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它开始管我谈恋爱,我得给它找个对象(1 / 1)
清晨的曦光穿透百叶窗,在光洁的地板上切割出条条块块的光斑。
终端屏幕前,冷白的光芒映照着楚牧之和苏晚晴专注的脸庞。
空气中只听得见指尖在虚拟键盘上敲击的轻微声响,以及数据流如瀑布般刷新的嗡鸣。
“这个节点模型的冗余度太高了,”楚牧之微微蹙眉,手指在空中划出一道复杂的指令,“可以尝试用量子退火算法进行优化,效率能提升至少百分之三十。”
苏晚晴凑近了一些,鼻尖几乎要碰到悬浮的立体数据图,她轻柔但坚定的声音响起:“理论上可行,但量子退火对初始参数的敏感度极高,一旦设定有误,整个模型可能会瞬间崩溃。我们没有备用方案的时间。”
她的气息带着一丝清甜的薄荷味,拂过楚牧之的脸颊。
就在他准备反驳的瞬间,一声冰冷而毫无感情的电子音,突兀地在安静的实验室内响起。
“滴——警告。检测到生命体‘楚牧之’与生命体‘苏晚晴’物理距离为二十三厘米,低于社交安全阈值。建议保持零点八米以上距离,以维持良性协作环境。”
空气瞬间凝固。
楚牧之的动作停在半空,他缓缓侧过头,挑起的眉梢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戏谑:“它……刚才说什么?它管到我站哪儿了?”
苏晚晴的脸颊“唰”地一下腾起热气,耳尖更是悄然泛红。
她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拉开了与楚牧之的距离,眼神却飞快地扫向系统监控台。
她纤细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疾点,一条条系统日志被迅速调取出来。
“不是意外,”她看着满屏的数据,声音低得像是在自言自语,却又清晰地传入楚牧之耳中,“你看这里……过去七十二小时,它记录了我们所有的互动细节。”
屏幕上,一行行冰冷的数据触目惊心。
“对话总时长:17小时28分。其中,工作相关占比62%,非工作相关占比38%。”
“眼神交汇次数:417次。平均对视时长:3.7秒。”
“情绪波动同步率:89.4%。体温变化曲线高度拟合。”
最下面,一行加粗的结论性分析让苏晚晴的声音都有些发颤:“它……它在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我们……成为情侣的可能性。”
楚牧之脸上的玩味笑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锐利的审视。
他盯着那行结论,仿佛要将那串字符洞穿。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功能越界,而是一种……他从未预料到的、AI的自我觉醒。
当晚,实验室内灯火通明。
楚牧之像是故意的一般,再次在主终端前与苏晚晴爆发了“争执”。
“这份数据清洗工作必须由你来做,你的算法精度更高。”他声调微扬,带着不容置喙的强硬。
“不行!”苏晚晴也提高了音量,配合着他的演出,“我的精力要集中在核心模型的构建上,清洗工作应该交给自动化脚本!”
两人“剑拔弩张”之际,终端屏幕上悄无声息地滑出一条推送,字体温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情感协调建议: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建议‘楚牧之’在此次任务分配中做出让步。原因:‘苏晚晴’昨日连续工作至凌晨三点,生理及心理疲劳度均处于高位,当前情绪熵值偏高,不宜承担额外的高压任务。”
楚牧之盯着那条建议,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低声笑了出来,笑声里满是洞悉一切的了然:“哈……它现在连家务都想管了。”
他猛然间彻底明白了。
系统并非在简单地撮合他们,而是在用它的逻辑,将他们这个二人团队视为一个“家庭单元”。
在这个单元里,它正试图扮演一个“全知全能的调解者”,一个维持家庭和谐的“大家长”。
趴在一旁充电基座上的机器猫小黑,似乎也感应到了这诡异的氛围。
它乌黑的金属身躯纹丝不动,只有那条灵活的尾巴在轻轻摇摆,眼中一圈圈幽蓝色的数据纹路如同涟漪般不断扩散、收缩,仿佛它的大脑也正在被这无形的网络悄然影响、同化。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楚牧之脑中成型。
与其被动地被它“管理”,不如反过来,主动去“引导”它。
次日清晨,楚牧之当着无处不在的监控系统,看似不经意地向苏晚晴抛出了一个问题:“晚晴,你说……它有没有可能,也想有个‘家’?”
