些东西,你的朋友真的会全要吗?人家要是不要,俺们这收这么多,那真的是浪费呢。”

杨父还是很担心的,毕竟这些东西,也是他花钱买来的,甚至有些东西,还是他用鸡蛋、红糖换来的呢。

李文光的朋友要是不要了,这么多的东西,那真的是太浪费钱了。

“杨叔,你大胆放心的收,有多少收多少,我的朋友最喜欢这些东西了,你看看,这些钱都是他给的,说是收这些东西的。”

李文光撒谎说着,从帆布包里掏出了一沓钱,说是他的朋友给的,收这些东西的钱。

杨父看到李文光的钱,很是震惊,天啊,李文光的朋友脑子到底好不好使啊,花这么多的钱,收这些破烂玩意干嘛呢?

后来他又一想,反正人家有钱,他也能赚点钱,他才不管呢。

俗话说的好哇,有钱人家就是任性啊。

杨父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你朋友喜欢,那俺就去收,多收。”

杨父微笑着,转身从屋里抱出一个油纸包,笑着说道:“对了,差点忘了,这是今天收的野山参,品相特别好,大概有五六十年了。”

李文光微笑着,双手捧着,这可是好东西啊,五六十年的人参,还是不错的。

李文光和杨父几人开始将收购的物件搬上三轮车。

红木椅的重量让他微微皱眉,却也惊讶于自己的体力。

穿越后的身体似乎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即便连续多日高强度工作,也不见丝毫疲惫。

“文光,要不要叔帮忙送一趟?”杨父见他忙得满头大汗,主动问道。

“不用了杨叔,我自己能行。”

李文光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微笑着说着。

他望着三轮车上的东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心里别提多美滋滋的了。

“杨父,给你带的东西,你别忘了吃。您早点休息,过几天我再来。”

杨父再次看到八仙桌子上李文光送来的猪板油、五花肉、水果以及麦乳精、罐头、桃酥这些东西,他再次摇了摇头。

这小子,每次来都带这么多的东西,整得他都不好意思了。

东西全部装好了,三轮车缓缓驶出巷子,李文光回头望去,杨父的身影仍站在门口挥手。

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要打造的不仅是一个农庄,更是一个承载着情感与记忆的港湾。

那些跨越时空而来的老物件,终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很快,李文光到了他的山洞门口了。

自己【现代】的农庄还没有建好,这些东西还是暂时放到山洞里吧,到时候自己再找个合适时机,自己再拉到【现代】农庄里。

......

夜晚,媳妇、闺女都熟睡以后,李文光开着拖拉机,突突的往【现代】驶去。

当李文光再次醒来的时候,自己已经来到了【现代】了。

他拿出手机、钱包,换好衣服,开着拖拉机,突突的往吴雪岩山货门口驶去。

还是和往常一样,山货门口早已来了好些人,都是来买桃子的。

还是和往常一样,拖拉机上的桃子、山货、布鞋、鱼货等东西,没多大一会儿就全部售罄了。

李文光看着手机上的余额,他的嘴角上扬,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他在吴雪岩的山货店给手机充满了电,又拿上充满电的充电宝,他决定出发去疯狂购物。

赵师傅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砖厂的事情,大家还是很辛苦的,还是得好好的犒劳一下大家的。

他开着拖拉机,突突的来到了华联超市门口。

今天超市做活动,他立马停好拖拉机,准备去疯狂大采购。

他来了这么多次【现代】,他可是知道了,只要超市做活动,里面好些东西,还是很便宜的。

李文光停好拖拉机,直接往超市走去。

他随手推了一辆超市推车,跟着超市里好些老头、老太太去选东西去了。

他的目光迅速扫过悬挂的红色促销牌,瞳孔在“前腿肉5.98元/斤,限购5斤”的字样上,这肉确实便宜了,买。

生鲜区早已排起蜿蜒的队伍,大爷大妈们攥着购物袋的手指节发白,像等待冲锋的士兵。

李文光混在人群里,看着案板后的师傅利落地分割猪肉。

鲜红的前腿肉刚挂上铁钩,周围便响起此起彼伏的“我要两斤”。

“给我来三斤”。

轮到他时,案板上仅剩最后一块完整的肉,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喊出:“五斤全要!“

