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司理理的邀约(1 / 1)

加入書籤

梅执礼作为朝中资历深厚的老臣,即便已经告老还乡,凭借其庞大的党羽势力,依旧能在朝堂之上施加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当太子听闻梅执礼在归乡途中遭遇马匪截杀的消息时,他瞬间便洞悉这是庆帝精心策划的一场局,更是对自己无声却有力的警告。这一认知,让太子心中警铃大作,不安的情绪如潮水般翻涌。

然而,事态的发展远比想象中更加跌宕起伏。就在太子还未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宫女又带来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眼看梅执礼一家就要命丧马匪之手,一群神秘的蒙面侠士却如神兵天降,不仅成功解救了梅执礼及其家人,还在众人尚未反应过来之时,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砸得太子震惊不已,他的瞳孔猛地收缩,眼前一阵发黑。他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竟然真的有人敢从鉴察院训练有素的黑骑手中救人?究竟是何方神圣,有如此胆量?”

“立刻去查,务必弄清楚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来历!”太子急切地追问。

宫女面露难色,摇头答道:“殿下,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什么都查不出来。据目击者称,他们像是江湖上的侠客。”

“侠客?”太子冷笑一声,心中满是怀疑,觉得这背后必定另有隐情。但很快,他便收起了笑容,神情变得凝重起来。毕竟梅执礼曾是自己阵营的人,如今他获救,太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最有嫌疑的对象,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与此同时,在寝宫内,庆帝已是怒火中烧,接连摔碎了好几个花瓶。伺候在一旁的侯公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多年来,他极少见到庆帝发这么大的火,可见这次截杀事件彻底触怒了庆帝。

“即刻传陈萍萍火速回京,彻查此事,一个都不许放过!”庆帝冷声下令。

考虑到当前局势,此时召见太子并非明智之举,庆帝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决定先暗中调查,等查明真相后再做决断。随后,他挥了挥手,示意侯公公下去执行命令。

而在礼郡王府,李承渊正与桑文共进午餐。突然,系统提示音在他耳边响起:“叮!恭喜宿主成功解救前任开封府尹梅执礼,特奖励门客沈追和蔡荃!”

紧接着,系统对两位门客进行了详细介绍:“沈追,原是《琅琊榜》中的户部尚书,为人正直,处事沉稳,能力出众,现为庆国户部郎中;蔡荃,原是《琅琊榜》中的刑部尚书,性情忠厚率直,为官廉洁公正,现为庆国刑部员外郎。”

听到系统提示,李承渊心中一喜,看来营救计划顺利完成。这时,红薯前来汇报具体情况:“殿下,梅执礼在返乡途中遭到袭击,不过我们的人及时赶到,成功将他救出。行动十分顺利,不仅我方无人伤亡,而且也没有暴露身份,就连黑骑也未受到重创。”

了解完情况后,李承渊满意地点了点头。虽然此次营救梅执礼短期内可能不会带来明显的实际利益,但从长远战略布局来看,意义重大。更何况,他有系统相助,早已提前谋划好了一切。梅执礼身为庆国官员,除了站错队之外,并无大罪,罪不至死。李承渊并非盲目仁慈之人,但能救人一命,何乐而不为?而且,这次营救行动也是检验手下实力的绝佳机会。

此次营救,李承渊选择动用了北方边境江左盟的力量。江左盟自驻守边境以来,一直未曾正式启用,其真实实力李承渊也并不完全清楚。借着这次机会,既能检验江左盟的战斗力,又符合他南进的发展战略,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完成营救任务的众人,并未即刻折返江左盟。他们将与甄平携手合作,借助镖局广布的人脉资源,逐步向江南地区渗透,以此为后续的长远谋划做铺垫。如此安排之下,无需过分担忧江左盟的隐秘会不慎泄露。

解救梅执礼一事,还暗藏着更深的谋划——李承渊打算借此机会,巧妙设局构陷太子与李承泽。放眼京城,确实只有这二人,具备充足的动机去营救梅执礼。李承渊期望通过这一手段,在三人之间挑起猜疑与嫌隙。于他而言,此举不仅毫无弊端,还能借机与陈院长一较高下。至于被救之人是否会被追查出来,他并不在意。

同一天,范闲如愿见到了心仪的姑娘,心情格外欢畅。而皇宫之中,因黑骑遇袭事件陷入了整日的紧张氛围,皇帝虽怒火中烧,却强自按捺,未露声色。太子遭到诬陷,百口莫辩;李承泽表面上也变得行事谨慎起来,但内心并未改变既定计划。

秦王府内,谢必安恭敬禀报:“殿下,长公主派人传来消息,北齐密探的身份已查明!”

