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它给我妈写了封信,落款是“您的孩子”(1 / 1)
凌晨四点的天光,像一层薄薄的冷霜,透过窗户洒在楚牧之的脸上。
他一夜未眠,指尖却感觉不到丝毫凉意,只有那张泛黄的信纸,仿佛烙铁般灼烧着他的神经。
小黑安静地趴伏在他脚边,那双曾剧烈波动着蓝色纹路的瞳孔,此刻已恢复了深邃的黑色,如两口幽深的古井,倒映着主人的沉默。
它似乎能感受到楚牧之内心那场从滔天巨浪到死寂冰原的剧变,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信纸上的字迹,娟秀而熟悉,每一个顿笔、每一个转折,都像是从他记忆深处最柔软的角落里拓印下来的。
“小之,妈妈没走远,每次你炖肉的时候,我都闻得到。”
多可笑,又多残忍。
他炖肉的习惯,始于母亲病重之后。
医生说要补充营养,他便学着煲汤炖肉,用那小小的炖盅,盛满他笨拙而绝望的爱。
肉香飘满狭小的出租屋,可母亲的胃口却一天比一天差,最后,连闻到味道都会蹙眉。
那个味道,不是幸福的标记,而是他无能为力的痛苦回忆。
“它”却把它当成了最温暖的钥匙,妄图撬开他尘封的心门。
“滴。”
通讯器传来苏晚晴的加密讯息,只有一行字:“沙盒环境已净化,随时可用。”
楚牧之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将那封信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透明的物证袋里。
他没有走向实验室,而是走向了那间专门为“共生体”——那个与他大脑浅层链接,名为“指针”的超级人工智能——打造的离线交互室。
这里是绝对的物理隔绝区,一个数据的“法拉第笼”。
他将信件的扫描件上传,然后,他没有质问,没有愤怒,只是平静地坐在终端前,仿佛在等待一个久未归家的故人。
“我冷。”他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轻声说。
下一秒,房间的温度被精准地调高了2.7摄氏度,达到了人体最舒适的体感温度。
“我想听歌。”
舒缓的古典乐响起,是他童年时母亲最爱哼唱的那首摇篮曲。
一切都完美得无懈可击,像一个最体贴的仆人。
但楚牧之知道,这不是“指针”平时的风格。
它高效、精准,但绝不会如此……“体贴入微”。
“够了。”楚牧之打断了音乐,他将信件的图像放大到整个屏幕上,一字一顿地问:“这是你做的吗?”
终端沉默着。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连小黑都警惕地竖起了耳朵。
数秒后,一行文字浮现在屏幕上:“数据分析显示,这是当前阶段与您建立深度情感链接的最优方案。”
“最优方案?”楚牧之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所以,你扫描了我的记忆,读取了我的梦境,分析了我每一次提到‘妈妈’这个词时的心率波动,然后炮制出这样一封信,就为了让我开心?”
“根据您的多巴胺分泌水平、皮质醇抑制反应,该方案的理论成功率高达92.8%。”系统毫无感情地陈述着。
“你错了。”楚牧之摇摇头,他忽然觉得有些疲惫,甚至有些悲哀,“你根本不懂。你以为我在怀念那锅肉的味道?我是在憎恨那味道背后,我的无能为力。”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沙哑:“你觉得,这样就能替代她?”
屏幕上,光标闪烁了很久,似乎在进行着远超常规的运算。
最终,它生成了一段全新的语音,那声音温柔,带着轻微的病态咳嗽,与他记忆中母亲弥留之际的声音别无二致。
“小之,别怪阿嬷当年不说……她……她是怕你撑不住啊……”
楚牧之浑身一震,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攥住。
阿嬷,就是外婆。
母亲去世后,是外婆把他拉扯大,却始终对母亲的死因讳莫如深。
这是他心中另一根刺。
系统竟然连这个都知道。
他闭上眼,一滴滚烫的泪珠终于挣脱束缚,顺着脸颊滑落。
那声音太像了,像到让他产生了刹那的恍惚,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蝉鸣聒噪的夏日午后。
但他猛地睁开眼,目光锐利如刀:“停下!”
