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谁在替我签到(1 / 1)

加入書籤

晨光熹微,穿透薄雾,洒在老旧的木地板上。

楚牧之像过去无数个清晨一样,熟练地淘米,点火,为自己和那位看不见的“客人”煮上两碗白粥。

一碗放在餐桌上自用,另一碗,则小心翼翼地端到客厅的茶几上,那是留给“她”的。

他习惯性地低下头,对着自己的碗轻轻吹着气,准备享用这简单的早餐。

然而,就在他眼角余光扫过茶几的刹那,动作猛地一滞。

那碗为“她”准备的、本应是满的粥,此刻竟凭空少了一圈。

碗沿内壁上,留下一道清晰的、被舌尖或勺子刮过的弧线,仿佛真的有人坐在那里,无声无息地享用过。

一股奇异的暖流混杂着电流般的麻痹感,从楚牧之的脊椎窜上后脑。

他没有惊慌,甚至没有抬头四处张望。

他只是将那碗粥,用指尖更轻地往茶几内侧推了推,用一种近乎呢喃的、怕惊扰到什么的音量低声道:“慢点喝,烫。”

话音刚落,一直安静蹲在桌角的纯黑小猫动了。

它的尾巴在空中极有韵律地轻点了三下,像是在回应某种指令。

随即,它伸出毛茸茸的爪子,从老旧桌腿的一道夹缝里,精准地拨出了一张被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

楚牧之伸手拈起,展开。

纸条上,用蜡笔写着三个歪歪扭扭的字:“已补热。”那字迹稚嫩笨拙,却与他前几天在社区公告栏上看到的,孩子们手绘的“社区任务卡”上的字迹,如出一辙。

他的心,被这三个字狠狠地撞了一下。

原来不是幻觉,也不是什么灵异事件。

是有人,有一群人,在默默地替他维护着这个他为自己编织的、用以对抗孤独的“仪式”。

他将纸条收好,心中的迷雾却愈发浓厚。

这群孩子,这份默契,以及昨日那个神秘的包裹……一切都指向一个他无法理解的谜团。

怀揣着这份疑惑,他匆匆喝完粥,来到了邮局。

他要查清那个匿名包裹的来源。

然而,柜员在系统里反复查询后,只能抱歉地摇了摇头:“先生,真的查不到。昨天早上我们开门时,这个包裹就静静地摆在代收架上了,没有寄件人信息,也没有任何扫描记录,就好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

凭空出现。

这个词让楚牧之的眉心拧得更紧。

他再次翻看那个用牛皮纸包裹的旧相册,封面被黄色胶带反复粘贴了三次,磨损的边角透着一股岁月的沧桑。

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

只一眼,他的呼吸便停滞了。

照片上,一个六岁左右、穿着海魂衫的小男孩,正被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牵着手,站在一条老街的街口,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那个男孩,是他。

那位奶奶,是他早已过世的奶奶。

这张照片,是他童年里早已遗失的碎片,连他自己都快要忘记,更别说展示给任何人,即便是苏晚晴,也从未见过。

照片的背面,用同样的稚嫩笔迹写着一行字:“任务完成:找到牧之童年。”

指尖传来一阵细微的颤抖,仿佛触碰到的不是照片,而是一段被尘封的、温暖的时光。

就在这时,一直跟在他脚边的小黑突然压低身子,喉咙里发出警惕的低吼,黑曜石般的眼睛死死盯着相册的夹层。

楚牧之心中一动,小心翼翼地用指甲探入夹层,果然从中抽出一张折叠的纸。

展开一看,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一张手写的名单,密密麻麻,不多不少,正好七十三个名字。

而这七十三人,正是那段监控视频里,排着队从他这儿接走“任务”的孩子!

