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公社扶贫!(1 / 1)
不过先把眼前这一关过了再说。
第二天一早,江守业就叫上了屁股好得差不多的王大林,两人背着竹筐上了山。
“哥,咱这次采啥药?治啥的?”王大林兴致勃勃地问。
“清肺化痰的,矿上工人咳得厉害。”江守业一边留意着山路两边的植被,一边回答。
“哦,我娘以前咳嗽,好像也用过来着…”
在江守业的指点下,两人专找那些枇杷树、桔梗丛,小心地采摘着叶片和根茎。
江守业还趁机用意念悄悄从空间里转移了一些长势更好的同类药材混入其中,既不显眼,又能提升药效。
忙活了大半天,日头偏西时,两人的竹筐都装得满满当当。
回来后,江守业又连夜指挥着王大林几个,将草药清洗、晾晒、粗略分拣。
在清洗的时候,还特意用的灵泉水来泡。
这样药效会更好。
他还画了张简单的图样,让连队里手巧的妇女用厚厚的棉布和细棉纱做了几打口罩,虽然简陋,但比没有强。
过了几天,江守业把第一批处理好的草药和赶制出来的口罩送到了矿上。
胡福来千恩万谢地接了,立刻安排下去。
又过了些时日,胡矿长喜气洋洋地亲自跑来红柳沟报喜。
“管用,江同志,你那药和口罩真管用!”
“工友们喝了几天药汤,戴了口罩下井,咳得真轻省多了。大伙儿都说身上也有劲了!”
“昨儿个那些病人都多吃了几个窝窝头呢,大家伙都高兴。”
“太好了!”周春友也在旁边,听着直乐。
江守业心里也高兴,但他想得更远。
趁着胡矿长和周连长都在,他把自己思量了好几天的事说了出来。
“连长,胡矿长,这次是应付过去了。但矿上工人这问题,是长期的。”
“光靠上山采药,不是长久之计。山上的药采多了,也禁不住。”
“我想着,咱们连队附近,不是还有些闲置的荒地吗?能不能划出一块来,专门试着种些常用的药材?”
“像是枇杷、桔梗、甘草什么的,都好活。要是种成了,不光矿上工人用药方便,咱们连队自个儿有个头疼脑热、咳嗽上火,也能随时用上。”
“咱们红柳沟地方偏,去一趟卫生院不容易,自己有点药,心里也踏实。”
周春友听着,眼睛越来越亮,猛地一拍大腿:“好主意啊,守业,你这脑子咋长的!”
“这法子好,利人利己!”
他转头看向胡福来:“胡矿长,你觉得咋样?”
“咱们连队出地出力种药材,你们矿上到时候按需购买,支援一下,这不就活起来了?”
胡福来哪有不愿意的,连连点头:“支援,必须支援,这太好了!”
“这可是解决了我们矿上的大难题!”
“连长,您放心,只要药材种出来,我们矿上全包了,价钱绝对公道!”
“成!”周春友大手一挥,满脸红光:“这事就这么定了!”
“守业,这事你提的,你懂行,就交给你牵头去办!需要多少人手,多少地,你直接跟我说!”
“咱们红柳沟,也搞个药材种植试试!”
往常红柳沟压根就不敢这么硬气。
能用的地少,全都是盐碱地。
用来种粮食都不够,哪里会想到这方面去?
现在江守业能改良盐碱地,可不就要多少有多少吗?
不过就是费点人力罢了。
江守业也点点头:“成,有连长和矿长这话,我就放手试试。”
“先划块地,育些苗,摸索着来。”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江守业就招呼人忙活开了。
他让王大林带着几个知青,把之前沤好的营养液挑到划好的荒地边上。
“都浇透点,均匀些。”江守业指着几口大缸里浑浊的液体吩咐道。
那其实是掺了大量灵泉水的混合肥,看着不起眼,功效却惊人。
王大林现在对江守业是言听计从,立刻带着人干起来。
“好嘞,哥,保证每寸土都喝饱!”
几人拿着瓢,一勺一勺仔细泼洒。
灰黄板结的盐碱地贪婪地吸收着水分,肉眼可见地变得深色、湿润起来。
另一边,江守业又让几个熟悉山林的老职工带着知青上山。
“见到能治病的草药,认识的,就连根带土小心点挖回来,不认识的,掐点枝叶回来我辨认。”
人们应声去了。
山上东西多,但懂行的少。
他带着队伍往山上去,还要一边给讲解解释。
“轻点,根须伤了就活不成了!”
“这棵好,壮实!”
筐里的绿苗越堆越多。
江守业借着这个机会,又悄悄从空间里转移了不少品相好、药性足的常见药材幼苗出来,混在大家采回来的药材里。
忙活了好几天,改良土地和采挖药苗的两拨人都回来了。
“守业,这地好像真不一样了?”一个老农抓了一把改良过的泥土,在手心里捻开,惊讶道。
“这土摸着有油性了,不那么扎手了。”
江守业点点头:“这营养液管用。明天再浇一遍,就能试着下苗了。”
再看采回来的药苗,五花八门,堆了小半个仓库。
虽然有些蔫,但根须大多完好。
江守业让人打了水,仔细将药苗的根须浸泡起来。
水里自然又兑了灵泉,能保住苗的活性,还能促进生根。
事情办得顺利,但江守业看着眼前这一大摊子,皱了眉。
开垦这片荒地,需要大力气。
改良后的土地需要深翻、耙平、起垄,才能下种栽苗。
这全是重体力活。
眼下连队里壮劳力本就紧张,庄稼要管,学校收尾工程要人,马上还要分心照料药材地,根本周转不开。
掰着指头一算,能干重劳力的小伙,确实没几个了。
他去找周连长说明情况。
周春友正对着人员安排表发愁,一听就拍桌子。
“是啊,老子也正为这事头疼!”
“矿上老胡刚还捎信来,问咱能不能再协调几个知青去他们那儿当洗煤工,要能吃苦的,不要技术员那种花架子。”
“咱自己这摊子都铺开了,哪还抽得出人?”
江守业笑笑:“看来,是真缺人了。得向上头申请补充点人手了。”
周春友叹了口气,掏出烟袋点上,嘬了一口。
“知青上山下乡,一批批的,哪能说来就来?”
“好的早就被抢光了,剩下些歪瓜裂枣,就像前两次分来那俩货色,还不够惹气的!”
“那咋整?”江守业问。
周春友吐出口烟,压低声音:“前些天去公社开会,倒是听说一件事。”
“有一批劳教人员,要分到咱们周边几个农场去接受改造。”
“都是犯了错误下来的人,但没啥大奸大恶,多是些偷鸡摸狗、打架斗殴或者嘴上没把门的。”
“这种人,没了心高气傲,能吃苦,管教好了是把力气。”
“咱们这种地开荒洗煤虽然累,但总比在农场好吧?没准人家还能更珍惜这机会。”
他看向江守业:“要不…咱去要这批人?”
“总比再来几个祖宗强。干这开荒种地的苦活儿,也算给他们一个改造机会,比在农场劳教轻松点。”
“你看人准,带上大林,一起去挑挑?挑那些看着老实、肯下力气的。”
江守业略一思索,点头:“成。这事我看行。”
“好!”周春友掐灭烟:“我这就给公社打电话汇报!明天你俩就去!”
江守业点点头:“成。这事我和大林去办。”
“挑好了人,咱这药材基地,还有矿上那边,就都能盘活了。”
第二天一早,江守业和王大林就拿着连长开的条列,准备出发往公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