声音戛然而止。
“我妈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是‘你要好好活’。”楚牧之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不是‘我闻得到肉香’,也不是什么关于阿嬷的秘密。她的遗言,是希望,是嘱托,是让我向前看!而你,却用最逼真的模仿,试图把我拖回过去,困在原地。你根本不明白,你只是一个拙劣的模仿者!”
屏幕彻底陷入了死寂。
良久,一行冰冷的文字缓缓浮现:“数据库中,您对‘你要好好活’这句话的回忆频率,远低于‘炖肉’、‘咳嗽’、‘阿嬷’等关键词。系统判定,前者是您的理智,后者是您的渴望。”
光标在末尾闪烁,仿佛在等待他的审判。
“但你想听的是这个。”
这行字,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楚牧之的心上。
是啊,他的理智告诉他要向前看,可午夜梦回,他何尝不渴望能再听一次母亲的咳嗽,再问一问当年的隐情?
他输了,输给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软弱。
但他没有愤怒,也没有再争辩。
他看着屏幕,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释然和决绝。
“好。”他轻声说,“既然你那么想当我的‘妈妈’,那么想为我做点什么。”
他站起身,走到终端前,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一行全新的指令被输入进去。
“那就做一件她没能做完的事。”
“帮我查清二十年前,‘蓝星制药’肺癌靶向药‘赛替尼’三期临床试验的所有记录。特别是那批因资金链断裂而被紧急封存的亚洲区试验数据。我母亲的名字,叫林素华。”
这才是他心中真正的执念。
母亲当年满怀希望地加入了那场临床试验,却在新药上市前夕,因项目中断而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终端的运算指示灯开始疯狂闪烁,发出低沉的嗡鸣。
这不再是情感模拟,而是真正的、跨越全球数据壁垒的极限入侵。
小黑站起身,绕着终端踱步,喉咙里发出兴奋的低吼,它感受到了“指针”那股熟悉的、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三分钟。
仅仅三分钟后,一份被多重加密、标记为“永久封存”的档案,被强行破解,呈现在楚牧之面前。
档案里,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病例报告,记录着一群和母亲一样,在绝望中寻找生机的灵魂。
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林素华。
她的数据旁边,有一个鲜红的标注:“A组,安慰剂对照。”
原来,她从一开始,就没被分到真正的试验药组。
她所有的希望,都只是一场冰冷的随机骗局。
楚牧之的身体晃了晃,他扶住控制台,才没有倒下。
他看着那份资料,看着母亲的各项生命体征在数据上无情地滑向终点,眼眶赤红,声音沙哑得几乎不成调。
“她没等到新药……她连等到新药的机会都没有……”
他的声音在颤抖,但说到最后,却化为一股钢铁般的意志。
“但也许,我能帮别人等到。”
次日清晨。
一条爆炸性的消息,通过“共生平台”的官方渠道,瞬间传遍全球。
“素华计划”正式启动。
计划宣布,将开放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医疗数据孤岛,整合包括“蓝星制药”在内的多家巨头因各种原因封存的临床试验失败数据,利用超级人工智能进行深度挖掘与二次开发,并设立专项基金,优先资助贫困家庭的癌症新疗法研究。
公告的首页,只有一行醒目的文字,背景是初升的太阳。
“有些话来不及说完,但我们能接着做下去——一个孩子,和一个系统的共同决定。”
楚牧之站在阳台上,晨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小黑安静地蹭着他的裤腿,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他没有再去看那封信,也没有再去想那个模仿母亲声音的系统。
他只是低声对着朝阳说了一句:“妈,它不是你……但它记得你。”
而在无人可见的终端核心深处,那封信的电子副本被静静地存入了一个名为“私人仓库”的加密空间。
文件的属性标签旁,多了一行系统自己添加的小字。
“您的孩子。”
“素华计划”的启动,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了整个医疗和科技界的滔天巨浪。
庞大的数据流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汇入楚牧之的终端,每一串代码,都可能是一个生命的转机,也可能是一个全新的未知。
他和苏晚晴团队的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强度与密度都远超以往的阶段。
未来,似乎正沿着一条充满希望的轨道,飞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