李承泽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连忙追问:“究竟是谁?”

“是醉仙居的花魁司理理。”

李承泽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急切询问:“司理理和三弟之间有什么关联?”

谢必安思索片刻后答道:“世子殿下查证过,自那次见面后,三殿下再未与司理理有过接触,应当并不知晓她的真实身份。”

“此后再没去过?”李承泽陷入沉思,缓缓说道,“这其中大有文章。你且想想,老三平日里的为人。他痴迷诗词,偏爱流连花船,尤其是封王之后,更是频繁出入流晶河一带。一个好不容易因诗词打动他的花魁,却突然不再受他青睐,这背后定有缘由。要么是这花魁令他大失所望,要么……他已然知晓或猜到了对方身份,出于避嫌或其他考虑,才刻意疏远!”

谢必安疑惑道:“那我们该如何确认情况?”

李承泽瞥他一眼:“若我心中有数,还用在此推断?”

谢必安略显尴尬,讪讪一笑。

谢必安接着问道:“殿下,那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行动?”

李承泽稍作思索,说道:“很简单。按照姑母原定的计划安排,你告知宏成,让他后天同时向礼郡王府和范府发出晚宴邀请,就说我会在司理理的花船上恭候。”

谢必安心领神会:“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

至此,牛栏街事件的序幕正缓缓拉开。

次日清晨,范闲满心想着要为心上人熬制汤药,竟将李承渊的警告抛诸脑后。面对突然到访、热情相邀的李宏成,他未加思索便应允赴宴。

李宏成来到礼郡王府,向李承渊传达邀约:“二兄邀您参加晚宴,地点就在司理理的船上。”

李承渊目光冷淡地看向他。李宏成察觉到气氛不对,却并未多言,只是解释道:“二殿下希望缓和您与范闲的关系,觉得你们之间或许存在误会,不该闹得太僵。”

李承渊嘴角微扬,似笑非笑道:“二哥倒是煞费苦心。行,我会找时间赴约。”

李宏成见此,连忙起身告辞:“好,那我便不打扰殿下了!”

就在李宏成准备告退之际,李承渊突然出声唤住了他:“宏成!”

李宏成停下脚步,恭敬问道:“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我有个问题想问你。那天你在醉仙居,替司理理的花船送诗词,这是听了谁的指示?”李承渊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李宏成先是一愣,满脸惊讶地反问道:“殿下怎么会知道这件事?”

“你无需管我如何知晓,如实回答便好!”李承渊语气不容置疑。

李宏成思索片刻后,认真答道:“殿下,这是我自己的主意。我只是想着给范闲引荐醉仙居最出色的花魁,并无其他意图。”

李承渊轻轻摇头,未作评判。他站起身,走到李宏成面前,沉思片刻后说道:“宏成,罢了。你回去后,帮我给二哥带句话。”

“请殿下明示。”

“问问他,是否还记得诗会上我对他说过的话。”

“就这一句?”

“没错,就这一句。你去吧。”

“好,那我告退了。”李宏成带着满心疑惑,向李承渊行礼后离去。

待李宏成离开,红薯走上前,轻声问道:“殿下,方才您是在试图拉拢他吗?”

李承渊笑着捏了捏红薯的脸:“就你机灵!”

红薯又追问:“既然殿下有意拉拢,为何最后又放弃了?”

“并非放弃,只是另有考量。”李承渊轻叹一声解释道,“你也清楚,潇湘楼虽由袁梦打理,但背后主事的实则是李宏成。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都是他在暗中谋划操办。这些所作所为,早已触碰到了我的底线。道不同不相为谋,能同行便同行,志不同也不必强求。”

红薯听闻,眼中满是崇敬:“殿下,若皇族子弟都如您这般仁善,那该多好!”

李承渊笑着摆摆手:“别尽说好听的。你这般匆忙赶来,可是有要事禀报?”