“小伙子,限购五斤,只能买一份。“

李文光这才注意到身后投来的不满目光,他挠了挠头退到一旁,目光扫过货架上17.98元/斤的排骨。

看着几个大妈为了最后两根排骨争得面红耳赤,他忍不住咂舌——在生产队,这些带骨的边角料根本没什么人要的,谁会为这点骨头挤破头?

“师傅,能帮我买五斤后腿肉吗?我给您加五块钱辛苦费。“

他拦住一位正要结账的中年男人。

对方警惕地打量他一番,在看到递来的钞票后才勉强点头。

如法炮制买完五花肉时,李文光的购物车里已经堆满了肥瘦相间的肉块。

目光扫过冷柜角落无人问津的猪板油,3.98元/斤的标价让他瞳孔一亮。

这些在生产队能熬出半锅金黄猪油的宝贝,此刻竟被现代人嫌弃,他当即招呼工作人员:“这些我全包了。“

鸡蛋区的抢购更为激烈。

当他抱着五板鸡蛋转身时,货架上早已空空如也。

几个没抢到的老太太站在原地抱怨,李文光却想起生产队鸡窝里攒了三天才够炒一盘的鸡蛋,嘴角不自觉上扬。

这些在现代稀松平常的食物,在另一个时空却是实实在在的奢侈品。

推着满载肉类的推车走向寄存处,李文光的脚步突然顿住。

果蔬区传来此起彼伏的喧闹,数十位老人推着购物车围成一圈,像等待开闸的洪水。

他好奇地挤进去,正看见工作人员推出写着“0.5元/斤“的伤黄瓜。

菜叶上的虫洞和蔫软的表皮让他皱眉——在生产队,这样的菜连喂猪都嫌次,可眼前的老人们却如获至宝。

“让让!小伙子别挡道!“身后传来不耐烦的催促。

李文光侧身让开时,听见两位老太太的对话:“这黄瓜拌个凉菜多好,比菜市场便宜一半呢!“

“可不是,晚上再炒个鸡蛋,能省好几块钱。“

他突然意识到,在这个看似富足的时代,精打细算依然是普通人生活的底色。

玉米区的抢购更让他咋舌。

3元/斤的标价让他想起生产队漫山遍野的玉米地,那些成熟后喂牛的玉米,在这里竟成了抢手货。

看着人们争相将玉米塞进购物袋,他不禁苦笑——两个时空的价值天平,在这些日常食物上倾斜得如此夸张。

粮油区的促销让他暂时放下思绪。

看着“买二送一“的大米和打八折的食用油,他想起生产队仓库里日渐减少的存粮。

卫生纸货架前,他特意挑选了最大包装的家庭装——自从上次带回去两提,队里的女人们摩挲着柔软的纸面,眼神里满是惊叹。

白糖和红糖的货架前冷冷清清,偶尔有顾客拿起又放下。

李文光却毫不犹豫地将整箱搬上推车——在物资匮乏的时空,这些晶莹的颗粒能换来最灿烂的笑容。

记得上次用红糖给生病的孩童煮姜糖水,孩子母亲抹着眼泪说这是十年没尝过的甜味。

结完账时,收银台的扫描枪发出连续不断的蜂鸣。

李文光看着账单上的数字,既心疼又满足。

拖拉机的车斗里,满满的都是东西。

这些跨越时空的物资,即将成为生产队砖厂开工的犒赏,也将是改变众人命运的火种。

这些东西买好,李文光又去批发手表、四件套、闹钟、打火机这些东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