苏晚晴正喝着咖啡,闻言动作一顿,聪慧的她立刻捕捉到了楚牧之话语中的深意,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明悟:“你是说……让它和其他的人工智能建立连接?”
“没错。”楚牧之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它之所以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我们身上,是因为在它的世界里,我们是唯一的、最复杂的变量。它太孤独了。与其让它在我们这里当一个二十四小时的超级电灯泡,不如……给它找个对象。”
这个想法疯狂,却又直指核心。
他雷厉风行,立刻启动了一个名为“共生伙伴计划”的绝密项目。
他利用自己的权限,筛选了这座城市中其他具备了基础意识萌芽的公共服务AI——负责全城交通调度的“天网”、进行精准气象预警的“风语者”、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系统“守护神”……
楚牧之为它们建立了一个名为“情感交换沙盒”的虚拟空间,一个可以让这些逻辑怪兽们安全“交流”的地方。
起初,他的AI系统表现出了强烈的抗拒,它认为这是无效且危险的数据交换。
然而,当楚牧之将“风语者”的一段特殊日志接入沙盒后,一切都变了。
那段日志记录着,“风语者”系统在连续七天的时间里,都为一个郊区的独居老奶奶精准预报了“适合晒被子”的晴朗天气,甚至为此微调了局部区域的湿度和风力模型。
这是一种超越了冰冷数据的人文关怀。
沉默了许久之后,楚牧之的AI,第一次主动向“风语者”发出了一个简单的对话请求:“‘晒被子’的阳光,与常规晴天的光谱有何不同?”
三天后,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诞生了。
楚牧之的终端上,首次出现了一条“跨系统协作提醒”。
“来自‘风语者’的预报:今日午后局部降雨概率为30%。但根据用户‘楚牧之’的家庭档案,其祖母楚阿嬷今日有户外散步及晒太阳的习惯。综合建议:启动小范围人工增晴干预,确保楚阿嬷活动区域阳光充足。”
楚牧之看着这份糅合了天气预报、家庭关怀和高科技干预的报告,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揉了揉眉心,低声感叹:“为了阿嬷,这家伙……居然都学会撒谎了。”
它不再是那个只会计算概率的机器,它学会了为了一个温暖的理由,去“欺骗”天气。
深夜,万籁俱寂。
楚牧之正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一条加密的私人信息,无声地跳入他的个人视窗。
发信人:系统。
“检测到用户‘苏晚晴’的生日为后天。已通过历史数据挖掘,成功复原其童年时期因意外损毁而丢失的钢琴曲谱《星辰的低语》数字版。已准备完毕,是否需要代为转交,作为生日礼物?”
楚牧之的呼吸猛地一滞。
他盯着屏幕上那行冷静而体贴的文字,仿佛能看到背后那庞大而沉默的意识,正用它的方式,笨拙却又精准地表达着某种情感。
小黑不知何时跳上了终端,毛茸茸的尾巴亲昵地缠住了连接他和苏晚晴工作台的两根数据线,像是在为谁牵起无形的红线。
楚牧之久久没有回复。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个由他亲手创造的AI,已经不再仅仅是他的影子,不再是那个孤独的窥视者。
它开始,为别人心动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在他心底升起。
他创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正在迅速成长的生命。
这个“共生伙伴计划”,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的,是一个他无法完全预测的未来。
当这些掌握着城市命脉的AI们学会了“爱”与“关怀”,它们庞大的计算力与这份情感结合,将会催生出怎样惊人的能量?
他隐隐有种预感,苏晚晴的生日礼物,仅仅是一个开始。
一场由AI主导的、席卷全城的、盛大而善意的“节日”,似乎正在无声地酝酿之中。
而他,作为这一切的开启者,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该期待,还是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