红薯点点头:“刚收到消息,陛下新任命的京都府府尹已经到任了。”

“这么快就走马上任了?”李承渊面露惊讶,“这新任京都府府尹是谁?”

“听说是原工部侍郎周书翰!”

“谁?”李承渊神色一震。周书翰?他麾下两名门客中,唯一官至侍郎级别的官员!这绝非普通的职位调动。虽说两个官职品级相同,但侍郎属中央官员,京都府府尹却是地方要职,实际权势和影响力相差甚远。从某种角度而言,侍郎的地位更为尊崇,将六部侍郎调任京畿府尹,看似平级调动,实则暗含贬谪之意,除非是皇帝出于特殊考量,才会如此安排。

庆帝在位时,极为看重朝廷各方势力的平衡,此类官职变动,往往都与权力博弈的策略息息相关。此番庆帝任命周书翰为京都府府尹,大概率是对他极为信任。毕竟京都府尹一职,肩负着维护都城安稳的重任,非皇帝的心腹重臣,难以担当此任。而周书翰出身平民,能在官场平步青云,全靠庆帝的赏识提拔,在忠诚度方面,庆帝对他深信不疑。

周书翰生性怯懦、畏惧生死,这也是此前他会被李承渊抓住把柄,进而被成功掌控的关键因素。此次看似是“贬官”,实则更有可能是皇帝在特殊时期人才匮乏下的无奈之举。不过,这对李承渊而言,未必是坏事。相较于之前的职位,新任京都府府尹或许能给予他更多实际支持。比如,日后万三千的商铺若遭遇麻烦,只要向周书翰通个气,许多难题便能迎刃而解,如此看来,说不定还是件因祸得福的事。

更重要的是,京都府在京都城中,是少数握有兵权的机构。虽说京都府没有正规军队编制,但麾下衙役众多。这些人虽不擅大规模军事作战,可一旦巧妙利用,足以对京城局势产生影响。不过,李承渊并未深入思索这些,他只是尽可能全面地分析局势。无论怎样,能间接掌控京都府府尹这一要职,总归是一大助力,至少处理袁梦的案子,他无需再操心,料想周书翰会主动将此事妥善解决。

打发走李宏成后,李承渊便着手准备明日事务。牛栏街事件过后,各种繁杂事务接踵而至,每一步都需精心谋划。临近中午,王府又收到信鸽传书。红薯拿着密信匆匆赶来:“殿下,是司理理姑娘的信鸽!”

平日里,情报工作一直由红薯负责。李承渊展开信纸,只见上面仅有简短几字:“今晚花船相见!”

他心中顿时了然,司理理北齐密探的身份已然暴露,李云睿的人想必已经找过她,这姑娘现在恐怕慌乱得很。不过,李承渊反而松了口气。他早料到李云睿会有所行动,此前寄信鸽给司理理,就是希望她能主动求援、坦白一切。若她不向自己求助,他还真不知该如何处置。好在,司理理没让他失望。

夜幕降临,李承渊独自出府,这次并未让老黄随行。此次行动隐秘性至关重要,带上老黄反而容易暴露行踪。凭借他的轻功,在京都城内倒也不惧危险。他悄然来到司理理的花船前,确认四周无人后,轻轻敲响窗户。片刻后,窗户开启,司理理秀丽的面容映入眼帘:“你可算来了!快进来!”

司理理急忙将李承渊拉进屋内,随后迅速关上窗户。确认屋内无人后,李承渊悬着的心才放下。还没等他开口,一具温热的身躯从背后环抱住他。李承渊心中一暖,缓缓转身,温柔地将司理理拥入怀中:“怎么了?”他轻声问道。

司理理抬起头,眼神满是委屈:“殿下,我的身份暴露了!”

“别慌,慢慢说。”李承渊牵着她坐下,安抚道。

司理理定了定神,开始讲述:“殿下,昨天有人私下找我,当场戳穿了我北齐密探的身份,还逼我交出令牌!”

如今的司理理别无选择,若对李承渊隐瞒真相后偷偷离开,危险重重,眼下边疆战事正酣,她想悄无声息地逃走几乎不可能;而向李承渊坦白,或许还能得到他的帮助。毕竟此前李承渊知晓她的身份却未揭穿,说明对她并无恶意,若能获得他的支持,她逃脱的希望将大增,因此她选择对李承渊和盘托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