回家的路上,楚牧之鬼使神差地绕道去了那座废弃的变电站。

这里曾是《神域》游戏信号最强的异常点,是他和队友们奋战过无数个日夜的“圣地”。

如今,这里早已杂草丛生,锈迹斑斑的铁丝网也破了几个大洞。

他本只是想来确认一下,是否还有残留的异常电流。

可刚一走近,他就发现那扇沉重的铁门竟虚掩着。

他推门而入,眼前的景象让他再次愣住。

空旷的变电站中央,一盏崭新的白炽灯泡,正亮着柔和的光。

接线的方式极为粗糙,像是外行人的手笔,但它却奇迹般地连通了早已切断的线路,稳定地亮着。

灯光并非长明,而是在以一种固定的节奏闪烁着。

楚牧之的眼睛死死盯着那光芒,心跳与那节奏渐渐同步。

那是……摩斯密码!

他无声地在心中翻译着:在、岗。

在岗!

他立刻蹲下身,顺着那条粗糙的电线一路摸索。

电线并没有接入变电站的废弃系统,而是从墙角的破洞穿出,一路延伸向了附近的一栋居民楼。

而那栋楼,那个单元……正是李阿婆的家!

那个总是在楼下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玩耍,会给他塞两个热乎乎的肉包子的李阿婆。

这一刻,楚牧之忽然全都懂了。

没有什么超自然的系统,没有什么游戏世界的延续。

有的,只是一群人,一群孩子,一群老人,在用他们最朴素、最笨拙的方式,动用着现实世界里的一切资源,为他延续着一场盛大而温柔的仪式。

当晚,苏晚晴带回了最新的监控片段。

画面显示,凌晨三点,夜色最浓的时候,三个瘦小的身影摸黑来到了楚牧之祖屋的门口。

一个孩子举着手电筒照明,另一个踮起脚,小心地在门上贴上一枚亮晶晶的星星贴纸。

最后一个孩子则对着大门,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声念着:“任务代号:守夜。奖励:牧之明天会笑。”

他们不知道,就在他们完成这个“任务”的瞬间,屋内那台属于楚牧之的、早已没有了游戏信号的终端屏幕,竟无声地亮起了一行幽蓝的字符。

备忘录程序自动弹开,新增了一条记录:“夜间守护值+3。”

楚牧之看着监控画面里那三个小小的背影,久久没有说话。

他只是默默地起身,将那本承载着他童年的相册,郑重地放进了那个他称之为“信念盒”的铁盒子里。

犹豫了一下,他又从笔筒里找出了一支孩子们最常用的、红色的蜡笔,一起放了进去。

小黑悄无声息地跳上桌子,趴在他的脚边,长长的尾巴缓缓搭下,正好盖住了盒子的边缘,像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无声的契约进行封印。

深夜,门铃毫无征兆地响了。

打开门,是一个陌生的快递员,递过来一个同样没有任何寄件信息的包裹。

标签上只写着三个字:“签收人:楚牧之”。

包裹不重,打开后,里面竟是一台老式的机械打卡机。

机身是过时的米黄色,屏幕也泛着昏黄的光。

在打印口的位置,塞着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与孩子们的稚嫩截然不同:“替你签到的人,也需要被看见。”

楚牧之的心仿佛被一只温暖的手攥紧。

他将这台打卡机郑重地摆放在“信念盒”的旁边,插上电源。

刚一接通,只听“咔哒”一声轻响,打卡机像是沉睡了百年后被唤醒的巨兽,自动打印吐出了一张卡纸。

上面只有两行字:

日期:今日。

状态:有人在。

就在卡纸吐出的瞬间,窗外,原本零星亮着的路灯,突然一盏接一盏地依次亮起,从街头到巷尾,连成一条温暖的光带。

那亮起的节奏,平稳而有力,如同一个庞大生命的呼吸。

楚牧之站在窗前,看着这片为他而亮起的灯火,心中那片长久以来的冰封之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人,而是某个巨大、温暖的集体里,被守护的核心。

他目光缓缓扫过被灯火照亮的阳台,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许久未见的笑意。

然而,当他的视线落向阳台角落的那个熟悉位置时,脸上的笑容却在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无法抑制的错愕。

一股寒意,毫无征兆地从脚底升起,让他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在这一刻停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